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651

第三百六十七章
突破
  所以从普通角度去看,第一连这边的战斗只是一场小战斗而已,双方参战兵力不过各自百余人而已,哪怕是放到到整个第一连,双方的各自兵力也就数百人而已。
  这种规模的战斗,对于一场参战兵力达到数万人的大规模攻坚战役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发生在第一连身上,发生在这一条战线上,那么就显得很重要了。
  第一师乃是一线主力进攻部队,第二师在后头算是支援配合兵力。
  第一师里的第一步兵团,又是负责侧翼迂回,打开突破口的核心主力部队。
  第一步兵团里的第一营,又是负责核心进攻的部队。
  第一营里的第一连,又是担任了尖刀连,负责最先突击的部队。
  可以说,目前的整条战线上,第一连是第一个突破敌军防线,打开缺口的部队。
  的由此可见其战术乃至战略意义。
  当温左新的第一连打开了缺口,并接应第一营的其他三个连也是顺利突破敌军防线,让一整个步兵营的五六百人突破了敌军防线之后。
  就连后方观战的林子然都是注意到了这一段战线上的变化,亲自走到了中型长筒望远镜面前,俯身观察着第一营战线上的进攻。
  略微看了后,林子然道:“这第一营的迂回进攻打的不错,战术实行果断迅速,现在第一营的营长是谁?”
  当即他身边的一名上大夫副官就是走过来,略微压低了声音道:
  “大人,第一营的营长是第四期的唐希林少大夫,毕业成绩名列前十,优先分配到了第一步兵团内服役,上个月起任职第一营营长,晋少大夫。”
  林子然一听:“哦,原来是他,怪不得,以前进行沙盘演习的时候他就是胜败多败少!”
  对于唐希林他还是有些印象的,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又是名列前茅的那几个,林子然都算是比较熟悉。
  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而后面几期的学生大多都还在低级职务,他们的职务任命林子然基本上也不管,所以关注并不多。
  毕竟现在他家大业大,他麾下少卿以下的将领就有二十几个了,那些担任团长、各科科长等重要职务的上大夫,那更是有几十个。
  至于中大夫之类的那就更多了,很多时候他是没时间去关注低级军官的职务调动的。
  这个时候,吴冠林也是走了过来:“大人,这第一营已经取得了突破了,后续就能掩护第一步兵团的进攻了,这么下去,怕是不用等到午饭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把他们在城外的防线逐一攻克了。”
  林子然朗声笑道:“这第一营打的的确不错,迂回进攻有模有样舰队,回头可以给这个小唐加一加担子!”
  一旁的吴冠林有些无语!
  你也知道称呼唐希林为小唐啊,大人你知不知道,那个唐希林只有十九岁……
  而且还是第四期的,哪怕是毕业的时候名列前茅,这升的快一些,但是军爵都已经是少大夫了,而且担任的还是第一步兵营营长这个少大夫职务里,最为重要的职务。
  第四期里和他一样有着少大夫军爵的其实不少,但是能够担任第一步兵营这种核心嫡系王牌部队的营长的,只有他一个。
  从表面上他的军爵和职务并不是第四期里最高的,但实际上,他的职权还真是第四期里的第一。
  再给他加担子,莫非你是想要让他直接担任团长?
  作为随营学堂里的主要教官之一,吴冠林对随营学堂里的情况也是很了解的,那些速成班的学生可以直接忽略不计,里头除了少数几个真的才华出众,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中高级军官外,其他的大部分人也就是带个连排的命,了不起带个步兵营,再高基本别指望了。
  真正值得重视的还是前随营学堂,现改称罗安军官学校里的正式班的学生,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八期学生,前六期已经毕业。
  当然了,虽然正式名称改为了罗安军官学校,不过内部的人员还是习惯称之为随营学堂。
  随营学堂的学制一直比较混乱,速成班的还好,早期是一个月学制,后来是三个月学制,基本上也保持着一个月从军内招募一批优秀士兵进行速成培养的规律。
  而正式班则是比较混乱,因为时间紧迫,同时正式班的生源要求高,数量少,所以随营学堂的正式班一年到头都在招生。
  同时采取了灵活的升学制,理论上是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但实际上随营学堂把学习任务分成了多个阶段,只要你通过了考核,那么就能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然后提前完成一年的理论学习。
  大体上,有点类似于民间不少大学里施行的学分制度,只要完成各阶段的理论学习任务,那么就能顺利毕业,提前或推迟,得看学生自己。
  因此,随营学堂的各期,指的不是入学期数,而是毕业期数。
  第四期,就是第四批毕业的正式班学生。
  但是随着战争越来越频繁,部队扩张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军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随营学堂的教学进度也是越来越快,以至于每一期毕业的时间都是拉的比较近。
  第五期第六期之间的毕业时间,只差了一个月而已。
  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是林子然率军进平丹,部队处于大规模扩张,对军官需求极大的时间段。
  温左新就是这一时期里提前毕业的第五期生,他手底下的有个排长就是第六期的。
  至于第七期,本意是进行更加正规的教育,学个两三年的,但实际上估计是等不到一年就会被分配来服役了。
  毕竟现在的罗安守备军里的军官缺口实在太大,第六期的学生满打满算也不过学习了半年而已,还没有实习呢就直接分配了。
  估计第七期也会在结束理论学习后第一时间分配,不是实习,而是直接分配服役。
  本来按照规定,是经过半年的理论学习后,再进行半年的实习,实习结束后再正式分配服役的。
  但是现在是跳过了实习这个阶段,直接分配服役。
  当然了,还是会让他们先担任一段时间的副职先学习着,算是实习和实战一起来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只会迂回进攻
  随营学堂或者说罗安军官学校的第八期,乃是林子然入主郡城,随营学堂改称‘罗安军官学校’之后,首次面向全郡范围招收的学生,这一期的人数相当多,足足有四百多人。
  从这个四百多的人数也是可以看的出来,林子然的势力扩张规模有多大,人们开始对他的态度也是从一个小藩镇变成了一郡藩镇。
  之前随营学堂每期招生多不过百余,少的时候几十个,招生工作可不容易。
  使得前面六期毕业生再加上现在第七期还在就读的学生全部加一起,也才七百多人而已……
  但是现在一个第八期,直接招生四百多人,而且之前招生的时候,可是有两千多人来报告,这四百人还是择优录取的。
  唐希林作为第四期学生,这晋升的速度不慢,担任的第一步兵营的职务也不轻,而且这样的人如果要继续晋升,还不得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弄一个少卿军爵啊。
  现在的年轻人,太可怕啊!
  吴冠林心里暗思着这些,但是林子然却是显然不会有吴冠林这么多的担心。
  现在他任命手底下的军官,原则很简单:任人唯亲之下唯才是举!
  只用嫡系,只重用嫡系里有能力的!
  非嫡系将领甭管有没有才华,全都不用,那些投降的军官,甭管有啥才华,一律软禁。
  即便是主动投诚的军官,那也是给一个闲着、虚职养起来,那些态度好一些,也的确有些能力的就给副职或者参谋类职务。
  但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带兵!
  这是林子然最近几个月在人事任命上的最大变化!
  这从如今的罗安守备军里的几乎所有带兵的军官,哪怕是一个排长,特都是清一色的随营学堂出身,当然了,正式班的还是比较少,大多基层军官还是速成班出身的。
  现在的林子然情愿用一群只有二十岁左右甚至十七八岁的年轻军官,也不愿意去用那些看似是职业军官,但实际上不怎么可靠的投诚或投降军官。
  唐希林虽然年轻,这满打满算带兵也不足一年,但是在林子然看来不是什么问题!
  年轻还意味着更有冲劲,至于经验不足,现在带着一个营不也挺好的,这稍微累积点经验,带一个团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他林子然麾下的部队,采用的新式新式战术,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都和传统的线列部队不一样,也就是说,其实很多传统军官他们在军校里学的,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并没有什么用,甚至会因为战术思维的僵化而导致难以改变。
  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线列作战才是主要的作战方式,弄一堆散兵的话不伦不类,趴着打仗更是没有勇气,有失体面的做法。
  但是唐希林他们可是在随营学堂学习的时候,学的就是新式轻步兵战术,这也是导致了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就认为仗就是该这么打的。
  这些差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情况也是导致了,就算林子然现在想要重用那些投诚或投降军官,但是也没法用,因为他们都不会指挥这种采用新式战术的部队。
  想要用他们,还得对他们进行重新培训呢,而有这功夫,林子然还不如直接招募年轻学子进行培养呢。
  这几年他算是发现了,其他藩镇里的众多所谓的职业军官,也就那样,看似一个个军事理论丰富,作战经验也丰富,但是投降、投诚的经验同样丰富。
  还不如直接招募年轻学子重新培养呢,虽然年纪人经验不多,各种阅历也不多,但是也更加容易培养,更加容易塑造他们的价值观。
  毕竟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用顾忌那么多。
  现在的这个唐希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年轻,实际上从他进入随营学堂到现在,前后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
  从军时间短暂,作战经验也不算多么丰富,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也是按部就班,算不上多么的惊艳。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是合格的发挥出来了第一师的战术风格,或者是吴冠林制定的新式步兵战术的战术风格:迂回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