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651

  这个人倒是比较特殊,他并不属于大恒统一军起家的那一批老人,而是属于中途投靠过来的职业官僚,原先乃是罗安郡总务处处长,然后投诚林子然。
  一步一步跟随着整个大恒统一军集体的成长,之前担任元帅府下属总务部部长,而这个总务部在元帅府之下,主要负责的是人事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主要工作还是人事工作。
  而负责人事的部门负责人,一向来都是属于核心高层之一,哪怕外界对刑世杰本人不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新王朝里核心高层之一。
  三个军方各自的顶级大佬,文官系统里负责工商的、管钱的、管人事的、管治安的四个人。
  这七个人本身就是这个新王朝里最顶级的一批文武官员,而他们一起入选参务院,足以证明这个参务院的特殊性。
  这也是林子然想要达到的效果,他想要让这个参务院变成帝国的真正权力中枢。
  但同时又是给予了该机构极大的限制,除了接受皇帝垂询,提供各种建议外,实际上又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权力。
  这个机构,是林子然参考了地球古代的明内阁,清军机处以及后世现代某国里的某顶级权力机构而设立。
  这个机构的设立,将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大恒政治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之前大恒历史上可从来没有类似的机构,大恒千年来的制度,在林子然看来还是非常的原始乃至松散的。
  最明显的就是皇权的弱化,皇帝缺乏足够的权威彻底掌控全国。
  大恒历史的早几个王朝,施行的却是是非常典型的分封制度,皇族和贵族共治天下,皇帝某种程度上也只是最大的一个贵族而已。
  后续贵族逐渐被皇族打压,贵族的封地越来越小,皇室直辖领地越来越大,但是贵族依旧保持着比较高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等到第六王朝,也就是姬氏王朝的时候,贵族才彻底彻底边缘化,除了显赫出身外,贵族已经是没有明确的实权了。
  但是取而代之的乃是地方官员权势急剧上升,州令郡守可是属于军政两面都能管的地方官员,而这种地方官员集权制度,直接导致了大恒后期的藩镇化。
  现在林子然建立林氏王朝后,就是要彻底的革除藩镇的生存土壤,怎么革除?
  皇权集中化!
  把地方上的军权、财权等核心权力收拢上来,进一步中央集权。
  而中央集权后,因为中央各机构的大臣们权力急剧增加,林子然又是通过分化各机构,设立更多的独立机构进行权力划分。
  仅仅是政务院,就有十八个独立机构,陆军统帅部也有八个独立机构,海军统帅部也有八个独立机构。
  而这三大机构里,可是没有总负责人的,政务院只是个虚头,可没有院长或者副院长一说,两军统帅部也没有设置统帅,副统帅之类的职务。
  同时近卫军也是独立直接归属皇帝管辖,而副官室改组而来的秘书室、卫队室改组而来的武官侍从室以及新增设的宫务室也都是属于独立机构。
  此外还有都察院、庭理院也是属于独立机构。
  而这样一来,仅仅是属于皇帝直辖的机构,就有将近五十个!
  此外,林子然又明确规定,地方郡以上主官,拥有直接向皇帝上报的权限,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郡守、州令可以把报告直接通过秘书室转交,不经过各部。
  这样一来,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以及官员那就更多了!
  而林子然可能直接管理这么多机构和人员吗?
  不可能的!
  但是他能够直接设立一个常设机构,统管这些机构吗?
  也不能,这样的话,这个机构毫无疑问会成为一种隐患,在未来把皇帝给架空,这不符合皇权集中制的原则。
  最后,林子然采取的措施是设立一个半虚半实的参务院,调各大臣入内值班,给自己提供建议,但是这些人又是没有任何的名分以及实际权限,同时参务院御前值班的话,又不是什么职务,可以随时增减,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毫无疑问,即便是这样,也会有问题。
  但这已经是林子然目前所能够做到的一个比较平衡的措施了。
  任何形式的制度,都会有漏洞、缺陷,林子然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利用它,并准备随时改进。
  参务院的设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了新王朝政治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中央皇权集中化!
  第一天的漫长会议,敲定了新王朝的基本政治构架后,第二天的会议里,就是调整各部门机构的具体分工了。
  这个对于各机构而言影响比较大,但是对于林子然本身而言,那么只是一种平衡手段了。
  比如说把收税的权力,从财务部里剥离出来,归属新机构税务总局全面负责。
  同时把国有资产管理司,也是从工商部剥离出来,进而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官方资本下设的一切资产。
  同时元帅府时期的铁路统筹委员会、航运管理委员会则是和交通部进行合并,设立全新的交通部,全面管理铁路、航运等交通事务。
  又比如把文化娱乐,宣传,教育等事务结合起来,继而成立文教部,全面掌管文化娱乐、宣传、教育等事务。
  各种各样调整非常多,但是更多的是属于细节上的变化。
  连续三天的会议后,新王朝的各项机构体系才算是全面初步确定下来。
  最后林子然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定都何处?
第五百九十八章
册封
  关于新王朝在那里定都这个问题,林氏王朝内部有些不太统一,有相当多一部分人,认为定都罗安城,因为罗安城是他们的老巢,李氏王朝在这里的根基深厚,军方里超过半数军官,那都是清一色的罗安郡人。
  没办法,林氏王朝起家于青山镇,后续逐步控制连关县。
  后续的大发展时期也是掌控罗安郡时期。
  控制罗安郡时期的时候,实际上整个体系已经是奠定了基础,军中大部分高级将领,都是在这一时期加入。
  在老巢定都,安全,又能获得广泛的支持。
  而且又有罗河可以通航,交通也算便利。
  但是很多人却是反对,吴冠林就是反对在定都罗安郡。
  他认为罗安城格局太小,而且此地历来都不是大恒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连副中心都算不上。
  非要在南海州定都的话,最好的选择是罗海城,这里最近几百年来都是大恒南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工商业发达,人口八十几万。
  不过很多人也不同意在罗海城,嗯,他们罗安城也不同意。
  他们认为南海州地处帝国南部,不管是罗海城还是罗安城,从来都不是大恒人的中心。
  因为南海州乃至整个罗河流域,本来就不算是大恒人传统上的核心区域。
  大恒人起源于镜河下游的京州,更准确的说是丰阳一带。
  一千多年前大恒人就在京州丰阳一带生活居住,最后逐步向外扩张,奠定了目前大恒人的七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大恒千年历史上,前面仅有的六个大一统王朝里,前五个王朝不管皇室在那里起家,但是他们定都的地方都是在京州丰阳。
  丰阳作为大恒人的京师,超过千年之久!
  第六王朝期间,之所以选择在西平,一方面是西平乃是姬氏起家之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丰阳在战火中被彻底摧毁,重建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不说。
  如其说他们想在西平定都,更不如说是被逼的!
  而且后续三百年里一样先后多次讨论过迁都丰阳。
  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政治角度,又或者是从经济上考虑,其实最适合的地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丰阳!
  林子然看着地图,看着罗海城、罗安城的位置,再看看姬氏京师西平城的位置,再看传统京师丰阳的位置。
  同时心中也是思考着臣子们的话,如今各臣子对那里定都分歧比较大。
  在林子然自己看来,罗安城是肯定不行的,这地方格局太小,这地方连南海州的州城都成不了,更别说成为一国之都了。
  罗海城倒是不错,但是地处帝国南部,和其他州,尤其是和东北方向的几个州距离太远。
  而南海州的这两个城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那就是没有铁路!
  因为罗河支流众多,南海州内的河运发达,相对来说铁路发展很缓慢,只有一些矿区铁路以及小段的铁路。
  这意味着,不管是定都罗安城还是罗海城,其实交通都不会很方便。
  丰阳的话,这个地方和罗安一样,存在一些格局问题,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地方很适合,地处镜河干流以及支流交汇之地,属于非常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但是现在并不是冷兵器了,大炮之下,河流算个屁。
  此地距离出海口也有两百五十多公里,而且现在也没有铁路通过,交通不便利。
  西平城,这地方其实很不错,已经被姬氏王朝建设三百年之久,乃是当代大恒第一大城市,拥有完善的工商业设施,距离出海口八十多公里,而且这一段河流的通航条件非常不错,足以通航万吨铁甲舰。
  同时还有一南一北京州铁路连接。
  从工商经济以及交通、军事防御等角度来说,此地其实非常适合。
  唯一的麻烦就是,这地方的前朝余孽估计会比较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