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651

  尽管大恒藩镇内乱期间,很多大藩镇们甚至是压榨农业以及轻工业等方面,把资源都集中在国防工业来,以造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来维持自己的争霸战争。
  但是内乱依旧让大恒帝国各方面的技术发展都是落后了!
  面对这种情况,大恒帝国新林氏王朝的君臣们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们却是无所畏惧!
  现在技术落后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埋头苦干把技术追赶上来,等技术追赶上来了,甚至都不需要技术领先,只要技术和敌方持平,哪怕是稍微差一些。
  到时候大恒帝国就能够凭借庞大的人口和工业规模,用数量堆死所有敌人!
第六百零七章
不甘心的北方藩镇们
  外界的世界如何变化,林子然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暂时也不会关心太多。
  现在他关注的还是帝国内部的事务,尤其是统一战争。
  现在的统一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己方虽然拿下了京州绝大部分地区,控制了至关重要的京州机器局已经附属的京州工业,让北方各州失去了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先进武器弹药的供应。
  但是北方各州依旧还在抵抗,他们依旧还有大大小小的部分兵工厂生产补充武器弹药,尽管这种武器弹药的规模并不会太大,但是依旧给了他们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
  当然了,其中很多藩镇们的抵抗,其实也并不是说为了抵挡统一,也不是说认为自己能够掀翻林子然自己当皇帝之类的,毕竟他们也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林子然已经是彻底崛起了,尤其是称帝建制后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他们的继续抵抗,其实很多都是源于一种不甘心,觉得大家都是藩镇,为啥就你林子然最后能够当皇帝开创新王朝,我们就得甘拜下风,最后消失于历史化为尘埃?
  这种不甘心,支持着他们进行抵抗。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人是指望着这种抵抗来体现自己的实力,以谋取更好的招揽条件。
  没错,现在很多北方各州的藩镇们,实际上都已经暗地里和林子然手底下的人进行接触了。
  但是基本上条件都谈不拢,这些藩镇们想要的太多,基本一个个都是想要继续保持独立,当土皇帝。
  而这是林子然所不允许的!
  这新王朝刚建立呢,就弄出一堆的独立王国,藩镇之类的,这样岂不是要和前几十年的姬皇室一样,只能当一个名义上的大恒天子!
  所以哪怕是继续进行战争,林子然也要彻底打消他们的这种独立心态!
  如果不愿意主动放弃独立自主的权力,那么林子然就把他们彻底干掉。
  反正统一战争已经是波及大半个大恒了,这大仗打了一场有一场,也不差后面几场了。
  再者,最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恒帝国林氏王朝,已经是彻底控制了大局,后面不管北方藩镇们怎么折腾,都无法跳出林子然的手掌心了。
  所以林子然也不着急,慢慢整军备战,一步一步稳步推进,直至彻底的全国统一。
  林子然的这种稳步推进战略,也是体现在实际战争中。
  到目前为止,帝国陆军的军队在中洛州北线、曲阳州北线,紫胜州北线依旧是处于战略防守态势,甚至连主动进攻的打算都没有。
  而在京州一线,在控制了京州大部分地区后,在东北方向也是停下了大规模的进攻。
  更多的力量则是被集中到了镇北城一线。
  下一步帝国陆军的主要战略进攻方向,乃是平南州。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镜河流域!
  帝国陆军的下一步阶段目标,是彻底控制镜河流域,把整个大恒帝国的北方各州分割成为两部分。
  同时也是为了掌控平南州这个农业大州,矿产资源大州,为下一步的京州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各种资源。
  而要打通镜河,控制平南州,首先就得拿下镇北城。
  实际上平南州已经是抽调了大量兵力,甚至是大部分的力量驻防镇北城,一旦能够攻克镇北城,乃是在镇北城一战中大量歼灭敌军的话,那么后续进军平南州就容易多了。
  鉴于镇北城战役的特殊性,帝国陆军方面都是特地请求了帝国海军的协助,同时在战争之前调集大量的部队在外围,并囤积大量的物资。
  一艘接着一艘的船只沿着镜河溯江而上,其中大吨位船只一直航行到镇北城以南十公里的太许镇。
  这个太许镇本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沿江小镇,有着一个小型的内河港口,但是此地的地理位置不错,而且沿岸很适合修筑为港口。
  陆军的工兵部队在观察了此地的条件后,开始在这里进行紧急施工,以修筑码头港口,为了迅速停泊卸载物资,还采用应急的方式,在江边修筑了三条临时栈桥,用以停泊卸载那些千吨以上船只的货物。
  大量的人员以及物资通过镜河航运抵达太许镇,然后再转送到镇北城前线。
  伴随着大量人员和物资、重炮弹药武器的抵达,海军方面派遣的增援舰队也是终于抵达了该地。
  罗海号巡洋舰一路上小心翼翼的航行,为了安全通过甚至都是采取了轻载模式,连煤炭都没敢携带太多。
  这一路小心翼翼的,总算是抵达了镇北城以南河段。
  海军增援舰队抵达后,再加上之前的镜河舰队,海军在这一次的镇北城战役里,也算是下了血本,将会提供大小三十七艘战舰参战。
  这些战舰里一共包括两百毫米舰炮两门,一百五十毫米舰炮六十多门,一百二十毫米舰炮四十多门,一百毫米舰炮七十多门,七十五毫米舰炮一百多门。
  仅仅是海军提供的中大口径舰炮,就有两百大几,哪怕是考虑到舰炮布局,河段狭小等问题,战斗的时候没有办法把所有火炮都对准镇北城敌阵地开火,但是到时候真打起来,通过合理安排的话依旧能够保证两百门舰炮的火力支援。
  两百门中大口径舰炮的火力支援!
  为此,海军上下是把能够动用的战舰可都是给用上了。
  海军如此给面子,陆军方面自然也是不愿意被海军看低了,这到时候如果打起来如果打的不顺畅,那么就太丢脸了。
  为此,梁成磊亲自抽调各部队,组建了估摸庞大的镇北城战役参战部队,有第三军、第四军、第七军三个步兵军,提供火力支援的两个炮兵旅,此外还有在外围协调作战的第二骑兵军。
  这后头还有第十二军、第十三军这两支战略预备部队。
  本来京州方面军还有一个第八军的,不过目前第八军承担了了极为重要控卫镜河中下游安全以及京城区等镜河中下游沿岸各城市的肃清作战任务,根本无法抽调出来。
第六百零八章
镇北城战役
  新的林氏王朝已经是确定下来要在京师定都,但是考虑到姬氏王朝定都西平三百年,在此地的影响力极为庞大,所以新王朝要在这里定都的话,肯定是需要一番整顿的。
  不仅仅是京城区,而且京城区所在的整个西平郡、以及西平郡往上的丰阳郡,乃是整个京州。
  京州乃是大恒人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林氏王朝定都西平城后,这里还将会继续是大恒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这样的重要地区,新王朝必须进行彻底的整顿,以便让整个京州都处于皇室的强力掌控之中。
  就和当初的姬氏王朝能够强力掌控京州,哪怕是外部十二州都叛乱了,但是京州依旧处于姬氏掌控之下一样。
  未来,林氏王朝也需要做到把京州彻底掌控在手中,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京州都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皇室这一边。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赵老七出发之前,林子然在安苏城里和赵老七详细讨论过京州整顿方案,林子然对赵老七指示:京州要改变,从思想层面进行改变,如果不能改变思想,那么就改变人!
  赵老七前往京师的路上,一直是琢磨着林子然的话!
  赵老七没什么文化,他小时候连小学都没读完呢,撑死了也就只读了两三年书而已,勉强认得字能写书,但是文化水平依旧很低下。
  不过文化程度不行,并不意味着他愚笨!
  早期跟着林子然起家的一票人马里,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是泯然于众人,只有少数几个人一直跟着林子然不断的往上爬,赵老七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这已经是说明了此人并不愚笨,甚至是很精明。
  他琢磨了林子然的话很久,又是找了众多人咨询意见,最后才是确定下来了整顿方案,并带着大量的官员以及巡警抵达京州处理这事。
  赵老七除了要修缮整理皇宫、各机构办公建筑,把城区初步恢复起来外,同时他还需要整顿治安,肃清危险分子。
  而后者更重要!
  期间自然是免不了要清剿前朝余孽,前朝乱兵,尤其是当初带着武器逃亡并躲起来的乱兵等等。
  最后嘛,他还有一个林子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暗示过的任务,那就是要在整顿肃清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解决财政问题。
  说白了就是让赵老七过去抄家捞一笔,以弥补军费的巨大亏空。
  所以说,赵老七这一次来京师是任务繁重的,哪怕是从南海州,东定州两州抽调了足足两千多巡警过来,但是单单依靠巡警可没办法做成这些事。
  他还需要军方提供助力。
  第八军在京师地区南岸城区驻防了一整个步兵师,北城区也是驻防了一个团,京州机器局地区也是驻防了一个团。
  在京师地区,第八军除了军部直辖部队外,驻防了一个师又两个团的兵力。
  这就是赵老七后期进行整顿清理京师地区的最大底气所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