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651

  同时之前饱受战争破坏的京城区,尤其是南城区外城区,虽然很多建筑还保留着战争的痕迹,不过街道基本清理完毕。
  就连外城区和内城区相连的空白地带也是得到了修缮,大量的弹坑被掩埋,被破坏的草地被重新种植。
  这片环绕内城区的空白地带,之前可是内城区的军事防御区,几百年前的京师,其实也就只有内城区这一小片地方而已,当时京师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座巨大的棱堡城堡,有城墙,有成为的壕沟等。
  只不过后续城市快速发展,外围陆续发展建设了南城区、东城区和西城区。
  不过中间的环绕内城区的空白防御地带却是被保留了下来。
  这片空白地带在之前的京师战役里也是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因为这里乃是内城区守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在后头就是城墙了,曾经遭到了密集的炮击,到处都是弹坑。
  这一次清理内城区,自然也是会把这一片地方清理出来,填平壕沟,恢复植被,重新把壕沟整理好,同时还在空白地带的外围,清理出来了一条宽数十米的环绕整个内城区的道路出来。
  内城区外围空地防御地带的休整,只是偌大的京师修缮的其中一部分工程而已,除了这个外,还有内城区的皇宫以及各类机构建筑的修缮,京师外城区的废墟清理,建筑修缮。
  过去的一个多月来,整个京师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不仅仅当地居民被动员起来进行修缮,林氏王朝还派遣了足足五个工兵师,一共五万多人进行善后工程。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一个多月后的京师,虽然依旧还带着战争破坏的痕迹,但是整体已经恢复了起来。
  这个时候,也意味着林子然将会带着大批军政人员抵达京师了。
  乾圣元年九月一号,林子然正式带着两千多名文武官员以及超过两万五千名近卫军将士从安苏城启程,分多批乘坐火车前往京师。
  林子然北上的速度并不算快,甚至说得上缓慢,这专列本来行驶速度就满,而且在抵达密河的时候,又没有铁路桥相连,京州北伐战役开始后,才开始由工兵部队修建的密河铁路桥还在施工当中,两岸铁路无法相连。
  就算相连了,东定州的铁路和京州铁路的标准也不一样,同样需要进行中转。
  这换成蒸汽渡轮渡河,然后又在北岸乘坐提前准备好的京州铁路网的火车,这才得以继续北航。
  仅仅是在这里折腾,就耽误了一天多的时间。
  这一次的换乘,也更加坚定了林子然统一各州铁路标准,把各州铁路网连接起来的决心。
第六百二十七章
规模宏大的铁路规划
  因为铁路兴起的这一二十年里,大恒内部正处于内部乱战期间,很多地方的藩镇虽然也会发展铁路,但是一部分藩镇因为各种各样,尤其是己方比较弱小,为了防止其他藩镇的大军直接沿着铁路杀过来,往往会采用和邻州郡不一样的轨距标准,同时也不会把铁路线一路修到边界,和其他州的铁路相连接。
  比如东定州、曲阳州这两州的铁路网,就是一点四五米的轨距标准,但是紫胜州以及京州却都是属于一点三米的轨距标准。
  此外还有其他一部分州郡的轨距标准是一点二五米。
  大恒帝国十三州,存在着至少三种轨距标准,这还是特地指形成了大规模铁路网的标准,还有很多小地方修建的短途铁路,那更是乱七八糟什么标准都有。
  同时各藩镇之间的铁路网,一般都没有连接,东定州和紫胜州之间的铁路线就是明显例子、中间有一段将近二十公里的地方是不通铁路的,而两头的铁路轨距,一个是一点三米,一个是一点四五米。
  这种情况之前就已经是给帝国陆军在行军,物资运输上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迫使陆军的工兵部队修建了大量的临时连接铁路线以及换乘中转站。
  之前的时候陆军还打算把整个紫胜州的铁路标准都换成一点四五米呢,但是因为工程量比较大,而且战争期间本身铁路运输繁忙,任务重,所以到现在也没能进行换轨。
  如今大恒各地的铁路标准不一样,等于硬生生把各地的铁路网给切割了开来,这种状况是不能这么持续下去的。
  这一次又有感触的林子然在专列上再一次询问了铁路统一标准事宜。
  交通部部长蒋毅说:“陛下,统一铁路标准耗费庞大,而且现在正值统一战争的关键时刻,也没办法对各铁路线进行大规模施工换轨,短时间怕是无法成行。”
  林子然道:“统一铁路标准的困难肯定是有点,短期内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铁路改造也是事实,不过你们交通部还是要提前做好规划,等情况稳定了就要着手进行铁路改造!”
  蒋毅道:“陛下放心,我们已经是做好了完善的规划,就等着战争结束后进行改造了!”
  随后蒋毅又是介绍起来了拟定的铁路改造计划!
  “我们目前初步统计了帝国十三州的各州铁路状况,各地现存铁路线总里程约九千公里,其中除了少部分矿区铁路以及短途客运铁路外,绝大部分铁路网都是属于官方投资修建的铁路,其中京州、紫胜州、东定州、平南州、高庆州、宁武州、西北州的铁路线都是比较长的。”
  “现存的九千公里铁路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一点三米和一点四五米轨距,其中超过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线采用的是一点四五米轨距标准,主要集中在东定州、平南州、宁武州、高庆州、曲阳州、西北州。”
  “此外紫胜州和京州以及其他部分地区采用的则是一点三米轨距,占据总里程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北安州、南湖州以及其他部分地区采用的是一点二米轨距,占总里程的百分之十左右!”
  “根据现状,我们拟定的前期改造计划是对京州、紫胜州、北安州、南湖州这四州的铁路网进行改造,把一点二米和一点三米的铁轨改成一点四五米”
  “上述四州的铁路网改造完毕后,那么所有的官办公共运营铁路线都将会变成一点四五米的标准轨距!”
  “此外我们还拟定了一个后续铁路建设计划!”
  这个时候林子然开口了:“哦,后续的铁路建设计划?”
  见林子然对铁路发展的性质很高,蒋毅也就更激动了,当场就是拿出了一个小本子,然后在上面简单的画了一副坚毅地图,并在上面一边划线一边道:“陛下请看,这是帝国内现存的铁路网,现在的铁路网大多都是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州郡!”
  林子然看着这简易的铁路网线路,从上面的零散的铁路线就能够看的出来,因为缺乏统一的铁路规划,现在的大恒帝国的铁路网那是乱七八糟的。
  此时蒋毅继续在本子上划着线道:“我们拟定把京州南北线、东定州南北线、宁武州南北线通过新建连接线、对部分现存铁路进行规矩改造,让这些铁路线连成一线,后续我们还拟定继续修建南海州东线、西线、宁禹州南北线,由此形成东部铁路大动脉。”
  说着的时候,他直接在本子上把这些铁路线全部链接起来,并新添了好几道线,这样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一条铁路网一旦形成之后,就能成为帝国东部地区的铁路大动脉,不规则存在众多曲线的这条东部大动脉,全长恐怕是要超过五千公里。
  蒋毅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一边画一边道:“同时我们依托现存的东定州铁路线东西线,紫胜州东西线,曲阳州东西线,进行连接和改造后,越过罗河继续往西修铁路,进入中洛州,一直抵达中洛州的沿海港口城市西河城,由此形成横跨帝国,连接东部港口和西部港口的东西铁路大动脉!”
  “随后我们还拟定从京州新建京州东西线,以连接平南州内的一段铁路网,再分叉分别向北连接北安州内铁路线、向西连接南湖州铁路线,继续向西连接西北州铁路网,由此构架第二条东西铁路大动脉。”
  “依托这三条铁路大动脉,再分别修建曲阳州连接西北州的铁路线等多条州铁路线,最后把各州全部用铁路线连接起来。”
  看着蒋毅在本子上的简易地图一道线接着一到线画着,林子然觉得有些小看这个蒋毅了,没想到这人比自己还敢想。
  自己也就是想着把现有铁路线改造后打通,可没想过短期内就大规模新建大几万公里的铁路线。
  但是这人这说着说着,就是把各州的铁路线都给划出来了,说什么前期五万公里规划,中期十五万公里规划,后期三十万公里规划……
  虽然说大恒帝国平原居多,地形平坦。而且算得上地广人稀,土地比较廉价,这建设铁路成本比较低,但是那好歹也是修铁路呢,这一公里铁路的造价,再怎么样一公里铁路的造价也得好几万恒元呢。
  这家伙这一道线画下去,那就是大几百上千万的投资啊,多画几条线,那就是上亿的投资啊!
  真要按照他画的铁路网修下来,那可不是几个亿几个亿就能解决的,而是动不动就要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官民结合经济体系
  对于蒋毅的宏伟铁路规划,林子然初听还觉得新鲜,但是听到一边他就没啥兴趣了,等听完就让蒋毅该干嘛干嘛去了。
  反正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已经是成立了,全面运营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具体要怎么修铁路让他们自行处理,贷款也好,利用铁路本身的营收也好,总之就别指望中央财政出钱。
  帝国可没这么多钱用来修铁路,这动不动就是几千万上亿的,帝国财政表示撑不住。
  帝国财政就算出钱,但是顶多也就是给一些扶持补助,用来把现存铁路网进行改造,统一标准,顶多就是新建一些连接线,把现有各零散的铁路网连成片就很不错了。
  至于什么几万公里甚至十几万公里的新建铁路计划,也就别指望帝国财政出钱了。
  要修新铁路,得帝国铁路公司自己想办法去。
  甭管是搞铁路沿线开发还是搞贷款,甚至直接发行公司债券,总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帝国铁路公司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反正林子然只管下目标,而且还不给钱!
  但是这也不是林子然过分,实际上大恒内之前各地的铁路,实际上也都是这么修出来的!
  基本都是藩镇的官办资本先成立一家铁路公司,随便给点启动资金,大头的话就是给一些规划铁路沿线上的官方土地,再给一些免税之类的政策,当然了,也会用官方利用征用铁路沿线土地,免的有不开眼的跳出来当钉子户。
  战乱年代,敢当钉子户的除了藩镇自己就没其他人了,或许以前是有的,但是基本都被一枪崩了。
  搞定这些政策上的麻烦后,就会让铁路公司自己折腾,或是通过开发铁路继而出售铁路沿线的地皮,或是通过贷款等方式凑集资金修筑铁路。
  这些采用商业模式运转的铁路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各藩镇官方资产,帝国陆续接管南方六州以及京州后,也就是顺势接管了各州铁路公司,在这些铁路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大恒帝国铁路公司。
  帝国铁路公司和大恒武器公司、大恒航运公司、大恒粮食贸易公司、大恒矿务总公司、大恒钢铁总公司等一大票挂着大恒、帝国等名头的国属超大型企业一样,由‘国家资产委员会’全资控股。
  正式挂牌成立的‘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全资目前控股了京州铁路公司、东定州铁路公司、南海州铁路公司、紫胜州铁路公司、宁禹州铁路公司、曲阳州铁路公司、中洛州铁路公司七个铁路分公司,全面负责林氏王朝现在控制的七州官方铁路的建设、维护、运营,总里程达到了六千五百多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林氏王朝现在控制的七州内,还有好几百公里里程的私营铁路,多数都是专门的矿区、短途客运铁路。
  而帝国方面也没有进行强行收购或者禁制他们的运营,只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明确以后新建铁路,都需要采用一点四五米为轨距。
  大恒帝国铁路公司和民间的众多私营铁路公司共存,这也是林氏王朝宣扬的‘官民结合经济体系’的一个典型例子。
  林氏王朝已经是多次公开宣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逐步放开部分管制行业,进一步推进‘官民结合经济体系’。
  目前林氏王朝采取的官民结合经济体系,官方资本依旧控制着大量的产业,不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公司,甚至是普通的贸易公司都大量拥有。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官方资产是无比庞大的,复杂的。
  如今林氏王朝控制下的七州,但凡是雇工人数超过千人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属于官方资本投资的企业,而雇工超过百人,千人以下的各类企业,官方资本全资或者控股的企业,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资产,占据了林氏王朝七州所有工商资本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国防生产里,能够采取内部挂账交易的原因,因为涉及的所有产业链,连带运输行业在内,清一色的都是官方资本控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