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0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957

  “三皇子可不是心软之辈,陈懿的麻袍道者将你带走,就算你还能活命,也要掉一层皮……过了这些年,天都主人都换了座位,你竟然还安然无虞的当着官。”
  宁奕啧啧称奇,道:“看来是其中的某位殿下原谅了你……东境长城,东境长城,答案好像已经水落石出了啊。太子殿下如果知道二皇子,在这座境关长城内布下了好些棋子,不知道会是作何感想?”
  布儒的手指已经按在了刀柄之上,他环顾着四周神情变得沉默肃杀的同僚,面无表情道:“宁大人,你在说什么,在下听不懂。”
  宁奕叹了口气,道:“我想说……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但我偏偏喜欢算旧账,只要有仇人还惦记着我,我就寝食难安。”
  布儒的眼神。
  带着恨意的眼神。
  这道眼神……曾经在公孙那里见过,宁奕人生中吃过的最大的一个亏,就来自于无谓的善良。
  他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宁奕平静道:“违大隋铁律之人,理应万死,这包庇之罪,也要算在东境琉璃山上。这位大持令,你是自己乖乖就擒,还是我来动手?”
  他取出一枚令牌,再补充了一句,“擒拿死囚布儒者,持此流火令,上报东境长城严世臣将军,必有重赏。”
  严世臣当初赠予自己的令牌。
  三司的官员,眼神顿时炽热起来。
  布儒按住长刀,盯着四周开始逼近的同僚。
  他暴喝一声,率先出刀,劈砍而出。
  一位情报司的使者,悍然上前与其对刀,被磅礴的力劲震得倒退,稀疏的包围圈因为强大的冲力而破开一个口子,布儒脚尖狠狠点地,向着突破的方向掠出。
  宁奕皱起眉头,轻轻叩指,一缕剑芒从袖袍掠出,瞬息返回,紧接着一蓬细狭血雾在远方炸开,那个奔掠而出,势头正疾的男人重重倾砸在地,滑掠出一道血色沟壑。
  宁奕的语气满是歉意,对灵山的苦修者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佛门清净地,让诸位见血了。”
  雷部统领琢磨着那一缕剑意,他摆了摆手,道:“小事。若是宁先生需要,在下甚至可以替先生度化一下那位……布儒大人?”
  宁奕摆了摆手,道:“他不值得。”
  三司的官员还在怔然。
  宁奕收回了流火令,失望开口:“告诉严世臣,我给过你们机会,可惜你们不中用啊,连我出行东境长城的消息都不知道,三司要你们这种废物又有何用?”
  这些人的面色一片生红。
  火辣辣的惭愧,羞愤,无地自容。
  好生羞辱了三司官员一番,宁奕收回车帘,心安理得的摆正坐姿,隔着车厢,微笑道:“耽误宋雀先生的时间了,让大客卿见笑。”
  宋雀眼观鼻鼻观心,轮转着掌心的佛珠。
  净莲和朱砂坐在他的对面,看见中年男人罕见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你这孩子,倒是有趣。”
第一百零六章
逐雀
  灵山。
  大殿之上,佛音缭绕。
  “邵云师兄,我有一问。”
  盘膝坐在蒲团上的中年僧人,披着金箔僧衣,双手抬起立掌,臂弯之中躺着一根烧火铜棍,铜棍的质地极其韧沉,剑眉星眸,单单从面容上看不出具体的年岁……修行者岁月常驻,这位僧人的气质却是相当沧桑。
  他的对面,佛殿的深处,光芒投射的方向,一位僧人坐在光明之中,看不清面孔,看不清身形,只能看得起朦胧的轮廓。
  邵云。
  虚云大师的大弟子。
  虚云师祖闭关之后,便是邵云执掌灵山诸多山脉,为大雄宝殿方丈,能够喊“邵云”一声师兄的……这位捧棍僧人的身份,也非同小可。
  “浮屠窟内,近有不祥,小雷音寺浴佛法会,禅律之争的最终结果还未传来。”这位僧人,生的一脸杀伐之相,说话之时,一双剑眉挑起,眼中隐约蕴火,“按理来说,就算佛子还未决出,那些愿火也该随因果抵达灵山。”
  “金易。”
  坐在光明中的邵云,背对着自己的师弟,念了一声对方的名号,缓缓道:“你已经看了卦象,何必再来问我。”
  金易心神一动,连忙低下头来。
  不敢直视光明中的那道身影。
  他低声道:“师兄,卦象上显示……这些愿火已经丢失了。”
  邵云没有回应。
  拎着烧火棍的男人抬起头来,提高了声音,“浴佛法会由大客卿负责看守,这是宋雀的失职!”
  坐在光明中的老人,轻声道:“这些年,禅律之争,你要拼个高下,生死,我不参与,师父留了谶言,便说明看到了未来……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谶言……”
  金易的眼神难看起来。
  虚云大师在闭关之前,的确留下了一句谶言。
  金易没有看到原话,但是知道大概意思……师祖说佛子的位置,将由一位引动浮屠佛窟的年轻人坐下,而未来的灵山,也将由那位引动浮屠窟的大修行者执领。
  这个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禅子和律子,都不是引动浮屠窟的那个人。
  在很多年前,曾经有人做出了这等“壮举”。
  就是自己不断上书提出异议,想要排离灵山的“大客卿”宋雀。
  引动浮屠窟异变。
  便是“捻火”。
  他金易与禅宗斗了那么多年,哪里可能轻易败给一句“谶言”,律子道宣的天赋千年难觅,很有可能成为灵山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伐折罗”,这场禅律之争,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之下,把天平逐渐搬动。
  只要道宣在小雷音寺击败了“神秀”。
  那么这句谶言……又有什么用?
  禅律之争,已成定局。
  灵山迫切的需要一个指路人,尤其是在如今的局面之下,太子逼得极近,东境同样施压,如果再把希望寄托在宋雀的身上……这个曾经在十年前意气用事大开杀戒的家伙,很有可能成为亲手葬送灵山道统的罪人。
  宋净莲已经快二十年没有回灵山了。
  这次从长白山回来,作为父亲的宋雀,肯定会发现,当年的“古梵语诅咒”还未彻底的了结,新仇旧怨,祸及无辜,失了理智的涅槃,谁能治得了?
  他金易这辈子都不知能不能踏入涅槃境。
  真要面对宋雀,他便没有了今日在大雄宝殿上的勇气。
  长长吐出一口气。
  金易低下头,沉声道:“我算了神秀和道宣二人的卦象。”
  邵云还是沉默。
  这位律宗的大宗主,微笑着抬起头来,说出了昨夜卦象之中最让自己欣慰的一件事,“我门下弟子道宣,气血缺损,但仍有生机……然而禅宗的禅子神秀,魂归卦盘之外,已经不可占卜,人间再无神秀此人。”
  邵云背对着他,看不见他唇角的笑容。
  听语气不难听出,这句话是带着一些遗憾说出来的。
  神秀是灵山之中饱受敬仰,前途无量的年轻天才。
  他的死,会有许多人惋惜,许多人遗憾……而且会有一场盛大的葬礼,如果出席禅宗禅子的葬礼,那么金易一定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他看着自己的师兄,这些年来他也从不伪装,修佛先修心,这个消息让他欣慰的原因就是……神秀的死,侧面印证了这场禅律之争的结果。
  “邵云师兄,无须等到道宣回到灵山,现在便可宣布禅律之争的结果了。”金易深深低头,轻声道:“卦象明确,师兄您心底也清楚,金易没有欺骗。”
  “确实没有。”
  光明里传来疲倦的声音,“你为何一定要逐走宋雀?”
  这道声音在大雄宝殿内回荡,满殿的光明在飞拂的布帘之间穿梭,很难去确定,到底是邵云大师坐在光明之中,还是邵云大师本身就是光明,这些抚人心神的光线,落在金易的身上,似乎将这位律宗大宗主衣袍沾染的戾气,都净化了三分。
  金易沉思了很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