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0/1957

  玉石内的景象,仍然在继续。
  这副惨象,太戳人心。
  在座的所有入会者,均是神情阴沉,眼神带着沉痛。
  桃枝城也是三圣山的麾内。
  这些无辜百姓……也是受他们庇护的可怜人。
  天道昭昭,业力长存。
  虽然知道这一战不可避免……但真正爆发,真正亲眼目睹战争惨象,这几位圣山大人物都陷入了沉默。
  桃枝城外的那一战,三圣山年轻剑修几乎倾巢而出,拉开了一道连绵近千里的大泽战线。
  韩约不出,五灾也不出,三圣山这边只能如此“拖延”。
  这,便是今夜太子召开长桌会议的原因。
  “殿下——”
  姜玉虚深吸一口气,隐去目光悲悯,眼神只露剑意,沉声道:“老朽愿第一位出战!”
  不就是个星君境韩约?
  打就打了。
  有什么可怕的!
  太子望向姜大真人,只是微微颔首点头,却并未言语。
  见此一幕,宁奕眯起双眼……对于姜玉虚的求战。
  太子没有表态。
  他修长手指轻轻敲打桌面,似乎在思忖什么。
  片刻后。
  只见太子忽然开口,面无表情道:“通天珠内惨象,诸位都看到了。东境大泽延边千里,人间已成炼狱。鬼修逢人杀人,逢城屠城……这一切的罪乱皆因一人而起。”
  “本殿的二弟,李白鲸。”
  “父皇赐他执掌东境之权,只可惜他无德无才,非但不能庇护王之子民,反而纣虐世间,铸下大错。”
  坐在太子位置上,有些事,虽然人尽皆知,但总归要说出来。
  只有说出来,才能去做,名正才能言顺。
  诸位列座者,皆是神情一凛,知晓太子殿下这一番言语之后……所要说的,就是起檄文讨伐东境之事了!
  “皇权在上,铁律、龙座在侧……本殿惜东境民生多艰,决意起旗讨伐东境大泽,囊括琉璃山在内千里,众叛臣皆当伏诛!”
  神海阵内,年轻太子的声音字字如雷。
  轰隆一声。
  天都城上空的那张飘掠符箓,陡然起了感应。
  惊雷炸起。
  漆黑承龙殿,瞬间变为白昼。
  李白蛟面色凝重,缓缓以指尖割开手腕,鲜血流淌,并未下坠,反而汇聚如潺潺细流,向着穹顶那张符箓掠去——
  宁奕抬头。
  宋净莲,朱砂,姜玉虚,众人皆抬头。
  神海阵映现出了此刻天都夜景的血色红光,将铁律符箓与承龙殿连接而起……这座位于天都皇城最中央的高大皇殿,原来与铁律符纸的位置,便是笔直的一上一下。
  这缕连绵自太子腕骨掠出的皇血,连接天地一线。
  皇权继承者,一言九鼎,今夜滴血成誓,便是遵从天都规矩……皇子之间开战,红拂河不得插手。
  “今夜……我请诸位,当见证人。”
  太子艰难吸了一口气。
  他的身体似乎并不太好,如今割腕骨取皇血,面色显得苍白病态,即便远隔千里,不曾亲自见面,众人透过神海阵,亦能察觉异样。
  天都归权的那三年,太子布局落子,敲打边陲,那是大隋天下最太平的三年。
  中州与东境相安无事。
  和平共存。
  但天都城下,四散流言,街坊传闻太子不打东境,是因自己身体抱恙。
  放任琉璃山继续生养……便是要避战养息。
  “殿下,您……”
  座下有人开口,担心太子身体。
  李白蛟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恙,他眼神阴沉,抬头盯着承龙殿顶,目光越过大殿屋脊,与穹顶猎猎作响的“铁律”光芒交织。
  太子的声音从未如此坚决,如此狠厉。
  “此战,只可胜,不可败。只能进,不能退。”
  身子瘦削的年轻男人站起身,沐浴雷光,宛若神灵,在这一刻……李白蛟所有的羸弱,病态,谦逊,温良,都被铁律光芒所淹没。
  站在这里的,便是整座大隋天下的真龙君主。
  他俯视众人。
  即便桀骜不驯,不敬天地鬼神者如宁奕,在此刻凝视李白蛟驾驭铁律符箓的身影,心中也生出敬畏。
  “诸君所战,不为自身福果,而为大隋苍生。”
  年轻君主沉声道:“大都督归隋之前,我要三圣山与灵山倾力而出,倾一境之力,压垮东境鬼修!”
  ……
  ……
  宋净莲走出承龙殿,神情凝重。
  自己父亲和海公公就在殿外。
  海公公见小宋公子出来,知晓会议已经结束,连忙揖了一礼,踩着碎步入承龙殿去了。
  太子殿下并没有要离开承龙殿的意思……他已经连续在这里伏案数日,看起来面容憔悴极了,只不过接下来等待他的是更多更重的待理国务。
  宋净莲与朱砂二人并肩而行,谁也没有开口,看得出来,两人心思都很沉重。
  这场会议真正展开,针对这场战争的细致谋略,布局,一一拟定,直至结束。
  宋净莲都没有再开过一次口。
  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与自己事先所想的会议截然不同。
  在大隋天下,要论家室,恐怕除了太宗的三位儿子,没有人比宋净莲生得更好……两位涅槃大能的子嗣,哪怕真的去了北境历练,吃到的“苦头”,也不是真的苦头。
  他见过高原兽潮,见过神仙打架,因为家室而得到的“眼界”,是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同样也失去了很多。
  至少……失去了真正体验疾苦的机会。
  桃枝城的画面,对宋净莲而言,是极具冲击力的一副画面。
  ……
  ……
  小宋公子来到父亲面前,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宋雀背负双手,三人离开皇宫。
  直至天都郊外,一处倒映大月明澈如镜的湖泊之前,大客卿才打破平静。
  宋雀幽幽道:“知道你要负的责任是什么了吗?”
  宋净莲声如蚊呐,轻轻嗯了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0/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