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4/1957

  海公公神情担忧,这些帖文,只能继续送去昆海楼……可一直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忽而。
  一道低沉声音响起。
  “太子身体到了什么程度?”
  海公公一怔,旋即挪首,宁奕正站在寝宫殿门之外,抬首望着牌匾……死气浓郁,难以掩盖。
  来到天都的这一刻,宁奕便知晓北境帖文为何没有回复了。
  没有想到,上一次见面时候,关于太子命数不久的直觉。
  竟然应验地如此之快。
  对于宁奕的突兀出现,海公公已经习惯了,在这般危急时刻,看到宁奕,反倒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海公公深吸一口气,道:“殿下龙体……实在不容乐观……宁山主亲眼去看便知晓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酩酊一场
  春风吹帘,满殿幽香。
  偌大寝宫,寂静无音。
  “宁奕,你来了啊……”
  一道虚弱却带着笑意的声音,缓缓响起。
  太子撑着手肘,极其缓慢地坐起半边身子。
  “不是说好一起北伐吗……怎么就病倒了呢?”
  宁奕看着床榻上面色苍白的太子,努力挤出笑容,以轻松语气调侃了一句。
  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该如何将北境此刻的危境托出。
  病来如山倒。
  卧榻养身,帖文不见。
  李白蛟想必还不知道……北境所发生的战争。
  “你来找我……该不是专程慰问的吧?”
  太子合拢眉眼,低声笑道:“既然动身回天都,说明极阴炽火之后的材料,你已经集齐了,而且去了一趟北境……这几日我没有阅奏帖文,能让你专程跑一趟,北境应该是出了很大的事情吧?”
  宁奕沉默了片刻。
  “白亘打过来了。”
  闻言之后,太子也短暂沉默了一会。
  “嗯……”
  他声音沙哑地笑道:“看来那个见不得光的家伙,就藏在我们身旁啊。他藏得很深,想揪出来……恐怕很难。”
  “北境那边,需要天都什么援助?”
  太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苍白面容上浮现一抹血色,与上次分别之时一样,这是回光返照的象征……只不过此刻看上去,这抹血色也显得十分病态。
  开门见山。
  宁奕沉声道:“北境需要全天下所有的阵纹师……白亘以永堕者血肉之躯攻打长城,还需要大量的星辉灵气作为支撑。”
  太子静静听着。
  “除此以外……草原和灰界最好立即展开反攻。”宁奕道:“配合铁穹城,我们可以将妖族天下腹地撕开一道口子……反攻东妖域,也可以为北境解决困境。”
  听完。
  太子神情没什么变化。
  他轻声道:“阵纹师和星辉灵气的调控不是问题,你去找顾谦,他自会安排妥当……”
  “至于第三点,关于草原和灰界的反攻……”太子笑道:“沉渊的将军府有大隋陆战第一的铁骑,兵马粮草均都充足,这场反攻还缺什么?无非就是能够率阵冲杀的涅槃大能……”
  “宁奕,你贵为圣山之主,应该知道,皇权之下,天都统御四境,可涅槃境大修行者超脱凡俗,割舍因果,铁律也有宽让之处。”
  太子说到这里,眼神盯住宁奕。
  当年每一位破境抵达涅槃的大修行者,都要被请入天都,与太宗喝茶。
  如今,他这位天下储君,修为境界不够,已经失去了绝对威慑力……所以才会有宁奕这么一位天神山山主的出现。
  宁奕轻声道:“你只需将诏令发出,我会亲自去四境圣山叩门拜访。”
  名正则言顺。
  太子会心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李白蛟低沉咳嗽起来,他连忙以手捂住嘴唇,另一只手抽出丝帛,按在掌中,丝帛渗出丝丝缕缕的血迹。
  宁奕微微挪首,不忍去看。
  片刻后,太子喑哑声音再起。
  “这枚令牌……你拿好……诏书之事,便自拟吧。”
  只此一言,断断续续。
  宁奕却是心中万分震惊。
  挪回目光,正好对上了李白蛟那双淡然平和的双眸,唇角还有浅淡血迹残留,未曾拭去。
  “怎么……”
  李白蛟掌心托着那枚令牌,笑问:“你难道不要么?”
  看到宁奕此刻错愕震惊兼复有之的神情,太子笑了起来。
  这笑容,有三分自嘲,七分调侃。
  宁奕看懂了这笑意。
  他摇了摇头,道:“我对权位……没有兴趣……这封诏令,还是殿下拟定好了。”
  太子淡然道:“拟一封诏令,问题不大。可十封百封……这枚令牌,总要交付他人的。你若不接此令,便找不到第二人了。”
  放到十年前。
  宁奕一定想不到。
  会有一日,李白蛟会亲手将象征君权的白龙令,交予自己。
  庙堂之上,苦心积虑,竭力算计,博弈十年。
  生死面前,大局为重,位君卸权,一朝和解。
  他仍是未接。
  “在位一日即为君。”宁奕观心如镜。
  他这位宁大恶人有仇必报,绝不仁慈。
  可与太子的恩怨,已是前朝云烟。
  在天神山成立,光明密会搭建之后……站在盟友的角度上,他愈发欣赏这位大隋的新任储君。
  能和李白蛟成为盟友,其实是一件幸事。
  “你不接令?”
  太子平静凝视着宁奕,皱起眉头道:“这种关头,就别玩忠君尽义这一套了……你不是这种人。”
  “我当然不是这种人。”宁奕笑道:“我只遵从自己心中的道义,不接这枚君令……是因为它有比我更合适的执掌人。”
  “……哦?”
  太子挑起眉头。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4/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