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8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9/1957

  雷光垂落。
  长陵山顶顷刻间化为雷海。
  坐在雷海皇座之上的女子衣衫被猎猎雷光映照渲染成一片苍白色彩。
  她向身下俯瞰望去。
  千万石碑,尽数震颤,一道道前贤神念投射而出,在雷海中躬身揖礼,觐见之姿。
  铁律合璧。
  皇座齐鸣。
  大隋开国之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盛景。
  坐在轮椅上的李白蛟,面露笑意,缓缓合上了双眼。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逐光者
  天都皇城迎来了至暗之日。
  北境开战,太子崩殂。
  这条消息由昆海楼左使顾谦亲自发布,顾左使身披缟素,面色憔悴,侍奉太子殿下的海公公一夜白发,形如枯槁。
  一口朴素的棺木,布满白花,被运出天都安葬。
  太子遗愿是葬在皇陵,葬在那片冰川之中,归于寂静和虚弥。
  这一日,天都举城齐哀。
  数万民众走上街头,来为太子送行,这十年,是大隋最为安稳太平的十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个噩耗来得太突然。
  按太子遗诏,葬礼就在第二日举行,无须盛办,否则……中州诸城,乃至四境,都会有百姓赶来,会造成大量的拥堵。
  一辆马车,一口棺木。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百官随马车而行,送至长陵。
  庙堂之上一片哀嚎,满城缟白。
  如今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皇城上空的铁律还在,大隋千万年来凝立而起的“皇权”,在最危急的时刻,仍然保持着运转。
  而且在昨夜破晓之际。
  有人看到了长陵山顶有光直冲而起——
  而且伴随龙吟!
  蒋老殿主从红拂河出关,在长陵山脚与守山人共开山陵,将棺木送入了皇陵之中。
  这场葬礼结束之后,有蒋老殿主坐镇,顾谦当着三司六部所有官员,宣布了太子留下来的遗诏。
  “昆海楼左使顾谦,代行四境帖文处置权。”
  “莲花阁新任阁主之位,由昆海搂主张君令接任……掌管铁律,惩杀奸佞。”
  “……”
  这份遗诏很长,事无巨细地安排了大隋诸多权位的去向走留,这是太子送给这座庙堂的最后一份礼物。
  只不过,这份遗诏,隐去了皇座之主徐清焰的存在。
  对于大隋而言。
  真龙皇座,是藏在压箱底的最后一道武器。
  而皇座认主的消息,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俯首于长陵山脚的百官,尽皆骚动,太子走后……大隋皇室失去了名义上的继承者,而太子这份遗诏,将顾谦捧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至高点。
  皇权,怎可握于一介外人之手?
  这也是徐清焰在这份公布天下的遗诏中销声匿迹的原因。
  顾谦执掌四境处置权,已经引起了庙堂的强烈反应……如果再让一位女子,真真正正将皇权握于手中,很难想象如今大隋会处于怎样的舆论浪潮之中。
  蒋老殿主面无表情,立于顾谦身旁。
  老人轻声问道:“诸位可有疑义?”
  一语落。
  磅礴威压,浩浩荡荡,席卷长陵。
  守山人拎灯而起,飘至地府老殿主身后,默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两位涅槃境超级强者,如此行事,已是一种明示。
  这千万年来,“红拂河”一直充当着皇权护卫者的角色,在簇拥君位之上,没有人比蒋老殿主更有发言权。
  他既开口,哪个还敢再言?
  于是这份遗诏问世,在沉默之中得到了高度认可,百官匍匐在地,恭接诏令……
  见此一幕,蒋老殿主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回首望向长陵山顶。
  雾气之中,有两袭身影,立于长陵山巅。
  宁奕微微颔首,隔着云雾,对山脚下的蒋老殿主点头。
  太子诏令中,从头到尾没有提到的,还有一人,就是宁奕……他已是盛名加身的山巅之人,开创天神山的宁山主,北境将军府的小先生,大隋第一的宁剑仙,数之不清的名号和冠冕加身,这份遗诏的施行,注定会遭遇诸多波折。
  若说庙堂内毫无阻力,宁奕也不会相信。
  不过顾谦能力很强,可以信赖,再加上蒋老殿主……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退一万步。
  就算天都未来真的出了变故,还有自己这么一个不在遗诏安排中的“局外人”。
  宁奕实质上已经掌握了天都皇权之外的最大权力。
  北境将军府铁骑供他调用。
  蜀山,天神山,光明密会。
  再加上……一整座乌尔勒草原!
  这股力量,若是拧合在一起,已经超过了道宗和灵山,宁奕自身的存在,便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不受控制的“皇权”!
  而另外一位不在遗诏中的存在。
  徐清焰。
  则是“计划”中无比重要的另外一环。
  当年宁奕在天都夜宴,与太子签订协议,让满手鲜血的“监察司大司首”,与整座监察司,都消融在阳光之下。
  于是公孙越就此死去。
  而真正的“监察司大司首”,则是解开了那扇雀笼笼门。
  徐清焰的名字,在大隋百官的眼中,仍然象征着这世上最极致的美。
  他们并不知道,这位女子曾执掌昆海楼前身,化身成比公孙越更加狠厉的生死簿主,每一笔落下,都有一条性命就此抹去……徐清焰是除太子之外,最清楚大隋庙堂构成,以及权力运转机制的那个人。
  而且,她比顾谦更冷静。
  或者说……她比顾谦,更冷漠。
  遗诏中之所以没有提到她,不仅仅是真龙皇座的原因。
  是因为,监察司已经死去。
  如今的昆海楼重新立于光明之下,正如太子革清朝野之后的大隋庙堂,百废待兴,当年血腥往事便该被掩埋……他答应宁奕让徐清焰自由,自然不会食言。
  昨夜破晓之时,五人最终在长陵的谈话,圈定了某个即刻触发的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9/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