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1957

  这位宁先生,身上带着一柄油纸伞……眼光毒辣,他说的一点没错,这两匹上好的良驹,自己一行人根本带不走,就是一个累赘,只能寄放在阳平城,等待日后再来取回。
  可若是出了意外……命都没了,哪里还有取回的时候?
  她眯起双眼道:“我不需要银两,金叶,银票。”
  宁奕微笑道:“与这些都无关。”
  他望向裴烦,柳十一,看到这两位都对自己点了点头。
  宁奕温和道:“你要去哪里。”
  身后那三位女子看着宁奕,觉得这个陌生人古怪而又危险,还是远离为妙,已经有人在拉扯斗篷女子的袖口。
  为首女子的眼里,却缓慢亮起了一些光芒。
  姓宁,天都。
  值不值得自己赌一把?
  她咬牙道:“玉门。”
  她又鼓起勇气道:“我该如何相信宁先生?”
  宁奕一只手按在油纸伞上,轻轻弹指。
  鞘内一颤,无人可见。
  崩碎一根耳边秀发。
  斗篷女子耳边尽是嗡嗡嗡的乱颤之音。
  宁奕微笑道:“你们不要银两,西出玉门,正好顺路,我送你们一程。”
  女子深深一揖,躬身道:“这两匹马,送给宁先生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出玉门(二)
  玉门关,位于西境与中州地界交接处。
  西出玉门,一条长线,走的就是最近,最直的那条线路。
  宁奕和丫头各自骑一匹黑背红鬃马,阳平城门走出,清风吹过,眯起双眼,鬓发飞扬,跨马踏地两三步,鬃毛与衣袂齐飞,煞是威风凛凛。
  意气风发。
  身后四位黑袍麻布斗篷的女子,两两坐在一匹马上,见此一幕,看得神情一滞,“神仙眷侣”两个字,在脑海里浮现,挥抹不去。
  这等音容风采,看起来哪里还有丝毫“撑伞小厮”和“青衣侍女”的样子,倒是珠联璧合,绝配一对,简直就是行走江湖的两位“年轻大侠”。
  的确有三两分风采,但算不上卓然。
  两人在一起并肩的风采,此时此刻,夺人眼帘,但大多来自于那位“青衣姑娘”。
  裴烦拿星辉法门抹了面颊,让她看起来不至于太过招人注目,留了六七分神韵,仍是十分好看,身段带着一股玲珑剔透,冰雪聪明。
  至于宁奕身上的“势”……
  正义凛然倒是谈不上,宁奕血液里流淌的,就不是名门正派的作风,师从赫赫有名的西境蜀山东岩子赵蕤,可教他拎剑的是“大恶人”徐藏,所以他兜马转了两圈,目光扫了一眼身下,环抱黑铁盒子的斗篷女子便机敏的发现,这位蜀山小师叔望向外人的眼神,总是多变,嬉笑怒骂,但瞳孔深处的色彩却万年不变——
  平静里带着三分木然。
  满不在乎,没有感情。
  除了望向他身旁的那个青衣姑娘。
  那位青衣姑娘,估计是姓宁的很重要的人。
  传闻天都那位姓宁的,得了徐藏真传,想必一路走到星辰榜第一,前前后后杀了许多人。
  现在一见,她深信不疑。
  这就是一种某一刹那,不经意间,释放出来的“势”。
  四位斗篷女子,先前上马之前,做过了自己介绍,为首的那位姓闫,叫闫绣春,其余三位,放不太开身段,面对外人万分不适,压低斗笠满面冰霜,只是简单说了一下,语速太快,宁奕也没什么去记,只记得四人分别对应春夏秋冬。
  众人都已经翻身上马。
  其中最显眼的……不是宁奕和丫头。
  而是柳十一。
  那匹瘦小而羸弱的红驹,脊背颠簸,瞪着柳十一,不愿意让其坐上自己的后背。
  剑痴手段温和地忙活了半天,发现这匹红驹热衷于跟自己玩这种“游戏”,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于是一只手掌搭在红驹头盖骨,俯身缓慢耳语,“不听话就把你炖了,大不了花钱再买一只。”
  剑气透掌游走,在体内掠行一圈,缓慢收回掌心。
  柳十一微笑看着红驹。
  那匹红驹两眼泪汪汪。
  柳十一翻身而上,坐在红驹背上,也不说话,双手搂抱着“长气”,就此进入了悟剑思索之中。
  耳边传来整整齐齐,高呼的一声。
  “合吾——”
  志成镖局,三四辆镖车,不算宁奕三人,十来号人马,就这么出发了。
  ……
  ……
  天都地界,说太平也不太平,说不太平也太平。
  归根结底,还是钱财二字,求而不得,不如去抢。
  大隋律法庇佑之下,四境之内,三司所过之处,倒是一片安稳。
  怕就怕,有些地界,过于偏僻,三司手短,强龙不压地头蛇,商贾运输货物之时,需要一个安全的保障。
  于是就有了“镖行”。
  镖字拆开,左金右票。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行镖之时,喊一声“合吾”,意味着“和和气气和平共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州地界的镖行能把生意做大,背后有金主在做着支撑,三司所设立的驿站,客栈,都会给大镖局相应的优待和好处,志成镖局的名声不大,但低调做人,实力不俗。
  宁奕驱马与洪尘并肩,先前在阳平城,闫绣春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才请动了这位总镖头儿子押镖,押送的东西,自然就是她时时刻刻都搂在怀中的铁盒。
  对自己的到来,这位“洪姓大师”明显不快,但宁奕表示自己只是一路同行,并不会是抢占生意,而且把那袋金叶子塞到了洪尘怀中,双方半推半拒,洪尘接下,并且承诺会保证宁奕三人到玉门关前的平安。
  宁奕笑着拱手言谢。
  他之前站在镖局门前,出手按伞弹鞘的动作做得极为隐蔽,除了闫绣春,整座镖局出行队伍,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这位黑衫少年,其实是一个“颇有三分修为”的修行者。
  此刻押镖出行。
  宁奕来到洪尘身边,笑着问道:“洪镖师,贵局生意近来如何?”
  洪尘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尚可。”
  路途迢迢,宁奕第一次来大隋世俗行走,镖局镖师,虽不一定吃百家米长大,但一位真正成熟的镖师,一定走过了数百个不同的地方,大隋天下别的优点没有,就是版图宏大,风土人情,世俗道理,刻在书籍里,天都书库到处都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
  想要学到些什么,就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把身子俯得低一些,再低一些。
  宁奕从西岭最低处走出,他从未觉得自己何时高贵过,如今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从阳平西出,听说要经过不少城镇,大大小小,五天四夜,趁机请教一二,套套近乎,开开眼界。
  宁奕在清白城生活的时候,最讨厌也最厌恶的人,不是那些御剑飞行的修行者,那些修行者,对他而言,是天上的“仙人”,不食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知世间冷暖温饱,自己距离太远,连门槛都摸不到,索性也不会去讨厌和嫉妒,心底倒是有三分羡慕。
  他讨厌的是清白城里的权贵。
  最讨厌的是清白城里的年轻权贵。
  因为宁奕能够看见那些年轻人纸迷金醉的样子,大把大把银两抛出去,西岭城外尸骨未寒,城内烟火升宵,载歌载舞,这样的场景,两相对比,前者根本不忍去看,但在西岭地界,比比皆是。
  烟花倒比白骨白。
  所以宁奕最不希望自己成为的,就是这一类人,如今他踏上了修行路,就算没有剑行侯的受封,世俗间的钱财也已是身外之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