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957

  “他叫徐清客。”
  女孩看着宁奕,声音轻柔平缓:“听过吗?”
  宁奕摇了摇头,道:“看来他的确很不出名。”
  大隋的谋士千千万,都以侍奉皇族为毕生所求……能够为大隋皇城里的某位权贵奉献才华,即便燃烧生命,也死得其所,这帮风雨当中起势的寒士,始终让宁奕这种生活在西岭底层的混混无法理解。
  活着是一件难得可贵的事情,这个世道不让你活,你要摸滚打爬,要勾心斗角,要争强斗狠,最后好不容易活下来,只为了去死?
  很多谋士如愿拜入了皇室,有些权贵门客诸多,到不了传说中那位高祖篆养的门客三千,养上一整个僚府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多的谋士则是渴死饿死冻死在了关外,求学负笈,苦学多年,叩不开大隋皇城里那些贵族的门。
  这个世界很公平,如果每个人都有才华,那么就变得不公平了。
  知难而退是一件有勇气的事情,不撞南墙不回头更有勇气,往往有些人把南墙撞塌了,然后成功了,更多的人则是头破血流,死在了墙角。
  大隋的三位皇子,当然比皇城里的普通权贵要强上很多。
  太子的背后,是一国之师,袁淳先生。
  二皇子背后有甘露先生韩约,东境一整条世家圣山,被韩约栓成了长链,都压在了二皇子的背后。
  三皇子背后……什么都没有。
  宁奕这两个月读了很多的书,他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袁淳和韩约的名字……袁淳是当年陪同太宗皇帝一起征战的老人,如今已经快要抵达大限,这般程度的“老人”,大隋皇城里寥寥无几。
  而至于甘露先生韩约,宁奕想到了这个名字,就不由自主的后背一寒。
  远在东境长城,毗邻东土灵山,却让远在西岭的宁奕从小就听闻凶名。
  甘露先生成名已久,真正的起势却在这几十年之间。韩约手段暴戾残忍,东境长城无战事,便亲自赴身北境倒悬海,猎杀好几头三千年大妖,此人谋略不凡,偏偏修为极高,并未动用计策,只是从倒悬海只身归来之时,亲自去走了一趟东境的几座圣山,带着三千年大妖的头颅,与几位圣山山主进行了一些切磋。
  于是整片浩袤东境,就此拢和拧成一股长绳。
  太宗皇帝似乎并不介意自己的子嗣内斗争权,太子栖居皇城,胸无大志,袁淳先生辅佐之下仍然不争不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位气焰嚣张的二皇子李白鲸。
  北境的战事,皇城的政事,人族天下,这两件事情,二皇子管不了。
  除此以外,西境的圣山联袂,他要管,南疆的鬼修蛊乱,他也要管。一句话,太子和三皇子管不了的,他要管,太子和三皇子管得了的,他也要管。
  二皇子坐镇东境长城,身前有韩约手眼通天,愿意辅佐,身后有四座圣山支持,效犬马之劳,若是皇帝不阻拦,那么他便真的可以做到这一切。
  所做的这一切,所求为何?实在太简单了。
  圣眷。
  他要向整座天下最有权势的那个男人,展露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力量,自己有资格成为下一任帝国的主人。
  而事实是,他的确做到了。
  太子素来无心争夺,待在皇城里哪也不去,于是二皇子一路走来毫无阻碍,在三皇子出生之前,天下东南西北的琐事,他就已经管了很久……甚至只差一点,就可以管到三皇子的头上,让三皇子无缘落在这个世间。
  “三皇子并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他不成为‘太子’那样的人,他连十岁都活不到。”
  宁奕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何蜀山暗宗当中,传得大多都是三皇子平庸无能的传闻,在二皇子如此迅猛的攻势之下,太子都选择了缩在皇城……比二皇子迟生了好几十年的李白麟,除了藏锋认拙,还能如何?
  在皇位的争权夺宠当中,无所不用其极,西境之内,铺天盖地的都是三皇子寻花问柳,消极度日的消息……所以整座大隋境内,自然都知道三皇子是一个昏庸之人。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李白麟今年二十四岁,他的背后没有谋士,没有修行者,没有圣山。”
  一位皇子的背后,不可能没有谋士,没有修行者,没有圣山……
  这里的“没有”,意味着他隐藏的非常之好。
  有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意味着什么都有,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亮出了背后的底牌,可能拥有西境的某一座圣山,也可能是西境的每一座圣山。
  “大隋皇城内,有些王爷,讲究门客三千,此为待客之道,但是太宗皇帝给自己的子嗣定的规矩……只能拜一位谋士,是老师,也是幕僚。”徐清焰说到这里,顿了顿,“太子殿下非常聪明的选了袁淳先生,那位先生是大隋的顶梁柱,通心骨,如果袁淳先生不倒,那么谁都扳不倒太子,全天下的污水泼上去,都没有用。”
  宁奕有些明白了,太子选择了袁淳先生,二皇子选择了甘露先生韩约……
  三皇子选择的谋士是……
  宁奕瞪大双眼,原本流畅运行的星辉在女孩的体内一度紊乱,第四十三粒神性水滴,也是最后一粒神性水滴,在被取出的那一刻,由于心神分散的缘故,不再稳定,水滴当中蕴含的所有光芒在一瞬间暴绽,寺外的枯叶纷飞,石狮子座底不堪重负,碎裂开来。
  “是的。”
  徐清焰自嘲的笑了笑,道:“我的哥哥徐清客,年龄与李白麟差不多大,却是他的座上宾,幕僚客,更是他的……老师。”
  取出了所有神性水滴的女孩,只觉得自己的身子前所未有的轻盈。
  她想到了宁奕说的话,如果取出了积淀已久的神性,那么她就可以试着推开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徐清焰的目光小心翼翼挪向宁奕。
  少年认真的点了点头。
  于是她来到了门前,不再是之前那般的谨慎和担心,体内的神性仍然会繁衍,但至少已经抵达了人生当中最低的低谷,如果她生命当中有一天最有资格见到光明,那么就是今天。
  徐清焰推门之前犹豫了一下。
  她怔怔出神,心想最有资格见到光明的那一天,如果不是今天……该是哪一天呢?
  肯定是有宁奕陪着的某一天。
  或许是每一天?
  女孩笑了笑,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决然的推开了门,寺外的枯叶纷飞,阳光前所未有的盛大,秋光洒进来,宁奕坐在床头,看着女孩的影子拖曳摇晃,原地半蹲身子,摊开双臂,像是一只迎向天空,即将飞起来的鸟儿。
第三十五章
两句谶言
  西岭的境内,有一辆朴素无华的马车,从道宗的三清阁山门下缓缓驶出。
  车厢的白帘摇晃,声音轻缓。
  “我与道宗的两位阁老谈了三天三夜,关于大隋的动荡与太平,关于大隋的未来,关于……我自己。”
  二十四岁的李白麟,看起来面色苍白,身子似乎并不太好,西境所有人都知道,三皇子是一位沉溺酒色的无能之徒,沉溺酒色,倦怠修行,体弱多病……这样的人,身体又如何能好?
  皇城里的太子无需藏拙,天子脚下,贵为嫡子,但他不一样。
  二皇子早就是名动一方的天才人物,师从甘露先生韩约,执掌大隋边境风云,天下半数圣山仆从跟随,据闻已经破开第十境,他再如何天才再如何惊艳,都不可能与二皇子相提比论。
  李白麟他不想病弱。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病弱。
  坐在车厢里的另外一个男人,白帘起伏,他身姿端正,青色衣衫随风摇曳,声音平淡道:“道宗决意推出新的领袖了?”
  李白麟笑了笑,说道:“是的。我说服了三清阁的阁老。”
  他的笑容,看起来柔和到了极点,并不像是一个从小生长在权谋厮杀当中的男人,带着一些孩子气的天真。
  “道宗站在了我们的背后,这一趟不虚此行。可惜的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周游先生。”李白麟声音带着一丝遗憾,道:“若是周游先生能够站在我的背后,那么我们便无需惧怕东境的韩约。甘露虽强,强不过一时罢了,未来十年百年,周游先生必然会站在世上的至高点。”
  三皇子的声音带着一些惋惜。
  他过着忍辱负重的日子,已经度过了二十四年。
  但他并不觉得如何不能接受,因为二十四年都熬了过来……如今,他不在乎再多熬一些时日。
  “西境的小无量山,剑湖宫,紫山,蜀山……这些圣地,如果不能全部拧起,我们始终无法与二皇子对抗。”徐清客的声音响起:“小无量山的山主和剑湖宫的宫主,已经明确了他们的立场,紫山和蜀山向来捆在一起,西境的圣山圣地情况复杂,纠结难缠。”
  李白麟知道徐清客的意思。
  “小无量山修行阵法,剑阵刀阵,尤善群杀埋伏;剑湖宫剑法与水道通行,西境大泽当中杀力最强,据说与海外的蓬莱仙岛有联系。这两座圣山的山主大修行者,真论单挑杀伐,肯定不及东境的几位山主。”徐清客平静说道:“紫山则不一样,紫山研究生死禁术,杀力恐怖绝伦,人数极少,每一辈几乎只有一两位弟子入世,置身物外,不问世俗,与蜀山的态度相差无二,远离大隋的世俗与皇权纠纷。”
  “小无量山和剑湖宫的底蕴只能说是一般,目前来看,若论西境势大,他们要比低调行事的蜀山紫山强,可真要比拼底蕴,据说紫山和蜀山背后都存在不朽。”他低垂眉眼,顿了顿:“蜀山山主陆圣失踪五百年,如果还活着,应该是天下境界最高的那一批人,殿下如果能够得到蜀山的青睐……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
  李白麟静静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男人。
  “紫山和蜀山的禁区,谁都不知道里面是不是还有生灵活着,这就是这两座圣山的底气。”徐清客看着三皇子,一字一句说道:“我曾以六爻卜卦,连里面的一丝影子都看不到,白白损失了一年寿命。”
  “如今天下,最为强势的圣山当之无愧是珞珈山。”
  徐清客认真说道:“韩约一直得不到珞珈山的待见,二皇子有心而无力。但殿下您不同,您有一纸婚约,系在珞珈山山主的亲传弟子身上,只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与皇室无关的身份,即便裴家的后人已经死了……也能得到珞珈山的支持。珞珈山的小山主与道宗紫霄宫周游一样,要不了多久,就是韩约打不过也惹不起的角色。”
  李白麟摇了摇头,道:“珞珈山的婚约……是一柄双刃剑,不提也罢。”
  “父皇很想抹掉这两座圣山,但是他一直没有出手。”三皇子轻轻叹了口气,掀开白帘喃喃道:“我在犹豫,这样会不会引火烧身?”
  “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引火烧身……到了如今的地步,火已经烧了起来,谁能够避免?”徐清客看着李白麟,微笑道:“殿下,可曾听过蜀山的赵蕤先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