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1957

  叶红拂目光有些讶异,她眯起双眼,看着道宗后座站立的那个黑袍年轻人。
  宁奕面带笑意,与叶红拂对视,微微颔首。
  叶红拂倒是没有想到……
  宁奕竟然不珍惜这个机会?
  站在宁奕身旁的周游,同样没有闭眼。
  他默默注视着道台中心的扶摇,轻声道:“得扶摇讲道,并不容易,你可以一看。”
  宁奕当然知道……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
  从开启执剑者秘卷之后,他的神魂便变得异常坚固……山字卷归位之后,白骨平原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带来的最直观体现。
  就是在神魂这方面。
  当时在不老山上,桃花以神魂法门引导宁奕,最终失败,由此可见,命星境界的神魂之术都无法越过白骨平原对宁奕造成干扰。
  今日扶摇开坛讲道,为了让所有人能够沉浸大道之中,扶摇动用了神魂法门。
  然而可惜的是……刚刚那缕荡散开来的波纹,在宁奕心湖根本就没有惊起丝毫涟漪,直接被白骨平原拦了下来。
  他无法入道。
  宁奕眼里有一丝遗憾,只不过转瞬之间就被疑惑取代。
  他看着扶摇的身上,那一丝一缕溢散的神性气息,从神池之中溢出,掠入那个枯叶小人的身上。
  虽然宁奕无法随着扶摇的声音入道,但他的眼神也有一些变了。
  那个枯叶小人,环抱双臂蜷缩身子,宛若一个胎儿。
  慢慢的,那个胎儿的身子,在神性的灌输之下,有了一丝胀大,就像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婴儿,在母体内经过十个月的孕育,终于呱呱坠地。
  灌注了一抹神性的枯叶小人。
  明明没有五官,却好似睁开了双眼。
  扶摇的声音,在珞珈山四处响起。
  “这是点燃初境。”
  所有修行者的心湖里,都只剩下那片枯叶。
  而站在神性视角的宁奕,看到了这一切诞生的画面。
  那抹神性,在枯叶的经脉里流淌,蛰浅,像是为这片叶子打造血肉,睁开无形的“双眼”之后,神性便有了消弭的迹象。
  他好像悟到了什么……
  天地初生,万物有灵。
  与其说万物有灵,不如说万物有神。
  让这片枯叶活过来的,不就是扶摇注入其中的那一缕“神性”么?
  每个人的身上,都流淌着蛰浅的神性,或多或少,在传递下一代的时候,这缕神性经久不息地流淌,通过血肉,骨骼,经脉,像是一缕永不熄灭的火焰,跳动在所有生灵的骨子里。
  只等一个燃烧的机会。
  就在扶摇“点燃”这两个字说出来的刹那!
  莲臺山,珞珈七十二峰,所有悟道的修行者,面色陡变。
  原本波澜不惊的平静心湖,此刻炸开无数水花!
  轰然一声。
  一双璀璨的眼眸睁开。
  那是一双燃烧着星火的双眼。
  宁奕在那片枯叶上,看到了熊熊燃烧的虚弥之火。
  神火……神性之火。
  他眯起双眼,明白自己这股近乎于荒谬的熟悉感从何而来……红山高原的那头狮子,觉醒之前,就是这般迹象。
  只要能够赋予一样东西足够强大的神性。
  无论是一片叶子,还是一头狮子,亦或者是直立行走的人类……都将拥有无可匹敌的威势。
  扶摇的大袖飞扬。
  枯叶的神性越来越多,威势也越来越大。
  她以这片叶子为载体,演化修行路上的道法,从点燃初境,一步一步,到破开中境,后境,其中会遇到的诸多瓶颈,困难,都在这个叶片小人的身上得到演变。
  所有的悟道者,神情都是一片沉浸。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的传道方式。
  就像是自己从头修行一般。
  几位圣山的山主,互相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之中的震惊。
  扶摇的传道,接近于一种神迹。
  除非自身具备了挥霍不尽的磅礴神性,否则谁还能像她一样,赋予一片枯叶以“神”,然后借此演变大道。
  珞珈山门内,许多年轻的修行者困于当前瓶颈,跟随扶摇的神念一同前行,然而在那个叶片小人抵达当前境界,然后破开瓶颈的刹那,心湖顿悟。
  得见光明。
  就像是一艘搭乘了诸多游客的巨舟。
  修行路是这条长河。
  扶摇一人站在最前面,两袖为船桨,叶片为船身。
  船上无数彷徨客,被她陆陆续续送到自己该到的“地方”。
  从初境到中境,从中境到后境,从后境到十境……越来越少。
  那几位圣山山主的神情,也越来越凝重。
  她还在借着那片枯叶演变大道……已经抵达了十境巅峰,距离命星只差一丝。
  扶摇神情依旧。
  她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只投向一个方向。
  道宗的高台,周游与她对视。
  两个人的神情没有丝毫的波澜。
  白发道士一只手搭在剑柄之处,道袍被风吹得飞起,长发也一同飞起,眼神缥缈而又空灵。
  扶摇微微一笑。
  叶片小人破开了第十境。
  她的指尖,汇聚了飓风一般的神性之力,注入到那片枯叶的身上,赋予那个小人一颗“命星”。
  煌煌光华,犹如天地之间初辟一颗崭新的星辰。
  这是此间的神迹。
  就连大隋三皇子李白麟,也陷入了入道状态,他的神魂之强,有诸多至宝加身,本想一路跟着扶摇,“走”完这一截修行之路,到了此刻,不知不觉,也陷入了沉浸之中。
  乘舟之时。
  众生所见,即是众生。
  苦难者所见,乃是彼岸,是困索,是求而不得,是解脱。
  也是最终的答案。
  李白麟也不例外。
  圣山山主也不例外。
  他们在修行路上,只要还有困惑,只要还有不解……那么他们就是这条船上的苦难之人。
  修行如渡苦海,如何能不沉溺其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