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校对)第1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3/1648


同时,他还想到一个问题,得知道尊可能陨落后,白帝是不是要重返九州了?
..............
青州布政使司。
堂内,杨恭坐在案后,听着幕僚们争论不休。
前线传来两份军事情报,宛县被两万大军包围,云州军围而不攻,将前去支援的三路兵马尽数剿灭。
青州军队损失惨重。
东陵城情况更糟糕更复杂,孙玄机和姬玄大战了一场,把半个城墙打成废墟。
东陵已经不是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这座城已经废了。
如今原本驻守东陵的青州军撤出了城郭,与云州叛军展开野战,战况胶着。
虽然没有败,但东陵这道防线,已经没了。
“子谦!”
李慕白缓缓吐出一口气:
“派往宛县的援兵之所以会被伏击,是因为叛军中有一支飞兽军。在飞兽军斥候面前,我方行军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此为死局啊。”
众幕僚沉默下来。
大奉没有飞兽军,等于把天空让给敌人,一举一动都将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岂有不败之理。
而能对付飞兽军的,只有飞兽军。
杨恭捏了捏眉心,吐出一口浊气:
“我已经发急报给朝廷,请求征调雷州的赤尾烈鹰。”
一位幕僚沮丧道:
“可是根本不够,雷州能征调出几只?朝廷早就把赤尾烈鹰卖给当地的商会和望族。
“再说,赤尾烈鹰就不出战,能有多少战力。杨公,若不能扼制敌人的飞兽军,后续的作战对我们很不利啊。”
第五十四章
援兵(一)
杨恭端起茶盏,抿一口滚烫的茶水,缓缓道:
“要想解决飞兽军,倒也不难,让张慎配合军中高手,逐一击破便是。”
普通士卒与低品武夫,拿飞兽军没办法,但能御风飞行的四品高手对付飞兽军不是难事。
李慕白侧头看了好友一眼,提醒道:
“飞兽军中亦有高手,况且,如此简单应对之策,我们能想到,叛军会想不到?说不定又是一个请君入瓮的诡计。”
四品高手脱离大本营,孤身御空杀敌,危险性太大,说不准就一去不回。
“如果我们有飞兽军就好了。”
有幕僚感慨道。
“或许,我们可以向妖蛮求援,请金木部的羽蛛南下助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左侧的一位幕僚心里一动,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定:
“你的主意,与请求朝廷征调赤尾烈鹰有何区别。而且北境距离青州十万里之遥,如何赶来。”
“让孙玄机帮忙如何,他是三品术士,他若能负责“搬运”,未必不可行啊。”
“孙玄机若是走了,谁来牵制那姬玄?唉,没想到云州叛军中,也有一位年轻的三品武夫。”
“不过向妖蛮求援之策,确实可行,只是按照流程,得先上书朝廷,再由朝廷派遣使者北上,即使妖蛮痛快答应,等金木部的飞兽军南下参战,也是开春之后的事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诸公太短视了,当年遣散飞兽军那是因为太平盛世,无用武之处。但靖山城战役后,诸公就应该心怀警惕了。”
“如果魏公还在,他肯定早就着手培养飞兽军。”
“如果我们有飞兽军就好了。”
李慕白敲了敲桌面,打断这个无可奈何的话题,沉声说道:
“东陵已破,守军在孙玄机的带领下,已与叛军转为野战,南北对峙。宛郡被围,叛军打算利用飞兽军的侦查力,围点打援,此为消耗战,短期内不会有变故。
“但若长期不理,宛县迟早弹尽粮绝。”
他停顿一下,环顾眉头紧锁的幕僚们,道:
“若不能想办法解开宛郡的困境,那就要想办法保住松山县。”
身边的幕僚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侧头看向杨恭:
“东家,若我没记错的话,至今为止,松山县既没有捷报传来,更没有传书求援。”
杨恭点点头:
“相较东陵和宛郡,松山县的重要性次之。云州叛军肯定是首攻前两处。”
李慕白“嗯”了一声:
“松山县占据地势,粮草充足,又有竹钧和二郎坐镇,想来是能守住的。不过,依照目前的局势,东陵已破,宛县被围。
“云州叛军的下一步,便是松山县了。”
正说着,一位吏员匆匆进来,手里捧着密信,高声道:
“布政使大人,松山县传来急报。”
杨恭忙说:“呈上来。”
吏员将密信递上。
杨恭展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李慕白等人见状,心头一凛:“信上怎么说?”
杨恭一字一句道:
“飞兽军奇袭松山县,二郎求援。”
顿了顿,他脸色忽地难看起来:
“这是三天前的信。”
从松山县到青州城,快马加鞭,也得三天。
..........
松山县。
太阳高挂,却不曾带来丝毫热度,许二郎站在城头,抓起一把混合着守军们鲜血和硝烟的碎石。
他没什么表情的环顾四周,城头遍布着弹坑,透着残破和斑驳,几乎没有一处完好。
缠着麻布和细布的士卒,三三两两的分散着,看不见一个完好的人。
而留在城头的,是松山县守军中,受伤最轻的。
松山县原本的两千名守军,如今只剩五百,其他人死在了残酷的攻守战里。
距离飞兽军奇袭已过三天。
飞兽军的攻击方式很简单,就是往城头投放炮弹、火油罐,守军们怎么对待攻城敌军,飞兽军就怎么对付守军。
简单归简单,却很致命。
守军在第一天直接牺牲近千人,城头被炮弹炸的千穿百孔,砖石被烧的遍布焦痕。
黄昏时,敌军退走。
经历了如此绝望的一天,守军士气溃散,认为明日必定城破,人心浮动。
许二郎派人连夜在城中挨家挨户的收集铜镜,并召集匠人改良床弩,改造出一张张对空发射的床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3/16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