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1648


“殿下之前不是问我,打算如何处理此案么,我当时没有说,是因为把握不大。现在嘛,该做的都做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许七安引导话题,不给两位公主撕逼的机会,见果然吸引了怀庆和临安的注意,他笑着继续往下说:
“最开始,我苦恼的是如何证明二郎的清白,证明他没有舞弊,为此绞尽脑汁。但后来发现,他有没有舞弊根本不重要。”
许新年只是文官们展开政治博弈的由头,一个理由,或者,一把刀而已。
用通俗的话说,许二郎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此,问题的结症,破局的关键是“政治斗争”四个字,只有打赢了这场战,二郎才能得到公正的审理。
否则,一个在朝堂没有靠山的家伙,清白不清白,很重要
怀庆微微颔首,说道:“你要做的是给他找帮手,能打赢朝堂局势的帮手。难度就在这里。
“云鹿书院学子的身份,让他注定是无根的浮萍,诸公们不落井下石就是万幸,不可能偏帮他。
“魏公如果出手,那么,那些官也会下场。没有人希望看到魏公和云鹿书院结盟,王首辅恐怕也不会视而不见了。”
里头的这些玄机,怀庆自己看的明白,困扰她的是“帮手”二字。
没有了魏渊,许七安如何在朝堂中找出可以抗衡左都御史、孙尚书、曹国公、兵部侍郎等人的势力
他的所有底气,无非就是魏渊而已。
在这场博弈里,元景帝只是裁判只要他不主动搞二郎,我还是能试一试的许七安心说。
诸公们进入金銮殿,保持缄默,静等了一刻钟,元景帝姗姗来迟。
乌发转黑的老皇帝,穿着朴素道袍,双袖飘飘,像道士而非皇帝。
正常奏对后,刑部孙尚书突然出列,朗声道:“微臣有事起奏。”
刹那间,一道道目光看向绯袍官服在身的背影,略显死寂的朝廷氛围,在这一刻,像是激荡起汹涌的暗流。
一股股旋涡在朝堂诸公之间传递、汹涌。
前戏结束,大幕正徐徐拉开。
谋划此事的左都御史袁雄、兵部侍郎秦元道,悄然挺直腰杆,展露出强烈的斗志,以及信心。
参与此事的大理寺卿等党派,嘴角一挑,既等待好戏开幕,又有些迫不及待的要展开对许七安、魏渊的报复。
大学士赵庭芳一派,势单力孤,眉头紧锁。
换成平时,倒也不惧党派之间的挑衅,不惧那兵部侍郎。只是,如今兵部侍郎携“大势”而来,将东阁大学士与云鹿书院学子捆绑一起。要为东阁大学士洗刷冤屈,相当于为许新年洗刷冤屈,那敌人就太多了。
殿内殿外,其余中立的党派,默契的看热闹,静观其变。若说立场,自然是偏向刑部尚书,不可能偏向云鹿书院。
“爱卿请讲。”元景帝高坐龙椅,气态沛然。
“臣奉旨调查东阁大学士赵庭芳收受贿赂,向考生许新年泄题一案,而今已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涉案人员有三人,分别是云鹿书院学子许新年;东阁大学士赵庭芳及其作为中间人的管家。
“另外,根据许新年交代,他是通过其兄许七安,结实的东阁大学士。”
孙尚书奏报完毕。
相应的供词,早就先一步呈给皇帝过目,但凡是朝会上讨论的事,都是提前一天就递交奏章的。
左都御史袁雄,侧了侧身,面无表情的看魏渊一眼。
其余官员也随之看向魏渊,等待他的应对和反击,孙尚书这一步,是强行把魏渊拖下水,不给他袖手旁观的机会。
“陛下容禀,微臣有话要说。”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御史出列,正是在云州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行英。
元景帝的回答没变,沉声道:“爱卿请说。”
张行英余光瞥了一下孙尚书,扬声道:“臣要状告刑部尚书孙敏,滥用职权,屈打成招。请陛下下令三司会审,再查科举舞弊案。”
这是官场常用的一招:拖字诀
此招的效果如何,最终得看皇帝的意思。
就这孙尚书冷笑,反唇相讥:“此案是陛下亲自下达谕令,刑部与府衙共同审理,相互监督,何来屈打成招一说。
“那三个人犯在牢里羁着,是否有屈打成招,陛下派人一探便知。”
元景帝缓缓点头,不再看张御史,问道:“各位,觉得该如何处理此案”
张行英失望的站在那里。
孙尚书回瞥张巡抚一眼,目光中带着轻微的不屑,如此绵软无力的反击,这是打算放弃了
同时,孙尚书也难免泛起失望情绪,陛下的态度很明确,拖字诀无用,但也没有立刻将此案定性。
陛下在给魏渊和赵庭芳党羽反击的机会。
但想着要把魏渊拖下水的左都御史袁雄,眼睛一亮,当即出列,作揖道:
“陛下,微臣觉得,此案性质极为严重,经多日发酵,京城上下人尽皆知,学子怨念滔天,百姓义愤填膺,不严办,不足以平民愤。”
这时,大理寺卿出列,摇头道:“那许七安代表司天监斗法,新立大功,不可处置。”
大理寺卿此乃诛心之言,给元景帝,给殿内诸公树立一个“许七安挟功自傲”的嚣张形象。
这话说出口,元景帝就不得不处置他,否则就是验证了“挟功自傲”的说法,树立一个极差的榜样。
赵庭芳的党羽纷纷出列反驳。
朝堂诸公等待片刻,愕然发现,魏渊居然没有说话,手底下的御史竟也偃旗息鼓。
这他要割舍心腹许七安
各种念头在殿内官员心里闪过,风向悄悄改变,吏部都给事中出列,试探性的发言:
“大理寺卿所言极是,此案一定要严办,决不可姑息,否则朝廷威性全无,陛下威信全无。”
一时间,六科给事中纷纷出列,支持大理寺卿的看法。
作为推动者之一,却没有说话的兵部侍郎,扭头看向曹国公。
现在,文官表态了,贵为一等公爵的曹国公再来添把火,殿内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陛下没有理由,也不会为了一个大学士,与这股力量针尖对麦芒的抗争。
曹国公面无表情的出列,牵动着周遭大臣和勋贵的目光。
曹国公也在“科举舞弊案”中推波助澜他若代表勋贵出面,失了先机的魏渊,再难扭转局势,于他而言,那许新年或许并不重要。但,这却会让他与心腹许七安产生无法弥补的嫌隙诸公们心想。
曹国公出列后,与孙尚书并肩,作揖道:
“陛下,臣觉得,刑部和府衙处理此案,过于轻率。东阁大学士赵庭芳素来清廉,名声极佳,怎么会收受贿赂
“此外,许新年虽然只是一位学子,但云鹿书院多年来未有“会元”出现,如此轻率定案,书院的大儒们岂会善罢甘休。”
曹国公的话,提炼出来其实很简单:许新年是云鹿书院重点培养的学子,处理他时,要考虑书院的态度,不能过重。
孙尚书僵硬着脖子,一点点的扭过头来,难以置信的盯着曹国公。
左都御史和兵部侍郎脸色微变,上书弹劾之前,两人有过一番密谋。而后,曹国公主动推波助澜,联合勋贵,欲支持两人。
多方默契的形成同盟,共同发力。
此时此刻,袁雄和秦元道有种“革命”遭遇背叛的愤怒。
这是怎么回事
殿内诸公难掩愕然之色,曹国公调转阵营了那他此前推波助澜的意义何在
突然,诸公们悚然一惊,看向了魏渊。
是什么时候,魏渊什么时候说服的曹国公,许诺了什么利益
就在诸公们纷纷猜测的时候,魏渊回过神,颇为意外的看一眼曹国公。
魏渊似乎极为诧异,他也不知情吗这个细节落入众人眼里,让大臣们愈发不解。
一时间,朝堂局势忽然诡谲起来。
众臣陷入了沉默,没有立刻跳出来反驳,选择了旁观局势发展。
兵部侍郎却无法保持沉默,跨前三步,沉声道:
“陛下,曹国公此言诛心。试想,若是因为许新年是云鹿书院学子,便从轻处置,国子监学会作何感想天下读书人作何感想
“当年文祖皇帝设立国子监,将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扫出朝堂,为的什么便是因为云鹿书院的读书人目无君上,以文乱法。
“程亚圣在云鹿书院立碑刻文: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就是要告诉后世之人,如何忠君爱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16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