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1648


...........
许七安回到客栈,敲了敲门。
“是谁?”
慕南栀充满警惕的声音在门后响起。
“我。”
许七安听出她声音有些不对,道:“开门,怎么了?”
吱~
房门打开,慕南栀站在门后,脸色严肃。
两只巴掌大的小白狐,乖巧的蹲坐在她脚边,稚嫩的童声故作严肃:
“有人在监视我们,你再不回来,姨都要吓的钻床铺底下了。”
第四十九章
验尸
“被人窥探了?”
许七安一愣,走到窗边,目光锐利的四下扫视,俄顷,收回目光:“你怎么知道被人窥探。”
他并没有被人窥探的感觉,虽说三品武夫的修为被封印,但天蛊在这方面只会更敏感。
“是你走了之后,它突然说有人在看着我们。”
慕南栀有些后怕:“可我在窗边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被窥探,把我给吓坏了。”
许七安脸色沉重的看向小白狐:“你有这方面的天赋神通?”
小白狐摇头,娇声道:“我的天赋是潜行和速度。”
许七安质疑:“不是你的错觉?”
小白狐一个劲儿的摇头:“我的直觉从来都不会错的啦。”
“我明白了。”
许七安道:“你们俩暂时待在浮屠宝塔里,我最近查案确实遇到了一些奇怪的事。”
他唤来客栈小二,准备了些干粮和清水,以及日常用品,然后祭出玲浮屠宝塔,将慕南栀和小白狐收入其中。
做完这一切,许七安没有立即离开,走到桌边,摊开纸张,习惯性的复盘柴家的案子。
之前虽有一定的关注和分析,但许七安始终把攫取龙气放在第一位,对案情的推敲点到即止。
直到今天,目睹了一家三口的死亡,许七安决定把龙气暂且放一边,全身心的投入案子,和幕后之人好好玩一玩。
“跟踪我,杀人灭口,监视慕南栀,好,陪你玩玩。”
他有着相当丰富的刑侦经验,以及罪犯心理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远比这个时代的聪明人要精准敏锐。
“一切的源头是两旬前柴府发生的命案,死者柴建元,嫌疑人义子柴贤,目击者柴杏儿包括柴家众人。杀人动机:因为爱情!
“注:大小姐柴岚失踪。”
许七安没有停笔,继续书写:
“动机不足以支撑嫌疑人弑父杀亲,或另有原因,或被人陷害。
“柴杏儿前夫因柴建元而死,心怀怨恨;柴建元子嗣平庸,无力继承家业。因此,柴杏儿是最大得利者,同时具备充足的杀人动机。”
这段话写完,许七安做了总结:
第一嫌疑人柴贤;第二嫌疑人柴杏儿。
虽然在他的推测里,柴杏儿比柴贤更有嫌疑,但柴贤是凶手这件事,是有人证的。查案不能唯心,因此柴贤依旧是第一嫌疑人。
许七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保持着端杯的姿态,十几秒后,开始书写第二阶段的案情。
“事后,柴贤在湘州,乃至漳州境内,屡犯命案,专挑江湖人士下手,后波及百姓!
“注:这不符合一个为了爱情弑父的嫌疑人的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柴贤的作案动机,和后续在湘州兴风作乱的举动,是完全矛盾的,不合理的。
这无外乎三种情况:
“得出结论:柴贤的杀人动机可以推翻,并非为了爱情,另有原因;柴贤遭人陷害,此案另有隐情。”
案情梳理完毕,许七安接着写下两个疑点:
“小村庄杀人灭口的人是否为幕后真凶?”
“在湘州连犯命案的目的是什么?”
许七安放下笔,仔细分析:
“如果昨晚杀人灭口的是幕后之人,那么他(她)完全有能力埋伏柴贤,将他铲除。可幕后之人没有这么做,如果幕后之人是柴杏儿,不应该将柴贤除之而后快?”
这里又出现了矛盾。
整个案子,有三处矛盾的地方,如果柴贤是凶手,那么柴府凶杀案和后续的大肆杀戮案是相互矛盾的。
基于这个矛盾,凸显出了柴杏儿这个既得利益陷害柴贤的可能性。
但昨晚小山村的灭门案,又一次与“柴杏儿是幕后凶手”这个推测发生了矛盾。
第一阶段的案情,柴府凶杀案,将嫌疑人锁定为柴贤。
第二阶段的案情,湘州命案频发,将嫌疑人锁定为柴杏儿。
第三阶段的小村庄灭门案,又减轻了柴杏儿是幕后之人的嫌疑,让案情变的更加扑朔迷离。
“柴岚呢?柴岚去了哪里?
“假设,柴杏儿是幕后黑手,但小山村灭门案是柴岚干的,那么前面的推测就勉强可以成立,不用推翻。但柴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能做这样的推测,柴岚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也没有与她相关的线索,冒然做出这样的假设,只会把我带入死胡同。”
分析到这里,许七安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是一个老侦探的直觉。
许七安腰背后仰,靠在椅背,闭上眼睛,这个过程保持了十几分钟,他睁开眼,心里已有答案。
混乱!
对,柴家案子最大的问题在于混乱,处处都有矛盾,但真正让他意识到不对劲的,是动机!
“所有的矛盾在于动机不合理。柴贤杀柴建元的动机不合理,小村庄灭门案的动机不合理,杀那么多人只为留下柴贤,动机同样不合理。
“给人的感觉就像大炮打苍蝇,柴贤若是个痴情种子,肯为柴岚弑父,那么只要藏好柴岚,以此为人质,他就不会离开湘州。
“所以,这个案子另有隐情,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追本溯源,从柴家开始查起........”
许七安抖手点燃纸张,让它化作灰烬,随手丢入洗笔的青瓷小水缸,离开了客栈。
............
半个时辰后,客栈的掌柜坐在柜台后,拨弄算盘,整理账本。
耳边传来温和的,念诵佛号的声音:
“阿弥陀佛!”
掌柜抬头看去,是一个有着西域人特征的和尚,穿着便于出行的纳衣,沉稳内敛。
“大师要住店,还是打尖?”
掌柜的笑容满面。
他在湘州经营这家上等客栈大半辈子,见到和尚的次数屈指可数,在中原,佛门僧人可是“稀罕物”。
年轻僧人双手合十,语气温和如春风:
“贫僧想问,近来店里是否有住进来一对男女,男子穿着青衣,女子相貌平平,坐骑是一匹战马。”
这个和尚的话,仿佛有着让人信服的力量,掌柜的心里升起怪异的感觉,仿佛对面的和尚是威严的父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16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