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124

  贾琮也不以为意,由得刑夫人热火朝天的折腾,不时帮着查漏补缺,起码在前期不能出了大漏子。
  等由小花园摘取鲜花制作的花露上市,按照他的指点一批批放出去,赚了不少银子的刑夫人热情更加高涨。
  她也没忘了给贾琮奶娘李氏,小丫鬟灵雀各分了十两银子,心腹婆子王善宝家的分了二十两,算是‘大手笔’了。
  至于贾琮,连个铜板都没得到,算是对‘吝啬’一词有了新的理解。
  要知道,这次数百瓶花露上市,起码叫刑夫人赚了两千两以上,还不知道被经手的从中分润多少。
  他倒也不在意,刑夫人终于将制作花露的作坊移走,可算是叫贾琮免去了继续遭受香气侵袭的‘苦难’。
  接下来刑夫人要做的,他都帮着规划妥当了。
  没法再弄大量可靠的名贵鲜花制作高档花露,那就只能把目标放在中低档次的花露上。
  材料到处都是,路边的野花,城外漫山遍野的各种花花草草都能用。
  这一步,就得扩大规模,尽量收集足够的鲜花储备。然后一口气把制成的中低档花露推入市场,把这一锤子买卖的利润最大化。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足够的场地,最重要的是得有可靠的人手帮忙看守,还有后续的出货都得有人看着才成。
  王善宝家的,还有王善宝都不成,他们都是荣国府的下人,根本就没那么多空闲时间和精力。
  另外,鉴于荣国府下人们的不良风气。真要把这么赚钱的生意交给他们夫妇,指不定最后谁赚的才是大头。
  贾琮建议刑夫人继续写信叫金陵的兄弟上京帮忙,这次叫的就是刑忠夫妇了。
  话说,前不久刑夫人的嫡亲弟弟刑德全上京,刑夫人并没有让贾琮前去拜见,听闻这厮拿了林黛玉的家信后立即南返。
  对此,贾琮一点不好的想法都无,他还真不愿意和刑夫人的亲戚见面,想想就觉得尴尬。
  从此,刑夫人的大半心思,都耗在收集鲜花制作花露赚银子上,根本没精力理会贾琮这个庶子。
  贾琮和奶娘李氏还有小丫鬟灵雀,也从制作花露的事情中彻底脱身。
  奶娘和小丫鬟还有些不甘,他却是把心思都放在族学那边。
  这日放学,不等贾琮离开,以贾芸为首的几个小弟,便凑了过来眼巴巴看来,手里捧着笔墨飘香的几册崭新书籍。
  “你们这是,都抄完了?”
  贾琮立即反应过来,没好气道:“怎么,不敢送去雅文书店换钱么?”
  话说,之前与宁荣街街角的雅文书店老板谈好,只要字迹工整没有太大疏漏的抄本,都可以在他那里换取银钱,价格还不便宜的说。
  从此以后,族学里几位有心上进,又跟他走得近的几位学生,但凡有空便占下学堂一角奋笔疾书。
  贾琮看在眼里,心中也是相当满意的。
  这几位家庭都不富裕,能让他们尝到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钱利益,对他们以后的读书上进都相当有帮助的,起码学习的动力就不一样了。
  对于愿意上进的族学学生,他还是乐意帮忙的。
  说实话,随着他对红楼梦所在大庆朝的了解加深,可是相当明白读书是相当有前景的。
  不仅仅只是科举做官,还有在找工作方面,也是有相当钱途的,总比混迹社会最底层要强。
  “是啊,因为是第一次抄书,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们都花费了不少时间,到现在才差不多完成各自的抄书任务!”
  贾芸代表一干同窗回答,不好意思笑道:“就是不知道,我们抄的书,雅文书店愿不愿意收!”
  贾琮也不说话,拿过他们手里的抄本一一翻阅,一个个字迹工整没什么疏漏,满意点头道:“放心就是,只要你们的抄本符合要求,他不敢不收的!”
  说着大手一挥,一行浩浩荡荡直奔雅文书店而去。
  这一幕,却是引得族学其余同窗侧目,有知晓内情的或满脸不屑,又或者漠不关心,当然也有羡慕的,只是不肯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这才没有跟随一起耗费精力抄书。
  可是现在看来……
第17章
未来打算
  京城居,大不易!
  不管在哪个时代,居住在京城的生活成本,高出天下各地平均水平一大截。
  京城贾氏一族八房,全部聚居在宁荣街,以宁荣二府为核心,依附宁荣二府生存。
  有混得好的,自然也有混得差的。
  虽说贾氏族学一视同仁,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能得到一样的待遇,能够在族学免费享用吃食点心,可对于改善家庭窘境毫无作用。
  但凡有点心气,加上同窗做对比,很难安心学业。
  再说,贾氏族学风纪败坏,也不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像是贾芸这样的半大小子,换做平常已经开始考虑离开族学,到外头讨生活去了。
  眼下,贾琮的随意之举,却是给了像贾芸这样有上进心的学生,一个依靠所学赚钱改善生活的机会。
  抄书卖钱!
  这是不少贫寒士子,通过读书赚钱的一大门路。
  贾琮给同窗找的,也是这样的门路,不过赚的钱更多,只要认真仔细,一个月起码都能赚差不多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足够贾芸身后的家庭,过得稍稍宽裕,起码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而贾芸,通过抄书卖钱,不用为生存担忧,也能安心继续留在族学读书上进,起码对待读书要主动积极不少。
  就算先生贾代儒无心教学,贾琮也有办法,能帮着贾芸等有心上进的同窗,通过童生甚至秀才试。
  一旦有了功名,就算只是最低阶的童生,也足以保证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生活来源,甚至可能混得相当不错。
  此时的宁荣二府还是很唬人的,就算只是扯虎皮树大旗,都可能帮有功名的族人顺利进入官场。
  做这一切,贾琮都只是顺手而为,关键靠贾芸等人自觉上进,好好把握机会,不然他也是懒得浪费精神的。
  还好,贾芸等有上进心的同窗,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帮助,一个个积极努力,贾琮自然不介意让他们彻底安心。
  雅文书店的中年掌柜,并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仔细检查过贾芸等人的抄本,没有发觉明显问题,算快的付了银子,并约定了后续的合作。
  有钱买书的存在,有一些就喜欢买手抄本,这玩意卖得还特贵,市场可不小。
  就贾琮所知,雕版印刷技术相当成熟,也是此时刊印书籍的主流,只是因为磨损等缘故不能大量复印。
  当然活字印刷技术也已经出现,只是因为字体板正,没有雕版印刷附带的图文,结果不被士林主流接受。
  贾芸等人拿到银子,满心振奋自不用多提,贾琮没怎么理会雅文书店中年掌柜的热情,招呼几声直接告辞离开。
  很显然,雅文书店的中年掌柜,已经清楚了他的身份,自然不想被钻了空子。
  尽管在府里,没人把他这个大房庶子当回事,可他却不能胡乱挥霍荣国府的声望。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起码此时他还没有非雅文书店不可。
  或者利用荣国府的名望替自己争取好处,只有一两次机会,可不能轻易浪费了。
  既然出来了,身边的贾环又连声‘哀求’,贾琮并没有直接回府的打算,而是和贾环带着两位小厮,直接溜达到真正的正街,体会京城的市井风貌。
  果然,这里可比宁荣街自发形成的街市,要繁华喧嚣得多。
  可以理解,宁荣街毕竟是权贵聚集所在,没见连酒楼茶馆,以及妓馆赌坊都没有么。
  一路溜达,街边小摊与门面商铺交相辉映,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京城百姓与官宦商户的人生百态,尽在其中。
  贾琮自然不是没有目的,每到一处书铺,便主动进门打量,同时向伙计或者掌柜打探一番,心中的计划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没了太大缺漏。
  之前,他起了写儿童启蒙故事书的心思,用作来钱的主要门路,不打眼还能有不错收获,正是眼下的他需要的。
  以他现在七岁出头的年纪,尽管因为锻炼效果出色,营养跟得上的缘故,个头比刚来时高了不少,却依旧是个没有话语权,不受重视的小少年。
  就算满肚子的生意经,还有各种来钱迅猛的实用发明,可经历过花露之事,让他明白了根本就无法掌握自身私财的尴尬事实。
  还是老实安分的写书赚钱吧,起码刑夫人和府中大佬就算知晓,只要不是写的才子佳人那样的玩意,基本不用担心会被贪没,这点脸他们还是要的。
  之前走访的书店也都显示,适合这个时代的儿童读物,还是相当有市场的。
  关键是,处于封建时代的大庆朝,就连成人的娱乐方式都相当匮乏,更别说儿童了。
  贾琮相信,只要自己写出了风趣幽默的儿童读物,想要赚钱并不困难,甚至因此聚拢部分人气都不是问题。
  人气,也是气运的一种,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气运,这对贾琮的吸引力不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