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124

  经他提醒,原本兴奋的声音逐渐低落,一干小弟顿时苦了脸,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所以,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贾琮笑得十分开怀,面对一干小弟期盼的目光,悠然道:“下面的管事什么鸟样,不用我多介绍吧,哪个都是一屁股屎不干净,你们要做的就是揪出印刷作坊,还有书铺管事的把柄……”
  一干小弟顿时露出了然神色,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不得不说,好日子过得太久,荣国府上上下下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尤其是被贾琮盯上的印刷作坊和书铺,常年亏损极不起眼,属于将军府产业中的小透明。
  可是……
  经过贾芸等小弟的调查,却发现不管是印刷作坊还是书铺管事,日子都过得相当滋润。
  自然比不得府里的实权管家,可一个个都在京城拥有两进住宅,这等经济实力可是不一般。
  要知道,许多六七品京官,都只能在京城租房子住,以他们的那点子俸禄根本就买不起住宅,连一进的都不行。
  由此可知,印刷作坊和书铺管事到底贪了多少,绝对不是小数目。
  当贾琮带着族学一群半大小子,气势汹汹上门,将调查到的东西狠狠甩在这两位管事跟前,事情就已经注定。
  将军府产业中的印刷作坊和书铺的管理权,彻底落入贾琮之手。至于那两位管事直接被赶回家当寓公,好处已经捞得足够多了,没把他们抄家已经很给面子了。
  主要是,贾琮不想把事情闹大。
  不然,一个盗窃主家家财的罪名,足以叫那两倒霉管事和其家人万劫不复。
  等忙完这些,贾琮和手下小弟并没有闲着,直接将印刷作坊和书铺的底细,查了个底儿掉。
  很快贾琮手里就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对于拥有管理权的两家产业,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了解。
  规模都不大!
  这是印刷作坊和书铺的具体状况,除了管事之外的其余伙计,倒是都留下来了,总共也没超过十人。
  印刷作坊只能印刷一些简单的书籍,比如蒙学书籍之类的,至于经史子集这样的大部头,根本就没有相关的雕版。
  书铺的规模也很小,出售的都是一些印刷作坊的蒙学书籍,还有从外头采购的四书五经,质量都相当一般。
  最重要的是,没有士林方面的关系,根本就没几个读书人愿意光顾,生意自然差劲得紧。
  叫贾琮好笑又好气的是,尼玛都亏损了好些年了,这两家从管事到伙计根本就没想过办法解决生意上的困难,而是秉承‘吃大户’的念头,一味的朝将军府要银子维持。
  结果,银子一来立刻被管事瓜分大头,下面的伙计只能吃点残羹冷炙,这样无聊又没有希望的生活,他们倒是过得津津有味,丝毫都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思。
  也不知将军府那边什么想法,一直都没有将印刷作坊和书铺关门的意思,每年都划拨了一笔银子用作维持。
  这些都是老黄历了,既然印刷作坊和书铺的管理权落入贾琮之手,他自然不会叫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
  “蒙学书籍的市场应该不小啊!”
  召集族学一干小弟,还有印刷作坊,以及书铺的伙计,开了个座谈会,商量资金不足的解决之道。
  话说,今年将军府划拨的维持银子,已经被两个管事,以及伙计们瓜分干净。若是不想闹腾得太过的话,这事就不好追究下去了。
  可没了足够的银子,别说贾琮想要印刷儿童读物,就是想要勉强维持都比较困难,除非他乐意和以往一样不死不活的吊着,等到来年维持银子下来再有动作。
  他是等靠要的性子么?
  既然账上没钱,那就想办法赚啊。
  其实想想,不管是印刷作坊的雕版还是技术,以及书铺的一干书籍,虽然质量寻常,可还是很值钱的。
  旁的不说,因为贾氏族学需要,书铺最大宗的蒙学书籍,同时也是印刷作坊能够大量出货的存在,在京城还是有相当不错市场的。
  像贾氏族学这样的蒙学堂,在京城属于少数。
  更多的还是那些秀才为了生活,又或者其它缘故筹办的蒙学,数量相当之多。
  京城毕竟乃天子脚下,文化氛围还是相当浓郁的。
  不是每一家蒙学,都像贾氏族学一般,都配有相应的印刷作坊,提供质量寻常的免费蒙学书籍。
  这么说吧,整个京城超过百万人口,蒙学学童的数量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还没包括城外村镇的蒙学学生。
  对于此时的生产力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只要用心,就印刷作坊一个月不到百本的可怜产量,怎么可能卖不出去,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27章
积极的变化
  在贾琮看来,印刷作坊和书铺之所以入不敷出,还是管事伙计的懒惰,以及奖惩机制不完善的缘故。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对症下药!
  其实很简单,他给一个出货价,只比成本高上一点点,让书铺伙计去跑销售,卖得多能够分得的好处也多。
  至于他们卖什么价,贾琮没心思理会,只要能将印刷作坊的蒙学书籍销售出去就成,起码得保证印刷作坊能够最低限度的运转下去。
  如此规定,可是把一干小弟,还有书铺活计惊住,而后忍不住心头振奋,忙不迭点头答应。
  不答应是傻子,这可是白白送好处的事儿啊。
  就是印刷作坊的伙计,若非贾琮不允许的话,也想要参合进去,他们另有一套奖惩机制。
  对满心积极的族学小弟,他也不怎么愿意,只是挨不过他们的积极热情,最后只得无奈做出妥协:“你们就不要参合了,若是有熟悉私塾,有把握推销蒙学书籍的话可以试试,眼下还是抄书为要!”
  结果不出意料,原本严重滞销的蒙学书籍,在短短半月时间内销售一空,印刷作坊也开始正常运转。
  到了这时,贾琮这个突然杀出来,甚至用了不光彩手段夺得管理权的存在,得到了印刷作坊和书铺伙计的一致认可。
  起码,再也用不着族学小弟亲自监督,他们就能饱含热情忙活事业,主要还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让被强行夺权,只能窝在家里啃老本的那两位管事,满心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这是一份故事集子,先把雕版慢慢弄出来!”
  等一切上了正轨,贾琮才不紧不慢拿出自己弄出的儿童读物,交由印刷作坊的伙计处理。
  此时的书籍印刷相当麻烦,主要还是以雕版为主。
  主要是雕版技术相当成熟,而且以雕版印刷的书籍,相当的美观大方,甚至还有线条组成的图文,看起来就高大上。
  其实活字印刷技术也已成熟,只是因为泥活字印出的书籍不够整洁,还没有花纹图案装点,自然不受文人士子喜爱。
  一般的文人士子,都是家中颇有积蓄的那种,购买力相当强劲,对于购买书籍可是相当严格的,一点都不怕花钱。就怕购买的书籍质量不过关,或者不够美观大方丢了人。
  贾琮虽然不以为意,却也没有逆势而行的想法,还是按照这时代的习惯行事为好。
  同时,他也得思量思量宣传办法,好叫自己弄出的儿童读物一炮而红。不说眨眼就卖到脱销,起码也要获得足够的收益吧,不然还怎么继续下去?
  至于被带出来帮忙的族学小弟,他在书铺隔间弄了个小小书社,就让他们在这里温习功课安静抄书。
  当然,族学那里还是要过去露个脸,等越来越没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先生贾代儒离开,便带上族学提供的吃食点心走人。
  族学的氛围,已经不太适合他们继续留在那,还不如在书铺这里自学温习,抄书提高自身水平。
  像是年纪最大的贾芸,本来已经有了那么点子急躁之态,可到了书铺这边后又能够沉下心自学抄书。
  按他的说法,到了他这个年纪,要是不能在科举上有所作为,就该考虑到外面讨生活了。
  尤其族学越来越古怪的氛围,叫他实在难以安心自学抄书。
  若非贾琮弄出一个环境安宁的书社,他此时怕是满心都是怎么在外头寻一个合适的活计讨生活。
  “先不要急着讨生活,等明年去考场试一试!”
  听了这厮的想法,贾琮很是不以为然,主动提议道:“有没有在科举上更进一步的可能,只要上了考场自然心中有数!”
  不管是族学,还是书铺,都有历年京县的童生试题集册以及标准答案。
  就贾琮的看法,童生试真心不难,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只要能够将主要的考试书本全部背下,再有合适的训练,考中一点问题都没有。
  若是换做刚刚进入族学那时,手下小弟自然没有一个能过关的,都是一帮子学渣。
  可是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抄书,还有互相监督自学,原本稀烂的底子已经慢慢扎实。
  相信再有一年时间积累,脑子灵活的几位,已经能够去考场试一试了。
  贾芸这家伙的脑子最是灵活,抄书也最积极,四书五经抄了个遍。
  加上自学也颇为刻苦,底子算是相当不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