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1124

  心中,对挑事的贾琮相当不满,却又拿这小子无可奈何。
  人家都跑江南那虎狼巢穴去了,他就算想施展手段都没办法,总不能针对荣府吧,没什么效果的。
  ……
  与此同时,跟随林如海一起到了姑苏的贾琮,日子却过得相当的潇洒自在。
  林如海对江南,尤其是淮扬一带的情况十分了解。
  姑苏林家毕竟是当地大族,虽然早就与林如海所在一脉出了五服,可联络一下倒是没什么,对于林如海掌控姑苏以及附近情况更有把握。
  短时间内,林如海就基本控制了巡抚衙门,并对外建立了基本的权威。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琮这个准上门女婿,完全可以充当半子的存在,自然而然就晋升为淮扬第一公子哥了。
  加上有薛蟠,还有史家一双小侯爷帮衬,很快身边也凑了一堆的公子哥,都是地方官员的子弟。
  不说巴结讨好吧,起码消息算是十分灵通的。
  林如海坐稳了巡抚位置后,便开始慢慢调理淮扬民生经济,努力做好这个二品父母官。
  至于当今安排的任务,眼下全都交由贾琮处置。
  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眼下根本就不是针对甄家的好时候,就是当今都不敢轻举妄动。
  上皇还没死呢,就这么迫不及待解决上皇时期崛起的老臣家族,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琮接过先期开拓的活计,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只要不出格随他怎么折腾都成。
  然后,贾琮在一帮地方公子哥的带领下,见识到了淮扬的繁华盛景,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几家大海商。
  大庆并不禁海,只是海上的风险极大,不仅只是天气因素,还有诸多的红夷洋人出现,以及更多的海盗,使得出海成了一项风险极大的危险生意。
  当然,这是在淮扬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贾琮是绝对不会轻信的。
  开玩笑,别以为他不知晓大庆的海洋贸易,基本上被沿海一些海商家族把持,就是朝廷都没办法过多伸手,只能设立几个市舶司收税。
  当然,贾琮并没有刻意探寻其中秘密,只是顺着地方上的公子哥介绍,认识了几个大海商家的公子哥罢了。
  另一边,他也和新任金陵知府链二,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几乎一天一封书信往来。
  金陵那边的情况,比姑苏这边复杂多了。
  四大家族,还有甄家,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看似不起眼,可能量一点都不小的势力,单单理顺其中关系就够链二忙活好一阵子了。
  期间,甄家的表现相当正常,好像并没有意识到链二成为金陵知府的真实目的,与链二的关系处理得相当不错。
  咳咳,刚刚上任就收到了三万两银子的好处费,怎么可能混得太差?
  只是,金陵贾氏宗族的那帮老骨头,倚老卖老的举动叫链二十分不喜,王熙凤差点和那边闹出激烈矛盾。
  这也是贾琮不乐意留在金陵的原因,面对一干子宗族长辈,总不能老是表现得强硬无比吧,还要不要名声了?
  总之,不管是林如海还是链二,初上任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各方势力显然也都还处于试探阶段。
  还在船上飘着的时候,贾琮就提出了建议,那就是等摸清楚了地方上的情况后,先一步与甄家主事人联系争取主动。
  当今有自己的盘算不假,可他们也没必要跟着当今的指挥棒走,可以适当的灵活变通一下么、
  比如,提前知会甄家,让甄家的明白人早点放手,不要牢牢把持江南权柄以及钱财不放,该舍得时候一定要及时放手。
  不出意外,甄家内部肯定会出现巨大分歧,到时候理智派和保守派会主动干起来,只要甄家内部一乱,以后不管是暗中帮一把,还是使出雷霆手段,阻力和风险都小多了。
  总比和齐心顽抗的甄家拼个你死我活,然后被当今推出去当了平息江南各方势力怒火的倒霉蛋要强。
  眼下还有一些时间,也用不着太过急切。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突然就有人摔死在家里,又或者莫名其妙落水而亡,以及各种各样奇葩得死法。
  关键,这些死去的家伙都距离巡抚衙门不远,而且都是最近搬迁而来的青壮,单从体型来看都不是寻常青壮汉子。
  姑苏当地衙门郁闷得紧,贾琮听闻消息却是心中有数,尼玛都是来者不善的玩意。
  结果撞上他这个气运之子,然后遭受气运反噬,连面都没见就彻底完蛋,真是一帮子倒霉蛋。
  直到他听闻,扬州那边某个在之前的风波中,侥幸存活的大盐商,突然间醉死在自家的宴席上,这样莫名其妙死在周围数里范围的突发事件,才慢慢消失不见。
  也就在这时,随着他寄回京城的小说开始进入高朝阶段,某一个势力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第258章
搅风搅雨
  京城,再次因着一本小说而震荡……
  没别的原因,小说《隋末枭雄》里的内容,实在太过惊人。
  猪脚成就了超一流强者后,自然而然进入了静斋弟子视线,而后通过某种‘偶然’相遇,并且成为了朋友。
  小说写到这个剧情的时候,各大书店的半月刊书评可是热闹非凡。
  我家的小鲤鱼:“我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以静斋的行事风格,怎么可能放过猪脚?”
  点冰:“是啊,猪脚眼下年纪还小,指不定有进军大宗师之境的可能,此时不交好更待何时?”
  风月莫容:“若是猪脚不接受的话,是不是还要来一波围剿,非得叫猪脚欠她们人情才可?”
  总之,在这段剧情出现的时候,引起了书迷群体的极大轰动,纷纷表示对于静斋的不屑以及对猪脚的担忧。
  好在猪脚不是见到美女就走不动的货色,很快就因为理念不合,与‘偶遇’的静斋传人分道扬镳。
  看到这里,又是一波强势书评发表,总之就是喜大普奔,庆祝猪脚逃离静斋弟子‘魔爪’。
  只是,猪脚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和身边一干兄弟,做过不少的营生,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不是他们不努力,也不是没有生意头脑,而是能赚钱的生意,暴利的被世家门阀垄断,利润一般的则是被大大小小的豪强以及帮派垄断,寻常人等想要插足进去,除非将之前的垄断源头摧毁,不然只能赚个没有丝毫保障的辛苦钱。
  可以说,猪脚所在隋末,所有的资源都被垄断,寻常人想要出头几乎就是做梦,除非加入造反团体。
  可猪脚毕竟在禁军混过,还没堕落到那等地步,还是有底线不愿意蹚浑水的。
  尽管,以他超一流强者的身手,就是开宗立派纵横数郡甚至一州之地都不在话下,可他依旧没有下水的打算。
  直到某一天,猪脚偶然解决了一波拦路劫掠的水匪,得知了他们的身份后,突然就起了一个大胆念头。
  眼下整个隋境,几乎所有资源都被门阀世家,还有地方豪强以及帮派垄断,唯一没有垄断的,就是隋帝杨广花费大力气,修建而成的运河。
  运河上的商业利益,自然也被瓜分干净。
  可处于运河两岸的底层百姓,却是没有受到多少好处,反而被盘剥得更狠,日子越发难过。
  猪脚干脆就以运河底层百姓为根基,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运河帮!
  因为运河帮的主要来源,就是运河沿途的贫苦百姓和码头苦力,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关注。
  可等猪脚依靠强横武力,一统南方运河段的时候,那些高高在上的门阀世家反应过来已经迟了。
  刚开始出现这段剧情的时候,书迷们十分不屑,认为‘琮三少’这段写得太水,甚至有不少书迷还在半月刊上抨击。
  什么“运河上的事情,大家都多少了解一些,用不着再写出来了吧?”
  什么“‘琮三少’这一段写的也太水了云云。”
  总之,怪话一大堆,直到后面的情节陆续展开……
  猪脚可不是简单创建帮派,运河帮就立刻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是通过一点点调整积累,才迅速膨胀成为一大帮派势力的。
  比如,如何管理底层百姓和码头苦力,如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的减少参与运河货运之中的人工和精力损耗。
  还有,如何组织码头苦力,更好的参与码头工作。
  加入运河帮的百姓,又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借助运河码头便利增加收入的。
  总之,这样详细的管理描述,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意外全部描述得清清楚楚,叫书迷们有种事情就是如此的真实感觉。
  这与眼下的漕帮运营模式,完全是两回事!
  听到这里,一些消息比较广泛,同时也有一定能量的书迷,不由自主将书中的运河帮,套入到眼下的漕帮身上。
  惊讶发现,漕帮的组织套路,还有行事效率都相当一般。
  比起书中号令统一,分段管理互相监督的运河帮差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