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124

  大部分族人不甚理解,甚至觉得贾芸等人有些不尊重先生贾代儒,未免表现得太过狂妄了。
  当然也有聪明人,看出了某些端倪,却并没有说出口。
  新晋童生的存在,帮贾琮吸引了足够的关注,甚至盖过了因为三国热造成的某些情况,起码在京城贾氏宗族就是如此。
  可以说,贾琮的运气真的相当不错。
  不仅自己写书冒头的风险差不多消散,估计以后府里对他的约束,也会放开不少。
  老太太和二太太再有想法,也不好频繁插手宗族事务。
  有贾芸一干小弟吸引火力,贾芸这个写小说的,也就不那么吸引眼球了。
  而他,正好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
  别误会,贾琮之前之所以弄出《三国演义》这等白话文小说,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杨名还有卖钱。
  当然,此时的《三国演义》小说已经卖出了数百部数千本书,贾琮一口气赚了差不多上万两银子,这是事实。
  同时,随着小说的持续火热,贾琮这个作者收获的人气也是持续提升,通过金手指全部转化为气运,这对他来说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
  收获很大,贾琮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迷昏脑袋,也没有忘记他之所以写《三国演义》小说,最重要的目的却是放在评论上啊。
  没错,贾琮花费了不少精力,鼓捣出来的《三国演义》小说,除了借小说宣扬三国故事之外,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后面的评论上。
  就像现代某些评论家一样,通过评论三国人物,发生的事件,还有自身的某些思考,让读过喜欢‘三国演义’故事的读者,明白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小说作者那么简单。
  三国故事里,多的是各种军事权谋,还有正治生态。
  不然现代社会也不会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就是因为三国故事中的阴谋诡计太多,而且还都是涉及朝堂以及豪门世家的权利纷争。
  一旦贾琮对三国故事的评论得到广泛认可,甚至影响到了荣国府大佬的判断,是不是就可以参与府里部分事务的决策?
  老太太和二太太不松口不要紧,只要大老爷和二老爷有这样的意识就成。
  他需要的,是某些府里决策的话语权……
第45章
好奇
  傍晚的会宾楼,热闹喧嚣。
  借着三国评书热潮,会宾楼一举从京城中等酒楼,进入高档酒楼行列。
  特别是说书先生快嘴老李,此时已经成了会宾楼的招牌。
  据说,为了笼络快嘴老李,会宾楼幕后东家,甚至不惜拿出部分分红,也要把大有‘京城第一说书先生’势头的快嘴老李,牢牢绑定在会宾楼。
  也不知为何,会宾楼和快嘴老李,总是能够先旁的酒楼茶馆,以及说书先生拿到《三国演义》最新章节。
  快嘴老李也是个妙人,每天说三章三国故事,比起同行可要‘实在’得多。
  时间一长,优势逐渐转化为胜势,会宾楼和快嘴老李都在在一波热闹之极的三国热中得了大利。
  当然,幕后的一些情况,其实瞒不过一些有办法的存在。
  比如,会宾楼的东家乃是新近从金陵抵京的薛家,快嘴老李和出版《三国演义》的会友书店,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这些事情并没有宣扬,有办法查到这些的存在,最感兴趣的还是三国评书,至于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
  话说,会宾楼从中档酒楼,晋升高档酒楼的标志,就是二楼雅间几乎全被有头有脸的权贵还有豪商包下。
  这时代的娱乐活动着实贫乏,青楼戏园子对于某些存在而言,就跟自家后花园似的,早就没了新鲜感和兴趣。
  三国评书一出,以其热血澎湃又激荡人心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了某些存在,把听三国评书当做难得的消遣娱乐。
  不仅如此,三国故事里头的某些情节,还很值得讨论,甚至在史书上都有记载,这就很难得了。
  其中的权谋诡计,还有沙场争锋,说实话很有一些可取之处,在明眼人看来甚至都能套用到眼下的朝堂的纷争中。
  这样的认识,甚至叫某些朝堂大佬‘骇然色变’,自然而然吸引了更多上层人士,热衷于听三国评书。
  甚至就连三国的作者‘琮三少’,都悄然进入某些朝堂大佬眼中,只是贾琮本身和荣国府没有察觉而已。
  唐太宗不是说过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某些大佬眼中,能写出‘三国’的‘琮三少’,起码已经有了谈论某些事情的资格。
  贾琮不知这些,若是知晓的话,肯定会露出满满的‘姨妈笑’,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啊。
  只是可惜,荣国府已经被朝堂边缘化,根本就察觉不到这些十分隐秘的变化。
  更古怪的是,同为八公家族的其余顶级勋贵,也是一点都没有提醒的意思。
  甚至,就连吹捧‘琮三少’这个勋贵集团的‘潜力’后辈,都没有付诸于行动。
  只能说,荣国府真的已经落寞了。
  ……
  本来三国评书已经说完,就算贾琮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按照网络小说模式灌了水,可总共也就一百二十来章,差不多四十来天就说完了。
  会宾楼掌柜,还有快嘴老李本来还担心‘听众’减少,没想到傍晚吃饭时间那些老客依旧准时上门。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那些已经习惯了在会宾楼听评书的老客,包括包下二楼雅间的权贵们,还是按照习惯来了。
  这是三国评书结束后的头一天,若是没有新的内容吸引他们的话,相信从明天开始会宾楼的生意将受到极大影响。
  这不,已经有二楼‘贵客’身边的小厮开口询问:“今天是什么段子,还是将三国重新说一遍么?”
  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客人的关注,就连喧闹都小了一些。
  “诸位放心就是!”
  快嘴老李走上酒楼中央搭好的台子,坐下后悠然笑道:“我老李最近也有了些名气,怎么可能做那等自坠名声的事?”
  “那你今天说什么啊,以前的隋唐英雄么?”
  “若是隋唐英雄的话,那就不要说了,都听腻了的故事!”
  “就是,最好是能和三国搭上边的新奇故事!”
  “老李,可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啊!”
  “……”
  一时间,会宾楼的客人纷纷开口,整个一楼喧闹异常。
  就连二楼贵宾雅间都跟着起哄,一点都没有‘上等人’的矜持,可见三国评书到底有多吸引人。
  “哈哈,诸位放心就是!”
  等会宾楼的喧闹慢慢降下,快嘴老李这才慢悠悠拿起一份书稿,笑道:“新鲜出炉的三国评论,‘琮三少’经不住我老李的央求,这才写了一份三国背后隐藏的故事!”
  琮三少写的三国隐藏故事!
  整个会宾楼猛的一静,而后更加的喧嚣热闹。
  可以说,在场的几乎所有客人,都是‘琮三少’的簇拥,对于这位出名小说作者的新书,自然十分好奇期待。
  特别是,快嘴老李还说明了,这是有关于三国的隐藏故事。
  三国能有什么隐藏故事,不是已经讲完了么?
  普通听众可能不会在意,但某些心思灵活,又有某些生活经历的存在,却是知晓,三国故事里隐藏了太多秘密。
  比如此时的会宾楼二楼,一干相熟的客人干脆聚到一起,听到快嘴老李的话,脸上全都露出惊讶神色,互相对视一眼,露出了一抹古怪微笑。
  “莫非,荣国府大房的那位庶子,还真的写出了‘三国演义’就大有感悟不成?”
  “还真说不准,这‘三国演义’虽然许多故事都是虚构,却也难免要查阅‘三国志’之类的史料,指不定还真能看出一些名堂!”
  “要真是如此,那这小子可就了不得啦,三国背后的那些事情,就算套用到眼下的朝堂,也是合用的!”
  “确实如此,没想到贾家还有此等人物!”
  “那又如何,就算那小子有混官场的能耐,可荣国府什么样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那小子就是想科举都难,至于出头更是遥遥无期,不然也用不着写小说故事赚钱改善生活!”
  “怎么,你这老家伙悄悄查过那小子的底细?”
  “别说的这么难听,就好像你们没查过一样,真虚伪!”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