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1124

  话说,当柴大都督见到符箓收音机的时候,还吓了一跳的说。等知晓这是部分符箓开发人员,根据符箓喇叭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心情之开怀可想而知。
  根据符箓收音机的效果,他指示大都督府成立了专门的符箓广播站,眼下已经成为了大都督府最重要的宣传阵地。
  听闻,被燕云大都督府辖地,半包围的河北之地,许多有钱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符箓收音机,这时代的娱乐活动可不丰富,每出现一种都能得到有钱人家的热情追捧。
  总之,燕云之地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几乎每一天都在进步,实力都在提升。
  只是,这样的进步和提升,外人想要察觉,需要一段时间罢了,起码短时间内并没有那么显眼。
  与燕云之地接壤的大宋河北,依旧还是老样子。
  军力已经彻底糜烂,连花架子都剩不下了。
  很显然,大宋君臣对此没有太多想法,任由河北禁军继续糜烂下去。
  或许,觉得燕云大都督府不会轻易挑起战端?
  倒是因为燕云之地大发展,对于各种物资需求量极大,临近河北跟着受益,商业活动陡然比以往频繁好几倍。
  突然兴起的繁茂商业,使得原本经济和民生全都凋敝的河北,竟然多了不少的勃勃生机。
  可惜,眼下的大宋君臣都不是啥好鸟……
  见到河北商业繁茂,立即便有代表皇家,以及东京六贼的商业势力,犹如饿虎扑食一般朴了过来,分享其中最大的那块利益。
  好处皇家和相公们得了去,河北民众依旧承受最为沉重的负担,不仅有民生负担更有军事负担。
  燕云大都督府没有表现出敌意不假,可不代表大宋君臣没有想法。
  他们若是防备燕云大都督府这个政治军事集团也就罢了,可惜道君皇帝还做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美梦。
  可笑的是,一年中有大半时间窝在汴梁,小半时间坐镇太原的童贯,为了巴结皇帝竟然跟着附和拍马,好像大宋真的有收复燕云十六的实力一般。
  汴梁朝堂就是个大筛子,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时间传得满城皆知,道君皇帝的心思自然也不能例外。
  燕云大都督府在汴梁,自然也有探子存在,很快消息就能传入柴大都督耳中。
  “大宋官家也是牛气,一边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一边还想着整军备武大动干戈,也不知道哪来的底气?”
  “估摸着,应该是被童贯等人吹捧得忘乎所以,真以为自己是英明天子了!”
  吴用跟在一边,笑吟吟讥讽道:“估计,整个东京朝堂,也就大宋官家还沉浸于美梦中不可自拔!”
  “哼,就他这么个折腾法,迟早大宋境内又会叛乱四起!”
  柴大都督嗤笑道:“就是不知道,大宋官家有没有胆子抽调驻守云州和太原的军队,又或者防备西夏的西军?”
  “大都督,要不要给大宋官家一点教训?”
  吴用沉声道:“免得他一天到晚就知晓收复燕云之地,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货色!”
  “用不着!”
  柴大都督摆手道:“咱们这里已经步入正轨,只要按照正常流程慢慢发展就是,倒是听闻水泊那边,有些人和势力有些不安分啊!”
  作为起家的老巢,柴大都督可没有忘记过本寨,还有水泊周围已经改造过的农村。
  那里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同时群众基础也是好得出奇。
  或许看到梁山主力人马全部转移到了燕云之地,有些家伙就开始蠢蠢欲动,打算摘取本寨花费了极大代价和精力,培养起来的新农村……
第454章
强取豪夺
  郓城县,东溪村
  这个当年梁山之主,托塔天王晁盖出身的村子,眼下已经基本没有了晁盖和晁氏族人存在的痕迹。
  甚至,在官府攻打梁山的时候,东溪村还受到了牵连,被狠狠刮去一层油水。
  整个东溪村,那时候已经被整得破败不堪。
  梁山在官军的围剿下越打越强,东溪村村民倒是没胆子埋怨受到晁盖牵连。
  再说了,晁盖走后可是将手里的田地,全部都低价转让给了同村村民,就这一下村民们的收获就相当之大。
  这份人情,村民们得认!
  后来晁盖从梁山消失,东溪村村民倒是想问问这位到底是死是活,只是可惜没那胆子,也没有渠道。
  没想到梁山主力接受招安,离开后留守本寨的柴大官人能力惊人,竟然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改造计划。
  东溪村就在水泊边上,自然是第一轮改造的村子之一。
  不管村民们乐不乐意,都没胆子阻拦梁山本寨,主动对村子的改造,他们还得努力积极配合。
  结果没想到,短短数月时间过去,整个东溪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总之,伴随村里工坊,学堂的出现,东溪村一改往日的破败,几乎一月一个模样,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有些头脑精明的村民,咬牙跟风弄了个小作坊,请求本寨技术支援入股,成为了时兴的小作坊主。
  刘老三就是其中之一!
  他当初咬牙,几乎将家底掏空,又申请了一笔低息借款,还有梁山本寨的技术支持,总算弄出了个小小的糖果工坊。
  伴随梁山本寨的商业扩张,刘老三的糖果工坊也跟着受益,没用一年就将成本收回,第二年便以高价收回了本寨的股份,将糖果工坊变成了纯粹的家庭作坊。
  每年起码能赚三百贯,这绝对不是小数目。
  幸好东溪村拥有家庭小作坊的,不止刘老三一家,倒也不怎么显得特别突出,只是最近两年的生活条件充裕,日子过得越发兴旺红火。
  发达了,周围的亲戚自然跟着热情起来。
  好在,刘老三和亲戚们都是住在水泊周围,等到本寨的乡村改造计划覆盖过去,亲戚们的日子也都迅速好转,不至于变成打秋风的讨厌角色。
  眼揪着家里的积蓄迅速攀升,刘老三前些时日心气高涨,打算扩张家里的糖果工坊,顺便请符箓学堂的那帮子神秘的学生们,帮忙改造一下生产工艺,顺便加入一些符箓器具,提升生产效率,赚取更多的利润。
  不说京东东西两路的市场就足够广阔,眼下更是有新开辟的燕云市场,足够消化他的糖果作坊产能扩张带来的出产。
  眼揪着,刘家就要兴旺发达,甚至迈入富户行列,成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若是真的能够混成富户,就算家里的几个小子读书没能读出名堂,凭借家里的产业也能混个衣食无忧。
  只是可惜,还没等刘老三行动,突然的灾祸就找上门来。
  晁盖之后,东溪村的都保正突然上门,告诉了刘老三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有城里的大老爷看上了他的糖果作坊,要以一百贯的价钱收购,要他尽快给出答复。
  这这这,这真是晴天霹雳!
  刘老三慌了,急了,也愤怒了……
  他没有寻常驻东溪村的梁山本寨代表,而是找到了村里的宿老,希望宿老出面帮忙求情。
  开玩笑,家里的糖果作坊,每年单单利润就有三百贯,当初建立作坊的时候,花费也有好几十贯,怎么可能一百贯就出手卖人?
  在刘老三心中,家里的糖果作坊,那可是要传给下一代的,作为刘家的传承产业。
  至于不找常驻村里的本寨代表,也是一种老习惯了。
  此时本寨常驻村里的代表,在刘老三眼里就和官府中人差不多,没事的话还是不要轻易惊动的好。
  只是可惜,老习惯传统办法,根本就不顶用。
  被请动的村中宿老跑动几天,就把确切情况弄清楚了,同时也明言告知刘老三,若是不想给家里招灾的话,就老实按照对方的要求将糖果作坊卖出去。
  被请动的村中宿老,告知刘老三,看上了他家糖果作坊的,乃是县城的张大户。
  这厮在衙门里关系极硬,就是当初梁山之主宋江当押司的时候,也不敢轻易得罪的存在,听闻在府城官衙都有人脉。
  若是刘老三不识趣的话,张大户随便动些手脚,就能叫刘老三家破人亡。
  刘老三自然吓得魂不守舍,可要他轻易廉价卖出家里的作坊,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话跟你说吧,老三你若是不识趣的话,相信用不着几天,县城里的衙役就会上门!”
  村里的保正苦口婆心吓唬道:“一旦动用了衙门里的手段,那就不是正常的买卖了!”
  刘老三一张脸都能苦出水来,苦涩道:“难不成,就没一点办法了么?”
  “能有什么办法?”
  保正苦笑道:“张大户势大,咱们小老百姓根本就得罪不起,一个不好下场堪忧!”
  刘老三和婆娘面面相觑,心中的苦水几乎能将他们彻底淹没,眼珠子都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