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1124

  刘琦好笑道:“孔明现在觉得如何?”
  “亮已经明白使君的追求!”
  诸葛亮苦笑道:“不想使君的境界,竟然已经如此高深!”
  “呵呵,也算是机缘巧合吧!”
  刘琦稍稍遮掩了下,随意找了个说辞笑道:“两汉四百年光景,刘氏宗亲能够得到的修炼资源相当丰富!”
  “之前,因为刘氏宗亲之中少有高手,所以流传下来的修炼之法也是不被重视!”
  “某当初狼狈逃出襄阳,之后又察觉身体中毒甚深,几乎去了大半条性命,修养到现在都没彻底好利索!”
  “长时间处于死亡威胁状态,不想当初没有怎么在意的刘氏宗亲修炼之法,竟然有了突飞猛进的迹象!”
  “既然有了此等机缘,某自然不会轻言放弃!”
  “与自身的修为,还有探索天地奥秘相比,争霸天下自然没那么大的吸引力!”
  “孔明也是出身世族,应该了解先秦以及春秋战国,还有更早的夏商周三代,能够撼动天地强者层出不穷!”
  “就是汉初的强者数量也是不少,可不知为何到了两汉期间,能够撼动天地的强者数量越来越少!”
  “说实话,某对于探究这个,比起争霸天下更感兴趣!”
  “当然作为刘氏宗亲,若是有机会重振大汉辉煌的话,某也不会轻言放过!”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他算是明白了刘琦的真实心思。
  修炼有成的他,对于争霸天下没多少兴趣。
  可作为刘氏宗亲,若是刘备和刘璋这两个刘氏诸侯不争气的话,刘琦也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悍然出手。
  关键还的看刘备的表现,若是表现不佳的话,刘琦可不会客气。
  知晓了刘琦的心思,诸葛亮觉得心情很是轻松。
  只要刘琦所部江夏军,不在背后捅刀子,诸葛亮相信刘备军的益州战略,绝对不会出问题。
  甚至,江夏军还能作为刘备军的保障,保护襄阳和南郡的基业,起码刘琦这个另有梦想的诸葛,可比襄阳城里的世家大族更加可靠。
  既然明白了刘琦的心思,诸葛亮自然不会自讨没趣,告别刘琦后直接找到了庞统,邀请庞统加入襄阳刘备集团,为振兴汉室做贡献。
  庞统婉拒了诸葛亮的邀请,他眼下却是另有目标,很想看看江夏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第666章
闷亏
  “刘子玉真是这么说的?”
  襄阳郡守府,刘备的脸色阴晴不定,叫人根本看不出心中的真实想法。
  他此时的心情,只能用复杂来形容。
  自己心心念念要重振汉室,不想江夏刘琦同为汉室宗亲,竟然没有这等心思,
  当然,人家的追求也不差,刘备也不好说什么。
  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倍觉压力山大。
  若是做的不好,刘琦这厮可不会冷眼旁观,肯定会出手干预,到时候自己不一定还有翻身机会。
  和江夏做了两年邻居,十分清楚江夏军治下的发展潜力。
  一旦跟不上趟,以后基本上也别做什么指望了,根本不会再给他翻身的机会。
  诸葛亮带回来的消息,对刘备来说是好事,却又像是高悬头顶的利剑,逼迫他时刻努力奋进,不然一切都将化为虚有。
  正因为了解江夏的能量,所以知晓他的机会不多,时间也铁定不多了。
  也不知道张松回到益州后,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总之,建安十六年后汉中突然和益州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开始兵戎相见。
  刘备集团一直关注汉中和益州的消息,闻讯个个心头激动,私下里的准备更加积极热切。
  张松既然能够做到这一步,想来用不着多久,来自益州的求援信就会送到襄阳郡守府,他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而这时,雄霸中原的曹军,正在和西凉两大军阀马超和韩遂大打出手,根本就腾不出手理会其他方向。
  马超和韩遂联军战力极强,有纵横疆场的绝世猛将,也有计谋出众的一流甚至顶尖谋主,更有数以十万计的骑兵人马。
  老曹亲自出马督战,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此时,正是襄阳刘备集团大有作为的时候,若是等曹军和西凉联军的战事分出胜负,刘备可没胆子带兵前往益州奋斗。
  以老曹的精明和手段,随便动点手脚,怕是都能将刘备坑死在益州,最不济也能叫他失去荆州基业。
  真到了那时,为了留条后路,襄阳和南郡两地,就不得不主动交给江夏了,刘备可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
  ……
  不提襄阳方面如何暗中准备,坐镇桂阳的霍峻遇到了麻烦。
  桂阳的开发力度不小,驻军几乎全员出动,花费了差不多一年多时间,才将主要的官道全部打通。
  然后,机关车辆迅速入驻,成为了桂阳交通线上的主力。
  借此东风,桂阳的民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民生经济的发展,汉民和官府的脚步,也慢慢向山林深处蔓延。
  自然而然,和定居山林的夷人部落有了交集。
  期间,和汉民颇多交往的夷人部落还好,享受到了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对待汉人和官府的态度相当不错。
  谁都不会和好日子过不去……
  和山林没有保障的生活相比,山林外的村镇生活,明显要好得太多。
  因为发展需要大量劳力的缘故,只要夷人愿意遵守规矩,出山劳动就能获得不菲收入。
  官府在这方面相当公平公正,吸引不少夷人小部落出山定居,和汉民杂居一处。
  通过这些夷人,官府对山林的了解加深,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有用的山林生存知识。
  同时,不可避免的,与那些久居深山密林之中,不与汉民接触的夷人部落有了交集。
  幸好官府的姿态比较妥当,没有表现得咄咄逼人,又有作为同族的归化夷人帮忙说项,所以并没有出现大的冲突。
  可因为习俗缘故,小摩擦却是不断……
  主要,这些已经习惯的深山密环境的夷人,不太像主动搬迁出去,他们对外界充满警惕。
  这不是简单的生活变好,还有熟悉同族劝说,就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刘琦在这方面早有规定。
  除非地处交通要害,不然不许强行推进,也不许官府强行逼迫深山密林中的夷人改土归流。
  官府需要做的,乃是想办法与这些夷人接触交流,并且开启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模式。
  许多深山密林中的好东西,放在外头可是价值不菲。
  而外头的许多简单生活用品,在深山密林中同样受欢迎。
  限于人口因素,像是桂阳这等偏僻大郡,没必要完全开发。
  目前,依托城镇开发作为稳妥,只要官道能将开发的城镇全部连接起来,就是不小的胜利。
  不过,因为通讯方面的因素,坐镇江夏的刘琦,对于低下官吏和军将的约束力度也就一般。
  霍峻是个谨慎性子,却也难免被手下军将的激进动作连累。
  这不,军管衙门在开拓深山密林的过程中,与久居此处的夷人部落发生冲突。
  好在之前都有交流,关系处得还算不错,并没有爆发直接的战斗,这时候军管衙门推广的擂台发挥了巨大作用。
  既然起了矛盾,久居深山密林中的夷人部落,也愿意通过擂台解决。
  只是,擂台大战的结果,却是叫军管衙门相当尴尬难堪。
  为了保险起见出动的两位三流武将,竟然败了,而且还败得相当彻底,基本上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这事,迅速引起了霍峻的关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