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8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0/1124

  为了不引起外人怀疑,李恪自然不会表现太过。
  旁的不说,王府的藏书楼他是不会靠近的。
  他也不会表现出,任何识字认字的迹象。
  不然,很难解释一个三岁小儿,能够看书识字的古怪。
  当然,秦王李世民对于子女的教育相当看重,李恪恢复了记忆不久,就要开启识文练武的日常。
  另外,母亲杨氏私下里,也开始教导他认字识字,以后倒是可以找机会去藏书楼溜达溜达。
  总之,李恪此时才三岁,根本就接触不到多少信息。
  因为对世界的力量体系不了解,为了避免暴露,他甚至都没有重新修炼。
  秦王府人多眼杂,不管是修炼星辰观想之法,还是内家拳的锻体之法,很容易就能被高人看出端倪。
  眼下的秦王府有没有高人?
  李恪不清楚,此时他的神魂力量也就堪比大宗师武者,感知能力并没有多么夸张。
  但凡有收敛气息的手段,不能当面的话,他都难以察觉。
  这世界的天地灵气浓度极高,甚至可能支撑大罗强者的存在,秦王府里有高人坐镇,一点都不奇怪。
  他若是大大咧咧重修,很容易就被王府里坐镇的高人看出端倪,到时候根本就解释不清。
  三岁的小娃娃,在没有得到完整的文化,以及功法传承的前提前,竟然能够独自修炼,呵呵……
  不把他当做妖孽处理掉,已经算是李世民很大度了。
  李恪的脑子又没出问题,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蠢事?
  他就按照王府的规矩,老实拜了师傅学文练武,开启了久违的学生生涯。
  文化课程的老师倒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就是一位饱学文士。
  甚至因为其教学时的某些表现,这位文课师傅是不是儒家子弟,都值得商榷。
  倒是武课师傅,引起了李恪的一点兴趣。
  没办法,谁叫武课师傅的名字,叫做尉迟敬德。
  没错,他的武课师傅,就是大名鼎鼎的尉迟恭,李世民的铁杆之一。
  显然,这厮对于教导一个三岁小娃娃,并没有多少兴趣。
  只是传授了他一套十分简单的呼吸吐纳之法,还有拳脚套路,让他不断的练习直到纯熟为止。
  因为李恪只有区区三岁,就算生长在王府这等地方,表现得比较‘早熟’,可此时他的身子骨都没能长利索,自然不可能得到尉迟敬德的重视。
  他对此,倒也没觉得什么委屈。
  尉迟敬德传授的呼吸吐纳之法,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奥秘,乃是调理震荡体内气血的简单修持之法。
  至于拳脚功夫,自然只是强筋健骨的普通玩意。
  从这两样武功之上,根本就看不出多高级的痕迹。
  倒是尉迟敬德本身,经过近距离接触,李恪可以清晰感受到凛然的煞气,还有恐怖的气血能量。
  这厮,走的很像是高武三国时代的武将路数。
  当然,没有见识过尉迟敬德全力出手,或者见到过他的主修功法,暂时还不好妄下定论。
  只是,他察觉到尉迟敬德的实力,怕是超越过神通境,应该在人仙境左右徘徊。
  至于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李恪也不敢确定。
  还是那句话,没有真正见识过尉迟敬德全力出手的情况下,一切的猜测不过就是经验之谈。
  可惜,这个世界和主世界显然并不一样。
  在主世界通行的经验,在这里并不一定适用啊。
  对此,李恪心中有数,并没有什么急躁的想法。
  他眼下的年纪实在太小,就算想做些什么都不可能,还是老实安分的当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吧。
  比起同岁的嫡长子李承乾,他确实表现得‘平平无奇’。
  也是因此,凡是关注秦王李世民下一代的存在,基本都将他给无视掉了。
  觉得李恪资质平平,成年以后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出息。
  李世民显然也是这么个想法,所以对李恪的观感更加平淡,甚至几乎将他遗忘。
  没办法,和太子李建成的争斗,已经耗去了李世民太多的精力。
  还得应付王府后院众多佳丽,根本就没心思理会一个表现‘平平无奇’的幼儿。
  李恪自然乐得轻松,每日里上课划水,同时也是不着痕迹收集外界的一切信息,特别是修行有关的信息。
  至于其他的,他根本就懒得理会。
  心中隐隐有感,这个世界会给他不一样的惊喜,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感应没错。
  至于以后的前程,还是等长大了再说不迟……
第791章
平淡的生活
  转眼到了武德九年!
  李恪也顺遂的长到了七岁,体格健壮比同龄少年起码要高一个脑袋。
  为此,矮了他足足半个脑袋的嫡长兄李承乾,没少给他白眼,那羡慕嫉妒的小眼神别提多显眼了。
  倒不是基因突变,而是李恪从三岁开始,一直练武不缀。
  加上本身对于气血调理的熟悉,秦王府各种补气资源不缺,身体正按照最完美的状态成长。
  武师傅尉迟敬德尽管不是很认真,见他锻炼如此‘刻苦’,自然不会吝啬拿出一些辅助修炼的秘药和手段。
  看他的样子,并不指望李恪修炼成绝世强者,只要能够达到一定水准就成。
  他在练武方面十分用心,在学文之上自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就是一直指导他功课的先生,都不得不直接给他定义‘朽木’,基本断绝了‘文武全才’的可能。
  加上李恪平时沉默寡言,表现得甚至有些木讷,自然不讨李世民的喜欢。
  在秦王府上下眼里,他依旧‘平平无奇’不甚起眼。
  起码比起光芒耀眼的嫡长兄李承乾,他就是个不起眼的小透明,不是刻意关注很容易忽略。
  当然,他显露的那点子练武天分,或者说对武道的喜爱,也看在有心人眼里。
  以李恪强悍的神魂感知能力,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周围隐晦的监视目光?
  可能他的表现,还不足以叫有心人重视,所以也就没有遭遇什么意外变故。
  按照武学师傅尉迟敬德的公开说法,李恪虽然练武勤奋,可资质算不得顶尖,最多也就是能成为一流猛将。
  尽管一流猛将的实力,已经相当不俗了,可对于某些存在而言,他这样的潜力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威胁。
  也是如此,李恪顺顺当当长到了七岁。
  通过四年不间断的学习和探索,他对于眼下李唐帝国的武道修炼体系,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里的武道主流修炼体系,竟然是纯粹的肉身修炼!
  不是没有真气修炼之法,只是真气修炼没办法外显,也就是真气不能外放,对于战斗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这里的武道体系,则是将修炼出来的真气,以特殊手法散布于全身,用以提升身体素质。
  怎么说呢,就他接触的武道修炼体系,这里的主流类似于铁布衫之类的硬功,可以通过修炼无限强化的那种。
  所以,他见到的王府护卫比试,全都是拳拳到肉的拳脚武艺,还有最为基础的刀枪比拼。
  可以说,他理解中的武道主流,就是纯粹的身体力量和技巧的比拼,比起高武三国还要纯粹。
  这样的武者强不强?
  应该不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0/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