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1124

  若是正常历史世界,此时的吐蕃自然是被唐军按在地上摩擦,哪里顶得住唐军的疯狂攻势?
  可这里却是西游世界!
  不要忘了,吐蕃国的国教可是密宗,而密宗之主乃是大日如来,这位可是真实存在的天地大能。
  而西游一行在浮屠山遇到的乌巢禅师,很有可能就是大日如来。
  浮屠山距离吐蕃,应该远不到哪去。
  或者说,以大日如来的修为境界,浮屠山和吐蕃之间的距离,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李恪要是不管不顾在吐蕃大开杀戒的话,怕是会将这位天地大能给印出来,搞不好就是有去无回的结果……
第811章
唐军
  无惊无险!
  李恪返回重阳宫的路上,仔细琢磨这四个字,心中说不出的古怪。
  这是算命大师袁天罡,给他这次吐蕃之行算的卦。
  按说他应该惊喜才对,只是一想到浮屠山的乌巢禅师,总有种不真实的赶脚。
  开玩笑,若他在吐蕃地界肆意妄为,那位乌巢禅师真的不会跑来收拾自己?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换做是他也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啊。
  不过袁天罡的卦象,却是让他下定了隐身幕后,不主动出头的想法。
  帮助唐军,也不一定非要他亲自出马。
  暗地里出手一样可行,只要唐军的表现,没有明显的异常,相信乌巢禅师也不会老是盯着吐蕃不放。
  尽管吐蕃是密宗的大本营,可那里还不知道是否有大唐这里的莫名压制力量。
  若是有的话,怕是乌巢禅师也没办法肆意妄为。
  他现在,有点希望大唐地界这种莫名的压制力量,范围能够更加广阔一点。
  回到了重阳宫,他没有和李承乾见面说话的想法,只是招来负责重阳宫日常琐碎事务的道人,叮嘱一番表示又要闭关潜修,让他好好看着点不要出了乱子。
  等一切准备妥当,他悄然离开了重阳宫,拿着李世民给的信物直奔吐蕃地界而去。
  以他的速度,几个呼吸功夫就能达到目的地。
  不过他并没有如此急切,离开了长安地界后,买了一匹骏马,一边游览大唐的壮美风光,一边慢悠悠朝目的地赶去。
  离开了关中地界,那种莫名的压制力量并没有减弱多少。
  李恪对此也是有些无可奈何,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存在,搞出了这样的手段,对修行之辈实在太不友好了。
  作为体修,李恪的实力并没有削弱太多,只是许多道法神通都没办法发挥效果,甚至就连施放都成了问题,这样的状况就不是很美妙了。
  不提心中的腹诽,此时的大唐正处于贞观盛世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猛,民生安定国力升腾。
  一路上所见所闻,让他对大唐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
  尽管也有叫人不爽的事情,而且世家大族的力量蔓延得有些过分,不过总体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说并没有全力赶路的意思,可他的前进速度依旧不慢。
  两个月后,他便骑马离开了大唐地界,进入了人烟稀少,环境相对而言比较恶劣的吐蕃境内。
  此时,大唐和吐蕃正处于战争状态。
  出了大唐边境后,原本稳定的秩序陡然一变。
  在吐蕃地界不过行走了数日,便遭遇了三四股匪盗,简直叫人不得安宁。
  、看的出来,这些匪盗有寻常牧民,也有受过一定军事训练,可能是被打散的散兵游勇。
  他们的冲击,对李恪自然造不成丝毫影响。
  随便挥了挥手,就将这些不长眼的家伙全部吓走。
  没有叫李恪失望,吐蕃地界竟然真的有那种莫名的压制力量,不过比起大唐地界要弱不少。
  他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因素,不过暂时也没有追根究底的心思。
  找了个隐蔽地点布置了一番,第一时间使出了玄光镜的法术,遵循唐僧西行的路途探查过去。
  可叫他郁闷的是,玄光镜的探查刚刚到了两界山,也就是镇压了孙猴子五百年的五指山,就突然失去了效果。
  看着化作光点消散的玄光镜法术,李恪陷入了森森的沉思状态,许久都没有其他动作。
  算了,既然在那种莫名压制力量存在的区域,法术效果如此差劲,那就干脆离开这片区域试一试。
  刚刚玄光镜查探到的两界山,应该就是那种莫名压制力量的最大影响区域了吧。
  不然,玄光镜法术也不会突然失了效果。
  想这些没有用处,眼下还不是付诸实施的好时候,先得解决了唐军遇到的麻烦再说。
  此时,有一部唐军杀入了吐蕃境内,正和吐蕃大军大打出手,隔得老远就能看到那森然的军气直冲云霄。
  以唐军的战力,还有优秀的统帅,本来这场战事早就应该以胜利告终,甚至可能已经杀入了吐蕃的核心腹地。
  可也不知道吐蕃使了什么手段,原本即将崩溃的大军突然战力爆表,实力提升了不是一星半点。
  唐军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个措手不及,也幸好统帅能力出色,虽然损失不小却还是稳定住了局面。
  只是,面对吐蕃军队突然的变化,经过多番试探已经弄清楚了究竟。
  吐蕃军队使用了某些秘术,这才让军将实力突然暴增,一个个力大无穷身如钢铁。
  幸好这样的秘术无法持久,而且明显有不小后遗症,吐蕃大军也不敢大规模长时间使用,不然怕是唐军早就支撑不住,甚至被吐蕃大军反攻入大唐境内了。
  可就是如此,唐军也是吃足了苦头,损失也是相当惨重。
  若非后续支援及时,加上统帅能力出众,怕是眼下的情况更加糟糕。
  当李恪拿着信物,赶到唐军驻地的时候,唐军眼下就是这么个尴尬处境。
  再没有应对吐蕃军队秘法的情况下,想要彻底解决对面的吐蕃大军,显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起码,听闻消息主动出营接待的唐军统帅,直接在李恪跟前表露了这样的心思。
  李恪倒是不以为然,他也没有抢夺对方指挥权的意思。
  当过皇帝也做过霸主,自然对军中事务了然于心。
  面对小心翼翼却又谨慎防备的唐军统帅,倒是没有爆发什么不好的脾气。
  “具体的情况跟我说说吧,我这次过来是帮你们排忧解难的,可没兴趣染指什么军权!”
  李恪好笑道:“我真要是强行夺权,你们难道还敢反抗不成,想多了吧?”
  一番话,说的唐军统帅和几位核心将领面面相觑好不尴尬,同时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
  他们又不是傻吊,李恪把话都说开了,显然并没有夺权的意思,他们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了一回君子之腹。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配合吧。
  唐皇李世民将李恪派来,总不可能是和他们开玩笑的吧。
  显然,唐皇不会这么无聊,行事也不会这么无脑。
  他们将之前的战事,还有眼下遇到的状况,以及困难全部都说道清楚,最后无奈表示,要是没办法破除吐蕃大军的古怪手段,唐军最后只有撤退一途。
  当然,唐军不是没有打过败仗,就算撤退也算不得什么。
  唐皇李世民可是打仗的行家,只要了解其中缘由,就不会太过苛责唐军统帅和一干将领。
  只是,若唐军主动撤退,会不会助长了吐蕃大军的气焰?
  若是吐蕃大军跟着撤退的唐军,意欲杀入大唐境内可如何是好?
  从它国疆域撤军,和被它国军队杀入本国疆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到时候,边疆地域大打出手,受苦受难的就是大唐百姓了。
  以唐皇李世民的性格,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不说此时的唐军统帅和将领会倒大霉,吐蕃大军有秘法在手战力极强,到时候唐军的损失可就惨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