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8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7/1124

  像是纯阳真人的剑仙之道,还有炼器之道,系统的炼丹之道等等等等,总之李恪此时完全可以吹嘘一句:哥们此时乃是道门基础修炼万事通!
  根本就用不着拿出炼丹的本事,只需要合理的药膳方子,就足够重阳宫里修炼武道的道人们使用了。
  他不会做的太多,中土大唐这里有莫名的力量压制,就算传下法修以及符修之法都很难修炼,甚至就连入门都难。
  话说,西游结束后,车迟国三位国师正好也全部达到天仙层次,李恪和上洞八仙也就没必要全部窝在那里。
  毕竟西牛贺洲乃是佛门的势力范围,他们一帮子道门高层修士,窝在那里实在太过显眼。
  之前有西游之事遮掩,佛门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那里,自然可以蒙混一时。
  可现在西游都结束了,再想不受关注怎么可能?
  不用多想,若是他和上洞八仙继续待在车迟国,指不定佛门就要出动大能直接赶人了。
  顺带的,车迟国的道门基业也别指望能够留存下来。
  还不如他们主动退一步,只留下一位金仙强者坐镇,其余人等主动撤离。
  如此一来,佛门就没有借口出动大能强者了。
  只要佛门不出动大能强者,车迟国便能一直维持下去。
  若是想玩世俗手段,以车迟国此时的国力,根本就不担心外头的威胁。
  有鉴于此,李恪和上洞八仙就此告辞。
  李恪毕竟不是道门核心,和道门其余高层核心,以及某些存在几乎没啥关系。
  车迟国之事,还是得由上洞八仙出面,和其余道门高层核心商量操作,李恪根本就帮不上忙。
  既然如此,他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也就比唐僧一行慢半拍,李恪也返回了中土地界,并没有惊动李世民,悄然回到了重阳宫。
  此时长安城因为唐僧一行正在狂欢庆祝,他也没有兴趣参合进去。
  等这波兴奋劲过去,李世民自然会知晓他回来的事情。
  李恪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李世民绝对不会知晓他主动参合了西游之事,也不会知道此时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金仙巅峰,放眼三界也是一号角色了。
  估摸着,李世民只会以为,他还在五指山,也就是两届山那里晃荡。
  毕竟距离太过遥远,就是以大唐的国力,想要将手和实力蔓延过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回来的时候他扫过一眼,五指山那里,他之前的临时洞府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城镇,就是不知道大唐的官府力量,有没有渗透过去。
  怕是有些难度,因为距离原因,那里很容易形成割据局面。
  以中土王朝早就结束的封国制度,宁可放弃让外人接手,也不会轻易让自己人割据一方。
  对此,李恪没什么想法,除非特别原因,不然以后很少再会过去,才不会在乎那里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除非,车迟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势力触角蔓延到了五指山那,不然他是不会继续理会的。
  刚刚返回终南山重阳宫,他也没有修炼什么的,而是在终南山里的各处道观溜达一圈,和这些道门分支的观主们谈玄论道一番。
  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可能是自己的修为境界太高了吧,倒是听了一耳朵的酸言酸语,显然终南山一干道观观主们,对于此事佛门的鼎盛声势,相当不满意……
第842章
帝王命数难改
  。不管怎么看待西游之事,佛门在中土大唐的影响力,都狠狠提升了一波。
  起码在唐僧还驻留长安期间,佛门的声势真的是,用如日中天形容都不为过。
  别看终南山一干道观观主们各种酸言酸语,可让他们此时和唐僧对着干,却是谁也不会做这等傻事。
  就冲唐皇李世民的态度,道门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偃旗息鼓默默等待佛门犯错。
  幸好,唐僧已然成佛,根本就不可能在中土大唐久留。
  特别是,唐僧乃是依靠磅礴气云恢复记忆,从而迅速恢复了修为的新晋佛陀,乃是不折不扣的法修。
  众所周知,法修在中土地界,那真是被压制得厉害。
  反正以唐僧此时的境界,在中土待着就是受罪。
  就算是从筹功的方面讲,佛门也不会允许唐僧长时间驻留中土地界。
  很快,等长安城的热闹慢慢停歇之时,唐僧一行再次拜别唐皇李世民和一干文武重臣,再次在一干官民眼前乘坐五彩祥云升空而走。
  尽管唐僧一行的离开,再次在长安城掀起一波热潮,可这样的热潮,在当事人离开后很快就退去了。
  就是李世民,没有得到想要的灵丹妙药,对待唐僧一行的热情,也迅速降温。
  若非知晓唐僧一行全都是神仙之流,怕是态度早就变了。
  等唐僧一行离开,除了官方推广大乘佛法之外,也就没其他的动作了。
  也就是在这时,李恪得到了来自李世民的召唤。
  时隔十几年,再次见到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明显衰老许多,李恪甚至能感受到其身上的生机在缓慢流逝。
  “见过父皇!”
  李恪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按照方外之人的礼节见礼。
  “你小子还是这个模样,一点都没有变!”
  看着依旧维持着二十多岁面容的李恪,李世民眼中闪烁莫名神色,没好气道:“说说吧,你小子一走十几年,都干什么去了?”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贞观二十七年,李恪已经三十六岁了。
  按照正常历史,李世民此时已经挂了。
  不过眼下乃是西游世界,情况自然不一样。
  单单就浓郁的天地灵气,就算不修炼,寻常人的身体素质,都要比主世界的同行强,寿命更长可以理解。
  李恪轻笑着解释道:“父皇,我帮助唐军解决麻烦后,就跑到两界山那边修炼去了!”
  “父皇可能也知,中土地界不知为何,对于法修有莫名压制,想要修炼十分困难!”
  这事,作为中土大唐之主的李世民自然知晓,他下意识点头表示明白。
  “到了两界山,那种莫名的压制力量就基本消失了!”
  说到这里,李恪笑道:“我就在那里弄了个临时洞府修行,效果还算不错!”
  至于他只是开头一段时间露面,后面几乎就没有露过面的事情,根本就用不着解释,李世民会自己脑补。
  果然,李世民没有丝毫怀疑,只是询问了一下两界山那里的情况,最后无奈道:“距离实在太过遥远,就算大唐边军想要将影响力蔓延过去,都有些力有未逮啊!”
  “那不如让大哥带一些愿意离开的人,还有罪犯过去!”
  李恪心中一动,提议道:“只要打通了两界山的通道,那里可以说就是一处黄金宝地!”
  看向神色莫名的李世民,轻笑道:“对于大哥来说,离开大唐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承乾,也是这个意思么?”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异样,显然认为这是李承乾托李恪转达的意思。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没有理会李世民陡然变得冰冷锋利的眼神,李恪将李承乾的状态述说一遍,最后才道:“很显然,大哥一家子老是窝在终南山的道观里,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说这是李世民的一片慈父之心,可李承乾过不了心中那道槛啊。
  与其这位废太子在重阳宫抑郁而终,还不如让他去两界山,大唐疆域之外自由发展,能达到什么样子那就得看自己的本事,岂不是更好?
  再说了,一旦李承乾在重阳宫出事,李世民可能不会迁怒,但李治这厮就不好说了。
  要知道,长孙无忌这厮,可是对自己一直心怀戒备。
  若不是长孙无忌没有做过火的事情,加上身上承担了大唐朝堂不少气运,李恪非叫他好看不可。
  李世民的神色很有些纠结,显然一时半会也做不出抉择,淡淡扫了李恪一眼,没好气道:“这事,我自然会考虑清楚再做决断!”
  突然话锋一转直接问道:“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已经修炼有成?”
  说这话时,眼睛都忍不住发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7/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