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9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24

  只是……
  转念,杨戬又觉得有些为难,苦笑道:“三圣母这尊神位……”
  怎么说都是天庭正神,虽然比不得雷部火部之类的重要正神,而且香火也只能说可有可无,但怎么说都能得到天庭的部分气运眷顾。
  本来三圣母的修炼进度已经很慢了,眼下更是已经怀有身孕,怕是以后基本没可能更进一步。
  这时候,要是身上的天庭神职也没了,想想杨戬都感觉不落忍,那毕竟是他亲妹妹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李恪却是不以为意,淡然道:“再说了,三圣母有你这个亲兄长在,凡是知晓这层关系的又这么可能刻意为难?”
  再说了,玉帝的脸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杨戬并没有及时作出决断,毕竟事关妹妹以后的生活,他决定还是回去和舅舅玉帝好好商量一番。
  李恪倒也没有失落的赶脚,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反正这次,二郎神算是欠了一个大人情,这就足够了。
  目送二郎神离开的身影,李恪也打算离开车迟国了,他留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更不可能主动参合车迟国道门修士和外来佛门修士的争斗。
  毕竟,他的修为达到了金仙巅峰,谁知道他出手的话,佛门会不会排出金仙级别的菩萨过来找茬?
  真要那样的话,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车迟国和中底层佛门修士之间的纷争,变成了佛道两家修士的纷争,可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眼下正是佛门大兴,势头正猛的时候,显然道门高层不会在这时候,和佛门开启大规模纷争,除非车迟国能够达到地上神国的层次,显然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
第862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返回中土大唐的路上,李恪在两界山偏向西牛贺洲的方向,看到了一座崭新的三圣母庙。
  同时,也感应到了三圣母的气息,还有在庙门口小广场上晾晒衣物的落魄书生刘彦昌。
  话说,刘彦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尼玛,身上的衣裳都算是质量很不错的,没有补丁也没有污垢,可这厮给人的感觉依旧是落魄不堪。
  显然,刘谚昌的精气神,并没有因为得到三圣母的帮助,就有多大改善。
  就这厮表露出来的气质,能够科举考中就见鬼了。
  他并没有停下来,见一见三圣母的意思。
  既然这位和刘彦昌一同离开中土大唐地界,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后如何,得看杨戬的操作……
  不然,若是按照宝莲灯剧情的发展,以后有得热闹可瞧了。
  返回了中土大唐地界,回到终南山重阳宫,继续自己的逍遥神仙生活。
  也是在和上洞八仙的日常交流过程中,李恪才知晓。
  就在他返回中土地界不久,天庭就悄然开除了三圣母的神籍,也就是所谓的神仙编制。
  从此,三圣母哦不,应该叫做杨婵成为了三界的一名散修。
  这事,并没有在天庭引起多大波澜,三圣母的神位明显乃是女性神职。在绝大部分天庭神灵乃是男性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多少神灵感兴趣。
  只是听闻,杨戬有段时间,基本上从天庭消失了一样。
  李恪猜测,杨戬很有可能,就待在妹妹杨婵跟前,毕竟杨婵已经怀有身孕了么。
  刘彦昌的表现,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太信任的。
  而且,虽然将杨婵的神位剥夺了,也不知道幕后黑手会不会继续拿她折腾,杨戬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对此,李恪只是稍稍关注了一下,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了。
  反倒是长安这边,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取了重阳宫管事道人的汇报后,他知晓了一个十分好笑的消息。
  就在他离开中土地界,前往车迟国和杨戬会面的时候,废太子李承乾在域外另立基业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传扬出去了,瞬间引发整个长安的轰动。
  毕竟是废太子么,当初先皇李世民如何看重,凡是有点年纪的长安官民,哪个心中没数?
  之前还以为废太子已经悄无声息挂掉,可怎么也没想到,这厮竟然跑去外域另立基业了。
  这时候,一些有些能量的存在,突然想起了先皇李世民晚年,一些叫人感觉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那些受到废太子之事牵连的落魄家族,在那段时间纷纷举家搬迁,以后都没怎么听闻他们的消息。
  还有一部西北边军人马,突然间就从唐军序列消失不见。
  另外,就是先皇李世民晚年的那段时间,凡是犯有重罪的囚犯,基本上都被塞去了西北垦荒。
  也就是先皇时期,大唐的人口数量也不是很充裕,不然怕是会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些当时的高官其实已经看出了某些端倪,只是感觉莫名其妙。
  可是现在,他们彻底明白了,原来先皇李世民这是在默默支持废太子,在外域另立基业啊。
  这样的事情,一旦传扬开了,自然就会成为长安官民最关心的话题。
  听闻,当今唐皇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好像没有这样的事情一般。
  这样的举动,更加证实了传言的可信度。
  当然了,长安城的官民其实也能够理解当今唐皇的心思,毕竟当初先皇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若是太过大意,一个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皇位争夺,这对大唐并非什么好事。
  所以,当今唐皇选择了沉默应对,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只是,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唐核心区域的关中地域,和西北边境之间的联系,陡然变得频繁起来。
  特别是那些世家门阀,显然很想在废太子所建立的基业中,也参合一脚。
  毕竟在大唐境内,世家门阀势力虽然强大,可在位的唐皇无时不刻,都在打压削弱他们的力量。
  此时的大唐,可是处于国力鼎盛,军力充沛的强悍状态。
  先皇和当今两任唐皇,手中掌握的权柄都不是说着玩的。
  尤其是军权,几乎牢牢把持在唐皇手里,世家门阀虽然不畏惧唐皇掀桌子,却也得会考虑真的撕破脸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分流部分族人和势力,前往废太子所建立的势力,自然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不仅是世家门阀,还有不少跟随大唐开国的将门之后,也有分流族人子弟,前往废太子所在势力的心思和行动。
  真要说起来,也是当初废太子的名声比较不错,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缘故。
  若非兄弟相残,当时长安上下谁都认为,废太子绝对是继承大唐国祚的最好人选。
  这些风潮,显然叫当今唐皇李治,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想生气却又不敢,不然传扬出去,谁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怪话,他可是不想变成长安官民口中的小丑。
  一个连跑到外域求生的兄弟,都不能容忍的存在,以后谁还敢托付忠心?
  李恪听到这些消息,忍不住轻笑出声。
  以他对当今唐皇的了解,怕是会感觉相当憋屈吧。
  只是这样的事情,根本就避免不了,除非废太子李承乾在外域另立基业失败。
  不然,李承乾立下基业后,总要和大唐有所往来,消息想不泄露都难,只是眼下就泄露得这么彻底,也是有些奇怪了。
  当然,李恪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和他的关系不大。
  反倒是受此影响,原本唐皇的试探之举,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原本被削减的供应份额全部恢复不说,还拿出了不少的皇室资源。
  “既然长安给了,那就好好收着就是!”
  面对管事道人的咨询,李恪摆手不在意道:“眼下,长安皇宫哪还有心思和咱们玩心眼手段?”
  只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封书信,让他也感觉颇有些为难。
  书信是老四李泰这个扑街写的,意思相当简单,就是埋怨李恪这个三哥不够意思。
  竟然帮助老大前往域外另立基业,也没想到他这个扑街王爷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