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24

  这样的事情相当麻烦,林如海还是一口应承,很快就给链二寻到了一位可靠的刑名师爷,效果立竿见影。
  ‘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不仅有跟随地方官处理地方刑名的经验,而且对于大庆朝律法相当熟悉,帮助链二迅速掌握了西山清吏司。
  不说其他,起码下面的官吏,还有来自西山省府县衙门送来的刑名文件,想要糊弄他不太可能。
  如此,那位刑名师爷迅速得到了链二的认可,但刑名师爷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别的不说,这位得到链二信任的刑名师爷,对于京城官场,还有省府一级官场的理解不够,在这方面帮不上多大忙。
  按贾琮的理解,这位刑名师爷更多的是‘专业人才’,而不是专门研究官场,又有丰富经验的老油子。
  想要其对官场有透彻理解,不是难为人么?
  本来链二尝到甜头,还想请林如海帮忙寻摸精通官场门道的师爷,或者说幕僚更为恰当,不过被林如海劝住了。
  林如海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存在相当危险,一个不好链二就可能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好处全叫人家得去了,黑锅就让链二背上。
  这样的事情在官场上不少见,可不是说着玩的。
  为了暂时打消链二的想法,他还举了几个实例,每一个都是触目惊心,最后都以雇主倒霉结束。
  之所以是暂时,也是林如海的为官经验。
  等链二熟悉了官场的基本门道,对于刑部事务有了详细理解和认识,再请熟悉官场运作的可靠师爷不迟,起码不会轻易被蒙骗了去。
  这些,链二到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全都道了出来,最后无奈道:“哥哥我眼下身边缺少得用,又能信任的人手,不抓你的壮丁抓谁的?”
  他可是对贾琮这个庶弟的武艺有深刻记忆,当初一起下江南,在运河之上贾琮这个庶弟的表现不可谓不惊人。
  而西山这地方可不太平,搞不好就可能遇到危险,要是身边没有得力护卫怎么成?
  没错,之所以要贾琮一同前往,就是把在个庶弟当做了护卫使唤,起码心里也能安稳不少。
  再说了,以贾琮当初在扬州的表现,还有后面林姑父对其的看重,可不仅只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存在,起码脑子绝对灵光。
  要是脑子不灵光,能以一本小说在京城掀起偌大风波,逼得他不得不避风头么?
  链二也没隐瞒心中想法,笑嘻嘻就说了出来,把贾琮弄得好一阵哭笑不得。
  “西山又不是龙潭虎穴,用得着如此小心谨慎么?”
  贾琮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好奇问道:“我可没听说西山那边有多糟糕啊,还是说链二哥你胆小如鼠……”
  “你才胆小如鼠!”
  链二顿时不乐意了,没好气说出一番叫贾琮目瞪口呆的事儿来……
第125章
蜂窝煤惹的祸
  话说,西山与京城接壤,按说朝廷和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应该相当不错。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两地交往频密,商业人员往来相当繁盛。京城权贵的触手也跟着蔓延而至。
  这本来没什么,京中权贵最多也就是弄几个庄子什么的,至于煤炭之类的矿产并不在意。
  在没有工业化之前,煤炭的利用率不高,赚的纯粹就是辛苦钱,哪入得了京中权贵的法眼?
  可是蜂窝煤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单纯的烧煤,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起燃麻烦,更不好控制火候,京中寻常百姓家庭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讲究体面和生活质量的富贵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烧煤把家里熏得黑乎乎的常年飘荡难闻异味。
  而且还占地方,常年煤灰飘荡可不怎么讨喜。
  这也是煤炭虽然逐渐取代柴火,却不怎么受富贵人家待见的主要原因。
  蜂窝煤却不一样,配合特定的炉子,不仅燃烧更加充分,通过烟囱将废气排出气味不重,而且还能时刻掌控火势大小,相当的简单实用。
  不仅如此,制好的蜂窝煤运输起来也不算麻烦。
  随着蜂窝煤和烧煤炉子在京城迅速推广,逐渐取代了柴火混合煤渣成为了主要的燃料,周围地界也跟着兴起了烧蜂窝煤的风潮。
  话说,链二虽然失去了京城市场,可在贾琮的技术指点下,同样在京郊以及通州一带,赚到了不少银子,而且还相当稳定。
  这也就是他没有继续向贾琮,求赚钱门路的底气所在。
  当然,以荣国府的权势,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
  随着时间推移,看上蜂窝煤生意的权贵不要太多,他们看上的自然是一个个人口众多繁华城市的市场,至于购买力低下的郊外农村,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蜂窝煤的技术,还有煤炉子的制作也并不困难,就算没有链二手下成熟工匠团队的指导,多尝试几回也就差不多了。
  由此,煤炭的需求量大增!
  京城附近之前也是有煤窑的,大部分都是私人小民窑,几个官窑根本就不顶事。
  结果,以往没有权贵关注的小煤窑,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若不是链二下手快,而且拿到的都是小煤窑的话,根本就没法控制几处煤炭来源。
  因为之前下江南,还有后面推广新书之事,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贾琮对于京城煤矿资源的变动情况,根本就不清楚。
  通过链二的描述,他这才知晓,最近两年京城地域的煤矿资源争夺战,到底有多激烈和血腥。
  皇亲国戚,内阁大佬,还有顶级勋贵纷纷入场,经过一番激烈争夺,最后的胜利者却是内务府!
  “三弟你是不知,听闻争夺京郊煤矿最激烈的时候,甚至动了刀子死了不少人!”
  说起这个的时候,链二一脸的惊魂未定,显然他对当初的激烈场面还心有余悸。
  “链二哥手中的煤窑,也有人强买么?”
  贾琮笑吟吟问道,他倒是没什么感觉。
  利益之争本就血腥残酷,想要温情款款各守规矩,除非链二拥有强悍到旁人不敢轻易招惹的实力,或者干脆就是规则制定者,不然都是妄想。
  “当然有!”
  说起这个,链二的脸色十分难看,摇了摇头将心中不爽强行压下,庆幸道:“幸好三弟当初早有提点,我那些的煤矿规模不大不说,都在相当偏远之地,这才没有被抢走!”
  贾琮自然不是神机妙算,只是知晓现代社会,对于能源的争夺到底有多激烈,为此甚至不惜发动延绵日久的举国之战。
  所以,当初建议链二主动放弃京城市场后,将目光转移到京郊,顺便弄到几个地处偏远,产量一般的民间小煤窑。
  反正郊外的百姓购买力一般,煤炭的需求量比较固定,用不着挤破脑袋争抢中大型煤矿。
  结果没想到,却是让链二在这一波的煤矿争夺战中,没有受到太大波及,手中的几个小煤窑没有被强取豪夺。
  荣国府的牌子,吓唬一下地方官员还成,对于京中权贵屁都不是,根本就没资格参合这样的事情。
  不然,以荣国府那筛子一样的保密状况,贾琮早就听到传言了。显然这两年的京郊煤矿争夺战,荣国府连参合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
  不管是二太太王夫人还是凤辣子王熙凤,都是见钱眼开的主,要是有机会大把赚钱她们可不会放过。
  另外,他也琢磨着,可能有顶级勋贵大佬发话了,内务府这才没有下手强抢,不然链二的几个小煤窑能不能保住,真的很难说。
  不说京郊煤矿争夺战,没能抢到能够源源不断产生利益的京郊煤矿,一干京中权贵自然不会答应。
  然后,与顺天府接壤的直隶地界,西山以及关拢之地的煤矿,就进入了这些京中权贵的法眼。
  特别是西山的众多煤矿,一时间纷纷易手,成为了京中权贵的手中物。
  煤矿多了,需要的劳力自然也就跟着多了起来。
  咳咳,以眼下的生产力水准,别指望有什么挖矿设备,挖煤全都依靠人力。其间为了压榨劳力获取更多利益,种种血腥残酷手段不必多言,参考现代各种黑窑便知。
  单就煤矿一项,西山便多了无数的犯罪,刑部衙门能够知晓的,绝对只是冰山一角,不用想都知晓西山的治安状况,绝对好不到哪去。
  这也是链二想拉贾琮一同前往的主要原因,他要是贸然前去不说安全隐患极大,搞不好会出人命。
  西山的地方官府,还有地方势力,不明情况下可能会怀疑他这是‘微服私访’,真要如此的话下场可不会太好。
  辫子戏中总爱微服私访的康麻子,不也一样被地方豪强送进矿产做苦力么,别指望地方豪强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会多忌惮朝廷的法度威严。
  把人杀了就杀了,只要手尾干净就成了无头公案,谁都不会往死了追查,搞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第126章
低调
  不仅是突然红火起来的煤矿,西山那边还有边镇存在,紧邻西北塞外是防备塞外异族的重要边防之地。
  红楼原著中导致贾家,或者说大房最后彻底败落的平安州,也就是西山的一处边塞重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