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校对)第9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1124

  李恪好笑道:“猴子早在几年前,就不知跑哪里去了。”
  接着,他就将之前,他和唐僧师徒互坑的事情,当做笑话和杨戬说了一通。
  最后才道:“至此之后,我一门心思放在车迟国这里,真心不清楚唐僧师徒的动向……”
第888章
淡然
  虽说很是好奇,刘沉香这小子,有没有寻到孙猴子,最后是否参合了灵山之事。
  不过李恪并没有参合的心思,就算杨戬主动上门寻求帮助,他也只是吩咐车迟国的道门势力帮忙探寻,本身并没有出马的意思。
  找到人后,若是刘沉香这小子中二病发作,李恪是跟着一起发疯,还是冷眼旁观直接得罪杨戬?
  既然怎么做都讨不了好,那干脆直接不参合好了。
  对此,杨戬显然颇为不满,不过最后什么都没说。
  毕竟,李恪已经帮忙了,车迟国作为西牛贺洲第一强国,一旦发动起来也是不可小觑。
  起码在寻人方面,比起他盲目乱撞要强得多。
  话说,自从西游开始之后,天机就一片混沌。
  可能,大罗金仙及以上级别强者,可能从混沌的天机中,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某种情况,但这样的能耐绝对不包括太乙金仙。
  更别说,杨戬乃是不折不扣的体修。
  这厮本就不擅长天机演算,就算最近开始在识海观想星辰,可也没办法在混沌的天机中,寻找他想要的信息。
  处理完了杨戬的事情,干脆请杨戬在寻找刘沉香的过程中,就在车迟国王室道观临时落脚,李恪并没有在此作陪,而是悄然离开返回中土大唐。
  大唐这里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武太后依旧还是武太后,并没有变成武则天。
  只不过,不少太宗的儿子被强行送离大唐。
  皇室和朝廷给出了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给李唐皇室子弟一个在外域另立基业的机会。
  实际上,却是武太后因为忌惮李唐皇室的力量,干脆将太宗的儿子们全部送走,眼不见心不烦。
  甚至,李恪从管事道人那知晓,都有天使来到重阳宫,询问李恪有没有在外域另立基业的心思,他们背后的主人可以帮忙云云。
  李恪当时正在‘闭关’,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答复。
  他对此倒是不怎么在意,武太后比起正常历史上,可要‘手软’得多,起码没有对李唐皇室子弟痛下杀手。
  只能说,他当初顺手帮了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作用,眼下就彻底显现出来。
  不要说武太后,就是李治在位期间,权柄最盛的时候,都不敢轻忽两位在外域另立基业的兄长。
  眼下李治莫名其妙的挂了,武太后确实权倾朝野,却还是相当忌惮李承乾和李泰哥俩。
  武太后想要给这两上手段,怕是根本就没有效果。
  可以说,太宗一干子弟中,除了李恪这个早早拜入道门的存在之外,能力最为出众的就是这两位。
  武太后不敢保证,若是她想要以周代唐,怕是这两位太宗嫡子,立即就有了出手干预的借口。
  指不定,以两人的能力,还真就有了翻盘的机会。
  武太后指定不会给哥俩这样的机会,所以她也就失去了以周代唐的可能。
  另外,就是新任唐皇和武太后之间的争斗,可以用一个激烈来形容。
  对此,李恪只是轻轻一笑不置可否。
  几年时间不见,重阳宫下属的武院,倒是出了一些人才……
第889章
回归
  李恪返回中土大唐后,这才知晓大唐这里出现了武者暴增的景象……
  这都是重阳宫掀起的‘歪风邪气’,谁叫重阳宫之前一口气收了数万门人,经过几年的培养已经出效果了。
  一些练武初入门径的武者,受不得终南山这里清苦的生活纷纷离开。
  就算只是初入门径,可一身武艺也算是可以了,起码放在军中混个伍长什长的不成问题。
  本来已经稳固的社会,突然涌入众多颇有实力的武者,很显然会闹出一些动静。
  出了一些持强凌弱等等不好的事情,地方官府和朝廷对此都相当不满,朝廷甚至直接发文质问重阳宫。
  重阳宫自然不会因此就放弃山下的门人,表示愿意配合朝廷组建六扇门,专门针对武者以及一些强人不法之事。
  这些,都是李恪‘闭关’前,早就吩咐好的事项。
  他倒不是真的要和朝廷对着干,而是在实验武者为尊的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有什么问题,又有什么积极的方面?
  对于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有没有帮助?
  这些,都是相当不错的参考,等到他返回主世界后,可以根据形式不同借鉴一番。
  当然,他也没有坑害大唐帝国的想法。
  既然九州结界不允许法修大量出现,那就换成修炼锻体术的武者好了。
  伴随九州结界的威能下降,大唐境内逐渐出现了一些妖魔鬼怪,与其什么都不做,还不如推广武学提升大唐百姓的个人力量。
  就算此时佛道各大支脉想要培养法修,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出现大量人手,还不如先让武者顶上去。
  所幸此时大唐武风鼎盛,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对于学武练武都相当积极。
  朝廷在发觉重阳宫确实没有什么不该有的野心,甚至还要请朝廷派员入驻山下院堂,也就没有太过折腾的意思。
  不知道武太后是不是知晓了一些东西,总之她这次没有刻意针对的意思,十分难得。
  李恪回来之后,了解了这些情况,对此还算满意。
  单靠重阳宫一家,显然想要推动整个大唐武道出现爆发式成长,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不过李恪觉得,重阳宫开个头还是不错的。
  等到其他势力,见到重阳宫培养的武者遍布大唐各地,重阳宫的声势也跟着一路攀升,就不信他们不眼红模仿。
  等到整个大唐的武道晋升一个台阶,拥有正面对抗某些妖魔鬼怪实力的时候,就算九州结界的压制力量进一步削弱,寻常百姓应对那些妖魔鬼怪也不再是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李恪识海中的福运宝塔,最近一段时间的气运连续膨胀式增长。
  之后差不多十年时间,李恪基本上就是在中土大唐,以及西牛贺洲车迟国之间来回坐镇。
  期间,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一切都相当安顺。
  他倒是听闻,杨戬受到亲外甥刘沉香拖累,和唐僧师徒搅合在一起,一边保护如来转世之人一边和赶来的魔道强者大打出手。
  刘沉香这小子确实是个修行天才,本身小小年纪已经修炼到了地仙层次,手中拿着的先天灵宝宝莲灯,更是在和魔道修士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甚至有那么一回,竟然将一位太乙金仙级别的魔道强者,生生用宝莲灯释放的神火烧死。
  刘沉香和宝莲灯的名头,也跟着历次战斗迅速传扬开了。
  李恪只当听了个乐子,丝毫想要参合进去的心思都无。
  也就在这期间,如来转世度过重重磨难,终于重证自我,杀回灵山赶走了无天魔祖。
  天庭那边也恢复了正常秩序,三界从此又回到了以往状态。
  只是,似乎天地环境有些异常……
  随着识海中,观想出来的群星恶煞数量越来越多,李恪的神魂力量,以及和天地之间的感应越来越强大。
  他察觉到,三界的天地灵气,正在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减少。
  也就是说,三界正在慢慢“退化”。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一旦三界天地灵气‘退化’到一定地步,整个世界的级别都会跟着下降。
  这么说吧,此时的三界,勉强还能算是大世界,能够支撑准圣巅峰强者存在,但是圣人已经不允许出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1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