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1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157

  随后赶到城头上的他们,所看到的是城外立下的营盘里一片狼途鼠窜,又被远出围拢过来不断喷涂绽放出烟气和火光的铅灰色阵列,所驱赶着争相奔逃践踏的情景。
  而城外各部原本泾渭分明的旗帜和标识,都已经在这一片大乱当中混成一团,又被丢弃踩踏在地上而完全无法辨识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这又是怎么回事……”
  还未等他们在一片惊乱当中,当场交涉着重新商定和协调出,是否该派出人马去支援城外,又该派出那一只人马去阻拦和截击这些外敌……
  这时候,城池的远端再次传来一声巨响,然后是崩如山倒的呼啸和叫喊声。
  “破了……破了……”
  “敌兵入城了……”
  霎那间他们大多数人的脸色都变成惨白和铁青的颜色。
  而在远方一处城门负责操作门闸和吊板的夹城内间里,已经横倒了好些尸体,其中大多数都是被人从背后突然杀死,而悠然有些死不瞑目的狰狞味道。
  “焦大,做的好……”
  团虞侯施恩对着满脸烟熏火燎和血腥味的老乡焦挺道。
  “有这番投献的功劳……”
  “保举你一个月入三十缗的前程,俨然不在话下来……”
  然后他又转身对着身边一群虽然手持沾血兵刃,看起来仍有些愣神和恍惚的兵卒道。
  “你们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眼看大势已去亦……”
  “给城里那些人卖命还有什么好处……”
  “难道拿你们的家人亲族,给这些注定灭亡之辈陪葬么……”
  “去告诉那些你们相熟的乡党旧识……”
  “及时反水或是恭迎王师,才能姑且保全己身,乃至得到应有的奖赏……”
  半天之后,我就已经站在了宽城的东南门外了。
  “这就拿下宽城了?……”
  这也未免太容易了吧,容易的我几乎以为这是一个陷阱,或者说是诱敌深入的手段;
  不过我看着已经插满了宽城(今长春市附近)城头的风雷旗和对我欢呼致意的士兵,以及开始居高临下用吊装上去的炮车,向着城内开火的隆隆动静,不由将这个念头给重新按耐下去了。
  对方这种诱敌深入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又不是北朝洛都保卫战那种举国存亡之下,可以动员起来的规模和体量。
  原先,我只是觉得在滩头阵地上已经积累了上万可以出击的军势之后,决定尝试性的发动一次全面攻击,将过于突入的先头部队给接应起来;结果才堪堪摆开齐头并进攻击的战阵,数路推压上去稍加使力之后,遇到就是城外驻留营盘各路人马的全面总崩溃。
  至少两倍与我方的敌势,就这么被轰击的喊爹叫娘着争相溃败下去了。他们由此表现出来的临阵素养和反应,简直比我们在辽东城下遇到的那些诸侯联军,还要更加糟糕和浮滥的多;
  也根本没有传说中北地联军那种彪悍无畏,出生入死的气象或者说是斗志;至少之前那些辽东诸侯联军权限战败后,还是实打实各自为战的盘踞在营地,或多或少继续负隅抵抗了一阵子。
  而这些北盟的军队在铳炮合击面前,却是像是被惊吓的鸟兽群落一般,连主动迎击或是局部反击的意愿都很缺乏,就这么呆板被动的坐视着其成着淮军攻势,从一处处被摧毁打破的营地里驱赶出来,又不断的加入到返身冲击本阵的溃亡人群中去。
  他们甚至用争相践踏留下的尸体和伤员,把后方那些完好的营地和阵线的防御工事,都给冲倒踩平铺陈过去。
  然后,就这么一路被推进逐杀到城墙之下,才走投无路的叫喊和哀呼着,大片大片的当着城头守军的面背靠着城墙,像是被赶到悬崖边上羊群一样的努力堆积在一起,对着进逼的火铳排射和刺刀突刺,各种跪地求饶和束手就擒……
  而在大多数过程当中,城头上甚至连像样的反击和掩护都没有能够发出来,就这么目瞪口呆一般的眼睁睁看着,我军在城下追亡逐北而像是放牧一般的,将他们逃到城墙下拼命呼救和较好的友军,成群成堆的解除武装后驱赶到后方去控制起来。
  然后才有人想起来要射箭,结果是准头甚差零零落落的大都落在逃过来的溃亡人群中,而加速了他们溃散和跪地投降的驱使。
  随后,又有将士发现对方甚至城门前对应围攻的基本准备都没有做好,于是临时取得前阵指挥张宪的同意,合理掩护着左右把一小车特种爆裂火药给送到城门上去;然后在定向爆破的轰然一声当中,炸开成四分五裂的几大块,再用锤子和斧头轻而易举的就捣凿下来。
  这才发现对方甚至就连在门后甬道里,安排的填塞物和障碍都没有,而只是仓促派下来来了一队披甲不全的兵卒,试图人为的封堵住城门;这时候被抬架到城门口的转轮大铳,和散射小炮就充分派上用场了,在毫无遮掩和躲避的情况下,被轰击的血肉横飞人仰马翻,焦头烂额的丢下一地尸体仓皇败退下去。
  就这么被我军将士一鼓作气冲了进去大开杀戒,用投掷的爆弹和火油弹给轰炸的抱头鼠窜,任由领头军将的叫骂和督阵,也根本顾不上阵列和次序,就把据守城头阵地和要点给丢个干净的了。
  于是随后的半天时间里,宽城七门的南门和东南门,都已经相继落入了我军的掌控当中。
第1115章
归远(十)
  黄龙府。
  宽城高墙门楼之上,两大总兵官无论是单廷珪、或又是魏定国,都已经没有了继续争执或是较劲下去的心情和意愿了。
  对面城墙飘扬的紫电赤焰旗下,众多铅灰色衣甲的淮军,正在拆除和清理城墙附近的坊区,继续构筑和巩固着夺来的阵地;而那些毫无遮掩具列在城外的淮军,层层叠叠的分作无数个大小衣甲鲜明的方阵,其中还间杂着各种重型器械和车马,其间各种的肃杀森严让人光是看着就是不寒而栗了。
  虽然在城外被击溃的,主要还是北盟当中那些身为强藩七翼,从属和附庸的中小诸侯势力,而除了少数督战的部队外,驻留在城中的本部人马大都完好,但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因此乐观和释然得起来;
  毕竟,他们平时赖以维系的权势和影响力,也是需要这些从属和附庸的势力,才能在自家的领地以外的地方得到贯彻和行驶的。
  因此,哪怕这些年的动乱下来,一些地方上藩领早已经不复旧观或是干脆就绝嗣了,他们也依旧会以存亡灭续的名义,想方设法找出个关系最近的“幸存者”来,好在盟会里继续维持这一席之地和相应的名头。
  要是往常这些附庸就这么轻易覆灭了,他们这些故主会很乐意的安排自己的亲信和子弟,去继承相应的家名和领地人口,以便完成本家的变相吞并和融合。
  另一方面,虽然他们这部联军在城内还有大约四五万的部队,但是却是分领在各家藩主手中的,军力最多的一家单氏也不过八千藩兵而已,其他三千都是临时新募的城民和收拢兼并自其他藩家的散兵游勇;
  而原本实力稍强于单藩的魏氏,因为在城外损失了好几只偏师,而只剩下不到七千战兵,但至少在城中还有五千其他形形色色的义从和附庸兵员,因此光是这两家就占据了临时联军的半数。
  也是相互视为日后瓜分黄龙府和入主宽城的最大竞争对手,而屡屡在关键事务上争夺优先和主导权。
  至于余下四藩因为无法直接与之相争,而分兵驻留城外的缘故,则在实力损失的要多一些,只能暂且依附其中一方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像是六翼诸侯中最弱的高氏,甚至在这城里只有三千藩兵和一千滥竽充数的杂役。
  而在城西角,因为局势的变化而实力排位,骤然提升到第三的参氏藩驻地之内。
  而最终重新被起复的领兵官周昂,也在看着自己的岳父兼藩主参盛,在对着一名特殊身份的信使吩咐道。
  “我派你穿过本家的驻防地,去私下见那位……”
  “自然是想尽一切发自弄清楚他的来意和用心……”
  “并许你一应的权益手段和信物……”
  “试探对方可以用来交涉的底限在哪里……”
  ……
  初步拿下宽城两门之后,淮军就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占据了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之后,开始就地整顿和重新收缩部队。
  而对于这个战果和事情的发展,当初偷偷乘船渡过江来的那位秘密信使,已经完全是震惊和骇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一味的在我面前唯唯诺诺的,表现出一副予取予求的姿态来。
  当然了,我这里也有比较尴尬的现实,因为一连串计划外的战斗和损耗,虽然军中的伤亡较小士气也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基本物资都还够用,并且可以通过辽地来征收和调剂;唯独就是火药的消耗有些补充不上了,也就够再打两三场中等规模战役的程度。
  此时,又有后方的新消息送过来了。
  似乎是因为乘着我不在坐镇的缘故,后方的淮地治下又掀起来新一轮渗透和试探,或者说是私下收买和拉拢的浪潮。
  只是打着的旗号五花八门的什么样身份背景都有,甚至连我过去的一些关系户和老交情都有;唯独没有比较正式的官方身份直接出面,显然他们的立场和目的并不是那么一致,私下也还是多少忌讳着什么。
  现在,以国朝的名义许之一升官发财的前程,或是直接、间接、拐弯抹角的厚赠馈给手段,安排女色接近和诱惑什么的,都已经是小儿科了,现在又出现了更加隐蔽的方式;
  比如主动与淮军的中上层将领制造机会接触,然后以同乡和旧识的名义,安排多次偶遇相应女性的机会。
  再以热心人和大好人的身份,试图进行联姻和结亲;而这种拉拢和腐蚀的手段,就未免有些长远布局和潜移默化的打算了。
  无非就是财色权势前程什么的诱之以利,抬出自己背后的靠山威之以势,或者拉着昔日的交情和渊源,来动之以情之类的传统和老套手段。
  对此我的公开态度也很明确,“把糖衣吃掉,炮弹丢回去就行”,只要于公无私就没有什么不能对人明言,也不敢消受的结果。
  因此,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只要愿意如实上缴报备整个过程,相应收受的好处依旧可以受用下来,就算暂时用不上,也交公折算成一定比例财货,而在淮镇体系下继续换成其他地方的用途;
  毕竟,除非不计代价的动用举国之力来投入,不然光靠那些门阀勋贵背景,私底下所能够用来收买个人乃至少数人的资源和投入,总是有所限度和穷尽的。
  我就不信躲在幕后的对方能够像亡水里丢钱一般的,源源不断的尽情填满这个无敌洞。而对于更加隐蔽也更加的后者,就不好采取什么实质上的对策和计较手段了;
  难道公然禁止我的军将们对倒贴上来的妹子有所动心和想念么,或者干脆派人去私下破坏这个过程么,但干扰和破坏得了一时,却防堵不了一世的;
  而在后方能够做到比较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鼓励来自淮镇体系内自发配对的婚姻,以及定期有组织的相亲活动,来取代和占据这片后宅家眷当中的阵地了。
  不过对我而言这些都是旁枝末节的小节,关键是我能够继续源源不断的通过战争,给后方带回来更多地盘,资源和劳力,继续做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基础。
  大而言之,只要能够保证淮镇现有资源和利益体系的良好运作势头,继续用土地和财富、功勋和荣誉、前程和出路……等等切身相关和利害因素为纽带,将绝大多数的普通将士和士民百姓,直接或是变相的捆绑在这个利益共同体和初步发动的战车上上;
  就算是军中少数的中上层有所动摇,也未必能够拉的走除掉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毕竟,除了少数为一时之利所诱惑的投机者,或是别有用心和任务的潜藏异见分子之外;
  绝大多数人是没有那个足够的决心,放弃现有走上正轨的安稳生活和已经通过努力获取的现有一切,而一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为一句空口白牙的许诺去冒险改换门庭,而谋求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且,在淮镇现有的制度下,想要像是传统藩镇一样,光靠收买几个关键人物,就能改变成建制军队的态度和立场,或者去驱使他们做些什么,同样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