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10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9/1157

  谜样生物突然丢给我一份东西道。
  “还是通过我们已经暴露和放弃的秘密渠道,给送过来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我不由的有些疑惑起来。
  当初可是这位不顾巨大的风险和危机,变相的向我示警和密告的恩情,所以了为了避免过多牵连到她,我还是做了一些后续布置的。
第1212章
淮动(八)
  笼罩在暑热异常当中的广府七月,让人觉得格外的漫长与难熬。
  随着愈来愈多破产破家而流落街头的各色人等,光是每天因为暑热毙命,而从街头被抬走的尸体,就装满了十几辆的大车。
  而在首山宫,新迁移为内朝所在的天宁殿。
  水雾带来的凉风习习,却弥漫着某种让人心惊胆战低气压的华美宫室之中,看起来形容倦怠到极点的监国,看着小心翼翼走进来年轻隽秀的臣子兼作奏进官道。
  “说吧,还有什么坏消息和噩闻么……”么。
  “反正孤已经听的够多了,也不差这一桩了……”
  “禀告君上,江宁有所消息称,淮逆疑似在淮南聚以重兵……”
  对方。
  “又有私募水师为护翼,屡屡寇掠焚毁沿江关津渡头港埠……”
  “此外,留守司从江东道发起的数路……”
  “渡头桥津夺还作战,都已经相继失利了……”
  “江州、太平州沿岸的地方水师驻泊地,亦是亦是为贼势所毁……”
  “时亦多有忠良义士,冒死乘夜自江北撑舟逃归……”
  “言称所见各路人马往来如织,昼夜不绝于道途……”
  “亦有车船水军并进,前后皆不见首尾……”
  “却是孤一直看走了眼……”
  当代大相国却没有勃然作色,而是嘿然自嘲的扯出一丝冷笑。
  “小阕了这位的能耐和手段了。”
  “淮地这些年的困顿与艰难,怕都是做给世人看的幌子而已……”
  “不但已然有了自立淮上之资……”
  “就连淮南道的江北之地,亦是早就有了并有之心了……”
  “只可惜了哪些,试图力挽危澜的忠臣义士了……”
  “前前后后多少载的经营和布置,都因为所任非人所,都一朝成空了……”
  “还请大府勿要为贼势所虑……”
  年轻臣子正色道。
  “孰知罗逆据有淮上方才多年光景……”
  “定然是根基浅显,多以横暴手段才勉以得逞一时……”
  “只消国朝兴动王师一至,定是势如山崩岿然而绝……”
  “而人人皆是心向朝廷正统而仰慕大义名分的……”
  “就算一时贼势昌横江北,朝廷亦有北地各位守臣、藩帅的百战劲旅不是……”
  “只要及时聚兵上自荆湖顺流而击……”
  “北地的百战劲旅?”
  听到这里,大相国不由的在心中苦笑了一下,却不想把更多东西对这位年轻臣子点明出来,而只是泛泛而论道。
  “经此变乱朝堂诸公皆有异论,尚不知北地诸帅尚有可用呼了……”
  “更有言招还诸帅,而收聚兵马保住江南诸道为先……”
  “只是都被孤给留中了……你明白么……”
  他的这种无奈也代表了国朝现在所必须面临的困境和局面。
  朝廷手上大多数堪堪可用的精兵强将,现在都在上千里之外的天南之地平叛,刚刚才打下叛军盘踞的大本营,而亟待休整余补充,再也经不起长途的辗转奔波了。
  就连后续渡海而击的追剿战事计划,和就近对西海道各岛洲的镇压方略,都不得不暂停了下来,而改为采取更加怀柔的谈判和交涉手段。
  正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环节上的失手和挫败,不但让国朝失去在北地最强大的一只武力和强镇,也几乎让国朝在岭内、岭外、北地三线作战得来的整个局面和态势,都出现了各种动摇和崩滑的岌岌可危趋势了。
  国朝以七道一畿的路上疆域,虽然看起来犹有余力,但是也经不住到处分摊和应对所需的,尤其是在缺少了淮镇这只北地最有力的支柱之后,所造成了骤然消长变化与落差。
  因此,朝中一度还有人出了个看起来现实的馊主意;
  居然是建议对婆罗洲的罗藩本家,抢先采取严厉的惩戒手段,以起到震慑和威胁的效果,乃至令对方有所忌惮;但是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无论是东海道还是西海道,国朝用来镇防各处要冲、望邑,和制衡左近藩属的驻屯军,已经被抽调的差不多了。
  就算是偌大东西婆罗洲也没有例外,各处据要当中在账面上存在的驻屯兵马加起来,也只剩下不足万余而分散在十数处;而且相对富庶繁华人口稠密一些的东婆罗洲,朝廷在西婆罗洲的驻防兵马就只有三处,而且距离罗翻所在的抚远州都相去甚远了,可说在当地的存在感已经微薄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而在朝廷依旧能够发挥部分职能和权威的城邑市镇之中,也就剩下一些地方官府自募的团练、乡勇之类,用来维持日常的次序和执行一些捕盗、镇压土族的职能,从来就没有人指望他们能够扫平和荡清,这些诸侯外藩的领有和私兵。
  更别说原本就因为加税和摊派诸事,对朝廷隐有怨怼和不满情绪的东海道外藩诸侯们,由此引发的反响和连动了;这一边面是实在鞭长莫及,而导致实际的付出与最终所得毫无价值利弊可言,一方面则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在西海道已经普遍离心离德,而尚未完全平复的情况下,再在还算顺服和保持臣子名分的东海道诸侯当中制造口实和争端的话,那就真是让一切都不可收拾了。
  只怕一个不好,震慑和忌惮的效果未能达到,就先是给了东海道那些与淮地多少有所利益牵扯的诸侯分藩们,乘机掀起公然抗拒朝廷权威的口实与把柄了。
  “只是还有一桩事情,须得禀告大府……”
  年轻奏进官想了想,又转而言他道。
  “哦……”
  “却是事关晋君的见闻……”
  “就算是晋君,又当如何……”
  大相国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变成长叹道。
  “曾有人亲眼所见,公女相随近侧而亲熟不减……”
  “孤……孤……且知道了……”
  大相国不由有些神色恍惚了下,遂又倦怠的摆摆手。
  “你且退安吧……”
  “你对此事怎么看……”
  然后,他招来了另一名心腹臣下,新提拔为枢机五房之首——兵科判事的刘道静道。
  “此辈狼子野心,恨不能代国讨之……”
  对方慨然表态道。
  “只待君上一声令下,拼的粉身碎骨全不顾也要灭取此僚的……”
  “好了,如此的虚言我已经听的够多了……”
  大相国有些不耐的打断他道。
  “你先替孤带个口谕去江宁府……”
  “顺便确认一件事情好了……”
  “我会让四海卫的人,伺机协助你行事……”
  “诺……”
  ……
  “主持岭外局面的大将军孙静邦,积劳成疾猝死于任上?”
  “五路行司总管宁冲玄抱病出来理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9/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