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57

  毕竟,这些可都是他一手重新打造出来的山后骑兵和子弟,其中并不乏追随他征战多年的老手和健卒啊;自成建制以来就累计大小数十战,冲锋陷阵杀敌无算,几乎没有他们冲不开的阵列,也没有他们甩不掉的敌势;
  就算是那位河北大都督张邦昌麾下,虽然号称战将如云而作用十数支军序二十万大军,却也为他手下这些马上健儿所牵走和支使的团团转,而在多数时候始终莫能奈何之,被屡屡掳走财货人口,只好龟缩在各个城隘里做那严防死守的被动应对之举,或是远远堕栽在屁股后面吃尘……
  然而,现在竟然因为自己一时的轻率和忽略,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轻易摧折在了,这些主动在城外迎战的淮军火器阵列上。
  更关键的是当场挫磨掉的锐气,虽然目前只是折了第一阵,但是他们由此所现身说法的遭遇,却是已经足以波及和影响到了剩下几阵人马的士气和人心了。
  正所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基本道理,在他们这些急促奔驰回来赴援的骑兵身上,同样适用的。
  然而,就像是在印证他的担心一般的,姗姗来迟的淮军骑兵也像是越好了一般的,不紧不慢地出现在了战场的北侧当中。
  虽然暂且侦测到的数量并不算很多,却让他们就此脱离战场重整旗鼓的转进大业,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
  “这就是韩忠彦所指望的外援么……”
  逐渐已经转为昏沉的天色之下,我站在门楼上眺望着远方且战且退的阵列。
  “也不过时如此而已……”
  在淮军骑兵的冲击和骚扰下,这个过程看起来并不算顺利,时不时有位于边缘的小股部队被打散,或是从后退的阵列中分割出来;但是从整体上的士气和次序而言,这部处于下风和撤退当中的军伍,却是始终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波动和混乱。
  只可惜在城外相应区域内游曳待机的骑兵少了些,只有骠骑两营猎骑一营,外加几十个游骑团而已,不然依靠步队为铁占骑兵锤击的战术,还能取得更多的战果和胜势。
  而在幽州城郭里,发生在内城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因为内城守敌的负隅顽抗到底,目前已经控制下南面和东面城墙的小半个部分,看起来还要继续挑灯夜战下去的节奏。
第1232章
平卢(十八)
  夜色笼罩下的幽州内城依旧是战火如荼而杀声震天。
  只是这淮军控制下的内城部分,在入夜之后就不免再度遭到了依仗地形之利的平卢军的反攻和渗透,与白日里交手不断而多次击馈和打散的老三军(经略军、静塞军和威武军)有不同,这次主动出击和反攻的,却是更加难缠和装备精良的环城卫和衙前兵。
  而在开裂了大半的内城南段墙下,靠着城墙成群成行席地而坐,而将整备好的火铳和装具一起,整齐平放在身测的大片淮军军士,却大都在不紧不慢的细嚼慢咽着晚饭后再次追加的夜食,而缓缓等待着随时到来的命令和指示。
  白兵十长王钟就是其中之一,显然他很享受今天的食物,而宁愿躲在嘴里回味的更久一些。
  他是为数不多的青州本地人,从小到大因为长期的物质匮乏和经常挨饿的缘故,他最爱吃的无疑就是肠子,仅仅因为这种东西来源比较广泛,而且没有什么人和他争夺而已;
  所以他吃过各种各样的肠子;从牛肠、马肠、羊肠、猪肠、驴板肠,到狗兔鸡鸭鹅的肠子,甚至是别人眼中咸腥难耐的各种海河鱼肠子发酵成的臭酱,他也能食如甘饴的受用的下去,更别说成年后从军时一路征战各地,所接触到的各种腊肠、血肠、风干肠、套肠等等肠子相关的制品了。
  到了现如今,他最喜欢的就是用淮北军属养殖场里,专门培育出来的沂州大肥猪,所特有肥肠刮下的板油,用来炒剩饭或是烙杂饼也是难得的美味;
  而今晚的军前伙食是肠包饭,也是用现杀猪羊的熟肠衣,包上麦豆碾磨而成拌上盐菜碎,再用生板油连渣煎成的饭糜。咬在嘴里既有麦饭豆子的香酥,又有盐菜和油渣的咸脆,可谓是极好的果腹之物。甚至不用提神消食的茶汤下饭,依靠本身浸透出来的油滋滋润滑,就可以很顺溜的吞咽下去。
  而作为战斗前加餐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能喝太多的汤水,以免不必要的腹胀和尿急,着在随时可能爆发的战斗和激烈搏杀当中,都将是相当要命的因素。
  “吃饱了就好好休息……”
  “千万不要急躁乱动和说话交谈,夜里可有的是战事可打……”
  “水壶一定要装满……”
  “弹带和药筒一定要补足……”
  “有什么需要的赶紧叫……”
  许多巡曳在他们之间的士官和老兵,也在此起彼伏的往复检视和交代着。
  远处,在最后敌军坚守的牙城门楼上最显目的地方,灯笼、火把点得好像几条蜿蜒不绝的长龙,甲士们拥来拥去,显然重要的号令都从这里发出;然后这里很快就成为新进挪移进来的重炮队,所重点关照的目标和方向。
  仅仅在几阵试射的炮声轰鸣之后,这处城楼就在一片炸窝般的大声喧哗和仓促奔走隐遁的动静声中,重新恢复到了一片灰暗当中,而只剩下若干个孤零零飘摇的灯笼。
  与此同时,王钟所在的这一团也终于接到了命令,加入到正在内城东侧攻战的序列当中去。
  只见他们轻车熟路的排成利于巷战的小战团,数名手持短矛和斩剑白兵在前开道,而擎举刀牌的白兵则据以两侧屏护,而铳手和辅兵居中、随后,以长铳和弓弩警戒四周。然后若干战团之间,在街道中保持十步距离,以便前后掩护策应。
  端着火铳的队列,在街巷里缓缓推进,不时有被打散的溃兵和乱卒高举着兵刃,或是信手找到的棍棒,椅子跳出来,然后淹没在乒乒乓乓的开火声和烟雾中,或是被迎面而来的刺刀,给乱刃戳死。
  这就是跨入火器时代的战争么,他嗅着空气中呛人的烟味,享受着这新时代报晓的声音和动静,那是被抬在手中,夹在街角地面上,散射小炮震得尘土噗噗直调的轰鸣声。
  随着远近之间投掷爆炸物和燃烧弹的火光,一个个负隅顽抗的身影,被从藏身处逼了出来,跌跌撞撞或是扑滚着,将自己暴露在列队的枪口前,然后哀求或是咒骂声的由沉默的小队,结束他们催死挣扎的痛苦或是反抗。
  而在内城与牙城之间某些正当要冲的所在,厮杀和叫喊声长久的徘徊不去。
  那是许多据要而守而重甲大刀阔斧的环城卫和更加精锐的衙前兵,依靠火器不易展开而射界和视野严重受阻的狭隘复杂地形,像是打了鸡血似得又像是回光返照式的打退了淮军的多次进击,甚至还通过神出鬼没的迂回侧击,打断和冲散了好几股淮军正当集结起来的攻势。
  “掷弹兵……掷弹兵在哪里……”
  “上轰爆弹……”
  然后是数声迸溅而起的烟云,以及沿着街道劈头盖脑倒卷开来的土尘,暂时笼罩了某处建筑的上空。
  闪烁曳动的明灭火光之中,似乎无处不是战场和焦点,墙里墙外,房上房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敌我双发交缠厮杀在一起的身影和动静。
  双方几乎是同时用火铳和弓弩交互迎面对射着,一片片带着满身喷着血花的窟窿或是满插箭羽倒下去的身影。这里实在是狭窄和局促了,以至于迎面撞上之后,就根本没有回旋和避让的余地,只有一方彻底死亡或是当场不支溃退而走的结果。
  半个时辰之后。
  王钟所在这一团投入攻击的前队,也再次给人给从满是障碍物的街角逼退回来;仅仅在这一进一退之间已经至少损失了二三十号人手了,而让王中所带这一十也被轮换到了前列去;他们匆匆穿过满地呻吟的轻重伤员,而占据住街边的一角以防来自对方的冲击。
  从这里,他已经可以隐约看见来自斜对面的墙边上,隐约烁烁的人群和甲衣泛光和被拖动、堆砌起来的尸体影子。
  “炮击支援。”
  满脸是血而头盔都被打掉的领队校尉,再次叫喊了起来。
  “前方贼势聚重,请求跟进炮队的曲射支援……”
  然后随着他的命令,一只被绑在旗杆上用以指示方位和射觉的彩灯,在后方阵列上方夜空当中被高高举起,然后又是第二只,第三只……令人觉得有些不耐和亢长的片刻等候之后,他们终于听见了沉闷的轰鸣声。
  接踵而至的数声呼啸,又变成砸破墙头的蓬蓬沉闷撞击声,在王钟斜对面的墙上掠溅起无数土杂碎块之后,转瞬就穿透了弥散开的烟尘,而斜向击坠在了那些掩体和工事背后,端持着折铁大刀和长柯斧的甲兵当中。
  在人群中弹跳和跃动的灼热铁球,刹那间就像是凭空砸开和捣烂了无数酱缸一般,将原本踩着脚下蕾蕾尸骸作掩护,建比肩脚靠脚严阵以待的甲兵们几乎一扫而空,而只剩下满地残肢断体构成的血肉狼藉。
  然后进击的喇叭声再次被吹走起来,而重新摆好巷战和近身肉搏阵形的白兵,也毫不犹豫的踩着满地血肉狼藉,而坚定无比的挺矛持盾在身后举架过肩的火铳掩护下,再次推进向前上去,直到重新遇到涌出来的敌势;才重新停滞下来拉锯或是推进。
  因为,这片城区靠近官署和府衙所在牙城的缘故,因此聚集了大量历代沿袭下来的各色军将武官家宅和官兵营舍,因此各种见缝插针式的叠加起来的建筑,可谓是修建又多又密且比其他地方更加坚固的多;再加上藏匿和隐伏在期间规模不等的敌军,一时之间,竟然严重制约了淮军正面投入兵力的规模和火力优势的展开。
  通过一系列的反馈和要求,终于发现这种变化和状况之后,居于后方指挥和观战的中军大帐,也适时下令改变了方略,开始投入直属工程军的战斗工程兵及其,以暴力拆迁的形式,直接开出一些适合大振兴推进的临时通路来。
  半晌之后,接二连三轰轰轰炸响得精炼火药爆破声,顿时取代和压倒了正在厮杀和缠战中的战场喧嚣,而一条条原本错乱纷杂而曲折盘旋如迷宫的街巷过道,也在轰然倒塌或是四分五裂崩碎的围墙房屋之间,被打通和拓宽成了一条条相互交接的坦途和捷径。
  更多隐匿和藏身期间的敌人被暴露和驱赶出来,然后又被忒上前沿铳炮给压制和击溃。
  而与此同时……
  城外的夜晚也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星星点点人马嘶鸣和铳击连绵的城下旷野当中,也依旧断断续续的发生着战斗;却是敌军去而复还的外援强行偷营不果,前队陷入了被刻意放空的营垒当中而一时难以自拔;而被拦腰截断和打乱冲散的后队,则正在与城外游曳机动的膘骑和猎骑兵们,发生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缠斗。
第1233章
平卢(十九)
  等到天色再次发亮之后,无论是城外城内的战斗,也都已经随之进入尾声了。
  在临时驻留下来的隶属原安东行营总管,兼作北朝末代摄政张恩贤的别苑兼行宫——白瞿园里,我见到了前来拜见曾经约为内应的带路党兼降将王渊。
  虽然他在内城的劝降和内应工作上,可以说是一筹莫展或者是还没能取得什么进展,就已经被我的军队给攻破进来了。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带路党的工作却是做得相当不错;
  在淮军炸开河渠上的额城墙而发起攻势的第一时间,他就第一时间带人查封和看守住了,比较要紧的武库、架阁库、图舆厅、物料库,文昌阁,国子学诸馆、以及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等位于内城里的大小仓房;
  并且在相应官人和吏员的帮助和配合下,当场干掉牙城方面派来放火和破坏的人手,就地封存和整理好了相应的文书账簿图籍,就等淮军前来接受和移交了。
  作为如此一个知时务和识趣的榜样,于公于私而言也多少要给予明面上的鼓励和嘉勉。比如抽空接见和关注一下对方的态度想法,并且给予当面的酬赏和许诺。
  最终在一处开得极为茂盛的海棠花树下,被引进来的王渊,是一名消瘦阴鹫而干练老成,举手投足充满军伍气息的壮年将领,只是与孔武有力之外形严重不符的,是他小心翼翼而如履薄冰的表情。
  “你想要什么……”
  我手里摩挲着一丛红透泛白的花枝,开门见山的对他到。
  “或者说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条件……”
  “能够在大军兵锋之下苟存之人。”
  他显然一开始就卑言谦词的姿态放得极低。
  “又怎敢奢望什么条件呢……”
  “那你就没有在意的人和事物么。”
  我继续询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