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1157

  只要还在海上讨营生,都有办法恢复过来,可是被这个熟悉内情的反骨仔狠咬一口,抢走窝点和渠道,却是入骨三分的损害。
  只可惜这厮最是怕死惜命的警觉十足,生性又滑不留手的几乎不在一地多留片刻,派上岸的人手和雇请的亡命,都只顺带斩除掉他的一些爪牙和外围卒子,却是一直没能拿到正主儿,反倒在他的拉锯反击下,相应折进去好些人。
  这个反骨仔似乎是,拿捏吃准了十三郎没法亲自带队上岸,也无法全力以赴发挥实力的缘故,发了疯一般的翘挖他在岸上的潜在根基。
  但只要能集中精神和实力,完成现下的这桩大事,获得久不闻音讯的族里那位的认可和资源,别说区区一个老螃蟹,就算是站在汇源号背后那些人,也不用放在眼中了。
  相比当初的年少轻狂,冲动爆烈,已经上了年纪的他,和官军缉私船万多了猫鼠游戏之后,还是不免意识到,作为海路行禁冒险的此中人物,终究还是披着一张官皮子,才更好行事。
  不过作为通缉多年的匪首剧盗,接受招安洗白的身份转变,又哪有那么容易呢。只能豁出性命和本钱去拼去搏一把了。
  ……
  广府,满脸笑容的老螃蟹和伯符一起,勾肩搭背的从一家相熟的私寓里走了出来,他们刚刚经过人生三大铁之一的仪式,算是关系拉近了不少,浑身带着某种暧昧的气息,满口喋喋不休说着颇为露骨的话题,摇摇晃晃的上了一辆马车。
  “这就是番女的好处啊,泼辣性情比寻常女子更放得开……”
  “小芳芳这娘们就是个妖精,夹的老谢我腰都快折了……”
  “多亏伯符兄你搭把手,才战翻了这个浪蹄子……”
  “这番弘扬了我汉家男子的雄风和厉害……”
  “说什么也得寻处地方好好庆祝不是……”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然后微微的震动后,醉眼惺忪的老螃蟹,透过车窗只看到驾车的夫子,惊慌失措逃入巷中,然后被一只短刀刺中喷出一蓬血花来的脊背。
  然后街头巷尾的阴暗中,包围过来的人影和他们手中的兵刃,似乎让他一下子酒醒过来。
  “老螃蟹纳命受死,这是十三爷的问……”
  话音未落,只见一片银光闪过,好几个人插着指宽的飞刀,哀嚎着翻倒在地上。却是靠在坐上打盹的伯符出手了。
  只见他目光锐利如箭,那还有半分醉酒晕红的模样,双手各挟数只飞刀,再次挥舞到人群中,激起一片躲闪和惨叫声。
  老螃蟹也亲自抄起一双月弯短刀,嘿嘿然道。
  “终于来了……”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佝偻着身体满脸猥琐,只会搂着女人身体说下流话的老螃蟹,而是笑的像一只咧开嘴准备进食的大白鲨。
  “真是叫我好等啊……”
  街道的黑暗中也响起了脚步声,和咻咻飞过来的箭矢。
第243章
偶遇,戒心
  心满意足的女孩儿们,从剧院里出来后,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却让我似有所感的,看起来我一直忽略某些东西啊,就算是她们一贯很用功的学习和辅助我,同样也是需要娱乐和玩耍的年龄啊。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我和谜样生物这样,见惯了后世的精彩纷呈,而对此已经无所谓的奇葩。或许我可以从剧目表上,酌情轻一些人员,到家里去定期表演,同时也是作为奴仆和员工的福利,然后伺机扩大到我的部队中去。
  我还可以因此自己编一些有针对性的剧目,反正有我来自后世各自段子和模版的底子,实在不缺乏故事本子。这样也可以培养出一批人手来,丰富部队的生活。
  散场的车水马龙,将宽敞的石砌路面的街道,拥堵的水泄不通,我们干脆站在廊下多等了一会,等人潮散去再走。
  “让开……”
  “让开……”
  “贵人行经,速速避让……”
  却看见一行人趾高气昂的排众而出,被簇拥在中间的十多人,男女皆有却都很年轻,冠盖华裳,看起来就像是显贵人家的结伴出游,而这些男女,却都以正中一名头戴银冠缀以紫缨,很有些丰神如玉,剑眉星目的年轻人为马首是瞻,旁若无人高谈阔论着种种话题,或是老不耐烦的催促着随从。
  顿时成为人潮中的一大焦点,虽然被人给强力推赶开来,但是大多数还是某种羡慕和敬畏的表情,似乎对此有些司空见惯了。
  正在百无聊赖的谜样生物,正好也看到这个男子,又看到满脸依恋挽在他臂上的女子,突然脸色变了变,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似乎有什么过往和故事。
  “这家伙是谁啊……”
  却发觉她抓住我的手臂紧了紧,似乎要扣入肉里。
  “算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回忆吧……”
  她突然松弛了下来,轻轻靠在我身上很不是滋味的语调道。
  “本以为已经淡忘了,只是没想到会这里重新遇见到……”
  “那要不要我派人,干掉他……”
  我笑眯眯凑到她耳边的低声道。
  “谢谢……”
  她微叹了口气,难得露出某种软弱和犹豫的表情。
  “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只是我过去一点不懂事和任性的代价……”
  “正好用作,时时刻刻提醒着我……”
  “好吧……”
  我按下不知道是失落还是失望的八卦心情,却暗自将那个人列入某种黑名单中。
  作为如此招摇的人物,打听对方的来历,也不过是须臾片刻的事情,花几个小钱之后我的扈从很快给我带来如需消息。
  那个银冠小白脸叫范清秋,出自扈州范氏的名门,算是广府豪门新贵年轻一代的新秀,社交场合之中的热门人物,以文武双全,交游广阔,而有个“小剑君”的别号,以数百年前的青莲居士李太白为毕生偶像和指引,出入为一方之宗云云。
  当然了,他要真是这么一个人,我倒真要当心了。
  因为,以我了解历史上那个李白,前半生几乎是YY小说流的典型主角模版,作为西域唐人殖民地的后裔,生于碎叶,五岁入蜀,15岁学剑术,冠礼后开始好神仙之道受符录,20已经游侠天下,30岁已经名动京华40岁闻达上听,的传奇一般的人物经历。
  然后他的后半生,就是各种霉运和识人不明站错队的臭棋,一直在走下坡路的,好不容易去投永王做《东巡歌》,结果永王起兵败死,诗歌也被当成阿附逆党的铁证,流放夜郎,多亏朝中好友极力营救,才中途赦免。
  因此,他的暮年生活潦倒,靠人接济,但是“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根本无法满足自己地生活需求,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时光,听闻李光弼开幕讨伐再叛的史思明,而以七老八十的高龄想去,而病死在半路上的结局。
  虽然在这个时空,因为那位穿越者前辈的名人收集控的缘故,李白逃过了永王腻案的牵连,被招募近了梁公的幕府,兵因此在优裕安定的生活环境中,开始戒酒和调养身体,彼历史上多活了好些年。
  然后作为梁公开拓经营西域的先手,派回到安西去,利用声望和号召力带着一大帮追随者,建立起安西大学堂和关学两大源流的山门之一,算是古今赶来,以另一种方式和美满结局名传千古……
  但是,作为一代诗仙李白生前固然风光,但是作为他身后的女人,就未免凄惨了点,不但婚前带着大批的嫁妆田产倒贴上门,婚后需要长期独守空房操持家业,为他生养抚育儿女打理内外琐事,顺便为他在外交游的大手大脚买单。
  所谓“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些被传颂一时的侠义风范的背后。是操劳成疾熬死了一个老婆,又倒贴上一个新的。
  因为当时很多的名门闺秀都闻名遐迩仰慕他。如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前宰相许围师地孙女,是当朝大臣保的媒,许氏虽然早死,却为他留下大片的田产,让他可以衣食无忧的满天下,象无业游民一般的流窜闲逛,而后任妻子也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还留下李白酒醉梁园题壁,宗氏小姐以“千金买壁”的佳话。
  这种所谓高端文青范儿从古至今,对那些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的贵家女子,或是喜欢幻想才子佳人故事的痴呆文妇,都有飞蛾扑火式的致命吸引力了。
  虽说按照对方的生活圈子,短时间内还和我们实在八竿子打不着一处。
  不过所谓的“防火防盗防小白脸”,身为穿越者更应当严防死守一切被人撬墙脚的机会,将任何苗头扼杀玉无形萌芽之间,特别是这种有过过往和渊源的,毕竟我又不是矽统里那些绿帽文的畸形爱好者。
  这已经不是狗屁大度和信任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男人对于自己潜在后宫的态度问题。
  因此,在回到家中,处于有备无患的心态,交代了某个渠道派人盯着之后,我很快就把这个小插曲丢在脑后,因为刚刚得到消息,老螃蟹与伯符在下城的脂粉巷里喝花酒归来,遭到南海十三郎派出亡命之徒的伏击。
  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用老螃蟹做饵,一个引蛇出洞的连环局,潜藏在附近的报更队和义从社的人,及时赶到当场击杀十数人,并擒获了据说是冯十三团伙中的重要骨干和亲信之一的“髭胡”吕大布,据说是跟着冯十三一起反出水师的而硕果仅存的老人了。
  因此老螃蟹等人正带伤连夜全力拷问,以压榨出更多的价值来。
  第二天,我就按照约定,安排合适的人手,带到嘉业君府上去,提供某种全天候的安保服务,我也乘机再次拜访了这位母亲,喝了她亲手调制的几杯饮子,亲自查探和巡视了内外的每个角落,然后装模作样的以专业人士的身份,指出若干个盲点和死角之类的潜在疏漏,一方面便是某种慎重和关注。
  一方面也是和那只害羞的小兔子一般女孩儿,打个招呼送点手信什么的巩固下关系,刷刷好感之类。当然名面上的理由是,鼓励促发她多说话和交流,以回复和普通人一般正常交流能力的旗号。
  但没有想到,见了被我笑话逗得有些笑容颜开的女儿,有所感触的嘉业君突然顺势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过些日子能否安排她到我家去做客,与我家那几个同龄的女孩儿一起多说说话儿,或许有利于帮助她从羞怯不敢说话的自闭中走出来云云。
  这不就是送羊入虎口么,直接把一个内应和人质给送到我手中来了么,我暗自窃喜和思虑着这真是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而在另一方面,则是暗中发动关系和渠道,调查那个目标的行踪和生平轨迹,所谓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解决掉一个有权势的人,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更别说由此带来的附带影响和后续手尾的应对。
  紧接着,是乘着合适的季风,第二批船团又回来了,于是我家又变得外松内紧,更加忙碌起来。
  虽然打着贩运夷洲物产的旗号,但实际装运的大多数还是北地的特产,虽然在船只数量和总运载量上有所缩减,但是货物的附加价值,却远远高出第一批不少,甚至出现了诸如顶级的刑白,或是洛造三彩釉之类的稀货,甚至还有一些带有前朝内造字样的金银器物,珍宝赏玩等来历可疑的黑货。
  显然第一批的货物,只是那些离散的北地商人,某种试水和投石问路,直到第二批提供的货物清单,才是他们真正的实力所在,不过据说作为中转地的梁山情况,实在有些不好,需要更多的援助和投入。
  从夷洲就近调过去的那批清远残部,以我派出的部曲为骨干,被就地重新武装起来后,以梁山第七个营的名义协防驻守海市,算是我第一批人力上的投入,也算是我的势力介入梁山之中的第一个契子。同样也是对于那些重聚的北地海商团体,某种实力上的展示,以稳定他们的决心和关系。
  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当木棉花开了又谢,只剩下被采摘一空而光秃秃的枝干的季节,第四批船团载着北货从外还归来的时候。
  我也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通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