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1157

  “在必要的时候,粮食也是一种可以盈利的紧缺资源和变相的武器……”
  “北地不是大旱饥荒么。”
  “以北朝的处置手段,各种后续连锁反应,恐怕会持续好几年的……”
  “对了,这是那只小孔特里诺亚来过后的追加订单……”
  谜样生物又递给我一张单据。
  “什么。”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的需求不小。
  皮货和毛毡有多少就要多少,连最廉价的老羊皮也要,还有大量的兽角和初步晒干的动物胫健。
  此外鲸油和棕油,棕缆和其他编织物,就连尺径以上的大材和密度较高的板材也要,一切价格从优。
  作为价款和偿付的保证,他可以提供更大配额的铁料和硝粉。
  差不多,说完正事,我俩也松了一口气。
  “你好像瘦了……”
  “还不是你害的……”
  谜样生物像是被触到某个怨念,不由的声音高调了起来。
  “老娘擅长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又不是军事后勤管理学。”
  虽然她大声的抱怨道,不过配合这么一副萝样外表,看来更像是某种亲昵的撒娇而已。
  “凭什么给你做牛做马啊。”
  “把事情往我这里一丢,你倒省心了……”
  “是是是……您老辛苦了……”
  我赶忙双手合十过头,对她做出一个低姿态。
  “要什么补偿和报答,尽管吩咐。”
  “把你家养的那几萝莉,都交给我调教怎样?……”
  “纳尼?……”
  我满脸震惊了。
  “好吧,就知道你舍不得……”
  她嘀咕道。
  “那就陪我去逛春明街好了……”
  春明街,那是又被称为女人街的所在啊,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专门为女人的血拼天性,而专门打造出来的购物街区。
  但是对于那些被限定进入的男性陪同者来说,就不是那么愉快,甚至有些辛苦的经历了。
  “好吧……”
  我吁了口气,有些艰难的应承下来。
  “阿宓和璐璐她们也要一起去……”
  我的脸色一下垮了下来,这可是比追击那些钻进深山老林里的叛藩,更加艰苦卓绝的事情。
第267章
定装,突至
  精疲力竭的从春明街回来之后,可怕的不是身体的负担和疲累,而是几只萝莉样生物,在阿萝引导下,购物狂模式全开之后,带来的精神压力。
  看着她们兴高采烈的献宝和讨论着某样很可能,才不过十几文钱,却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的煎熬(折磨?),才到手的小玩意、饰件之类的“成果”。
  我真心是说不出的身心俱疲了,只可惜我还要继续处理一些耽搁的事情。
  孔吉吉献宝一样的,又拿出他的新改进的成果来。似乎是受到战期将近的压迫,那些研制军器的匠师们,也被逼出了某种潜力。
  这次是一只进一步轻量化的长铳成品。
  国朝配发的长铳,过于笨重,动辄十几斤到二十斤的分量,让士兵负重行军的体力消耗不小,再加上没有合适的挂具,在行进过程中各种不便,也颇为人诟病。
  因此我下定绝性要批量化定型,其中改良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尽可能的减重。
  护木和枪托被削减的尽可能轻薄,枪管也有所缩短,比如在有限的杀伤和射程变动下,三尺半到四尺二不等的管身,被精确的减到三尺一寸六分五厘。
  然后在试图采用更坚固的材料和工艺,打造更薄更轻的管壁的努力,随着炸裂的极限测试事故,和攀升的造价上,相继受阻之后,开始转向考虑缩小口径的可能性。
  比如,在不大幅影响射距和穿透力的情况下,通过口径的缩减,有限减少装药和连带后座力的可能性。
  要知道这个时空,国朝的弹丸计量方式,居然是像另一个时空的鬼子战国时代一样,用称重来表示,于是一些细微的诧异,就造成了通用标准上的很大麻烦。
  最大的口径足足有半寸,最小的口径也有三、四分,因此,通过机械工具,精密测定的最后弹径,被定在了三分一厘两分。
  约等于一公分10毫米左右,也就是接近后世大多数近代枪支的选择标准,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捷径。弹径的确定也等于装药量的定标。
  (古代度量:1寸=10分,1尺约等于现代30.7厘米)。
  这也是一个杀伤口径的临界点,根据在人类体型相近的猪类身上活体实验,在这个口径之上被圆弹打中的贯穿伤害和贯穿,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失能和放血效应几乎是相近的。
  而若是再小下去,则加工成本和次品率,又该上升了。
  然后枪机的结构也尽可能简化和整体成型,用水力锻压过的轻质铸件,这样七折八扣的一点点细节抠下来。
  居然就做出净重约十一斤的样品来,如果是骑兵用免刺刀和挂件的轻量缩管版,则只有八九斤而已。
  说实话,光看外形和分量,已经相当接近后世诸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夏普斯1849之类的遂发枪后期水准的。
  而在这次的重大改进,却是在装弹的挡槽内,增加了一个锋锐的闸片,随着弧圈杠杆的送入动作,封好的纸包定装弹,直接被切开弹尾,不用再用牙齿咬开再火药和子弹先后分装。
  这样至少省却了两个步骤,直接可以用燧石击发了,如果将来有需要,还可以改成击发式的火帽。
  我亲自测试了下。
  扣下扳机之后,杜仲胶圈的密封卡槽,在火药膨胀的后坐力下,挤压扩张开来,堵住了枪膛后部药池的击发孔。
  因此旁边虽然仍有火药气体泄露,但是却细微的多,虽然还是雾蒙蒙的一股子呛人味,但是基本不怎么影响并肩站在一起的友军了。
  我不由吁了一口气,在出征前,总算有一只可以定装生产的样品了。
  然后决定将其命名为——零式步枪,作为某种开创的纪念。
  “最快的时间内先拿出至少一个团的备件来吧……”
  我如此吩咐道。
  “成本暂不再考虑中……”
  另一种样品,则是作为大量生产的廉价货色,明式三眼铳,三个并列短管后面焊着一根直握把,就像是一把狼牙棍,装药后用敲打式火门依次击发,然后像是抡棒一样的近身肉搏。
  主要是考虑配发给辎重人员和未来的地方治安维持人员。
  然后,是辅助组的匠师,给我展示的是配套,便于行军的挂具和背带。
  主要改进是枪套扣环部分,可以将枪支方便的固定在背囊和铺卷的侧面,而不是随着身体大幅摇晃撞击甲服。
  需要时直接可以用一手松开固定的挂带,另手将枪口由上推向前,而进入射击姿态。而前胸布质的交叉弹带,则可以方便随时手边装弹。
  而手铳的挂具,则可以方便的套在腿上,或是挂在腰间。
  因为南朝的天气下,多数皮制品有不耐磨损和容易发霉的弊端,因此这些大多数是帆布制品,然后表层涂蜡来防水浸湿。
  然后我又来到私属码头上,这里已经被频繁出入的大小船只给塞满了,满载来自婆罗洲,或是其他地方物资的海船,在这里进行装卸。
  附近的仓房里,源源不绝的装进大量的物资,然后有转运出去,其中,我专门查看了一船像是大块茶饼一样的东西。
  这些来自南平都护府的特产,也被称为孟山茶或是蒙舍茶,自从乾元年间蒙氏南诏国被梁公攻灭,大部分国土变成了新设南平都督府之后,包括滇池流域和洱海流域在内的精华地区,就进入了大唐的版图。
  又经过历代的开拓和征服,云贵高原和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基本都成了这个南平都护府的下辖,而孟山茶的做法,就来自原本南诏王族发源的蒙山地区,然后推广到了唐人和土人混居的各个地区中。
  有些类似普洱茶的原理,只是没有那么讲究,粗梗大叶的陈年老茶亦可制作,堆积发酵压制成硬饼,虽然相比历史上传统的团茶或是炒茶,口感多嫌不佳,但可以长期贮存且功效不失。
  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等功效,在南朝的军队中亦有所配发,主要用来当作随军的必备品,外敷内用皆可,治疗和缓解水土不服在内的大多是急症。
  这次很可能是异地长时间作战,所以必要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
  另一些,则是大量被堆积在库房里,大块方方正正的草砖,别看这些东西毫不起眼,却也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