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1157

  “击退了来敌之后,将主已经带队去驰援西面的江川军了……”
  “已经击退了啊……”
  刘延庆微微有些遗憾,却不免松了一口气,看起来情况还不是最坏的。
  “快快领我去你部的驻地吧……”
  随即他有生出些许好奇心来。
  按照朝廷的邸文,只是河东来敌势大,恐左厢一部独力难支,其余就没有多言了。但没想到他急匆匆的赶来,敌人居然被击退了有两三天了。
  ……
  我正在涡河边上布置防线。
  涡河乃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大平原区主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发于河南省尉氏县,而于徐州怀远镇附近汇入淮河。
  因此,流经六百多里的沿岸,大都是各种河渠水利设施和相对富饶的灌溉区,相比淮河南岸的土地,这里主要以种植豆麦之属为主,因而,这里世上也是人口众多的繁华大邑。
  只是持续了上百年的战乱纷纷,让这里的数百里沃野良田,连同世代生息其上的村邑聚落,早已经变成白骨露于野,野草蔓生过腰,狐犬蛇鼠横行于道途的凋敝荒凉之地了。
  也只有靠近几座拥有城墙保护的城邑周边,才有些许村市集镇的存在,以及相应被耕作和开垦的土地。
  按照后世一些人口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的古代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底层社会体系,其实相当脆弱的,严重依靠天气变迁和自然环境的改造。
  因而很多时候天灾人祸,仅仅是因为受限于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限制,而造成的各种流通不畅,就算在同样的年成里,也不乏一边赤地千里饿殍满地,领一边却谷熟烂在地里,仅仅是因为丰年价贱伤农的情景。
  或是整体大环境物资生产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却因为某种分配不均,造成人为性的灾荒和变乱。
  因此颇为依赖自上而来的执行力,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调剂和补充,哪怕在征收和派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官僚体系的层层过手,但是中枢掌握的大资源流动,还是可以多少抵消掉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旦王朝的执行力衰退,这种自我维护和休正的体系也随之崩溃,饥民盗匪纷起的乱世也真正就到来了。
  如今,涡河在毫州境内的大小三座桥梁和一座津渡,都已经重新纳入掌握。
  虽然一度被突入东岸的少量北兵所占据,但是教导队赶到后,仗着马力的优势,很快就将他们驱逐歼灭了。
  然后我拆毁了其中两座较小的,就地安排少量的监视部队,留下最大的一座和邻近的渡口,作为正面防御的战场。
  这些天收拢的溃兵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这也让我对出现在毫州西部的敌人,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只偏师式奇兵,并且借助了水面上的运输工具,来避过云林军警戒的陆上。
  不过对方似乎拥有很大比例的骑兵,机动力较强可以一路追击上百里,因此在散布着零碎丘陵地带的淮北平原上,颇具野战中的优势,非足够规模的坚阵,是难以对抗的。
  突然空气中响起,微不可闻的一声脆响。
  河对岸最狭窄处浅滩上,一名远远窥探的骑兵,突然随着马匹翻倒在地面上,然后爬起来,顾不上哀鸣的坐骑,跌跌撞撞的跑远而去。
  片刻之后,裹着碎绿披风,满身插满草支的猎兵,从河滩变的苇丛中慢慢起身,对我行礼致意道,我颔首作为回应。
  猎兵队倒是有必要再扩充了,只是加长管的特制火铳,需要专门定制,只能小批量的手工精研,短时间内是没法更多的配备。
  不过,用上一次补充的火铳备件,我在暂编第四营里,新建了一团铳兵作为样范,就是从杨再兴的第一辅兵大队,原样换装改编而成,属于那种战斗意志顽强,面对优势敌人依旧可以久战不退的老手。
  虽然在火器操作上,比起正编的第一第二,乃至第三营还有所不如,但是多层列队的批次射击,至少是不成问题的。
  敌人来势汹汹,我也要想办法在不削弱主题战斗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充力量。
  比如正编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我在每团抽调十分之一的人手,补足了八只辅军大队,并额外扩充了三个大队。然后将战斗力较强的第二、第三,第五大队,分别配输给三个正编营,作为单独行动时的从属武装。
  而那些被拉羊骗过来的民夫,也在其中择检出大概体能较好两千多号人,补充了散卒的序列,进行简单的武器使用训练。
  直接让他们面对敌人拼命或许有些困难,但是让他们在老兵的监督下,站在射射箭,或是躲在城墙后面丢丢石头,还是可以胜任的。
  有足够的兵力,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其他东西暂时都是虚的。
  我喝了一口热腾腾的饮子,感受各种酸甜甘苦的味道,在口中荡漾开来。
  这是甘陈五味茶,使用上好陈皮和甘草为主料,加上莲心、蜜枣、乌梅,研磨成得干粉茶包。据说是那只眼睛娘崔绾婷,亲手调配的。
  因此在酸甜咸的百味翻沉中,隐约似乎可以感受人妻素手作羹的某种体息袅袅。
  这些饮子小包,却是随着二次抵达军前的信笺马车和包裹,一起寄过来的。
  第二批来信的时候,还说到家里正在实验的蒸汽机原型,已经达到了不停歇连续运转八天九夜的新纪录,连带启动和关闭的冲程时间,也缩短到了半个时辰内,据说因为一些零件设计和材料上的改良。
  其中特地提到,神秘走私商人肥孔,所提供的那批铁料,用在蒸汽机构件上效果出奇的好,在耐高温,耐腐蚀和耐金属劳损上,比起常用的南海铁,琉球铁和南平铁,都要高上一截。
  我估计是其中具有一些锰钴之类伴生矿的成分。
  但是更进一步的实验,就没法在广府之内继续下去了,已经有人开始窥探并报官,我们家名下的产业,有可疑的巨大声响。
  因此,剩下高级一些的传动配套实验,需要转移到外海去进行了,顺便测试一下船上环境下的运转效能。
  得益于水利工坊的发达,在齿轮传送带和转向变速的设计上,倒是有不少直接可以借鉴的现成东西,不过需要的场地也是数倍之大。
  需要更安全,也更有利于保密的环境。
  我研制的蒸汽机虽然是私家事物,在官法上也并无限制,但是任何跨时代的新事物诞生,都不会那么容易一帆风顺的。作为蒸汽机未来最大的传统对手,水力机械工坊产业里,可并缺少有眼光的人。
  贸然挑战这么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庞大产业体系和既得利益阶层,根据前大匠沈岳曾经的下场,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不择手段的下做对策,或是干脆来自官面上吃果果的打击。
  以我家现有的实力,虽然不至于被全面碾压,但也不可避免的被牵制大量精力和资源进去,而顾此失彼的在其他地方露出薄弱环节。
  因此,在足够规划化到分庭抗礼之前,还是低调保密的好。
  而我家的几个女孩儿,正在谜样生物的带头下,编写一套数理化的简明教材,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理论辨析,只需要让人直道该怎么做,会怎么样的科普式学科基础理论,就够了。
  作为个人,无论在这么天资出众,所能传授的东西,终究是有限的,但是一套编写好的教材,或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却可以让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随着时间和推广一直受益下去。
  突然一匹快马送来马浦城的急报,却是来自徐州的援军,越过磨山山区已经抵达了。
  我顿时吁了一口气。
第314章
淮北纷纷(二)
  随后的消息,刘延庆所部在留守的辛稼轩安排下,已经入驻永城,并接手了小庄集的防要。
  这样的话,有这支比较靠谱的友军坐镇后方,我至少可以不用担心,那只打得异常顽强的河东军卷土重来,而全力投入到针对毫州西部的防御。
  徐州正面的大战场,我这里则是外围一隅的小战场。
  虽然说不上举足轻重,但是在大战役外打酱油,刷刷强度不高的副本,对我这只新生部队来说,未必不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要知道……参加了徐州攻略战的刘延庆后锋部,大小战的折损陆续积累下来,换员已经达到六成以上,至今还处于未满编的七八成休整状态。
  才被前沿帅司,给紧急拉过来救场。这次过来的只有不满编的六个轻装营,四千多人而已,至少还有两三千伤员,被留在徐州境内。
  不过,既然来了,就借着协守的机会,暂时置身事外,好好休整一番吧,我是如此回应和交代他的。
  不过,我发现他居然也拿了我的操条和编制,编练了一支火铳部队。这次以协作为名,派过来随我在前沿进行某种交流。
  这样,那只留在军中打酱油的临时联络官——种师中,也终于有了派上战场的机会了。
  两天后。
  涡水西岸的毫州州城也被我们夺回来了,虽然里面驻军和百姓跑的七七八八,还被退走的少量敌军,给放了把火,但是至少把城防给留了下来。
  这些轻松夺城的北军骑兵,也是有些轻怠了,因此,只是派人在渡口和桥头警哨,却没有试图模拟管制或者封闭四门,未想到我们在稍稍休整和侦查后,就敢于主动渡过涡水,以标兵团为先头,强袭不断有人逃亡而出的州城。
  在城中最大的长街上,用长矛和火铳的密集列阵,给这些施展不开的北朝骑兵们,好生上了一课,什么叫做排队枪毙的杀戮。
  只是这些聚拢起来的北兵,也是颇为骁悍,眼见骑战不力在马背如割稻而倒,却也不见得溃乱和沮丧,而是纷纷跳下马来,然后牵挽着坐骑,用目标更大的战马作为掩护,小跑着步行向我们发起反冲锋。
  这一下,却正在堵在了我的铳兵射界的盲点上,牺牲了数十骑后,顿时将我部第二营四团的巷战战团,给硬生生的撞散、冲垮了两阵,眼见要取得上风,才给急忙刚来的掷弹兵,爬上高处用一轮防御型火雷弹给炸的血肉横飞,马匹惊起自相践踏而溃散而去。
  剩余的少量骑兵,眼见在巷战中大为不利,就抛弃了被击杀的尸体和伤员,贴城墙而遁走,最终乘着北门还未被彻底堵上的情况下,果断转进了。
  而显然,对方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很快就调整了部署,随后我很快就得到了明火持杖的大队骑兵,沿着涡水南下城父县的消息。
  这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步军对于骑兵的某种尴尬和无力感了,我发现我的部队居然追之莫及,只能望之兴叹之余,派出游哨小队,隔着河岸尾随而行,以判断和追踪其真正目的地所在。
  事实上,在有足够纵横腾挪驰骋空间的情况下,步军想要成功的围追堵截骑兵,乃至打出成建制的歼灭战,就是一种奢望。
  相反骑兵有足够马力,就可以在情况不利的局面下,脱离接触拉开距离和纵深,重新寻找战机和调整方略。
  所谓人家不想跟你玩,你就没得玩。如果不惜代价也要跟上去的话,两条腿未必机动的过四条腿,却很容易在长途行军的疲累中,给人以有机可乘。
  但是被骑兵盯上的步军,就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厚实的城墙或是简单营寨,都可以提供些许保障,但想要在野战中击败骑兵,往往就需要依靠严整而无畏伤亡的列阵,来对拼消耗把对方缠住或是拖垮,然后才有致胜的可能性。
  就如后世被吹上天的铁血大宋,大多数时间,也只能消极应战或是夺在城墙后面的些许安全感,来打肿脸充胖子鼓吹所谓有宋一代,在自家门口的战争胜率比较高。
  然后装傻闭口不谈,究竟消灭多少敌国有生力量,又损失了多少牛羊人口财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