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1157

  因为轻装潜袭的缘故,仅有随身的兵刃和部分弓弩,甚至为了尽可能的负载更多兵士,而进行严格的减重,让他们连披甲的比例也不高。
  于是,这一些差异,最终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妨碍。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几次三番的出击,都无法突破这些南军,所设立的单薄战线,那明明只有一排拒马和架在其后的矛手,却仿若天堑一般,令这些善战之士无从突破。
  随着对方火铳排射的爆豆声响,这些河北健儿肩并肩,胸迭背的,成片成片的倒在了冲击和突出的短短距离上,剩下的人又撞在那些拒马和矛丛中,耗尽最后一点余勇,流干最后一点鲜血。
  当后方的军将们在争执中,意识到大势颇为不妙的时候,他们连后续接应的河船,都已经暴露在了那些南军的威胁之下。
  对方虽然没有水面战斗的力量,但却带来了一种投射颇远的武器,径直将可以附着在水面上燃烧的油脂,抛投到那些驻泊河船的附近。
  当几艘河船被点燃之后,剩下的水师也顾不得许多了,他们几乎是乱成一片,大呼小叫的摇橹张帆,慌慌张张的抛下装卸一半的人员和物资,乱糟糟的匆忙离岸而去。
  于是乎,剩下的人都成了弃子,不是苦战力尽之后,变成束手待毙的俘虏,就是被赶紧河水里,变成层层叠叠的浮尸。
  黄河对岸,张叔夜刚刚得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濮州的登陆最为成功,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而济州的两路援军已经突破了阻截,与当地坚守的军民合流,但在两者之间的郓州境内,三处登陆的人马尽皆败亡的消息。
  当他下令将作战不力逃还的水师并步队军将就地斩首,弃尸河中的同时,也终于正视起对岸的某只人马来。
第349章
应调
  “总算是活下来了……”
  捡回一条性命的方腊,既是后怕又是庆幸。
  后怕的是自己居然有些不知量力的,击退了些许来敌之后,就不免信心膨胀的,想合力夺回另一处渡河的滩头,好定下一个比较抢眼的功劳,结果反被人给围住不得脱身,差点儿就遭了灭顶之灾了。
  庆幸的是,这次效协的,果然是国朝最精锐的资序,居然已经事先计算好,各种道途远近和可能遭遇的情形,而准备充足。
  说必然半天援至,果就半天内从容抵达了。比他们之前所遇到的,那些矜持或是骄昂,或是而积习甚重的官军行伍,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之别,也更令人安心妥帖的多。
  就算是散兵资序,对比其自己手下的兄弟来,令人既沮丧又侥幸。才过了几天舒坦日子而已。
  想要前程的话,果然是不能懈怠的啊。
  好在收拢了暂且不知所踪的郑彪旧部,而那些王寅死后逃散的人马,也大多被从地方上捉引回来,作为逃兵的惩罚,他们剥夺了独立建制的资格,而被打散分别补入,其他三位首领的麾下。
  另外,游击军这次借着北兵进犯的机会,还在地方上补充募集了一批郓州兵员,简单的稍作训练后,也大都分派给他们这些协从的军序。
  这样方腊之前的战损,不但增补回来还有所加强,而在协从军序之中,他与吕师囊、邓远觉三头并立的局面。
  不过,这种颇为公允甚至有些过好,的条件和处置手段背后所蕴含的态度,方腊反而觉得压力更大了。
  所谓无功不受禄,世上也没有平白给与的好事,因此他宁愿相信这是一种隐性的鞭策和督促,让他们这些协从军序更加卖力的暗示。
  因而,他不但要理清部伍内部新旧人事的关系,还要与其他两位同样有所表现的头领,竞争来自本阵的资源和关注。
  “某家明明只是个茶枭出身的县下都头而已。”
  他不免暗自哀叹着。
  “如何当待的如此关注和看中呢……”
  但看着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亲从部下们,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落于人后的理由了。
  ……
  位于徐州彭城的前沿军行司,刚刚经历了一场鸡飞狗跳的动荡和清查之后,又迎来了某人在雨中的告别仪式。
  作为东南帅司内部,掌握实权的二号人物,人称“蔡候”,肩挑枢密、参政两班的郑养年,不得不在短暂的辞别置语后,灰溜溜的在数十骑亲从的护送下,奉命前往江宁行在“述职”。
  因为某种直接的连带干系,这也很可能是他在军前的最后一次露面了,因此,整个场面都在冷冷清清的气氛中完成,很有些萧簌的味道。
  不过,他固然是暂时从军前的烦扰中解脱了,但是剩下来的几位帅臣,依照资序递补职分的短暂欣然同时,却也要担待起后续的烂摊子和连锁反应。
  起码在大本营派来新的人选,或在他们之中选定一位之前,便只能是如此了。
  但更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雪上加霜的是来自北面的紧急军情。
  “河北兵出现在济州和濮州境内了……”
  “沿黄布阵的几只人马,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轻易便让北兵突入境内了……”
  “有济源的奋威军陈情,随表递上……”
  一名行军长史赶忙出言提醒他们道。
  “他们还有什么可以辩白的么……”
  “无非就是前段伤亡过甚,编制不全,两淮间募补的新员颇多……”
  这名山羊胡子的行军长史,有些紧张结巴的口述道。
  “闻的汴州消息,遂得军心浮动,而不得不大力弹压……遂为北兵所乘,突入防内……”
  “虽疏于职守,万死不足以辞……惟愿尽快出援,保全更多的将士尔……”
  “倒是个会推脱的家伙……”
  “推脱不推脱,依然不要紧了,要紧的是重构沿黄防线……”
  “为今之计,我只想知道,距离济源最近的人马是那部……”
  “回使君。”
  另一名执事判官,赶忙回答道。
  “乃是正在郓州的游击军……”
  他小心的看了看诸位帅臣的脸色,才继续道。
  “两个时辰前,有郓州鹞书来报,据称击退数路,度河来犯的北兵了……”
  这个名字一出,顿时让这几位帅臣之间,不免出现了某种短暂的静默。
  “这支人马,可不是那么好用的……”
  然后才有人重新开口,道除了某种心声来。
  要知道不久之前,他们这位大人物所制定的方略,却因为这只有些特立独行的部伍,意外之举给牵一发而扰动全盘,不得不重新修改了战略方向和步奏,才重新张控制局面。
  好容易寻觅着机缘和由头,达成某种共识和妥协,将其变相冷藏起来,却还要重新启用么。
  “不用的话,你倒是给我在军前,变出一只人马来机动应变啊……”
  其中的李使君,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来提醒列为同僚。
  “如今建制尚全的生力军,可都聚往汴州方向应敌了……”
  “把他们差遣回来,也需要时日,难道要让我们出动,拱卫帅司本阵的护军三卫么……”
  “若是不能妥善处置这番变故,别说是区区一只部伍的差遣去留,便是全盘大局也落不得好去……”
  “我等在座列位的前程……都要因此堪忧了……”
  ……
  正当徐州的这些大人物,为之烦恼的时候。
  我却正在对于军队的思想工作和某些心得的情绪中,奋笔疾书。
  构成一支强军的要素很多,所谓勇气,强健,忠诚,服从、纪律等都可以囊括其中,但作为我这支军队最关键和看重的,就是来自最后两样——纪律和服从,有了这两样,一只铳队的战斗力就可以基本成型。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则都可以在后来的训练和战斗中,慢慢养成。
  比如勇气可以在战场上磨练和淘汰;强健可以通过后来的训练和磨砺来补足,至于忠诚,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命题。最初许多人来投军的动机和前提,可未必因为所谓的认同感和号召力,只是了有个吃饱饭的地方或是有个基本的出路,乃至出人头地或是升官发财的机会而已。
  然后才是通过大集体环境的熏陶和内部日常的耳濡目染,来逐渐改变他们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潜移默化的形成相应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部队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必须考虑到思想层面上的事情了,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想法和诉求,如果没有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和宣泄的话,很容易就会变成内耗乃至争斗矛盾的根源和土壤。
  用后世宣传口的套话说,所谓的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有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东西,自发冒出来填补上这些空白,因此,就必须树立一种基本价值观和核心思想,哪怕是一种相当模糊的概念和理想。
  用比较古典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某种兵魄军魂,或者说维系一直常胜之师的心灵支柱,同样往往伴随和渗透着,对于所谓“名将”的统兵官个人崇拜情结。
  这个时代的底层人民的思维特别的简单和朴素,只要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同,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对他们输灌任何东西,只消一些浅显易懂的简单道理,和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就可以比较简单和方便的影响、塑造他们的三观。
  别看这些东西虚无缥缈的不怎么起眼,但正所谓士兵的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自然会有其他东西,诸如赌博、酗酒、散漫等恶性来逐步占据。
  用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几率,以及配套的简单理论,形成一个可以相互影响的基础和内部环境后,一支军队的胆魄和灵魂,也就初步形成。
  不要小看这种局部环境和氛围,运用得当的花,可以像是病毒性传销一般,不断的影响和感染更多新加入的人群,军营的环境,更有利于相对封闭的内部思想输灌,再加上一些长远的规划和人生追求目标,就像是传销团体一般,可以不断的改造加入团结体内的人。
  这也是我能在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极限。无非就是简单吃饱穿暖的道理,以及让相信这套东西的人,及其关系人等,都能过上好日子的简朴诉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