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1157

  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倭人构成的第九大队,虽然他如牲口一般听话耐使唤,但也只能背得起二类标准的负重。
  当随队的散兵用携带的铲、镐,构筑好歇息营地后。
  就开始炊火造饭,用半干泥块垒成一个小缺口的环堆,添上些浸油炭引火,堆上枯枝碎柴,就是一个标准的五人行军灶。
  背着的桶装锅子,盛上附近打来的活水,在火苗的舔烧下慢慢发黑变烫起来,第一道滚开的热水,按照操条被分装进各自的水囊或是背壶里,然后第二道才用来炊食。
  切成大块的萝卜和削皮的小芋子,再加上点南方特产的臭虾酱,剩下的唯有火候和柴碳了,炖到两者皆烂,虾酱为汤汁所化,就大功告成了。
  萝卜芋块被煮的咸鲜异常而酥烂可口,既可果腹优惠解腻化渴,用后世的话说,有热量亦有营养。连煮出来的汤汁,都可以蘸烤饼或是就着炒面等干粮吃,不失为一道简单实在的战地美味。
  这也是他们到了北地,比较容易获取的食材来源之一,一时间都是分批轮流进食的声响和动静。
  突然,数名背着小旗的骑兵,从大道上奔驰而来,堪堪停在十步之内,与这部人马相互对过了口令,又交验了身牌。
  “本阵……这是让我的人过河侦查?……”
  谷老四有些目瞪口呆的,对着来使道。
  “严格说,不是你全部的人……”
  信使解释道。
  “只是让你挑出些干练老成的好手来……一同过河而已……”
  谷老四顿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又有些惊异莫名。
  说实话,在遇到大梁北伐之前,他这一辈子,可是连长江北岸都没有踏足过,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度过淮河,来到中原打战的。
  但这一次,却是让他度过黄河去,这可不是什么轻舟可以潜度的小河沟啊。
  但他最后还是奉命,点选了十数人,然后交割了队伍的指挥权,跟着来使纵马长驱而去。
  而在延津古渡的下游,一小队人马已经先行乘船出发了。
  划桨的水花浪声之中,数艘划过水面,微微摇曳的中型板头河船,很快就在水流的冲击和怕打下,变得有些颠簸荡漾起来。
  而端坐船正中一身北军打扮,看起来无比镇定的牛皋,已经是掌心拽满了汗水了,倒是有些羡慕那些正在奋力操船撸和帆缆,与冷风、浪涌相绞劲,而满身蒸腾起汗水和热气的士兵,至少他们无暇分心他顾,而担忧些什么……
  再过一个多月,西北上游的凌汛下来了,这河道就要开始封冻了,因此,哪怕是拍打船舷又喷溅在脸上的些许水气,也格外的冻人刺骨。
  要是在这里船翻了,就算他的水性再好,也会迅速失温的,根本没有多少体力,能够又回到岸边去。
  因此舱内的大多数士兵,只穿袍而不具甲,默不作声的团膝抱着包好的兵甲,堆坐在舱板上,虽然他们脸色各异,或紧张,或惶恐,或急切,但都还在正常的范畴之内。
  好在这种令人觉得格外漫长的煎熬和等待,在半个时辰的漂流航程之后,终于到头了。
  随着一声令下,舱内响起此起彼伏的,着甲整备和检查武器的哗哗摩擦声,然后是三段式大舱之内,一排接一排的人头报数和口令。
  他们开始传递装着烈酒的大壶,一一饮上几口,然后将干椒、茱萸、高良姜等辛辣之物,含在嘴里。
  这是为了一旦事有不对,需要涉水抢渡的准备,好在这个打算,终究是没能派上用场。
  随着船体触底的强烈震感和摇曳,久违的陆地,再次出现在他们的身前。
  而最先走出船舱,登上黄河北岸滩头的,来自辅军第六大队的郓州兵,他们也负责出面交涉和掩护。
  他们现在的身份和旗号,就是来自某只被歼灭的小部队,刑州军的配下,也就是那位刑州中郎将刘继业的旧部之一。
  不久之后,临时带队的牛皋,也站在了临时泊船的滩头之上,但他只看到密密麻麻的灰白韦丛,和微微惊起的水鸟群,突然有些想要怒吼一声的冲动和豪情。
  随着一些带有北军烙印的战马,也被强拉着下的船来,他这只化装潜度的小部队,基本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形的准备。
  而随着回程的河船相继离岸,站在岸边整队的士兵们,都不可避免的露出各种复杂的神情来。
  因为,这也意味着将来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这只武装侦察部队的前程和命运,就只能付诸于莫测的天意和运气了。
  好在似乎老天有些眷顾,他们打开“刑州军”的旗帜,离开岸边走了数里之后,依旧没有遇到多少人烟和行迹,自然也没有暴露身份和遭遇意外的不测风险。
  到处是荒败萧条的景象,赤地千里的北方大旱,同时在黄河两岸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村庄废墟上,尽是被撕扯翻找的七零八落的皑皑白骨。
  有了较大规模的参照物之后,藏在队伍中的专业人员,开始测量方位和沿途的水线,以绘制最简单的地形和路线图。
  然后根据多年前的印象和描述,他们沿着轮廓鲜明的道路,继续向着内陆深入,一连又经过了若干的村邑,依旧是遍地的瓦砾和不见人烟。
  曾经人口稠密的黄河北岸,似乎成了某种死寂笼罩下的鬼域一般。
  然后,他们终于被人给发现了,那是一个用木栅和圈起来的大型土围子。
  在他们靠近之前,远处就有十几名面黄肌瘦,穿的破破烂烂的乡民,突然从干枯的河巷里窜了出来,像是受惊的小兽一般的逃进了土围子里。
  但是与预期中的惊慌和如临大敌不同,土围子只是紧闭门户,而对于这支行进在道路上的小部“刑州军”,却是用一种熟视无睹而麻木不仁的态度,一直漠然观望着他们直道到重新消失在视线外。也没有任何探寻、质疑或是交涉的举动。
  这个结果,也让拽紧了武器,准备好好打上一场的牛皋,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只是来前期侦查的,以探明测绘沿途情形和虚实,测绘出合适的额行动路线为先。
  能够避免冲突和伤亡,自然还是尽量避免为上的。
第392章
回转(五)
  “罗军帅……”
  李观军的嗓门,像是被扼住脖子的鸭子一般的艰涩。
  “您这是打算,发兵度过河北去!……”
  “不过是敌可往,我亦可往的一点回礼而已……”
  我轻描淡写的道。
  “帅司那儿,我自然回去赴命的……勿用担心……”
  “只是须得烦劳观军,在我这里多盘桓一阵子了……”
  我的确没有诳他,崔邦弼的第三营,以及辅军第七大队,八个散兵团,将作为我的先头,先行一步出发归还徐州境内,好掩以抗命不尊的口实。
  当然,至于后续的部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战区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嘛,比如,行军途中遇到河北军渡过来偷袭,而需要就地巩固防线,那就是本分之内的顺理成章了。
  毕竟,我这个“北面防御都指挥”的头衔,还没有被拿掉呢,自然是守土有责了。
  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说服我军中的那几位,支持我这个有些冒险而充满投机意味的军事行动。
  将虞侯赵隆是最好说服的一个,他虽然负责的军法风纪,但是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和追求功业的,一点儿都不比别家少,更别说他已经私下对我表达了某种投效之意。
  只要我能拿出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来,他是不会和我公然唱反调的。
  “一月为限,只消一个月……”
  我对着满脸不豫的副将辛稼轩,如此保证道。
  “一个月后,不管打到哪里,进度到何种地步。立刻全师回程……”
  “只是沿着河岸行事,佯动作战而已……”
  “两岸我会各留一个营,炮团也留在南岸,以应不测……”
  “其余的五个直属团,四个满编营,并四个大队,全部以骑代步,轻装疾进……”
  “如此下来,你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之所以下了这个前出河北的决定,我当然不是听风就是雨,耳根特别软的人。更不会因为一个降将的贸然进言,就心血来潮时的,轻易将自己和部下拉上某种风险不测的险途。
  但是,之前因为某种理由,我也让人收集和查找过,沿岸的地方地方志和历年水文资料,以备不时。
  现在可以说,是黄河最适合航渡的季节,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河面开始冻结的冰棱期,而之前则是黄河水量最少的枯水之期。
  因此水波不兴,适合联舟船为渡,比较省事省力的搭造起,临时性的浮桥来。
  事实上以郓州为界,相比在东线的大举船渡突袭,西线军事压力较小的河北军就是这么做的。
  虽然等到了真正进入冬天,黄河就有天然冻结的冰桥,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却不啻为令人望而生畏的险途了。
  虽然河北军过来的浮桥,都已经被破釜沉舟式的给拆毁了,但是根据刘继业提供的地点和情报,作为沿岸所系的铁牛和石墩,却是现成之物。
  而我们在追击河北军的时候,沿河一路也委实缴获了不少运送的船只,正好派上用场。一旦第二批强渡过去的先手团,控制了正确的立足点,就可以马上从两头开始向中间搭建。
  因此,成事的关键,就在这第二批度过去的人马身上了。因此,这个占领巩固的任务,就被交给了张宪和他的特设车团了。
  当然了,我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感觉,他和先行一步的牛皋,这两位臭在一起行事,似乎有着某种运气和效能上的加成。
  “好吧……”
  辛稼轩脸色几度变化之后,终于还是松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