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1157

  “而某这儿,现在守关的大都是些仓促应募的土团、义勇……在勉力支撑了……”
  “要说以军法驱使其,据要扼守尚可一战,可要他们出列关外,主动寻机克敌制胜……”
  “就未免有些勉为其难了……”
  能够搜罗一些敢于勇战之士,去接应关外的张叔夜部,已经是尽了萧余庆的最大努力去冒险了。
  “难不成国朝之势……”
  听到此处,张叔夜不免有些大失所望的,重重砸了一下手甲。几次三番将自家和将士们置诸死地,而取得的胜势和转机,却只有这样的战果,怎的让他不能不沮丧呢。
  “已经败坏如斯了……”
  “若不是嵇仲带兵突入,只怕还要令人更加忧心了……”
  萧余庆毫不掩饰的道,然后他又宽慰道。
  “不过嵇仲此行,也算是我军争取了些许,喘息休整的时日和转机……”
  “却是功不可没的……”
  “剩下的事情,便是听天命尽人事,只待冬临了……”
  ……
  中路军,已经深入推进到都畿道内的战线前。
  已经官至淮洲节度留后,兼领前军都统制的王端臣,也站在了飘满灰烬和杂物的伊水之畔,遥遥望着河对岸依稀笼罩在雾霭里,那座宏伟壮阔的巨大都城。
  这就是神京,这就是洛都,这就是承光朝李唐再兴至今,上百年根本和核心所在,也是早已崩解利息而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赫赫大唐的最后一点荣耀和存在的象征。
  惨烈的嘉佑北伐之后,大梁十几代人的梦想和执念,就这么咫尺可得的展露在他眼前了。仿若伸出手去,就可以剥开云雾,信手纳入囊中。
  饶是他心志已经被磨砺的极为坚硬和宠辱不惊,但也不由有些心潮澎湃各种期许。先入关者为世侯,他已经获得了这个北伐最出彩的荣誉和功绩,但相对而言的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惨烈了。
  从太谷关到这里的短短三四十里的距离和路程,几乎是一路反复厮杀争夺过来的,大军推进的每一步,都是浸泡在尸山血海之中,特别是在龙门山和大香山之间的伊阙故关,几乎是被舍生忘死不惜代价的两军将士,争相填进去的各种尸骸所堆满的。
  但是他既然已经站在这里,将洛都纳入视野之内,那也意味着无法回头的巨大期望和嘱托,不可交卸的重任,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失真感。
  轰隆隆的巨大声响,此起彼伏的震鸣在河岸上,却是新军左锋的重装炮队,开始朝着对岸敌阵,进行威慑性射击和牵制。
  数十座固定好的炮垒,宽达十二寸的炮口,像是咆哮的额巨兽一般,愤怒的喷吐出巨大的烟尘与火团,轻而易举的撕裂了有些寒冷刺骨的阴籁天气,向着严阵以待的对岸,投射出一道道死亡和毁灭的轨迹。
  十数斤到数十斤的炮药,裹挟巨大份量的铸铁弹丸,横冲直撞在沿河木墙和堡垒间,打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破口来,只见得每每落处,各种爆裂的砖石土块碎木飞溅如雨,还间杂这鲜红的颜色和人体的残肢碎块,瓢泼四散的打在岸上工事间,或是溅落在河水里。
  而那些侥幸在铁弹的碾压冲撞下,死里逃生的人们,就像是溺水的蚁群一般,从坍塌的建筑里,大呼小叫灰头土脸的从藏身之所逃了出来,还有人凄厉惨呼着,慌不择路的跳进了冰冷河水里,扑通溅起些许挣扎的水花之后,就很快没了动静。
  相对这些重炮所投射的巨大威慑与伤害,要把它们这些动辄千斤,分量十足的大家伙,通过被北军毁坏的道路和关隘上,一路运倒这里,可说是让阵前的将士们,吃尽了苦头。
  数息之后,通通的鼓点再次在王端臣的身后擂起,不过这一次,他就暂时沦为一个隔岸观火的看客了,因为,那些抬着临时扎制的浮排和皮囊,负责抢渡对岸的,已经不再是他的本部,或是配下中路各军人马。
  既然他已经成功攫取了破关的偌大功绩,第一个踏足洛都城下的荣耀,为了内部权衡和取舍计,就不得不让给别人了。
  比如在喧天的鼓号子声中,飘摇烈烈风中青龙吞日的绣金军旗,代表的是,自从嘉佑大进军,正定帝折戟关内之后,大梁殿前军的旗号,再度踏足洛都城下的那历史性一刻。
  但凡是伊水沿岸,无论是中外军将士,都大声的欢呼起来。
  已经被冷风吹的脸上发麻的王端臣,突然似有所觉的抬起头来,看着再次变得有些灰蒙蒙的天空,然后一些晶莹细碎的东西,飘落在他的护手上。
  “这是?……下雪粒子了……”
  虽然对岸备战的隐约喧闹,已经直上云霄。而对岸反击而投射出来的火箭和床弩,亦如雨点一般浇落在河面之上。
  但他已经无心别暇他顾了,要知道这些日子里,虽然他已经全力筹备和应对,但是军中的冻伤和跛裂情形,还是越来越频繁,毕竟是南方出身的将兵,各种水土难服和不适,却是无可避免的在越来越寒冷的天气中,暴露出来。
  如今雨雪已下,就像是某个沉重而紧迫的征兆,在提醒着他们。
  “真的时不我待么……”
  他喃喃自语道,却是已然预见到接下来,因为这个征兆,而更加惨烈纷成的战斗了。
第406章
忧喜(三)
  作为奠定安史之乱的大变局后,大唐继续中兴两百年格局的泰兴年间,诸多改新的政策之一,泰兴军改无疑是需要浓墨重彩的书写的一笔。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当权的梁公亲领下,对于中外军的火器化革新。因此,新编成的军事标准之中。
  相对于传统冷兵器时代镇、军、旅,营、团、队、火、十的编制结构,极大加强了弓弩砲车等远程投射的武装配备,同时大量引入了燃烧和爆炸性的火器,成立马步水射之外的独立兵种编制。
  其中又分为单兵投掷火器的掷弹兵和大型器械远程投射的神机军,两大序列。它们既可以作为单独作战的大编制,也可以小规模配属到团队一级,作为局部加强力量。
  再则就是在营团的旧编上,开始出现配属大量车马构成的,攻防一体的重装车营,以满足战地防御和物资储备的需要。
  因此编练到最后,原本堪堪满万的正军,满编后可以达到一万三四千人,然后按照战时的距离和需要,再由枢密院和兵部额外配属工淄等营,以提高持久作战能力,那则扩张到更大的编制。
  因为普遍加强了各种配属,因此对随军辎重和后勤输送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因此编练起来所费甚多。因此在梁公秉政中枢的时代。
  最后在中外军里,只编成了三军五卫,既北衙八军之中的左龙武军、右龙武军、右神武军,十六卫军的左、右金吾卫,左武卫、左骁卫和右领军卫,称之为首甲或是一甲之军。
  南衙十二卫并北衙八军,亦有部分完成火器化编练的,则被称为二甲之军。
  在外军中,则试点性的编练了,部分满编火器营团的镇军,以镇防望要之冲,称之为乙编诸镇。
  然后在边境的戍边屯军之中的重点地区和普通军镇之中,也多少配属了比例不等的火器部队,则统一称之为丙编之军。
  而火器的生产和制造,则因为天然的政治需要,而长期垄断和把持在两京为核心的京畿道和都亟道地区。
  这种格局又沿袭了两百多年,才在乙未之乱中被打断和破坏掉,打着为龙武系复仇或是清君侧,走马灯一般轮番进京勤王/洗地的,不但严重破坏了朝廷中枢的政治生态,也殃及池鱼的将垄断和把持在朝廷手中,数十代人积累下来的国朝技术储备,给毁灭殆尽。
  仅剩下据有岭外的南朝前身——南海都督度境内,尚存部分相对完好的传承和发展。
  发展至今,火器制造和使用的技艺,因为长期故步自封而甚少进步,甚至有所倒退,再加上持续战乱对产业体系和生产工艺的破坏和流失,为了从根源上否定,十数代专权梁氏的政治需要,而对梁公遗留下来的事物,进行人为的毁禁或是改易。
  以至于北朝配下的军队,在火器相关战术和理念上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拥有常年实战经验的海外诸藩的南军。这也是嘉佑大进军中,开局战事就一边倒形同摧枯拉朽的重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在东继大统的承光帝,为李唐续命的短暂中兴之后,还是尝试着在北国的版图之内,利用俘获自南朝联军的大量军匠和工役,重建了相应的火器部队,试图重现史上的辉煌和光彩。
  只是因为现实基础和条件缺失的太多,终究是没有能够行程足够的规模和气候。又经由张氏专政之后沿袭今,也就是在都亟和延边少数重点地区,有所配备作为重要的防御手段。
  起码,在面对那些塞外诸侯和沿边各藩领下,还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代差的。
  当第一场雨雪夹着冷风,降临在河南大地上的时候,我从河北回来已经是第四天时间。
  而我和我的部队正在郓州、滑州和曹州交界的雷泽城内,一边等候消息,一边就地招兵买马,打算把明摆到手的九个营编额,给先从人事上搭建起来再说。
  主要是,鉴于那些郓州兵,在出战河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便利和适应性,从郓州就地再度补充了一批兵员和夫役。
  郓州附近一带本来就不是什么产粮区,这些年连着天灾人祸,又是大旱又是兵火,以盗匪和乱民层出不穷称著。
  光是去年过冬在饥寒中饿死的人已经不在少数了,因此在这次严冬来临的威胁下,又有一大批同乡试水在前,在地方上贴出悬慕告示之后,并不缺少选择为一些粮食和生活物资,而卖身投靠的青壮年。
  而每个人付出代价,仅仅是几袋谷子或是麦豆,甚至是半袋子军用压缩干粮,都可以。当然,如果有基本武斗或是持兵的技艺,或是之前从军过的经历,那就会得到更多一些代价,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摸底。
  最后我们获得总数大概有3-4000的候补兵员和随军夫役,而且还是挑选过的结果。
  事实上他们虽然是北方人,但在生计的煎迫下,并不抗拒在名为敌对势力的军队中,一个能够勉强吃饭的机会。因此,可以说是一时之间闻者相从踊跃。
  但我的军队,出于某种稳定性和内部平衡的考虑,只接受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年纪不是太大,家庭负担和牵挂少的,因此挑挑拣拣之下,只选出了这些人来。
  起码让他们装备上我军缴获而来和淘汰的冷兵器,稍加训练和整编也是一股不错的炮灰和劳役力量。
  只是需要注意防止,同乡背景下的抱团和私自串联,影响了军中的服从性和指挥效率就是了。
  一时之间,雷泽城外,尽是各种赤着膀子,在冷风中喊着号子,绕着城墙长跑的身影。然后那些监督训练的老兵和士官们,还会站在城墙或是高台上,对着他们的头顶射箭和放铳,来增加难度。
  可以做出躲闪动作,但不能停下脚步,也不许伏地寻找掩护,被无头箭和铳射的石灰丸子打在身上,虽然不致命但也会火辣辣痛的,被大众次数多的人,自然就作为末位淘汰的垫底者,要受到各种惩罚。
  这是名为锻炼胆魄和反应的速成训练。确保他们在友军的射击和敌阵的冲击之间,不会第一时间逃跑或是乱窜。
  而因为我之前,仓鼠式的危机感和囤积欲望,从帅司那里没少要到了好些大宗物资,其中也包括相对充足的粮草和罐头等配给品,再加上从河南地方上的搜刮和历次缴获自敌军的辎重物资。
  各种主食副食,米面肉菜至少足够我军,再加上刘部人马一起,在战斗状态下坚持三个月有余,如果是处于相对消耗少的守御状态,则可以通过比较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持续吃上大半年也不是问题。
  只是在河北缴获的粮食物资虽然不少,因为体积和分量上的性价比,就没法带过河来了,而是连同多余的骡马一起,大多沿途散发给了那些“刑州义军”,不然过冬的储备还会更多上一点。
  这也是我敢于就地扩充部队的底气所在。既然我军得益安然从河北全身归还,那接下来的事情和立场又有所不同了。
  而刘延庆所部,因为在后方休整的缘故,在前方内线战败的时候,倒是乘机收拢了不少友军的溃兵,又获得了我军转交的部分兵械,让他的新军后锋部,逐渐恢复到七千人左右。
  好歹我的人与刘延庆部,两下合兵一处,也有堪堪近两万人马,足以与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而应对有些乏力的帅司,进行一番交换和要价了。
  但根据我的幕僚们分析,不管帅司那些人再怎么堵心和纠结,在现今有些恶劣的局势下,也没法继续把我这只犹有兼职和战力的部队,晾在那里不管不问太久的。得到回归的消息之后,他们应该比我还着急才是。
  因此我并没能等待上多久,又过了两天,打着伞盖颇为招摇的颁旨使臣,在身穿锦绣罩袍的内班骑兵护送下,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我军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