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1157

  这就像是开了一端,一时间就有十几份投贴连同礼单,由形形色色的仆役人等,送到了半梅苑里来。
  当然,其中更多是各种初上门的试探和结好之意,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也就是来自东南后路置制使,兼江淮转运使程煊的礼单和邀请,却是在莫愁湖的某条画舫上的私下邀宴。
  初秋的依旧是炎热未退,在夜色落幕之后的暖风徐徐中,简单的沐浴更衣之后,我也踏上了赴宴之路,并且带上了男装打扮的三枚,以及若干名便装的扈卫。
  作为江南水乡的特色之一,桥梁渡口众多的江宁城中,乘船也最常见的夜间出行方式和交通手段。正所谓昼车夜舟的独特繁华城邑生活方式。
  而在半梅苑的西别门之外,就是一个水门渡口,还有专属的平底大篷船和水夫以利出行。大篷船在外观上面貌不起眼,但是船内却是别具匠心。
  各般布设包稠饰锦,轻纬纱帘,紧凑而精巧适宜,就如当地的江南风韵一般,就连上面悬挂着的灯笼,也是饰以殷红的梅枝纹路,看起来精致而独特。
  坐在船尾位置,吹着河巷里的凉风,聆听着细细的划水声中,可以看到堤岸上的烟柳,在岸上华灯初上的灯花团团,和水中渔火点点中,随风摇曳的曼妙身姿。
  而漂浮在空气中的,隐约还有来自楼台雅阁之间的丝竹绰约,以及在水巷流错身而过,不知哪个角落里传出来的一抹,船娘小调的娓娓歌喉。
  哪怕听不懂这些侬声婉转的唱词,却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风雅优容与女儿情调。让我身边这些久经沙场的健儿,也不免放下冷冽,而令脸部的表情,变得有些线条柔和起来。
  当我们进入了被称为脂粉河和姊儿巷的,曲折往复的迷宫之后,空气中也似乎变得暧昧起来。
  所谓的脂粉河,乃是指的是此处往来的画舫花船实在太多,以至于洗下的脂粉,都被河水染出某种夸张的殷色和香味来。
  而姐儿巷的道理就更简单了,因为这里的河边每一处巷口,那都是莺燕萃荟、粉黛满目的别有洞天胜处。
  如此盛景我倒是见怪不怪,而有些从容不迫的欣赏颜色,毕竟,我已经享受过韩良臣的类似招待了。
  而我的扈卫们,却多半是没有机会见过这个战阵,虽然因为忠于值守在身,而不至于眼珠子都掉出来,但也是看目不转睛,而不禁叹为观止的。
  只有一身男装三枚的脸色,自从进入这里之后就垮了下来,然后一直绷得紧紧的,嘴唇也抿的薄薄的,就仿佛里面会飞蹦出什么吃人的怪物来。
  待到遮挡我们视野的楼台建筑,随着豁然宽广的湖面,而重新变得开阔之后,我也很容易在船工的引导下,找到了岸边,被高高扎起来的专属彩棚。
  以及相当秀丽绢谐的“景云”两个墨团大字。
  相比之前沿河花巷的诱惑与旖旎,这里才是江宁众多的风月蔽菽,集大成的所在——两湖风光之一。
  据说在这里,几乎遍地是江宁官人们相好的歌妓行馆。而在江宁,到勾栏曲榭中去寻欢作乐、饮酒买笑,或者把歌妓请到外面去奉觞劝杯,歌舞侑酒,这不但不需要躲躲闪闪,反而成为相互追逐、相互夸耀的风流韵事。
  按照谢明弦的说法,只有那些初出茅庐的官儿,既要到行馆中去寻开心,又怕别人指摘,掩掩盖盖、藏头露尾的。
  根据这处彩棚下的指引,我们又向湖中行去。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一条长宽数丈的大型画舫,足足有三层楼高,还不算那个丝绸装裱的前后露台,而船身各层四下里早就被用时鲜的花卉,和各种造型精致的华灯,给装点得繁花锦簇一般,却又让人不觉得媚俗和审美疲劳。
  我还以为只是条普通观览游玩的画舫,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艘足供数百人日常活动,形同流动行院一般的大家伙。
  相比治下停在边上的大篷船,就像是一条小杂鱼。
  “官人万福金安……”
  “恭迎贵人莅临……”
  登船之后莺莺燕燕的招呼声,扑面而来的脂粉混着熏香的气味,不由让我的左右精神一振。
  无论那些衣帽整洁而奴仆杂役,只见的船上这些女伎们的风度打扮,摈照高门甲地的标准,也称得上是十分“韵致”的。
  她们梳一个这时最流行的朝天髻,穿一件织成“心”字图纹的合欢襦,系一条百褶凌波裙,踏一双用红白双色罗缎交错缝制的高帮凤头鞋。
  却让我不由想起,数年前初见苏苏的场景,不由有些耳热起来,而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情了。
  然后一名恭迎的从事,将我等引上了三层的楼阁中。
  到了这里,随同的其他人就被留在舱外候命,自有人提供酒食招待,和相应的陪同消遣。只有三枚随我进入三层的舱楼中。
  撩起数重轻纱帷幕之后,一个灯火通明的厅室中,就见到今天的主人,新任的江淮转运使程煊,他从上首正席的一只软塌上起身相迎招呼道。
  然后为我一一介绍,厅内等候的诸人。
  在场的除了宴客之主的程煊外,还有江西采访副使詹度、江淮转运判官吕颐浩、市舶司提举李邺,江宁防军副使刘光国、江宁府长史辛永宗,又有东南行司的李宗振、李子奇、于景等幕属官作陪。
  这时又有一行女伎,从内侍款款而出,在骤然扬起的丝竹声中,开始手脚姘指的做出悠扬舞姿来。
  她们头梳鹅胆挑心髻,斜插飘枝花和点翠卷荷,身着齐胸束腰长摆的,石榴红和云清渐染成的百褶曳裙,显得身姿婀娜而娟秀和飘逸,翩然起舞的举手投足之间,却又有一种端凝华贵的姿态。
  一曲舞毕。
  微带着一身香汗的女伎们,这才娉娉婷婷地走到筵席前面,用一个婉婉媚笑劝嘉宾们干了门前杯,重新替他们斟上一巡热酒。
  然后就回到了帷幕后面,开始轻敲檀板,慢启朱唇,用着滞人的、有时是慢得不能再慢的延长音唱起时新的词牌:
  “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
  檐露滴,竹风凉,拼剧饮淋浪。
  夜渐深,笼灯就月,仔细端相。
  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
  些个事,恼人肠。试说与何妨?
  又恐伊:寻消听息,瘦损容光。”
  当然对我来说,就是鸡听鸭讲而只能听个意境而已。
  “这是小周学士新作的《意难忘》”
  程煊这才低声对我解释到。
  “只可惜两湖之地,名噪一时的崔念月、赵元奴,此事都无暇分身……”
  “不然由她们唱出来,就更是别有风韵了……”
  然后宴饮的菜肴也被陆续端了上来,任凭开怀自用。
  而这些个陪客,大都相熟而很会调节气氛和制造话题,因此席间的气氛倒也不算尴尬,很快就变得各种熟稔起来。
  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各人的特点。
  比如江西采访副使詹度在书画品鉴上很有一套;江淮转运判官吕颐浩是个风月老手,满口荤段子接口就来;市舶司提举李邺乃是酒品大家,据说可以用舌头尝出酒水的成色和年份来;
  江宁府长史辛永宗看起来像是道学先生,但是醉了之后就甚是没品,喜欢对身边一切雌性生物毛手毛脚。而江宁防军副使刘光国外表相当粗豪,但是文采却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这些人的表现显然与我关系不大,对我来说,更感兴趣的是船上提供的饮食,鱼脍做的是鲜美可口,白切的五禽拼盘咸香适宜,茶螺羹汤汁浓香醇厚,果蔬烩子是时新爽脆,酒水也是绵甜适口。
  耐心的和他们扯了一大通,天南海北的不着边际的话之后,程煊才醉意微然的进入所谓的正题。
  “今日特地相邀,一是再续旧谊……”
  “也是受人之托,厚颜给有德传个话……”
  “却又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我心中凛然,却做半真半假的醉然应到。
  “居然能够劳动运使的大驾……”
  “自然是上城富源里的那一家了……”
  他稳稳端着越青酒盏,不紧不慢的看着我道。
第543章
风雨(八)
  酒足饭饱,曲终人散,兴尽而归。
  当然,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发飙打脸,或是剽窃诗词卖弄文采,乃至事后留宿等余兴娱乐之事,最终还是没能够发生。
  而月落西沉,夜色如水下,我还在船头上吹着愈加凉爽的夜风,静静思考着方才发生的这一切。
  广府上城,宜兴坊的富源里,说事一片坊区,其实就只有一户人家,就是国臣五脉之一的郑氏及其相关的族人,和世代服侍的家将部曲奴仆之类的从属人家。
  而如今这一家子站在台面上的代言人,则是朝中那位大名鼎鼎的蔡候,名合甫,而别字“二官”,曾经两度官拜参知政事,而与元老重臣派,相争与朝堂的要害人物。
  而今正身处江宁城中的他,居然转而托人传话,对我表示出某种缓和关系与进一步结好的意图,并且通过程煊意思隐晦而含蓄的暗示,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补偿和代价,作为前提和诚意。
  这就是政治的肮脏之处,从来没有永恒的立场和对立关系,只要是可以打击对手的,就算是敌人的敌人,也是可以化敌为友,派上用场的。
  却是不免又有些隐隐的自豪和得意,曾几何时我已经达到了,会令朝廷党争的派阀首脑,居然也要有所忌惮和私下对话的存在。
  思来想去,我最后的回答还是这么一句大而概之的话。
  “凡事但以国事当先,大局为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