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1157

  “乃颇有先秦古风……”
  “以军法治政,以峻法管民,而事事皆以重律……”
  “严刑厉法无所不在……而事当无所不涉……”
  “是为民下既苛且繁……虽唾地便溺小过而动辙获罪……”
  “初小者罚铜,鞭笞,大者驱役,远流,发为奴工……”
  “乃至绞首斩刑不一而衷,可谓事无巨细……”
  “故有入的治下后,不得其法而累累号枷、苦役者不计其数……”
  “士民百姓深为其苦……虽日常起居而谨遵慎行,恐为相互举告……”
  写到这里,他觉得手腕有些酸涩,砚台墨池里的墨汁也不多了,正想唤人去再磨一池来。
  “来……”
  却又想起来,身边的人手都被自己给支应出去了,只剩下个打杂的粗使小厮。不由叹了口气,从外间的架柜里,取出半块乌黑油亮的婺墨来,从笔洗里合水慢慢的研磨起来。
  随着凝固的椭圆墨锭在水迹中袅袅淡开,淡淡朱砂、紫草、苏合香的香气散发开来,秦长脚也就觉得思虑滞涩的头脑,也变得清明了许多。
  作为分巡道的御史里行,他想要有所作为,又不至于事事受到擎制的话。就必须处理好与当地的镇抚,观察使等军政首脑的关系。在尽量参与各种事务的同时,用努力配合和职分上的协助,来换取对方的认同和放心,才是应有之义。
  另一方,既然接下这个分巡御史的差事,就必然定期对江宁方面的寄望有所交代,起码在最基本监察地方之责上,也要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来。
  就算一时之间接触不到核心要紧的东西,但最少也要让人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和勤于公事才行。
  于是一些日记体式的见闻,和旁敲侧击的心得感悟,就成了这些定期发往后方大本营,事无巨细例行汇报的主要内容。
  毕竟……经过了前半生的蹉跎和挫折,再次起复之后之后,他已经不复那个自命清高而有些偏激的老太学生,而是痛定思痛之后,努力向着一名积极谋求仕途晋身的传统官僚,而积极靠拢当中。
  这样,远在广府的妻子和岳家里的那些人,就可以觉得欣慰和满意了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怀念起妻子王氏的面孔,连带怀念她丰腴的身子和床第间的泼辣劲儿。
  因为淮东之地的寒陋简朴,有常随前沿没有多少娱乐消遣之处;也因为身为御史相对优厚的俸禄和职贴,都被他拿去支应和供养身边一班人员,而就再没有其他进项,囊中羞涩的缘故,他身边至今还没有找过其他女人。
  因此,相应思念之情一起,就觉得有些不可遏制的怅然如潮而不可自己。却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她又在做什么,可曾也是这般的充满思念与惆怅之情。
  虽然,自己在家总有些夫纲不振,而整天被她责怪和催逼着,三心两意的去追求结交上进,做那不擅长的营钻打点之事。
  虽然岳家那里,也是富起来不过两代的海商,充斥着暴发户式的虚荣浮华和眼光势利。哪怕婚后一直没有子嗣,日常也是甚少共同语言,而磕磕碰碰的窝心琐事居多。
  但好歹是妻子是看上了他这个破落出身措大,而带着全副身家倒贴上门的富家闺秀,这个恩义和情分无论怎么说,他都是刻骨铭记的。
  只是,现在回想起来,他在广府的时候,实在不够争气。哪怕再怎么卖力也是诸事无成,才让家人徘徊一次次的痛心疾首和失望中,越来越冷漠和疏远。
  “会之啊会之,你这番一定要出人头地,光阴门楣。”
  他如此对着自己说道,这也是他离开家里之前的信誓旦旦,不能够功成名就绝不回来。
  因此,他可以忍受远异于广府的,清贫简朴的日常生活标准;也可以强迫自己,学着像个军中武夫一样,饱受随军颠簸流离之苦。
  最终,他的眼光有回到了公案上的一个镇纸物件。
  那是一枚铜质的新印章,质地也甚为粗糙,就像是匆匆赶制出来的一般,但却代表着某种意义上的真正权柄。
  在流民里搞身份甄别,鼓励举告作奸犯科的旧迹,终究上不得台面,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但是,这么做下来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后果,似乎是他的勤勉与奋力,终于引起了那位号称铁腕强人的镇帅注目。
  “肃清奸细和反怠工委员会”,这就是他的新职份。
第628章
怅怀(二十三)
  总材官孔吉吉,越来越容易发呆和傻笑,虽然他自己不怎么觉得。
  在祭祀了曲埠孔府的废墟旧址,又如愿以偿的品尝到女人的滋味之后,他也像是得到了祖先有灵的庇佑和加护,突然在某些方面开窍了。
  比如,在人际往来的处理和内部关系的协调上,也变得从容娴熟了许多。
  比如他已经可以结结巴巴的没话找话,与另一位官拜正八品工造主簿,兼享有技术总监的老瘸子沈岳,装模作样的进行攀谈和拉呱着。
  而不是像往常一般,一本正经的说些感兴趣的技术概念,就再也别无他话了。
  虽然这位同样是依旧心不在焉的,满脸紧张的死死盯着,占据了足足一整间厂房的庞然大物。
  因为,这也代表了他一生追求的成果和新血的结晶,为此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坎坷了大半生的事业目标。
  今天是名为锅骡机(往复式蒸汽机原型)的大型器械,在军工产业中,正式批量投入使用的日子。
  作为对最初研发者的某种肯定和最终认可,这批初始型号的锅骡机,直接被那位镇帅亲笔命名为——沈式初号机,并且在褒奖令宣布,在沈式初号机的原形上,每每多建造一架,就要支付给沈岳一小笔技术使用费。
  虽然目前总体的数目不算多,加起来也不过几十缗而已。但正所谓是切切实实的,让人眼红到发绿、发紫的名利双收,也是众多效力于淮东的大小工匠学徒们,激励人心的榜样和示范性效应。
  只是在启动的这一刻,在大匠沈岳的脸上既有期待,微微的坎坷不安,善且完好的那只手,也早已经是拼命捏的青筋毕露,却是浑然不觉当中,却是生怕这只是他的一生,到头来的一场虚幻而已。
  因此,哪怕他在事前的试验中,已经反复操作过无数次,但直到烧炉成功而随着喷涂蒸汽,往来复转的硕大轮轴运转如飞到,只剩下细细密密的光影之后。
  他才像是脱力一般的重重吁了口气。
  沈岳这一生没有子女,到了晚年重新起复之后,只有一些分别承接部分衣钵的年轻弟子、学徒。因此这架机器,就像是他亲手养育出来的孩儿一般的,令人百感交集而诸般滋味泛起。
  哪怕这是一个丑陋而有些狰狞的“孩子”。
  这是一架全身暴凸着管子和法门、杠杆,无处不在充满力量感的灰白黑色调的金属光泽,而充分体现出多铆蒸刚风格的丑陋大玩意儿。光是一动不动的放在那里,用肉眼看着就觉得让人望而生畏或是充满了敬畏之情。
  更别说,在升炉加煤之后爆发出的轰隆震响与满身的烟气蒸腾,也委实可以吓坏许多不知情或是震撼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人。
  但就是这个大家伙,却代表了广府罗氏,乃至淮东政权历年以来,诸多材料加工运用和科技创新的积累。
  比如杜仲胶的合成密封圈,冲压成型的马口铁板材管线,退火成型的弹簧件,高强度的大小螺栓和铆接固件,乃至原始的阀式温度和压力计。
  而且,都是用多次爆炸和蒸汽泄露,迸裂的零部件,多达数十人死伤的血泪教训,给摸索堆积出来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在此之前,已经通过矿山的抽水和轨道矿车的提拉,几架原型机无间断连续运转测试,最少已经超过了三个月,到大半年时间,除了一些配件的磨损和管道上的老化泄露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不可逆转行的较大故障。
  因此,从理论上说,由此建立标准并正式投入工业生产,已经不存在任何的技术上的障碍,只剩下使用过程中的慢慢调教和磨合。
  只是从体积上说已经硕大笨重的很,还有待更进一步的优化和缩减。距离那位大人期许的能够装在钢铁的车轨上,依靠自力带动运行的要求,也相去甚远。
  而且功率上相对于已经成熟的水利机械,也明显有所不足,只能做一些传动,拉伸的简单输出。更加精细一些的冲钻,锻压、卷轧等简单加工,则要对现有的传动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造。
  但这却是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开端。哪怕在冬季的枯水季节,也能够继续保持生产和效能的光明前景,以及在缺少河流和水力资源的地区,进行工业生产布局的多种可能性。
  而对于立场更加侧重于军队方面的孔吉吉来说,这意味着军工方面的核心,铳炮生产的爆发性增长。因为相比传动机构颇大,距离过长就会影响精密度的水力机械,这种稳定性更胜一筹的机器,完全可以用来完成最关键的磨膛和钻孔工艺。
  只可惜,他这个愿望在短期内是不可实现了。
  因为,按照镇抚府的指示和要求,这批性能稳定下来的锅骡机产能,将用来投入自身的生产上,也就是更多锅骡机的重复制造中,关键性大构件为最优先的事项。
  寒冷的天气下,熊熊燃烧的火热炉膛,所辐射出来的热量,然后站在周围的人等,都不免有些觉得热风扑面,而熏的汗流浃背忍不住一步步向后退去。
  最后只剩下那些真正感兴趣或是需要就近维护的少数人,依旧留在了原地。
  随着机器运转越来越快,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中,在场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各自浮想联翩或是陷入某种展望、期许当中。
  ……
  临沂城中,陈渊也在巡看着,在本地改名拥军坊的街市内内,新开张的分店。
  在他那位鹏举哥哥成婚之后,陈渊之前费心跑腿的营生不但没有因此停滞,反而因为那位岳家新妇的主动参与,而继续拓展开来。
  于是,被省下来的赎身钱,也变成了后续投入的本钱,然后那位孝娥娘子也在私下里,将自己多年的私囊给拿出来交给了陈渊,让他把积欠的帐都给还上再说。
  因为是镇抚府的要求,因此群玉楼方面也没有想往常一般净身放出,而是锦上添花式的形同陪嫁般,将随身衣物首饰联通箱笼一起送了过来。
  但她却最初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将自己那些华美的钗裙,给折价变卖了用来清偿私下的欠数,外带扶助夫君业余经营的事业。
  然后在洗尽铅华之后过起了,和寻常军眷妇人一般的亲手缝补浆洗,吃着大食堂打来的饭食;偶然也让人买些菜来,调羹做饭的勤苦朴素生活,这也让陈渊关于鹏举哥哥的最后一点担心,被按奈下了心底。
  而在从良之后,这位群玉楼的当红女娘娇娥,也展现出不为人知的经营头脑和别具一格的独特手腕来,她甚至想法子让鹏举哥哥出面,将身份近似的军属组织在一起制订章程,合伙向公中借贷而扩大经营。
  虽然总体上分薄了利益,但是也极大减低了风险与投入。比起陈渊之前的疲于奔命,只要很少的心思和关注,就可以坐收其利就好了。
  然后又用这些额外的进益,凑份子作为军官家眷之间,互济互助的起始本钱,而迅速结纳出一个小圈子来。
  又比,如派人到那些人数较大遗民聚居地,寻访他们家乡风味的各色吃食,然后从中筛选出投入本钱小,上手卖得快的种类,作为生意拓展的内容之一。
  总而言之,在合理利用规则的便利和机会上,这位新嫂嫂的眼光独到,身为女性的细心与周密,也令陈渊有些自叹不如,而又有些心悦诚服。
  可以说既是有些欣喜,又是有些失落。庆幸鹏举哥哥似乎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贤内助,却又一些失落和惆怅,对方似乎比自己更能帮到鹏举哥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