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1157

  “快,渐进速度……”
  “冲到对岸去……”
  在他的亲自督促下,大多数富氏的人马都开始穿越冰面,而随着陆续登岸的后援,那些裴氏藩兵也在节节败退当中,逐渐被追逐的逃向了远方而去。
  这时候,风中送来了另一种异样的气息和喧声。
  却是后方传来了隐约的喊杀声,在滚滚雪尘之中,居然是一只骑兵袭击了蒲氏人马为主的后队,一时间杀声震天,却是在蒲氏的阵列里乱成一锅粥。
  “该死,居然是在南岸……”
  “那些淮军,不是还在全州么……”
  “我们上当了……”
  “这是个陷阱……”
  如此惊慌失措的言语,在他身边七嘴八舌的响起。
  “慌什么……?”
  富宗礼大声呵斥道。
  “我们不是还没有接敌么……”
  “下令南岸剩余人马继续过江,加速与后队拉开距离……”
  然后他顿了顿又道。
  “让磐津(义从)队掉头去援应,兼作打探情况好了……”
  “其他人马不得妄动……”
  于是,在一层层的喝令和训斥之下,散布在冰面上的骚动和不安,总算是被勉强压制下来,而继续努力推拉这辎重车马,小心的沿着看起来还算厚实的冰层,蹒跚着向前进发。
  作为全罗道屈指可数的大藩,富氏所掌握的武装力量规模更大,也要更加成色复杂一些。
  日常除了分别驻留在各处城邑里,那些脱产的藩兵和守卫藩主居所的戍士之外;尚有三只常年雇佣的义从,规模从上千人到数百人不等;
  在日常的情况下,这些私雇的义从,则被当作某种藩家武装的补充,而从事一些藩家不便出面的隐私勾当和脏活。使用寄钱和权势喂养出来的变相走狗。
  后来,在拿下全州府之后,富氏又获得了当地受六家联合雇佣的东江义从,而令会洗啊可以支配的义从达到了四只。
  只是,其中一只本家的博山义从和部分藩兵一起,被留在了全州城协助维持局面;另一只本家出身的左勇义从,则指派给了富津。
  因此,留在富宗礼身边的,就剩下磐津和东江两只义从队,也是除了藩主的戍士队之外,某种意义上比较得力的应急和机动力量。
  此外,还有来自茂朱郡和镇安郡一带山地的所谓山民弓手,这些地方除了少量野味和皮毛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产出。因此富藩通过控制了盐铁输入的渠道。
  这一次征发了近两千自备武装的弓手,也等于是将这一带山民的青壮,给抽调了大半之数,不过,因为其装备简陋而不善长途跋涉的特点,其中一部被留守在了全州;一部随大军出征后,也留在罗津港外的富津手下。
  此外,就是战时从领下民众中,临时征召起来的白衣队,因为他们毫无护具,只有一身缺乏染料而素白发黄的衣服,以及最简陋的矛叉等武器而已,故而得名。
  因此,具体统御起来想要指使如臂,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起码,作为家族根本的六千藩军,是不能擅动的。
  只要有这些子弟兵作为凭据,就算是全州府攻而不复所得,起码也退据一方,而重新生聚实力。
  而派出只有八百人的磐津(义从)队,也是以盟友的身份,对陷入苦战的蒲氏稍尽人事而已,若是事不可为的话,这支人马还可以拿来断后。
  富宗礼饱经谋算与利害得失的大脑,如此在电光火石间急速的思考着,而且或许这还是一个契机,与蒲氏就此分道扬镳,而直取全州府独占权益的良机。
  在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和这些淮军交涉和谈判,以蒲氏为代价和祭品,进行更多的利益和交换。
  这时候,原本败走的裴氏藩军,似乎又重整旗鼓掉头杀了回来,再次与前沿的白衣队,战成了一片。
  这不由让富宗礼在错愕之余,又在心中染上了一丝阴影。
  然后,就像是被风吹过一般,那些裴藩的旗帜纷纷连片的倒了下来。
  但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另一种密集而熟悉的呼啸声,就在那些裴氏藩军的两侧,骤然响起。
  在重新升起的紫红纹的旗帜下,那是无数披着白布,在雪地路缓缓前行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雪后的大地,在轻轻颤抖和蠕动一般。
  随着这些白色列阵之中不断绽放的火光和烟尘,霎那间无形的死亡风暴,席卷了那些尚在横越冰面的密集人群。
  而正在队伍中央的富宗礼,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富氏藩兵,就这么毫无遮掩和反抗的,在起此彼伏的惨叫和哀呼声中,颓然无助的倒在了滑溜溜的冰面上,流淌的鲜血将晶莹的冰盖,迅速染成了殷红的一大片。
  这一刻,他再也不复表面的努力维持的从容淡定和了……
  “警戒西侧的东江义从呢。”
  他几乎是失态的对左右咆哮着。
  “他们的人在哪里……”
  “为什么没有阻敌和示警……”
  “接站之前,东江义从就已经溃散不见了……”
  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回应道。
  “主上,我们该怎么办啊……”
  就连那些家臣和亲卫们,都露出惊慌和失落的表情来。
  富宗礼忽然有了后悔的情绪,后悔居然把家族屈指可数的宿将富津,给留在了后方。可谁又能想到,蒲氏的遇袭不过是虚晃一枪;那些淮军的目标,居然还是自己的本阵。
  身为家主的他虽然有足够的威望,也有御下的手段,但在行伍战阵之事和临机应变的决断上,却不是他的所长领域。
  而他手下几个将头,却是都缺乏老将富津那般服众的威望。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分而治之的状况,固然有利于身为家主的他,继续有效掌控这些人马和全局。
  但在现下突发的局面中,却也成为了这支大军之中,不容忽视的弊端和弱点了。
  缺乏足够面敌的应对手段和灵活机变,而只能教条呆板的一层层等待上级的命令。
  而在远方。
  带着临阵脱逃的一众部下,背驰而去的东江义从头领马继隆,也在暗自心惊肉跳和后悔赌咒当中。
  真心不能和人胡乱打赌和许诺,赌咒出阵遇上老对头原本只是一句戏言而已。
  但居然会应验在那只“满万不可敌”身上,还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罗蛮子、罗要命、罗催死鬼,亲自带领的本队。那一刻,他只觉得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还是河北沧州保宁军一个镇将的时候,就亲眼见识了自己所在的阵列,是如何在成片的火焰与轰声雷动中,颤抖崩溃进而覆灭的。
  然后死里逃生的他,所相继投奔的数个军序,都被同样的旗号,给碾压追打的屁滚尿流,以至于他在最后一次侥幸脱逃之后,痛定思痛的下定决心。
  聚集了一群散兵游勇之后,就没再归还建制,而是变成了所谓一只到处流窜的义军。然后随着北地胡马的乱犯,他们这种走一路吃一路的义军,也越来越生境窘困。
  于是,不得不又辗转北上到范阳一代讨生活,虽然当地募兵保境正急,却是不想卷入与安东的征战,再次带人开了小差,阴差阳错的遇到当地招募义从的新罗藩家代理人,顺势渡海来到了全州府,由此逐步做上了东江义从的头领,又在当地包养了个想好的,好容易才安生下来没几年。
  正是流年不利,在海东这个偏远藩外的地头,怎么也能遇见这个煞星。
第679章
出援(二十四)
  如同蛛纹一般破碎之后重新冻结的冰面上,一片片交叠的尸体和淡开的血水,一起冻成硬邦邦的各色造型,还继续凝固在空气中。
  “联军闻讯骤退,被截击于道,数万人马尽溃于东津江畔。”
  或许在当地的后世记录上,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描述。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分作前后多个层次和步骤,正所谓狮子搏兔,尚用全力。
  从最初情报的释放和主动约为内应的故布疑阵,真真假假的混杂在一起,最终间接促成了对方的仓促行动。
  然后在放纵部伍大开集市的掩人耳目之下,再分批次的将主战各营的兵力给一一的抽调出来,然后潜行一百多里,抵达裴氏的领地,再易服城裴氏的旗号,将当地藩军替换出来,进入预设的阵地。
  这一切,看起来虽然自有一种按部就班的顺理成章,但是却需要相当的执行力和行动效率,也就只有身经百战的劲旅和老兵,才能达到基本的目的。
  好在经过了一连串变故之后,对方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不堪。此涨彼消之下,再加上以逸待劳,以从容之师对仓促之敌,还有武器和战术上的优势代差,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敌方的数量优势,还是大都散布在滑不留手的冰面上,而首尾不能相顾的时候,果断投入绝大多数的力量。威慑和压制行动迟缓的后队,而集中主攻已经上岸的人马,就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虽然对于外围之敌未战先溃的举动,很有些不明所以。但既然敌军主动露出了破绽,作为身经百战的老牌部队,也自然不会不懂得抓住稍闪即逝的战机,更快的促成最终胜利的结局。
  当沉重的火炮也被拖上来,喷吐出呼啸的弹丸,开始炸裂在冰面上的那一刻,也是这支军队的士气和军心,开始走向崩解离析的开端。
  望着一片又一片失去斗志,而跪倒在雪地里举手就擒的富氏藩兵,居中坐镇的我,也不免吁了一口气。
  所幸是大部全歼,而不是击溃的结果,这也就省却了日后散落在地方,变成继续反抗的力量或是困扰治安的因素,而需要慢慢收拾的麻烦和后手了。
  我可没有打持久战的本钱了,虽然普通物资尚且可以就食于敌或是就地征发,但是铳炮子药的消耗,却是暂时没法补充的,真正的打一点就少一点了。
  “粗计俘获一万一千余人……”
  “截获了所有的辎重车马行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