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0/1157

  其中小半溃逃追之不及外,大概还俘获活着强制收拢了有两千多人。
  这才知道了,他们都是从北面的庆州和耀州,赶过来的诸侯势力。按照战后的约定,他们本该是留下接管当地的部队,却接到各自主家的求援,而在这里没头没脑撞在一起,又因为抢道而发生冲突,而彻底乱战起来。
  他们之间冲突和战斗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的,好像之前还在同仇敌忾的联军阵营内,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比肩厮杀,现在却变成不共戴天的对头和死敌了。
  当然,这些诸侯之间也有不少经年累月的嫌隙和积怨的,似乎都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了。难道这就是少了一个强大外敌,来自外部压力与威胁的后果总爆发?
  倒让我的人马,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救火队和收拢队,不免大大的拖阻了行程,而离先行开赴的罗允孝所部,愈发的远去了。
  ……
  辽东半岛北部。
  “这些就是肆虐当地的平卢军么……”
  种师中凝眉重锁的看着面前这数百号,衣裳褴褛的俘虏。
  很难用想象力,将他们与扰乱罗氏后方,在罗藩的腹地内兴风作浪的那只敌寇,给联系起来。
  虽然他们爆发出来的悍勇和战技,不乏令人称道之处,而令初次遭遇就在近身缠斗中损伤了数十人;
  但是一旦被拉开距离之后,就表现出某种耐力与体能上的双重颓势来,而被短促接力的排射,给吊打的几乎毫无脾气。
  接下来,在一一拷问和对照了这些俘虏的一至口实之后,他也不免有些脸色暗暗阴沉了下来。
  他们的确是那只慌不择路逃亡之后,在辽东海岸搁浅登陆的船队幸存者;连同船上的水夫、船工一起,最后凑出来两千多人。
  他们拿着仅有的一些从船上拆下来的武器装具;在没有向导和地图的指引下,几乎花了好几天时间,损失了十分之一的人手,才走出了辽河出海口附近的大片盐水沼泽。
  然后,在饥寒交迫的驱使下,洗劫和捣毁了最近的数个村落,获得第一批短期的补给,也发现了辽东内地的空虚和孱弱。
  然后慢慢胆大起来,逐步放开了手脚,开始袭击和抢掠一些较大的乡社和市镇,并且以较小的代价屡有得手,自此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在此期间,他们甚至一度驱使乡民为填旋,乘机抢下了一座小城邑,好好休整了一番;而罗藩方面甚至没有足够的反应和对策,而任期恣意肆虐,始终没有见到前来的讨伐部队。
  因此,他们在辽东沿海之地,足足活跃和逍遥了半个多月。
  但是,他们在辽东之地,毕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外来者,也始终没能得到后方的支援和补充,因此在人员上死伤一个就少一个,随着时间慢慢积累下来,就行同时慢性的失血。
  而失去了最初的危机感和压力之后,军心也逐渐涣散了开来,在这只孤军内部出现了分裂和内讧的苗头;又有一些人出走和掉队,以至于目前,也就只剩下这些人手了。
  因此,在因为去留问题上的持续争执,浪费了好些天,剩下的这最大一股人马终于下定决心;打算避实就虚辗转向南,反向杀入辽东半岛内,然后从南端的积利州境内,夺取港口和船只,获得一条海路的归途。
  却不想,迎头撞上半岛内赶过来的淮东军,正可谓是自投罗网了。
  而这一切细细盘查下来,却没能让种师中的心情变得更好一些,反而是更有些沉重和不安了。
  既然这只孤军并没有参与过某些事情。这也就意味这,那些以平卢军残余的名义,所做下的事情和发生的变故,其实是另有缘由和内幕了。
  这种前程莫测而充满了变数的情况下,也是他好不容易得以领兵独当一面的机会,却是最讨厌遇到的状况了。
  “来人……”
  种师中还是下定决心,动用自己这个级别的最大权限。
  “双封加急递报……从最近的海程出发……”
  “火速向辽西的本阵,报告此间事宜……”
  按照淮东军的例制,到了正辅兵马都监官的级别,或是主战营级主官的职事,每月都有若干次直接向置制使,汇报情况和反映问题的便利和渠道。
  不过,也要由此担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因此,平时用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第776章
萌动(一)
  好容易摆平了这一路上,乱糟糟的破事而进入显州境内。但没有想到还有一场更大的冲击在等着我呢,让我麾下的军队,不得不暂时停下了脚步。
  因为罗氏藩主罗湛基,因为病情加重而亡故了。这真是天大的逆转和震撼性消息啊。
  刚刚带领联军取得巨大胜利,并且主持瓜分了,以薛氏为首领地人口财货在内,大量战争红利的一代藩主罗湛基,居然就这么死了。
  就死在了他人生从低潮和危机,再到胜利与辉煌的起步和开端——东山城外。而随着他在人生最顶点倒下的,还有轰然坍塌的那些,罗氏世世代代未尽的大业与野望。
  而紧随其后的是,养子罗允孝在东山城外,一场临时而短促爆发的上层内乱当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宣布接受罗湛基的遗命,以代藩主的身份,接任了罗藩这只大军的统帅之职。
  宣布全力向本家进军,行那拨乱反正之事。
  而与此同时作为罗藩本家所在的辽城郡,也在前代藩主罗肃观的委任之下,以次席家老罗肃先总摄藩内大小事务,而辅佐新任命的藩主,年不过二十四岁的第九子罗湛戎。
  而由此号召广大家臣和代官、附庸和分家,出兵出力拥护本家,而坚决镇压平定撺夺了前方大军的一小绰野心分子。
  而坐拥一只先锋兵马的骆秉生那里,也出现了新的状况;在东山城下莫名失踪/出走的资深家老,兼第二号人物罗湛容,也在数日之后出现在了新城之内,而接管了新城州及其这只精锐偏师的全权。
  一时之间,风云动荡危机四起,威名赫赫的安东大罗氏,居然就在明面上分裂成了三大股势力。
  而从联军当中各自出奔的各家诸侯,显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他们在归还各自领地的途中,就已经先行打了起来;并且很可能将这种冲突和对抗,继续延续到各自的藩领里去。
  而他们争斗攻杀的理由,仅仅因为是争抢道路和桥梁;或是沿途的食水资源和财货,乃至一些几年的旧事积怨,而在辽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各处上演了一幕幕兵戎相见的大小故事。
  而按照我的幕僚小组,对此长短期分析和判定的初步结果。
  接下来,就掀开了安东道以公然分裂的罗藩为代表,各方势力的新一轮重新战队和洗牌了;以及,随之而来对于淮东方面的争相拉拢和结好。
  事实上,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了东山城之变后,已经有好几个事先发展过的渠道,竞相派人过来暗通曲款,给我透露各自角度所见所闻和看法。
  而让我对于当地的情势和内幕,在未接触之前就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因此按照他们的说辞,至少在中短期内,对我方是极有好处的发展趋势,就看我如何利用和选择这个契机了。
  但我宁可不要这些好处和优势,而更希望罗湛基还能安然活着;这样才能将之前签下的一揽子协议和幕后约定,给继续按部就帮的履行下去。正所谓是谋求更长远的利益和预期。
  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随随便便的陷入四分五裂的内耗当中,眼看就要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但现在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了。而且,虽然我暂停剩下的行程,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罗允孝为首的东山城方面,主动派人过来联络了。
  “见过罗帅……”
  但显然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直接前来的会是罗允孝本人。
  而他就以卫士的打扮,而站在了作为名面上的传话人身边,主动上前一步现身开门见山的道。
  “如今藩上不幸身故,而本家为人所窃据……”
  “无论为了那些盟定的着落,或是彼此两家的长治久安计……”
  “我须得借助贵方的一臂之力……”
  “为此,某家自当不吝所得……尽力酬给。”
  他不但重申了以往的一系列协约,还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和许下了更多条件,甚至连新打下来的辽西,都不惜拿出来作为筹码。
  “你这么做值得么……”
  然后,我轻描淡写的问了一个问题。
  “当然值得……”
  他毫不犹豫的恳声道。
  “某非狼子野心之辈……”
  “也不敢对家主之位寄望过多……”
  “只是自小蒙的父上恩重,而始终无力报效……”
  “也不忍他应有的家业,平白落入那些苟且之辈手中……”
  “这才暂且代行其责,把这些儿郎们完好的带回去……”
  “只要能够拨乱反正……重振家风……”
  他咬牙切齿或者会所义正言辞的道。
  “区区一隅辽西之地,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算是八州故土,也不是不可以相酬的……”
  “那你又是如何保证自己,有这个践诺的能力呢……”
  我想了想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