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1157

  “你好污……你好污……你好污……”
  当宣泄了一番在战场上积累下负面情绪的我,哼着歌神张的那曲变调版《你好毒》,心满意足念头通达重新出来放开绳子的时候,已经在内室里留下溅了满地满墙的水迹,还有弥漫在空气当中的氨类与荷尔蒙混杂在一起奇异味道。
  但阿秋自然会把里面收拾干净,这也是我强迫性刻下的习惯和烙印之一;一个喜欢保持周边整洁的玩物,总比一个在污秽里臭掉的行尸走肉好;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阿秋只能算是个半成品。
  在当初惊吓过度导致的精神和身体几乎彻底崩坏了之后,又被用日常的强制行为和身体刺激,给硬是强行塑造回来的,初试调教的残次之作。
  因此,如果没有我的强制命令,她已经很难在人前切换成正常的情态,也无法在思维能力和判断上,为我提供更多的用处。
  在我看来,也就勉强能够介于不怎么合格的宠物和活体玩具之间。也就是说,虽然她基本思考能力和理智、学识都还在,也能学习更多的新事物;却是因为受激过渡的崩坏反应,而用身为宠物的强制人格外壳给自我封闭起来。
  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伪装的手段,或是忍辱负重另有所图的很小概率;但不管怎么说;
  因为是我心情黑化之下,某种心血来潮初次炮制的一点纪念意义,在装上特制的狐狸尾巴之后,勉强可以拿出来装装逼格充个场面而已。
  现在总算又有了个新素材和玩具,可以作为心理学上研究和对抗过程的实验了。
  “暂时把她交给你了。”
  我把玩抚摸着她的毛茸茸大尾巴,和彻底湿透大腿裙摆的根部继续道。
  “正好好好交流一番……”
  “顺便教教她基本的规矩和日常习惯……”
  “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嘴巴还叼着根湿漉漉小鞭子的阿秋,低低的咿呜了两声在我脚边蹭了蹭算是某种回答。
  虽然是当作宠物和活的玩物来处理,但是在把弄和训练之余,偶尔也会让她跪舔什么的;只是咬一咬之后,不准吞下口服液,而涂抹在头脸上,作为某种专属训练的标识什么的。
  然后一切成自然习惯了后就水到渠成了。
  在她声嘶力竭的最后一次昏阙过去之前,我也从新来的素材身上得到了更多东西和间接印证的信息:
  比如她的真名姓李,叫淑琪,取义“恭淑如琪玉”的意愿,与原名辜念秋的玩具阿秋有过数面之缘,却是从属于博罗会中的另一个体系的重要人员,主要负责安东北面的活动和渗透。
  平时以几个老牌商会作为明面上的掩护,得以从容的出入诸侯藩家的后宅,而一边牟利和一遍贩卖消息;而在这次罗氏有关的一系列举动当中,似乎还牵涉到了北朝方面,所留下的后手和沟通渠道。
  而且,相比对所谓公孙世家的概念似乎一无所知的辜念秋,她对于换这个名字有所反应,也似乎知道更多的东西。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只是在情绪激荡之下偶然失言的她,就死活不肯再多说下去了,看来还是有欠调教和改造啊。
  不过来日方长,这起码已经有了一个开端和势头了。
第824章
启新(九)
  夷洲,已经更名为吉隆邑的鸡笼山半岛一代,桃山港中。
  被晒得满身油汗的郑艇,也在亲自监督和巡视着码头,亲眼看着一众当地的番奴和雇工,费力搬运装卸着,马车上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大物件,哪怕是盛夏之期也丝毫不得懈怠的。
  只是通过发达的南方海路传译,他也有所消息和耳闻,作为曾经的同僚和搭档,也是某种意义上竞争对手,一贯负责南边海域通商往来的,那只满身咖喱味的海外番商肥孔似乎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偌大一只船队和人手作为投效。
  所以,他也不免感到些许压力和紧迫感,而在这个位置上加倍的努力表现,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基本盘,毕竟,以现今的淮东大好局面,可不止他一个选择的对象。
  他所能占据的,也不过是早早认识那位淮镇之主而长期协从其后,奔走往来大江南北的优势而已。
  更何况他现在还要配合淮东,加紧对夷洲当地的渗透和刺探,做出更多的实绩来,才有可能在日后重合领域的地位和主从之争中,继续保持一个有利的局面和先手。
  而已经是小有名气一方船商,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的胡静水,则无疑是他发展和拉拢的重要帮手。只是他们还没走出多远,说上几句话。
  就见那些闻讯后,来自夷州本地各大商家的管事人,还有各藩贵族大姓的代表,几乎是一拥而上,的瞬间就将胡静水给淹没了。
  “胡老板……”
  “胡东主……”
  “有冰不……”
  “冰。”
  “冰……”
  “更多的冰……”
  “有多少都要……”
  “价钱不是问题……”
  这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叫喊的字眼;毕竟,现在正当是南方最热的夏季当头,而夷州又是南方有名的湿热之地。
  淮东近年新开发出来的一个产业,就是卖冰到岭外气候湿热的畿内广府去;原理也很简单利用北地较长的冬季,然后将品质较好的山泉水冻结,然后再相应改造过的海船上。
  期间有足够的棉花包裹四壁,加上厚厚的剧屑垫底,这样在整个冬天大量的窖藏囤积基数上,可以从初冬源源不断的一直卖到秋天去。
  而作为重要中转地的夷州大岛,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很快就通过竞拍上的额争抢,瓜分下了这一批短途输送的冰块份额。
  而且现如今广大的受众也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广府,还包括终端大半时光都饱受暑热气候困扰的,岭外诸道沿海州府和吕宋三洲在内部分海藩在内,都同样有足够的需求和消耗市场。
  虽然如今的国朝普遍的经济形势不好和市面凋敝,但是中上层的殷富人家,勋贵显宦豪门大族,对于日常消暑降温的需求,却是丝毫没有减少多少的。
  而在经过漫长途运输之后,除掉路途的自然损耗和意外损失,这些品质纯净的天然冰块,在成本和价格上甚至还要比本地用硝矿炮制的冰制品,更加低廉一些和口感上佳的多。
  而且,最普通的数百料到千料海船,也能满足沿海运输的基本需要;以畿内番禹老港的水市为终点,花上半月多就能往来一趟,在刨除人工和物耗后,也能单船获得大几十万钱到上百万钱的收益。
  这样还不包括回程的时候用空载,捎带上的岭外各道和南海特产,以及淮东指定的大宗采购名目,所获得利润呢。
  这无疑是大梁北伐失利之后的一连串噩耗当中,还能够继续给岭外地区带来好处和便利,屈指可数的几个变化了。
  当然了这同样也是具有天然垄断性的生意,毕竟别人可没有一大块位于北地霜冻线内的稳定地盘,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可供调配;更别说是千里迢迢配送到各地的海途运力了。
  因此,虽然技术含量并不高,流程也是相当的简单明了,几乎都是靠足够人力操作,就可以完成的规模化生产,但如此之低的门槛,缺少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别无二家可以效法和山寨之。
  因此,能够在淮东大宗的计划之外,搞到相应配给指标的,无疑都与怀东往来密切而做出过相应贡献的少数特定关系户而已。
  胡静水的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大,却刚好正是其中之一。而这个优势和便利,也有利于他进行一些台面下的交换和妥协,而获得更大的潜在利益。
  因此,被拌在码头上的胡静水,几乎是费了老大的功夫;
  好容易才摆脱了这些热情更甚于夏日流火的人们,躲到自己的船上去,船舱里一大块冰带来的丝丝凉意,让他恨不得就这么趴上去而不愿再起来了。
  穿着短裘衣而手脚肉光致致的妾室,殷情的迎上来用蘸着冰水的丝巾,给他仔细的擦拭着,又饮下一大杯的藿香饮子,才慢慢的缓过精神劲头来。
  这时候,他又从前来通报的跟班口中得到一个新的消息。
  “闽地那儿需要征用我的人和船?”
  “没问题……”
  胡静水不暇思索的道。
  “马上把货物都卸下来,就地处理掉出发……”
  “不,还是我亲自带队去帮忙好了……”
  然后他又紧接着补充道。
  虽然这样中途折返,这样可能要损失一大笔预期的收益和商机,但他起码还知道自己的跟脚和利害所在哪里。
  ……
  对刚刚回归了淮东日常三点一线,还没有多久的我来说,也新得到一个重要消息。
  背负着重要使命前往南方,而一直在序列里缺席的第一兵马使风卷旗终于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只来自闽地的硕大船队和相应的部分消息。
  国朝似乎已经把闽地给变相的放弃和暂时遗忘了;因此虽然这些大云教的残党,被压制和封锁在山区而不得对外拓展一步,但是与此同时除了沿海的一些州县外,整个闽地十一州的大部分,都几乎成了那些大云教的叛军,肆虐横行的猎场。
  像是沿海平原上的彰、泉、福诸州,甚至被那些乱党的兵锋,给冲杀到了城池的近郊,而数度陷入围困,只能靠海上来保持相互的联系。
  因此,这些沿海州县当地能逃的人都已经逃了,而沿海有城墙保护的州城大邑,也已经是人满为患而不堪承受。
  因为大云教众的袭扰和破坏,失去了沿海土地的正常产出,而只能靠外来的输送勉力维持着;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或是病死期间,然后被抛入海中;时间一长未能被海潮冲走的新旧尸骸,飘得附近海岸上到处都是,看起来惨不忍睹。
  而风卷旗带回来的这一批,则是闽中各地逃归回来的军户成员及其眷属,除去先期已经抵达的这数千人,前后登记在册的足足有两万多人。而这也意味着,国朝在闽地不断开拓和驻屯的数百年功夫和成效,已经彻底毁于一旦了。
  毕竟,当地士民百姓当中,稍微有钱或是有点身家,或是有条件;或是有关系的,早已经是想办法买船出海了,南下投奔岭外各道,或是就近跨海逃入两浙和江东,却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走的更远一些北上奔赴淮东的。
  最后只有这些来自内地诸多驻屯据点,失去建制后形同弃子的军户眷属,才因为过往的渊源和日常生计的窘迫无着,而与正在当地活动的风卷旗一拍即合,初步决定前往淮东耕拓和讨生活的简单意向。
  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引发了一连串土客矛盾逐步激化的连锁反应之后,这些应募前往淮东的人数,就一下子激增起来。
  发展到后来因为处境的愈加恶劣和矛盾冲突的加剧,他们甚至不要任何的安家费或是卖身钱,也主动希望能够获得一个上船北去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