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1157

  只见他们用火灼热的圆头勺子,硬生生插入被铳子打的伤口里,然后用力的挖刮和搅动着,直到挖出里面沾着血肉的铅丸或是碎片;再用药膏和其他临时草就的填充物,将伤口给塞堵起来。
  倘若是如果血还止不住的话,就只能用烧红的刀匕在这个过程当中就算是没有马上死掉,也会让人活生生的痛晕过去的。
  这就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应火器伤害的主要对策,而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则是仓促包裹了伤口,然后就这么靠身体的概率苦苦煎熬的挨过去。
  然后,面对他们的将会是体内异物和慢性的铅中毒,所带来的无尽伤痛与烦扰。
  事实上,对于他们的大多数人来说,在北朝如今严重的物资和手段匮乏之下,被南军的铅弹打中之后,就算没有阵亡在当场,也有很大的概率死在后续的感染和流血过多当中;
  就算是靠身体素质好侥幸恢复过来,也因为缺乏常识和医理的伤口处理不当和错误,很大概率留下来伤残,再也无法在军队中服役,或是养好伤后成为正常的战斗力了。
  因此,私下畏惧与南朝的铳军,特别是与淮东军的对阵,在这种后患无穷的事实和结果下,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一种潜在的常态和事实了。
  ……
  私下抽空会见了这位来自扶桑藩的使臣之后,我才发现这其中的价值远不止于表面那些东西。
  因为相对于这位使臣的公开任务,我更在意的是他的家族身份和现有的领地。他叫吉良贞秀,乃是甲州刺史兼吉良贞满的弟弟,也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甲州是什么地方啊,古律令制又称甲斐国,随着某个叫武田信玄的霓虹电视剧一起,将这个名字第一次给传入中国大陆,还有关于当地盛产金矿的记录。
  然后是各种游戏和动漫作品的加深印象和强调。
  俗话说,谁不喜欢真金白银啊。
  我倒是也想在扶桑列岛开金山、挖银矿什么的,问题这种先知先觉的好处,却是已经被数百年的穿越者前辈,给抢先占走了。
  且不论自从乙未之乱后,扶桑之地的诸藩籍着大陆纷乱而自顾不暇的机会,如何乘势而起掀起新一轮的大洗牌而打出狗脑子来,又是如何以平氏和源氏两大显贵之族为首,玩起了南北朝廷分制的格局。
  但是现在分布在扶桑沿海的十几处御奉地,还在给南朝大梁的宗正寺和宫内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就连南海会社的两大分社之一,东海社的部分准备金和硬通货的铸造来源,都是从这些地方所出的。
  至于北朝,在失去了梁公子孙所拥有的名分和大义之后,无疑就成了最大的输家,在扶桑藩的旧有格局和势力上几乎全盘皆输,特别是在金银矿藏上一毛钱好处都别想得到了。
  虽然,后来经过了承光帝的中兴和李唐再造运动,而恢复了不少国势和实力,但是以西军为基本盘的北唐一脉,还是没有足够的条件渡海去扶桑列岛,产生什么实质上的作为和影响的。
  就连承光帝,也只能取得部分安东诸侯和新罗藩的臣服之后,以此为跳板籍着姻亲故旧的纽带,招徕和册封了几个扶桑藩中的中小势力,作为后手和对策。
  但是没过几年,就被卷土重来的南朝水师给封锁了海陆,然后推动着扶桑藩的本土势力组成联军,将这几家实力有限的诸侯给灭了。
  相应领地上砍下来的关系人等数千颗人头,沿着黄河径直用船送到了上游,算是南朝梳理玩内部后给北唐的第一份大礼。这个公然的巨大羞辱,也成为了承光帝武功赫赫的一生,为数不多引以为耻的遗恨。
  由此也用血淋淋的事实威胁,规复了那些乙未之乱中,被地方势力乘机侵占或是吞没的大部分矿地。
  也将现今扶桑藩诸侯的基本格局,给初步奠定了下来;此后北朝子承光帝之后虽然历代虽然也有想将生产金银的扶桑藩,重新纳入北国的藩贡体系内来,但无奈在海上始终玩不过南朝的水师。
  只能在维持基本的守势和消极应对的劣势中间,勉强支撑着;而登州镇的崛起,还有沿海的频繁寇掠时间,也让北朝不得不将北方沿海各道,重新设置更多的镇防兵马,来对应和防备海上的袭击。
  同时还要加强黄河上的水军力量,定期进行沿海地区的清野坚壁活动;然而在北朝的日渐繁重的征收和徭役之下,几乎年年还是有大量民众为了逃避重负,而通过各种方式涌入到,形同放弃的沿海地区。
  特别是灾荒之期,就更是愈演愈烈;虽然有朝廷派兵的征缴和抓捕,但这些逃奔沿海的化外之民,却始终是屡禁不绝的。反而在躲进山里逃进沼泽的长期对抗和躲藏中,因此形成了与官军周旋的抱团局面。
  然后再加上南朝的渗透和经营,于是大名鼎鼎的登州镇,就以不可遏止的崛起之势,出现在了地势多山而通道崎岖险要的胶东半岛上。
  然后为了遏止和封锁这个受到南朝海路支持的登州镇,又不可避免的要给周边的镇守和驻军,更多的权益和便利,更多的编制和投入。
  这些一连串的事端演变下来,也等若是变相的将原本经过承光帝的梳理和整顿,已经有所中兴气象的北朝大部,又重新拖回到了藩镇林立而地方势力做大的泥潭当中去。
  不但国力和权威日渐衰退,还被来自外镇的权臣势力反客为主,把持至今亦有三代人换了约五任天子了。
  话说回来……我如果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另辟蹊径的话,那就得在扶桑之地占下一处有足够港口输送能力的地盘,然后才能深入内陆想些办法;而这就不是扶持一两个代理人就能玩得转的事情了。
  宇文家虽然在扶桑也有相应领地,只是银矿早以及挖光了,而且也没有硫磺矿产;但无论如何,在谜样生物她便宜老爹挂点之前,还是有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私下利用谜样生物的身份,撬宇文藩的墙脚是一回事,但是身为国朝的一方守臣,兼另一家海藩的嫡系继承人,公然发兵侵夺另一家诸侯的领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但国朝方面的反应难以预测,只怕就连夷州藩的稳定产出,都不能有所保障了;这可谓是因小失大的事情。虽然私下不免有着各种杯葛,但是作为后方供给的补充来源,但是我从夷州藩获得的相应产出和价值,还是在不断的缓慢增长当中的。
  用我的秘密档案目录中,一份按照阴谋论者最大恶意来推演的一份预案就是:
  一旦这位藩主身故后,宇文藩也势必陷入一段时间混乱的同时,完全可以派人制造点事端,然后以保护海外领地和当地利益的名义,再介入到扶桑列岛上去,就更加名正言顺,也有更多周转和运作的余地了。
  因此话说回来,这个甲州境内的金矿,估计是这个年代的扶桑列岛上,少数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的隐藏剧情了。
  只是,该怎么下手和介入,就有些值得商榷和布局的了。
第861章
风动(十六)
  广府,罗氏大宅,大声蝉鸣的股噪中。
  因为正当一年到头最热的季节,所以家中主要成员的出门的概率,都被压缩到了最小程度。
  而白日里的大多数时间,也都躲在经过特殊的改造,而凉风习习,水气阵阵的室内纳凉和处理事务。
  打发走了一干前来汇报的人等之后。
  “最近市面上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动态么……”
  谜样生物例行的询问道。
  “其他倒是没有什么,主要皇恩米出台了新的限制……”
  带着银边镜框的崔绾婷应声道。
  “新限制?……”
  谜样生物侧头问道。
  “所有官办的粮店米铺里,只能凭借个人的身牌,一日采买三斤为上限……”
  这下谜样生物也不禁有些惊讶起来。
  所谓的皇恩米,就是国朝自开国提供给广府,乃至都亟道地区的市民百姓,一项专属的便利和优待。
  乃是从天下海陆九道输送京畿的粮食当中,按照比例抽取出一定的比例来别类入仓,专门供给畿内军民百姓的廉价米粮项目,因而取义为皇恩浩荡之名。
  因此,无论一年四季丰饶水旱的年成如何,或是日常的物价如何的波幅涨跌,这种专售的糙米是价格基本雷打不动的一斗五十钱,而且销售数量不限。
  当然既然是定期清仓腾换出来的米粮,那具体的口感和质量,就是在不敢恭维了,也就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沙砾和糟污,勉强可以下肚果腹而已。
  因此,在事实上绝大多数广府的真正居民,都不会去吃这种,充满了霉味和麸皮的玩意;
  故而,这些皇恩米的主要受众,除了骡马市里的那些大牲口外;就是五城十二区之间的城下夹缝地带里,那些属于灯下黑式的众多番人后裔、逃亡的贱籍和黑户口了。
  广府里外到处是机会和需求,只要肯卖力挣个三五文,就算能买上一斤糊口所需的皇恩米了。由此,也得以在这些贫民窟式的城下区里,供养了大量不在籍的非法人口。
  要知道,上一次搞的限制供给,还是在多年前清源军变的畿内戒严期间呢。
  如果这个措施得到真正贯彻的话,只怕那些城下区少不得要多多少少出现一阵乱子了,或是因此出现或长或短的势力大洗牌,也不得而知了。
  “把伯符叫回来的……”
  谜样生物当即决定到。
  “让他召集人手做好准备……”
  对她来说,虽然并不打算参合与到其中去,但是既然有这个判断和依据,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和对应手段,避免罗氏大宅在其中布置和外围,受到波及和影响乃至损失,也是应有之义的。
  “此外,我这里只怕又有干系和妨碍了……”
  这时候,负责婆罗洲会馆方面的罗璐璐,也接口过来道。
  “会馆里刚送来的消息,从雷州到交州,再到天南州的沿海地区……”
  “当季的百日数等米粮供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缺……”
  “就像是交州和天南这些富熟之地,就算是我们的人提高了价格,也收不到米粮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
  谜样生物继续问道。
  “说是连同近海和对岸的那些藩家库存,都已经被朝廷的强令之下,征收殆尽了……”
  罗璐璐解释到。
  “据说在一些地方的藩奴和土人聚落里,日常都出现了断顿和饥馑……”
  “以至于只能靠采摘野外的瓜果和挖掘根薯,来勉强果腹了……”
  “连带当地的蔗、烟的生产,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可真是不妙了……”
  谜样生物不禁喃声自语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