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8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1157

  因此,先前在兴义坊的战斗中,好容易才失而复得炮垒阵地上,被敌军毁坏的七门火炮,也造成了负责看护的步队正将以下的副将、备将、部将、都头等十数人被斩首,所属统将和副统被当场夺职,以白身待罪与军前校赎。
  然而相比之下,被小批量配属到各只跳荡军或是选锋队中,就有些乏善可陈甚至是黯然失色了。
  因为巷战中的射界实在局促,很难让铳手有机会展开和排列成足够的杀伤密度,而大多是火铳的穿透力也是相当有限,在诸多障碍物的干扰下准头和杀伤效果大减;
  在对敌的压制当中,只能直射杀伤当面之敌的火铳,在士卒中的评价,也远不及可以曲线抛射,来威胁和杀伤藏在掩体背后敌人的弓弩。
  至于是火铳原本发射起来绵长耐久的优势,也因为两军近距离的冲突和遭遇战,而变得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是变相的内线作战,箭只的补充和人员的轮替,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
  反而伴随在队伍面前的铳手,很容易被突然近身的敌人造成伤亡和混乱,而需要更多近战兵员的保护,无形间也变相占用了前线投入的战力。
  因此造成了各只铳队,在所属军前某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实。
  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很容易就是更多一边倒的倾向于,将这些只能用作开阔处野战制敌,或是处于守势的铳队所使用的火药,更多省减下来加强到火炮队伍中去使用。
  然后就是关于那只在计划外行事的淮东军,所取得的成果和行为的功过赏罚,已经相应的对策。
  这时候,西面有援军到来的消息,无疑给这些有些沉闷的军中气氛,打了一记颇为振奋的强心针。就连那只淮东军的处置意见,也暂时被王端臣给抛到了脑后去了。
  “谁可替我前往迎接……”
  颜铁山抵达都亟道的时候,心情也是颇为坎坷而复杂的。
  毕竟,号称五万大军的四万一千名兵卒,外加两万沿途征募的民夫,还有数千辆车马所负载的大量淄粮物用,都不是凭空编出来的。
  为了这次出援的行动,原本好容易才被他安定下来的蜀中之地,却又不免再经历了一番折腾乃至变相的摧残;原本就凋敝萧条的地方,那些士民百姓的日子只怕是要更加难过了。
  他重新被起复,以本阶当任蜀中的行营留后,兼善后处置营田大使,原本是想好好的与民生息经营一番,将这个天府之国的基业像岭内八道一般,变作国朝在西南的稳固一隅和抵角之力。
  但是却不得不奉命做了形同杀鸡取卵的勾当,以至于饱受摧残的蜀中为了国朝大业的屡屡牺牲,却不知道要何年岁月才能恢复过来的。
  虽然还不至于易子相食或是卖儿卖女,但是一些原本重新安置下来的人口,却是出现了再次逃亡的浪潮了。其中也包括了被称为“春满锦官城”的成都府啊。
  ……
  淮东镇抚府后宅的庭院里。
  在我面前摆了一个物件,猫咪薛定谔饶有趣味的蹲坐在上面,惬意的摆动尾巴而宣示着某种所有权,还用爪子挠了又挠,舒服的张开四肢而仰面扑躺在上面。
  然后,又被里面弹动的响声给吓了一大跳,而飞窜到婴儿的摇篮后面躲起来,只剩下一条不停摆动的蓬松尾巴,在表达着某种“吓死宝宝我”之类的心情。
  那是一个硕大的铁皮方筒,表面已经刷过防水防锈的清漆,封盖部分则是涂了杜仲胶,可以在反复开启当中始终保持相对的密封性,而让贮存的物件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和品质。
  比如,如今准备在军中大量推广的,粮砖/压缩口粮的战地替代品,南方风格的炒米和北地特色的炒面,所预备的专属容器;可以让在潮湿多雨或是干旱炎热的环境下,比露天的相应保质期再翻上几番。
  都是加入了鲸油、糖和大豆等高热量高浓缩体积,又兼顾了取食的方便性和口感改良的便携行军食品,甚至可以直接在行进过程中,装载胸口的袋子里或是抱着饭盒干吃。
  当然为了批量成本考虑,在保证基本强度和密封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容积的结果,就是造成我面前这个最小号的铁皮筒子,装满之后也有二十斤毛重,刚好是让一个基本装具的士兵,能够正常背负行军的负载。
  而其中的炒面分量足够满足一什士兵,三日所需的热量和基本营养,如果是炒米则维持的时间要更少一些,但是口感也更好一些,因为里面有切碎的脱水干菜。
  当然,还有专供军官以上的炒面和炒米,用的是牛油或是奶油,甚至是比较稀罕的蜂蜜作为辅料的高端版本。日后还会有适合远洋航行或是长时间漂泊海面的海军版等等。
  当然了,这东西也就是后世志愿军入朝的便携口粮山寨版,实际的战场上也不可能光让士兵只吃这些东西的,一旦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各种干燥上火便秘跛裂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匮乏的症状。
  但就是为了这看起来傻大粗黑玩意上,一个密封盖子的技术含量,却是让负责研制的工匠往复折腾了好一阵子,才得到最合适的配比和效果;其中自然还包含了诸多淮东钢铁工业中的技术突破和成果。
  比如大面积超薄铁板的轧制,拉伸和延展工艺;大面积铁片的一体折角成型和塑边;钢铁线圈的热锻和拉丝;耐高温高压密闭的杜仲胶硫化涂层;防锈耐水的清漆涂料配方;冷油浸泡式的应力消除工艺;耐高温和急冻的润滑油脂配方……
  如此林林总总的,同样也可以被异曲同工的应用在机械轴承,车辆轮毂,蒸汽机传动;乃至护甲和枪炮零件制造上。
  如今淮东钢铁制造业最大的外销项目或者说是造血机能,就是各种各样马口铁皮的制品,因为有了稳定的锌矿和锡料的来源,因此几乎在短时之内就占据了相应类似产品的半壁江山;
  当然作为能够畅通无阻的行销岭内各地的代价是,作为总代理的广府本家,每年需要向畿内的少府、将作、太常、宫内省在内各级相关衙门,“低价”提供数十万件的相应制品配额。
  当然,名面上的采购价还是严格按照市价的标准,以其中飘没的差价换取这些衙门,在日常市场行为众中的不作为和漠视而已。
  至于在地方上的各级官府,反而不是什么问题,在相应的利益产业链下,自有人会想法子摆平他们的。
  只是……最近我那个肉玩具阿秋身上,似乎又出了点状况;在一次过火的窒息PLAY差点死掉又被我弄活过来之后,居然神差鬼使的把自己当作了已经死掉很久的念奴;
  直到我很是生气的在她身上,又施加了一些直达身心的惩戒手段之后,才重新意识到自己还是那个被我俘获的玩具阿秋。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所谓的“念奴”的自我认知,就开始时不时的出现在了她的身上。
  就像是为了逃避某种现实,而用我所透露的只言片语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想象和脑补,重新塑造了一个相对理想和完美当中的,名为“念奴”的虚拟人格。
  阿秋的转变固然让人惊讶,但按照她自己的说法,这种精分的倾向居然也是有着理直气壮的缘故;
  因为我曾经说过一句:既然她一直寻找的妹妹念奴已经不在了,那就更应该连她的那份一起好好的活下去,用余生剩下的时光来加倍补偿我才是。
  因此,他在人前保持的那种正常形态,是替曾经服侍过我的念奴活着的;而在人后身为活体玩具而不可言状的各种姿态,才是属于她自己对我赎过的生命和时光。
  好吧,这样也行,我似乎也欣然的接受了她的这种转变和理由,并且在这种两个角色扮演的切换下有所乐在其中。
  “你今天是念奴还是阿秋……”
  “当然您的秋犬儿了……”
  她眷恋的将脸凑在我的手背上,然后伸出舌头像是真正的犬儿一般的细细舔舐起来。
第905章
反动(二十)
  洛都城中。
  炮声隆隆之中,隔着洛水的火器对射,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多天了。三座天津桥下的新旧浮尸,也已经多的淤塞在墩子边上,而无法被急促的河水给冲走。
  刚刚下了一场雨,让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和烟火气息,还有腐败的恶臭给稍稍被冲淡了一些。
  而在洛水附近的兴宜坊,十二拱卫军之一的右武卫驻地中。
  许多赤着膀子的军士,正在围着一口刚刚被从废墟下清理出来,方形阔口的大井里不停的打水;他们用头盔、或是其他容具从大桶里争相舀水,然后一边大口灌下,一边浇淋在自己的头脸上来降温散热。
  只是,刚刚从井里打起来的还是清冽的,但是提水提的多了,井内的水线急速下降之后,就不免有些浑浊起来,还多了一些淡淡的异味,但是大多数人也不以为意。
  直到倒出来喂牲口的水槽里,突然在不断倾倒而入的水花荡漾中,漂浮起一些红黑相间,却又被水浸泡的浮肿发白的细碎物件之后,这才让站在一旁的某位队将勃然变了颜色。
  “停下……”
  “水里有问题……”
  “不要喝了……”
  “全部给我倒了……”
  片刻之后,水井中一个被五花大绑用石头沉底,腐败肿胀的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尸体,被打捞了出来;然后圆鼓鼓的灰白体表,噗的一声被挠钩戳破而炸裂开来。
  霎那间喷溅开来的恶臭和污秽,顿然让此起彼伏的呕吐声在当场连成了一大片,都是贪图凉爽而喝过这井水的士卒。
  发现此事的队将,不敢怠慢和疏忽,几名当场一层层的呈报上来;待到两天后帅司正真重视起来,召集人手清查各处的城坊驻地,这才发现;
  正所谓是无独有偶,随后在城南的一些池塘和河巷里里,一些预先被沉埋在底下的腐败尸体,也被发现和打捞起来。
  而在一些露天的水源当中,甚至还被倾倒了许多人畜的粪便之类,而令这些重要的水源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显然是那些北军在败退之前所故意造成的,就不知道已经持续污染了多少天了;更糟糕的是,城南绝大多数的河巷也被淤塞起来,变成一摊摊一段段发臭变质的死水,也不是某种偶然事件。
  当然了,军中大多数炊伙煮食的取水还是煮开了的,但是部分贪图省事的士兵,以及饮水需求量极大的牲口们,就没有这种运气了。
  经过这些天的酝酿,腹泻和呕吐的症状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累积到了一个相当的数量,只是他们大都被当作了某种简单的水土不服,或是中暑或是绞肠痧的夏日常见症状,而未加以重视而已。
  再加上战场之中死的人实在太多,好些根本清理不过来,只能从战场上简单的集中堆放,在运到城外去掩埋,或者干脆就是被遗弃在废墟里,而彻底忽略了。
  而这个时节炎热高温的气候,无疑又成了某种推波助澜的帮凶了。
  因此,无所不在嗡嗡鸣叫的蚊蝇,早已经成为洛都战场中最常见,又让人见怪不怪的一道光景了。
  而在洛都东北的白马寺废墟上,满身疲惫与风尘的淮东军,也终于在重新取得联系的河南别遣军接应下,带着大多数战利品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
  然后还没等他多歇口气,风卷旗就被等候已久的中路帅司使者,以及河南别遣军大使魏晨,打着犒赏和叙功的旗号给一同找上门来。
  当然了,各种言辞褒奖和赞誉之间,始终不离某种暗示和里里外外的耳提面醒;淮东军这番出战的功劳和所获自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显然也少不得,帅司在幕后的运筹帷幄,还有河南别遣军的策应和制造机会云云;
  此外,就是希望将这只军马,纳入帅司的统一调配之下,好在国朝北伐的大业之中,更多更好的建功立业;
  其中,也包括了私下对风卷旗在内正辅主官的接触和试探,比如允诺他能够有更好的前程和机会,比如由帅司独折专奏保举他一个更好的出身,乃至将来独自成军,或是镇守一地的种种前景。
  而这一切只要他带领麾下的这部人马,在帅司的协调和安排下,发挥出更多更大的用处来。
  这也让风卷旗不由的有些腻味和烦扰起来,却又不得不去虚以应付;因为,按照那位镇帅的吩咐,虚名声望什么大可以不在乎,但是实在的利益和好处,却是要一定拿到手的。
  但是随后风卷旗有接到了一个命令,却让他不由有些惊讶了起来,却是淮东制置使已经下决定招还,他在内的外派所部人马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