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157

  他苦笑了一下。
  “我虽是广南人,但是对故里几乎一点有印象都唔的……”
  “本家是老军府的世兵出身,自成体系和地方牵涉不多,很小就跟着长辈离开乡里……”
  “到了广府,又遂父辈辗转任事多地……”
  我很好的扮演了一个听众,一点点的引导不禁然打开话匣子的他,有些情感流露的絮絮叨叨一大堆,作为一个老府兵后代,各种不怎么如意的人生经历。
  最后私下慎吃俭用,花钱雇请人教授,自学文字书写,好容易考上营校获得目长的资格,却争不过那些家里有人使钱,或是更有资历背景靠山的同年,最后被排遣到闽地去的不得志和郁闷。
  那里穷山恶水民风彪悍,山哈土蛮和当地的豪强大族鱼龙混杂,几乎年年争斗不休,虽然打扮再南朝的治下,但是各种大小冲突却是终年不绝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回不来了。
  作为派驻内陆的戍守士官,风卷旗也是几度险死还生,却没有多少功劳可言,因为这里是整个东南招讨行司的辖地内,最是鸡肋和边缘地区,杀再多的土蛮,也进入不了上位者的法眼。
  他好容易侍奉好了那个尸餐素位,已经不求上进的垂老上官,抢到这个带队送信的机会,带这一帮人出来,就是想有所改变,显然对我在关键时刻,推了他一把,颇为感激的云云。
  作为陈夫人指定的随员,他已经不用再回到闽地的职事上去赴命了,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有骑从相随的陈夫人,也不见得看上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但是显然这一路上,我对他们的需求,远远低于他们有求与我的内容。
  因此,此番到了广府之后,他们这一小队人,究竟是编遣入广南周边城镇的治防军,还是归入某个地方军府,又将面临何去何从的茫然了。
  “其实这也不难,不要说陈夫人那里只是顺带一句话,就算是我也可以想些办法……”
  闻弦歌而知雅意,对方既然说到这个程度,我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但你做好准备了没有……”
  随即我抛出一个蓄谋已久的话题。
  “什么准备……”
  他眼神一亮,随又紧张来。
  “自然是面对可能各种风波的准备……”
  “请参军候教……”
  “陈夫人这一路遇袭受惊,可不止这点干系啊……”
  他微微惊讶,又有些小心地说道。
  “小人不过是一介卒头,能够牵扯上什么干系啊……”
  “我是重要的人证和亲身参与者,但是你和你的弟兄呢……”
  我看着他的表情道。
  “难道不是最容易打开的突破口么……”
  “您这是怀疑下僚的节操和衷心么……”
  无意间他的称谓,已经变了。
  “不不。”
  我摇摇头。
  “你是一个很知趣,且颇为衷心的人……”
  “但是有时候威胁和压力,并不是来自明火持杖的敌人……”
  我顿了一下,算是给他一个心里缓冲。
  “若是来自你身边的同袍和上官呢……”
  “什么……”
  风卷旗的脸色变了变。
  “在财帛前程相诱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坚守本心呢……”
  “你或许自问可以,但是你身边的弟兄呢……”
  出去的时候,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已经乱了,然后就等事情水到渠成了。
  我在南朝想要有作为,光靠带回来的韩良臣他们还不够,也要有知根底好使唤的本地人,来奔走行事,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位风卷旗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也是最接近最容易上手的人选了,且刚好自己把理由送上门来。
  所谓驭人之道,不外乎威逼利诱,威逼我借得是陈夫人的外势,刻意将他留下来,算是和我的安危维系在一起的,某种荣辱成败一体。
  利诱的话,我手上的资源还不够,得等我回到了广南之后再作打算,现算是给他埋下一个种子。
第80章
再闻
  得益于珠江的分支,龙川江水运的发达和成熟,每一步航程都可以说是被精密计算的,虽然大都是本地熟客,但还是安排的松紧闲宜,既不会让人尽是走马观花觉得疲倦,也不会,让人感觉慢吞吞的失了船期。
  如此顺水而下广府,大抵也只要三到四天而已。
  吹着习习的江风,我正在看几本小册子,表示出某种对军队感兴趣的医院后,就很容得到东南招讨行司配发给下层军士官佐的操条、训令什么的,等半公开印制品。
  从中也多少可以结合既有的记忆和印象,推衍出南朝的军队整备情况。
  南朝兵制,未入北方那么混乱变迁不定,因此还基本沿袭了中初唐以来,军、城、镇、戍的防区体制,和营、团、队、火、十的基本编制,只是具体职官和称谓有所变化,比如旅帅变成都头,别将换成了指挥,都尉、郎将等高级武官一如旧制。
  一十编九员,以十长领八人;步军和弩队五十编一火,马军三十编一火,外加旗鼓手、火副、辅员;以火头领;三火编为一队,以队正领;两队一火编做一团,以校尉领;大营四团,中营三团,小营两团两队,以折冲或是果毅都尉领。
  营即为南朝诸军最基本的基本军事单位。
  同时继承了泰兴改新的部分成果,自营团官以下,皆设三佐一材,即作为掌旗和指挥候补的副佐都尉,纠掌军法风纪的军宪虞候,督导日常训作,战时策划行帐的一到数人的营参,以及分掌军械出入维护的材官。
  同时职衔分开,平时尊卑从属以职事为准,战时身份位阶以军衔为递补,然后再辅以爵级,名号、散官,构成一套复杂的军令和阶级体系。
  像风卷旗,军衔为轻车副尉,职事则只是一名帐下虞候,所以也可以勉强称的一声风校尉。
  营以上编制和种类则灵活的多,既可以单独构成预备役性质的,军府级基本单位,亦有常备性质的诸卫诸军,更有介于两者之间,守卫地方的州郡兵,再加上各藩领按照需要应募征发,成建制或不成兼职的藩兵、团练,可以说来源众多且杂。
  因此,在临敌或是预备攻略的方向上,往往会在当地大小军使或是防御使一级以上,设立单独的制置、经略使,到某路总管,以管理大小战区,统合这些武装力量的需要。
  因而南朝常备和后备的兵力规模并不小,但是无法全力投入到北伐中,一方面是后勤输送的规模上限,一方面则是需要大量驻军,来维持在广大海外藩领上的控制力,同时还要投入同等重要的水师海营,来维持和保证各大海外领之间的经济动脉和航路交通。
  拥有众多海外藩领和人口、物产,这对南朝来说是一体两面的双刃剑,只能以渗透侵攻的水磨工夫,为长期持之以恒的方略。
  和这些册子在一起的。
  还有一大叠,沿途收集的旧文抄,作为旧书坊里,用来练书法的垫纸,一捆只要五十文而已,只是已经被我剪的七零八落。刨去哪些毫无意义的官方术语和浮亢的官样文章,从这些类似报纸的东西上,还是收集南朝这些年来发生的大事件和相应的时间线的。
  除了各种捕风捉影和所谓业内人的猜测外,历年的文抄上,也会主动刊发一些重要的政闻和人事调动,比如五路招讨行司的主官,除了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动过的西蜀招讨行司外,其他四路,都是这十年间陆续换上去的。
  作为最晚的一位宁总管,也就是陈夫人的丈夫,乃是泰平二年履任的,以在任大刀阔斧的整治兵马,花了五、六年时间积谷屯甲,掌握治下,驯服那些外围,重新取得强大势攻而称诸于世,然后就好几年再无动静了。
  如今是南朝的宝应七年年,也就是西元共和历的一九六四年,我似乎心中有所触动。
  难道是,其实南朝内部有意打破现状,而在各路有所大作为,作为夫唱妇随的配合,陈夫人才会在东南路,成为众矢之的。
  比如触犯了那些,从维持现状长期受益的既得利益阶层。
  可惜的是,这个推测,对我将来的发展和布局,有什么价值和布局,目前还没有个头绪。
  就听得头顶上哗啦啦落帆的声音,船只正在转向和减速的微微震感,看来又到靠岸的时候了,这次我们停靠的是,东江的沿岸的繁华大邑——浈阳,也是岭南七道之一的龙川道的第二大城市。
  作为久未闻兵戈的内陆腹地,这里只有象征性的包土城墙,相对于城市本身的规模,低矮的令人发指,而且还被各种依墙搭盖的民居和肆铺等违章建筑,侵占满了墙内墙外,连墙头上都有牲口留下的粪便,充满了某种和平无防的生活气息。
  我照例下船,带着风卷旗派给我的两名扈从去采买补给,顺便溜达观风,漫无目的的在街市中买了许多果子零食,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我忽然在一处小街深处,无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招牌。
  讲谈社?
  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很有些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我终于遇到一个与我前身,密切相关的事物了。
  这个讲谈社,算是广府当地某些圈子内,颇为有名的文史爱好者的聚集沙龙,存在由来已久,算是作为京师两学的分支,广府大学堂建立之初,就已经存在的骨灰级事物了。
  只是日常运作,全靠成员的自发捐助和自己动手,因为组织松散和粗放管理,各种经营不善,而动不动就闭门歇业上一段时间,直到我的前身,被当成某种凯子,接手和投入之后,发现其中某种契机,才变成某种在浩瀚史海中,发现真相的专业团体。
  当然好这个真相是相对的,比如根据某个矛盾的记载,推断出多种新的可能性什么的,因此讲谈社,还承担的是类似情报贩卖和分析解构的业务,获得日常维持的开支乃至赢利,当然这个讯息不是即时的,而是经年累月留下来的史料中,过滤出来的过去式。
  因为南朝和之前数百年间岭外的相对稳定,因此大量文书史志得以留存下来,再加上南投人带来的北地文化和学术上的传承。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付出少量代价,就可以从公用的图书馆和开放性的官私馆藏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个代价的限制,只是为了防止某些故意捣乱的门槛而已。
  虽然放在军事和政治上,或许毫无价值,但是这些带有社会人文的,在民用领域却是颇有用途,比如与民生相关德商业活动,或是番外领地的经营,一份某地气候水文的分析概略,还是颇有市场的。
  因此,并不至于冒犯当权者的敏感神经。同时雇请了大量在校生员,乃至讲习、教师之流,以勤工俭学为名,借助他们的专业和职务,环境和背景上的便利,完成某项学研项目的一部分,因此更有点不无对人言的公开性。
  在这个时代,虽然豪门权贵同样有垄断知识的你天然本能,但是在遍地开花的教育普及和学校的存在下,自然而然的收到冲击和抵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