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57

  当代的提举使查好线香,从排列如墙的灵位前转过身来,有些疲倦的对缓缓入内的下属道:
  “希望你能给我带来一点好消息……”
  “但如所愿……”
  “讲谈社?你在说笑么?”
  ……
  城镇村邑之中,已经充满了某种大难临头的泫然纷纷和不知所措了,毕竟本土多少年未闻有兵戈事了,耽于太平安逸的地方官吏军民,都有些傻眼了。
  连城墙和军械都年久失修了,或者说被各种民家建筑挤占的,毫无防御功能可言,靠近广南地区的平原丘陵地区,因为相对富庶,而民风相对孱弱的多。
  虽然还隔上一段距离,但是私下传出来的消息很多,莫衷是一。
  有说清远四镇都反了,有说清远军只是其中某镇,例行的闹饷而已;亦有说,叛乱的清远军已经截断江运,收罗船只,已经开始攻打广府了;还有说沿江而上打算翻出岭外,投奔北地的;还有所,已经有人打出旗号,要报复天子清君侧云云。
  各种形形色色,听起来不靠谱的消息都有。
  虽然骑从护卫们看起来不把叛军放在眼中,但还是各种谨小慎微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
  “万事以夫人的安危为先……”
  骑从护卫的领头宁都尉,算是总管的近支族人,这是他唯一的意见。
  “为先你妹啊,这不是把皮球都提给我了……”
  我暗自抱怨道。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跑路好像已经变成我的一种专长和本能了。
  “我们需要详细的地图,还有可靠的向导……”
  我想了想道。
  “然后尝试一条最合适的线路……”
  “以有驻军的大城为优先……”
  我看了眼未在周旁警戒的护卫,突然放低声音道。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潜在威胁,已经不局限于这些乱军了……”
  这话一出,就见陈夫人脸色微动,却没有出声,显然默认了我的猜测。
  “此话何解……”
  宁都尉倒是追问道。
  “林生的意思是,有人会假借乱军之手,对我们不利么……”
  一直在扮演某种吉祥物的宇文萝萝,突然插口道。
  “不仅是乱军,要仅是乱军倒好了……”
  我叹息了一下。
  “就怕利用乱军之名,直接先下手为强……”
  “甚至最坏的可能是,以平乱为名,将我们和乱军一网打尽……”
  “还可以借助战乱之局,掩盖掉很多东西啊……”
  “那当是如何……”
  这次却是陈夫人发问道。
  “不知道总管大人,当年在广府有没亲善旧好,或是提写过的渊源呢……”
  我看了她一眼道。
  “最好是驻扎大城的,越是公共场合,我们就越安全……”
  “然后,打出旗号,走大路……其中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寻找可以求助的驻军,尾随行动……”
  “中策是回头,在安全之所,呆到平叛结束再入广府……”
  “下策是利用骑乘的马力优势,穿过战区直入广府……”
  “然后,我需要这清远军的具体来由,越详尽越好么……”
第82章
幕内
  距离浈阳一百多里外的中宿峡,被拦江扣押的航船,已经堆满了水面,一些发动叛乱的军卒,已经开始成建制的登船向下游行去。
  另一些叛军,则在江边逆流而上,打算夺取位于上游的要冲——浈阳峡的水陆关。
  而在距离清远镇南方不远的连山郡城——连州老城中,也成为了清远兵变的又一个牺牲品。
  云骑尉兼山前都旅帅的陈子河,满嘴都是苦涩的味道行进在街头上,看着那些轻车熟路的转变身份,暂时变成强人和兵匪,有组织拷问和搜掠官吏豪门富户的同袍们。
  哪怕昔日那些曾经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存在,哭天喊地或是苦苦哀求的样子,以及从他们家中和库房里,搬出来大筐大筐的钱和成捆的绢帛,却丝毫没有任何扬眉吐气的快意和舒畅。
  但他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有些绝望的被大势裹挟着,自暴自弃的将事情搅扰的更大,任由他们打开一个有一个的府库,或是从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口中,靠逼出更多财货隐藏的地方,然后对着里面琳琅满目的收获,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大声的喧哗将这座郡城,变成一处哭泣与欢笑并存的城市。
  只有当他看到那些兴高采烈的兵卒,将手伸向那些姿色尚好的女眷之时,才会出手制止和喝斥,作为最后一点坚持和底限。
  这是一场狂欢的盛宴,也是一场注定没有将来,绝望的盛宴,哪怕长久的安逸太平,让广府的官僚体系,已经变得有些麻木迟钝。
  但是这场发生在广府外围的,最终将变成他们同仇敌忾的切肤之痛,在自家产业和利益受损的共同厉害之下,放下纷争和矛盾、积怨和嫌隙,爆发出无比惊人的敬业和效率来。
  然后就是海陆大军围剿的局面,他们所能预见到最好的结果,就是士官和军官以逆乱罪都被处刑,剩下的兵卒无论裹挟与否,充作外岛上的矿山中,与那些生番奴为伍,在常年不见天日的矿洞里,劳作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清远军第二镇,虽然只是一个以地名,来称谓的二线序列,但是它的前身,可是赫赫有名的时代风云之一,不过但凡时代也有落幕的时候,风云跌宕也变成某种人口口相传中,逐渐淡忘的过眼云烟。
  只是当它重新出现在世人的关注中,却是作为叛逆者的身份。
  这时一个超编的大镇,足足有数千人,再加上从属的家眷亲族更要翻上两番,但是只有两千人的员额,还不能拿到足数,此外还有在清远军内部,按照亲疏远近的优先序列,延迟两三个月后,才能拿到。
  因此第二镇的很多将士,都在当地想办法另谋生计,起码清远算是东江的水路要冲,只要啃出力,并不缺少糊口的机会,军将们也只能漠视其成,因为这里是军中的失意人和倒霉鬼,以及不讨人喜欢的北伐激进派,扎堆流放的地方。
  除了因为每年因为霉雨,而拿出来晾晒的龙纹旗,谁又能想到这只地方镇军的前身,在永嘉大进军中光彩夺目的天下劲旅。
  他们曾经是正定帝的御龙卫和殿前军,与现今的小京兆首山宫中的那些名为御龙卫和殿前班,却充斥着用来镀金的豪门勋贵子弟的光鲜人柱子不同。
  他们曾经代表了南北热血之士和青年俊杰的精锐,也是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鬼修罗,转战大江南北,席卷黄河东西,耀武扬威在西京的朱雀大街阅兵,将战旗插在皇城大内的承天门上,而让各路联军莫敢正视的存在。
  又在西军东进的大破灭中决死断后,背负这正定帝的遗念,保护着最后的骨血,一路逃归到南朝最后一点北伐精华的残余。
  在第一代人得到了奖赏和封赠之后,就分化瓦解了,毕竟他们是正定帝的御龙卫和殿前军,而不是南海梁氏幕府执政的,虽然都是一笔写不出两个的梁氏同宗。
  但是作为回归的精锐,在草创之初的南朝,还是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军号,但是他们还是被编在针对北地的一线序列中。
  比如他们一度被编为伴随水师和船团的海兵队,参加了多次深入内陆的攻略,所谓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但是随着又一任幕府当主专重内政的保守化,他们再次被抛入某种边缘化中,然后驻地和防区也在五路招讨行司中轮转,而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如此反复数次之后,长泰年间终于得到一位主战派枢密使的看重。不但大量优先拨开甲械,编入大批南投的北人,而充实扩编成为一只新军号——永兴军。
  然后他们刚刚调拨出岭外,南朝再次发生权力更替,主战派的枢密使,不得不黯然去位,在外藩岭内郁郁病死,这只失去防区的新编之师,也不得不另谋出路。
  于是被拆分和一再缩编,最后沦为地对方二流序列的某只从属,派驻到广府的外围地区,当然从击败政敌的那些上位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宽大和恩典。
  虽然是安排在沿江的富庶地区,更是靠近广府所在的畿内,但是未尝也是一种变相的遏制和消磨,用市井生活的纷杂靡靡之气,瓦解这只老牌劲旅的残余传统。
  但是这种勉强度日的日常,也没能持续多久,数日前,据说是第二镇出身的一名校尉,试图利用例行御前观揽的机会,暴起冲到大驾前,意图劫夺南朝的天子。
  然后是大清洗和集体流放的传闻。
  于是呼他们的天,一下子塌了下来,消息传来之后,除了那些心灰若死的老军将,几乎所有人都自发聚集到了校场。
  然后遇到气汹汹带着少量亲兵来弹压的军使大人,于是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而在他们动起来之后,得益于军使大人实在太过“众望所归”的日常所为,其他三镇的大多数军将,也被击破和袭夺之后,底下的兵卒们自愿或是不自愿的,加入到这场动乱中去,然后滚雪球一般的壮大。
  事实上,陈子河也认识这名军将,他叫钟觉潜,是上一代的通家之好,也是当代几名好容易考入广府武学的二镇子弟中翘楚,年纪轻轻就以优等考绩受校尉衔,进入流内品,一度被寄予厚望。
  作为选中参加观览代表的他,曾经私下表示过,要寻机扣帝阙上血书,以打动天子和幕府,改变这种每况愈下的现状。
  但是显然他这种激进的做法,并没能突破和触动到体制内,用重重权力罗织上下庇护的大网,却严重伤害了兵部、枢密院,总章参事府的某些大人物的尊严和脸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