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1157

  感受着情动肿胀的尖端在我脸上和颈间、胸口用力摩挲的触感,很有些意乱情迷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味道,忙不迭的上下其手起来不多久,滑腻腻的感觉就已经出现在了大腿交接的部位上;
  嗯哼,看起来她们也忍了很久了。
  “好吧……”
  我摸了摸有些鼓胀湿润起来的鼻子,只觉得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让我看看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相亲相爱的……”
  绾娘和苏苏不由得脸色染晕若霞,狠狠白了我一眼之后,还是有些半推半就的无奈倒在了软榻上,由苏苏的主导之下为我如样演示开来。
  只见她们轻车熟路的扭动着娇躯慢慢的纠缠作一团,将那两对饱满给帖挤城扁扁的,又像是磨盘一般的在轻轻的哼哼和娇吟当中,颇有韵律感的厮磨起来。
  然后慢慢的厮磨的重点就从上身转移到了交缠的盈白大腿之间,而出现了某种晶莹的反光和亮色。
  然后,我也走上了前去。
  人家大炮一级准备,已经进入发射井待命,正在预热当中。
  人家大炮二级准备,正在轨道上推进,加注燃料当中。
  人家大炮三级准备,布朗运动撞击式全面开启……
  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模式连击当中……
  一号洞库崩溃塌陷渗水,二号洞库预备抢救……
  ……
  宋州境内的邙炀山西麓。
  稀稀落落的雪花飘落之间,披着肮脏而褴褛的衣物正在劳役的人群,所呼出来的气息和蒸腾起来的热气,甚至在他们的头顶上形成了一片挥之不去的薄薄雾霭。
  而满身被汗水浸透的甄五臣,再次被手中的刺痛从往日回忆中惊觉过来,却是发现握着锄头的虎口结疤,已经再次被用力的动作所磨破而渗出血水来。
  曾经握惯了刀枪弓弩而毫不动容杀人无算的手,现在握的是老农才用的搉把和锄头,对付的是被冻的硬实起来的地面沙石;而操习武艺在指肚上磨砺出来厚实老茧,对于他现在从事的劳役,却根本没有任何的帮助。
  就像是一柄蒙尘的兵器,被用来挖土掘坑而愈发变得锈蚀不堪的过程。
  但是他不能迟钝和停歇多久,不然那些监管和工头注意到这里之后,火辣辣的鞭子就会抽打过来,丢了面子和受伤倒还在其次,关键是要连带影响他这一整队当日考绩和进度,都要就此饿上肚子和额外赶工上更多的时间了。
  所有的劳动量和完成指标几乎都是被精细的计算过,以便在被活活累死的底限上,充分压榨他们的劳动和精力,而在衣食却也是极尽简陋,却又不会轻易就然他他们冻死饿死。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适应了这里的日常节奏和频次,除却当初一批出现尿血和突然暴毙的倒霉蛋之外,剩下的人好歹是活了下来。
  虽然吃的是最粗粝而勉强果腹的食物,用各种粮食加工下脚料杂煮而成的糊糊,就像是牲口的饲料一般不堪入目,充斥着恶心的麸皮和糟糠还有烂菜帮子气味,但是居然没有多少沙砾和石子,偶然还有臭鱼烂虾的调味。
  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粗布片子,睡得是捆成堆的干稻草,住的是粗加工的原木加泥土塞缝隙的半截地窝子。
  至少按照这处营地里的规矩,每一组干活得到头名的,可以得到一壶掺水的浑浊酒浆,而落后的人就只能捡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筵,甚至在饿肚子中苦苦煎熬了。
  每五天强制到河边用冷水搓洗身体一次,而在其此间表现出身体不适和其他病症的人,都会被带出去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随着天气渐渐的变冷和屋檐上下的霜冻,他们也终于得了一领可以裹在身上保暖,也可以垫着干草睡觉,破破烂烂的羊毛毡子。
  他们都是北军出身的俘虏,因此相比那些流民所在的检疫营,这里巡逻和看管的人手也是加倍的,成群结队的连弩和火铳,可以轻易的粉碎他们之中聚众闹事,或又是试图暴动反抗的任何企图。
  并且实行了相互监视的连坐制度。在每一个五人小队里,只要有一个人逃亡,其他的人就要接受严酷的惩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发生逃跑的话,那就是所有人的头颅,都被挂上木墙示众的下场。
  而与此同时,能够纠举和检发逃亡行为的话,则可以得到物质上的奖励乃至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比如从最粗笨繁重的劳役组,调到相对轻松一些后勤队去。
  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将这些俘虏中的乡党和袍泽的渊源,用现实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奖惩手段,给分化瓦解成了一个个人人相互猜疑的孤岛,而难以同心合力了。
  而且这些守卫和监管,虽然在日常言行上表现并不是特别残暴,也很少直接打死人的事迹;却有着许多层出不穷,让人意想不到折磨和作践人的手段,来打磨他们的性情和心气,驱使他们卖力的干活。
  但是他必须强迫自己忍受和适应这一切,这是一个承诺和默契。
  “努力的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的活下去……”
  “不是为了国朝也不是为了谁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努力活下去……”
  这是杨帅在慨然赴死之前为他们这些追随者,所能争取到的最后条件了。
  于是他们这些死硬分子和不安定因素,成了最早一批被送到淮地来的北朝俘虏了。而随后一批又一批的俘虏送抵,他们也被不断的打散和重新分派。
  然而,让他有些幸灾乐祸的是,就算是出卖了杨帅来换取自身苟全的那些人,最后不可避免的也出现在了这里,而成为和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众多卑贱奴工一员。
  这也成为了他们这些新老俘人,相互之间抱起来团摩擦和冲突,乃至在日常当中相互叫着劲的由头。
  突然工地出口处的守卫再次散开,而让出来一群鱼贯而入的新俘囚,他们穿的还是原本沾满血渍和污垢的破烂袍服,许多开口的地方甚至可以看见里面的身体。
  他们就这么在看管的号令下一排又一排的蹲坐在地上,而将缚在背后的双手给从绳套中重新解脱出来;这也是通常其中有人暴起发难,试图夺取武器反抗或是逃亡的最后时机。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之中也不乏在战场上斩将夺旗,或是身先士卒临阵登城的悍勇之士;但是如此的事情发生了多次之后,带来的始终唯有死亡和绝望而已。
  见多了的他们甚至在私底下友人开盘出来,用自己口粮份子里的烤芋薯做赌注,看看还有没有人敢于反抗,又能坚持得了几个回合呢。
  然而,蹒跚而行夹杂其中一个约莫四五十岁,却已经头发半白格外显老的男子,却让已经被麻木和疲惫所笼罩的甄五臣,突然就像是被大锤敲在了心口上,而一时拘紧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哪怕鞭子已经重新落在他的身上也是浑然未觉的,只是用目光死死盯着那个方向。直到抽打他的鞭子变成了棍棒,而将他敲的昏死过去。
  ……
  关内道,凤翔府扶风城附近。
  大梁任命的关内节度使留后高宠,也是指挥着部下奋力厮杀着。
  “西军这是已经不顾一切代价,也要撕破脸面了么?”
  “朔方八镇之六,河西十一镇的半数,陇右六镇的全部旗号,都已经出现在了这里……”
  “似乎还有青唐大都护府和北原道、云中道的旗号……”
  “究竟是什么样的能耐,才能把素有积怨的他们都聚合在一起啊……”
  “难不成是西军东进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听到这里,高宠不由心中一凛面不改色的,却是觉得有些手脚发冷起来。
第1042章
澜动(十七)
  岭内,紧邻着畿内的西江道连州境内。
  代表着御营前军的苍青色前导旗帜下,成群结队的骑兵,正在掠过成片火铳激起的烟瘴,而将对方慌乱而惊骇的面孔纳入视线,然后齐刷刷的手起刀落,霎那间激荡起漫天的咆哮与惨叫声;
  激射而起的血泉、断肢与头颅之间,敌阵的士气与斗志也在争相奔逃之间,如破堤之水迅速溃决了开来,而只剩下一片片喊爹叫娘着,被撞开、踩翻、践踏在马蹄下的背影和身形。
  作为北伐大军中历经尸山血海杀出来,屈指可数的南国骑兵劲旅之一,前身出自模范右锋游曳部的御营骑兵,虽然在对抗那些彪悍雄健的北朝健骑,或许还有些吃力和想吃;但是对付这些仓促聚合上阵的叛军士卒们,却完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虽然他们也极尽所能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并且事先还用了飞火雷和火巢车、满天星等重型火器进行掩护和压制,但是得益于他们因为缺少训练而拙劣的战技和军事素养,以及相对脆弱的士气底限,这些国之重器在他们受伤能够发挥出来的威力,委实不过二三而已。
  不是过早发射而接连打空,就是在胡乱瞄准之下毫无准头的落在他们的身后扬尘当中。最终这些不断爆裂开来的火焰和烟云,能够对这些飞驰中骑兵造成的伤害和威胁,也是与预期相去甚远。
  然后他们才迎面遭遇到看似整齐的排射,在仅仅造成了约莫十分之一的坠马和损伤之后,就被这些骑兵突入近身而肆意砍杀起来了。
  而在近战当中的表现,这些叛军的火器部队就更加的不堪了,大多数人的反应居然是丢下火铳就跑;唯有少数试图横举起武器挡隔和反击的叛军,就像是螳臂当车一般的存在,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滚荡马蹄给撞死踩烂,踹踏成了肉泥。
  他们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以至于原本以为会遇到一场苦战的北伐骑兵们,不由有些也不过如此的大失所望或是严重不对等的索然无味。
  毕竟,比起北地那只从第一次北伐当中号称“野战善守第一”,到第二次北伐中的“满万不可敌”的赫赫威名;这些看似相近的火器部队的表现,就只能用拙劣和糟糕来形容了。
  之前在守城垒或是营盘的时候,还有几分韧性和顽强,但是一旦到了毫无遮掩的野战当中,就彻底现行漏光了老底了。
  无论他们如何排兵布阵,一旦被骑兵近的身前他们的战线,就像是纸糊、草扎一般的轻易撕扯和破坏掉。然后紧随而至的步队,就可以轻松的追亡逐北下去了。
  然而,进入岭外后通过这一连串遭遇的战斗和缴获,以及一番拨乱反正和收降纳叛之后。
  基本有一件事情已经可以确认了,就是广府的大小武库都被打开了,用其中贮藏海量的新旧甲械兵杖,将形形色色的人等都给武装了起来。
  因此在这些被击破的火器部队当中,从年龄足以做大多数人爷爷辈的,竹木铁箍的突火管、两瓣火门的手炮到火绳铳,再到老式的燧发铳,几乎是应有尽有而种类繁多。
  当然了,还有一些是近年新造的,大多数为了北伐所需而特地拨款给那些军工、械造世家,而第一北伐失利之后逐渐批量生产出来的厚重家伙;
  只是后面几个较大的生产批次,还没有来得及在二次北伐当中派上用场,就随着广府之变而落入到了这些叛军手中了。
  然后,又通过战斗,重新缴获回到了这些平叛官军的手中。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南下的北伐大军相继突破了传统的五岭天险之后,地方上响应和附从的声势,也开始一波高过一波的出现在了官军所致的地方。
  乃至那些派来迎击的叛军,也是在稍稍受挫之后,就迅速知时务的大批阵前投降,或是当场砍了领头军将的脑袋而宣布反水了。
  一时之间眼见就是平叛的形势一片大好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