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746

  “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乡里如此之多穷苦潦倒之人是怎么来的;许多人又是怎么从殷实之家,小康之家,中产之家,变成了家无隔夜粮,稍有波伏就要卖儿卖女的赤贫之家的。”
  “难道那些原属于这些人田产、家资,是自愿长脚跑到士绅、大户、豪强的名下去么。”
  “这就是这些口口声声的善人们所具有的迷惑性和欺骗性的一面……至少表面上他们自己不做任何恶事,但是他们亲族、朋党和奴仆们却是做尽了恶事累累。”
  “也许还会有人说,也许他就是被人蒙蔽和欺骗了浑然不知呢。”
  “但是,难道你们真相信一个总被身边人欺瞒的糊涂蛋、老好人,非但能在这个时代保全家业不堕而不是让这些人给窃夺蛀空,反而还能令田土宅第越来越多的荒诞之事么。”
  “所以此辈最喜欢收买僧道儒生之流,广为宣扬好人得好报,劝人相忍为善的典故;就是为了使人愚昧畏事而凡事不敢与之相争,而更好世世代代盘剥和榨取下去。”
  “所以此辈眼中的太平之世和乐土,就是广大劳苦之辈水深火热骨肉煎迫如蝼蚁、尘泥的活地狱;你们都甘心子子孙孙生生世世为人做牛做马么。”
  只见一片无比整齐的吼叫声道。
  “不甘。”
  “万万不能。”
  说到这里周淮安顿声喘了口气,直觉情绪和气氛已经酝酿的差不多才道。
  “所以,都和我一齐喊出来……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只见一片如林的挥臂高生呼喝起来。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然后谱喊着喊着口号就又变成了;“代天行道,补天平均,清平乱世,扫清妖氛,再造太平。”
  “代天行道,补天平均,清平乱世,扫清妖氛,再造太平。”
  而这声音甚至震耳发聩的穿透了府衙內的高墙,而播散到了附近的城坊中去震荡起来,而令另一些人相顾做骇然失色。
  而后,又有一些人被留下来,继续接受周淮安进一步的因材施教;主要是将被指派到各支武装工作队里的人手,在数算和测绘上有所长处的生员。
  “这些害人虫,我们自当时要一并扫清的;但多数时候也要示情况而定,而不能轻率的一刀切;”“按照其潜在的危害性和影响的多寡轻重,来决定眼下所推行方略的轻重缓急。”
  “在义军暂且无法全力以赴的情况之下,亦可以采取拉拢一部分,中立和孤立一部分,再打击一小撮的权宜手段来分化和缓图之……而不是一味打到义军的对立面上去。”
  “但是不能本末倒置的成为,暂时放过其中罪大恶极或是危害深重之辈的理由。”
  “打击的一小撮必须是影响最坏和最顽固,最能够大快人心的典型和样范;才能让人感受到义军改变世道的决心和魄力。”
  “拉拢的必须是危害性最小,从切身利害上懂得时务和变通,或是意识到世间积弊深重,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那部分人;需要中立和孤立起来的,则是那些见风使舵的骑墙之辈。”
  “等到了藉此发动和团结起来,那些居于社会最下层的广大穷苦人群之后,就可以慢慢的对这些旧势力残余,进行更进一步的清算了。”
  “其中,愿意接受义军安排和支配的属于可以改造的对象,而抱残守缺顽坚持过往的固不化之辈,则要毫不留情的扫进垃圾里。”
  “快刀斩乱麻式的杀戮,亦只是为了震慑和立威的手段,而不是矢志改变世间不公的我辈目的;新设的屯庄和劳役队里的改造,才是此辈长远的赎罪之道。”
  说到这里,周淮安缓了口气道。
  “我们不但要会摧毁败坏不堪的旧事物,还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更有效的新秩序。”
  “那些矿工眷属所构成的村落,自然要与其他地方务农为生或是制陶、伐木的村落,区别开来对待;”“发动的方式和具体可以争取的对象,也是迥然相异许多的……所以你们到了地方上刚开始不要急于求成,要多收集消息多摸清底细,方可找到事倍功半的脉络。”
  “也不要怕犯错和麻烦,这岭內的数万义军还有十数万的屯户,都将是尔等的坚实后盾和底气所在。”
  “就算是除了差错受了挫败,只要能吸取教训愈挫愈勇的复还再来就没关系。”
  “既要注意提高警惕保全自身,亦要防微杜渐的避免被别有用心之辈拉拢和腐蚀,无形间变成欺压百姓的那一路人。”
  “缺少监督的权柄哪怕是最微小的,也很容易被有意无意的私心所滥用;望各位好自勉之,给我交上一份尚可的回复。”
  只见他们纷纷正身一片竖立齐声道“当不负所望。”
  “惟愿解黎庶之倒悬。”
  这时候却见一名虞候快步走了进来,而口称捷报道。
  “禀告领军,霍都尉于山外连战皆胜,已经取下了平阳城了……而请待后援呢。”
第二百八十一章
辗转(上)
  平阳城中,衣不卸甲吊着膀子的霍存也在单手执稍,而亲自巡看和查点着诸多的斩获和俘虏,只觉得有些感叹和唏嘘;他的第一步任务本是先夺取山外地区的长坪、广富等十一个山区市镇;以逐步夺取同样隶属于桂阳监的平阳冶名下的二百八十余处大小铜坑,并茅寿、白竹、九鼎、大富等九处银场。
  但是在查抄陈氏所霸占的产业和清算了相关人等之后,当地矿户、山丁亦被发动了起来,他们听到大豪陈彦谦已经败亡逃走之下,居然踊跃为之向导和引路;请求义军彻底铲除这个“地方久苦”的祸害。
  因此在势如破竹的连下七八处市镇之后,不但抄获了许多积聚在当地未来得及带走的银铤和红铜锭,还在埋头猛攻之下误打误撞得冲到了,位于山中盆地之腹的平阳城外了。
  然后就有先头人马发现,这平阳城中居然在闹内讧;而门户大开不断有人逃出来,所以霍存干脆带人杀进去抢下一个城门再作打算;结果发现除了些许正在街头抢劫的乱兵、游民之外,遇到的抵抗和阻力几乎是微乎其微;于是在等不及后队赶上来的情况下,他就仅凭身边剩下的七八百人举着数倍的旗帜,虚张声势的向着州城内城扑杀而去;结果内城城门亦是在少量守兵的一哄而散之下轻松易手。
  直到杀进了刺史所在的州衙附近,才发现遇到成群结队挺刀持枪正在对峙的两方人马;但是这一刻霍存身为老义军骨子里的谨慎和机变,再次占据了上风。
  他只是按捺住跃跃欲试的部署们不得冒然闯入,却又使人潜近双方附近的房上,对着两方各自胡乱射了几箭;然后就成功挑起了对峙双方的火并当场。
  待到这场厮杀的双方死伤累累而精疲力竭之后,方才以生力军的面貌杀入府衙之中,将双方的残余人马都一起击溃镇压了下去;当场杀敌数百而俘获千余人,而义军伤亡不过百余人而已,霍存也在肩膀上挨了一法流矢。
  然后又使人敲锣打鼓的晓谕城中进行戒严和净街;虚张声势的一直忙碌到当天晚上,从山区紧赶慢赶而来的一营后援,才得以抵达平阳城下加入到驻防城中的力量里去。
  只是,通过审讯城中所获敌兵才知道;之前在府衙内外对峙的;乃是陈彦谦留在本地的部分桂阳土团兵,和本州收编的团结子弟。只是作为头子的陈彦谦却出人意料并未逃回平阳城中。
  因此,这些本地的团结子弟得到了他失败的消息之后,纷纷鼓噪和骚动起来而抢了兵械出营,却与赶来镇压的桂阳土团火并了数场才形成对峙之势;然而却又便宜了顺势攻入平阳城的第三方——霍存所领的太平士卒。
  只是接下来,霍存在看守俘虏的部下当中得到的一个口信令他有些意外。
  “你想投我义军?。”
  他看着眼前被反绑双手带出来的昂然大汉。
  “正是。”
  他虽然灰头土脸还沾着干枯血迹,却是眼中自有一种坚决和执拗。
  “也是为我等团结子弟求个出首。”
  “这又是为何。”
  霍存却是略微惊讶的道。
  “董刺史聚团结而保全乡梓,使民安于一方……又给我等安身立命之处,此为恩义”大汉毫不犹豫的道。
  “而陈老贼害我等恩主,自当是势不两立……贵部既而能够驱杀老贼,自当有我辈的用武之地才是。”
  “那你可知我义军所求何为……又是如何行事的”霍存却是不以为意的道。
  “当然是专门抄拿士绅之家,带领穷鬼吃大户的行事,”大汉有些满不在乎的道“这种勾当咱在老刺史手下也不是没有做过,误不了你的事的……只要能向陈老贼报仇就行”“那你报完了仇之后呢?”
  霍存却在心中微叹道。
  这就是管头曾经所言的,以狭隘私恩小义为行事宗旨的盲动之辈了。在曾今的义军当中也是不乏此类中人,但是大多数还算是可以争取和改造的对象。所以霍存也看到了某种过去的影子,而愿意与他多说上几句。
  “或者说仅仅就向陈老贼报仇就够了么。”
  “那照你说的,我又当怎做才算呢。”
  大汉有些疑惑的道。
  “加入我等义军,可是要为这天下广大穷苦之人,向更多陈老贼这般的残民之贼报仇呢。”
  霍存这一刻却是变得循循善诱道。
  “而不是报偿了一家一姓的私仇就行了……我们要做的是打翻这朝廷,再造新世道的长远勾当”“咱。”
  大汉有些困惑的思索了片刻之后,才开口道。
  “你说这些咱有些不大明白,不就是杀官造反么……除了老刺史还算是个像样人物外,这世上的狗官恶吏有的是,我跟了义军岂不可以杀个痛快了。”
  “当然不能随便滥杀了。”
  霍存这一刻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力和无奈起来。
  “此外也不能私自抢掠和欺辱百姓……军中所获一切归公再做分派。”
  “你这是啥老子义军,怎么比官军还要啰嗦和麻烦的多啊。”
  大汉忍不住抱怨道。
  “咱就问一句,能够管饭管饱,穿戴不缺,还有饷钱发给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