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746

  “杀他个娘的。”
  “杀出个前程来。”
  众人亦是挥舞着兵器叫嚣起来,然后就在邓处纳挥舞的素青色旗帜和高亢昂然的唢呐声引导下,从藏身和休息的掩体工事背后纷纷站跳触来,又争相恐后的冲上前去。
  以这么一支敢死效先的人马冲入烟火缭乱的官军中为开端,那些逐步退让开正面战场的太平军士卒,也重新挺举着刀矛和长牌从两侧反身杀了回来。转眼间就将已然陷入慌乱和惊怖当中的官军大部,给扑杀得节节败退而以更快的速度反推了回去。
  而随着身管发热的加剧,数十门长短炮构成的阵地上,接二连散的炮击频率也开始放缓下来;却是将火力打击的范围给逐步延伸向了,最大射程之外的官军后方,而制造出更多的杀伤和混乱来了。
  才又过了不久之后,已然在太平军的交加攻打下苦苦挣扎,濒临崩溃边缘的官军之中,再次响起来了如丧考妣的叫喊声。
  “倒了……倒了。”
  “不好了,中军大纛和将旗不见了。”
  正在阵列中奋力厮杀和抵挡着,而脸上都被遮挡不及的流火,给灼伤了一块的都虞候刘汾,突然被左右的叫喊声惊醒过来,随即在左右的奋力掩护之下抽空转头望去,却见到空空如也的后方上空,顿时心中冰冷而手脚发麻起来。
  却是不久之前对着官军中军所在猛轰乱打中,一枚飞驰的灼热铁球,弹跳着飞落到了山东节度使刘巨容的不远处;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的上网,却又弹起来撞断了粗大的大纛,再将稍后擎着将旗的旗手一起掀倒在地。
  虽然很快就有人抢上前去将其浮起来,却是发现连旗带人都被打成了数节;竟然一时间替换不得了。而在全面压上的激战阵中,一时间失去将旗和大纛指引号令的后果,也就立竿见影的火速显现出来了。
  “节帅没了。”(官军中惊呼道)
  “刘巨容死了。”(太平军中齐声喊道)
  就在这么山崩海啸一般交错冲撞在一起的哀呼和叫喊声中,原本向前一路冲杀顺势已然推进出一里多的官军,开始以更快的速度逐批、逐阵,从边缘到阵中纷纷丢下旗帜和兵器,崩溃和喧哗着反身争相践踏一路逃奔回去了。
  这一刻在铺面呼啸而来的败亡浪潮之中,就连是刘巨容也无法可想了,而只能捂面仰天大号道。
  “这又是什么异术、妖法,难道老天亦不欲假我以生路么。”
  然而当满心悲愤的他,刚拔出剑刃来想要做些什么,随即就被身边大惊失色的亲兵给团团抱住,凄厉急切的叫喊和劝说道道“还请节帅保全有用之身,退保襄阳以期将来”“山东行营和父老还指望着节帅保全。”
  “朝廷勤王讨逆和克复疆土,万万离不得节帅您啊。”
第四百七十六章
蹄迹未干人去近
  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江陵城下。初步的战果统计和伤亡报表,也被归列出来而送到正在慰问和巡视伤员的周淮安手中。
  江陵城北一战斩获山南东道的官军各万;另有万余明显属于杂色武装的人马,在被分割包围之后断然杀光了领头的将官之属,就地弃械跪伏投降了。
  因此,山东节度使刘巨容用以侵攻荆南的五万大军,自此可宣告灰飞烟灭了。就算是荆门县那里尚有一支负责围困的人马,也对于大局于事无补了。
  只是刘巨容不愧是出身庞勋旧部又转投官军,一路征战过来的义军老对手;在脚下抹油的奔逃亡命之道上也是深得其中三味;虽然沿江而上的水军截击和拦获了逃亡官军的大部,但是其中居然没有发现任何刘巨容的踪影,只有一套由敢死亲兵携带而走的旗鼓仪仗而已。
  而为了这场战事,除了柴平带领下主动出战的将领守军之外;太平军上下动用了将近三个军序的人马来进行围打,并且动用了相对先进的装备和武器;但还是付出将近八千到九千之间的伤亡数字。
  其中大半数都是在城下战场前期,为了拖缠住官军的脚步,而在对方的决然反击中所造成的惨重伤亡;主要是体现在那些久战且疲的守军序列当中。
  然后才是后续投入战场的各支部队,因为装备和兵员素质上的良秀不齐(很多是临时应急的地方新编部队),因为相互配合和衔接上的疏失,被相对老练的官军抓住机会造成的。
  等到炮队和飞火箭等火器投入战场之后,基本就是一边倒的乏善可陈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部队和士卒,对此心里准备不足或是一时手足无措之下,让原本被压制和围攻中的官军得以突出去一部分。
  又要多费一些手尾和功夫来进行补救性质的追击。被冲散了中军的敌军主帅刘巨容就是混杂在期间不见了踪影的,多少让这场胜利显得不是完美收工。
  也让原本有些志得意满乐观情绪的太平军上下,稍加冷却和平静下来而在事后反思起来;这些与南方那些普遍略逊一筹一些的藩镇部队,明显不同的北地官军劲旅风貌、做派。
  故而在此时此刻,各营团旅队中的虞候和文吏只怕都在忙着清点斩获,和书写战后的各种经验和心得、教训与得失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打赢了第二次的江陵保卫战,再次念出这句诗文来的时候,周淮安又是另一种心情和体会了。随即他对着身前聚集起来的,满身血迹与尘烟的部下们喊道:“让我辈再接再厉,打到襄州去灭此朝食。”
  “愿灭此朝食。”
  “打到襄州去。”
  一片挥臂如林的应和声,随即又蔓延开来变成整个战场上,乃至是站在江陵城头上的太平军士卒们的一至呼声。
  而在这片呼声之中,已经换上一身士卒的破旧袍服,而蓬头垢面瘸着腿混在俘虏中的山东节衙都虞侯刘汾,也是难掩愈发悲苦和跨然下来的表情。
  而随后城下太平军将士押解着成群结队的俘虏和缴获,当着城墙上闻讯而出的满城父老,就这么毫不掩饰直接以满身血迹和伤痕,顺势进行了一轮简单而隆重的阅兵之后;就这么士气高昂而精神振奋的继续整队列阵,相继向北赶赴前往新的战场中去了。
  “如今,正当是士气可用啊。”
  在旁的教导司马高季昌不由有些羡慕的感叹到。而作为从属的吕岩、虚中、颜涉、韩渥等人,更是一副震撼的无言以对或是呆若木鸡、骇然莫名的样子。
  毕竟,好些人才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场面的。而像是李师成、周本、钱具美这般新附之流,更实在心中坚定了某种心念和诉求了。
  随后,周淮安就在充满浓重烟火焦臭和血腥味的战场中,见到了前来复命的江陵镇守兼荆州戍防官柴平;只见他衣甲上俱是豁口和伤创,就连少白头的发丝都被带血的绷带给裹缠了起来。
  看起来就像是经历了一番身先士卒的惨烈战斗。
  “柴兄弟,真是辛苦你了……若不是你当机立断的出战缠住了官军大部,只怕这场大胜来得还没这么容易呢……来日叙功你首当无愧啊。”
  周淮安毫不掩饰欣然与赞许之色,主动趋前动情的把臂道。
  “都是兄弟们用命,满城军民齐心合力的结果啊……我只是适时领……领。领个头而已啊。”
  被无意捏得龇牙咧嘴的柴平,此刻亦是百感交集的莫衷是一了。
  原本他对于自己未能追随前往江州,参加黄王举行的各路义军会盟和誓师,多少还是有所残念和想法的。但还是顾念在义军大局为重上,接过了这个直面山南官军的前沿重任。
  然而才深刻体会到身为一方管领的艰难与宏阔。不仅要有能够杀敌制胜的战阵本事,还要能够有治理地方和发展民生的手段。而江陵又与后方那些被平定的州县地区不同,乃是直面官军而延边拉锯不断的前线。
  在这里情况更加的复杂,所要面对的问题和状况也更多。水路商贸往来的繁复与敌我明暗对抗的激烈,作为镇守不但要有守土保境的本事,还得能梳理上下、令军民各得其所,各级归属运转顺畅的洞察和明锐。
  因此在最初之时,哪怕是有现成的架构和章程,还有许多用熟的人手,他还是免不了手忙脚乱之下闹出各种纰漏和细微处的状况来。
  然而,柴平在这个慢慢成熟和长进起来的过程当中,也对于能够缔造者一切构架的“和尚兄弟”,开始逐渐很有些真心服气的味道了。
  随后江上的水军带来了他所关心的,黄王麾下义军势如破竹席卷东南的各种消息纷纭;既有让人心潮激荡恨不得亲身神往的,也有许多令人扼腕叹息或是憾然不已的结果。
  其中更是不乏太平军所属转战各地而居中大放异彩的事迹;尤其是攻灭了镇海节度使的捷报传来之后。他也不禁要蒙心自问起来,若是让自己来做的话,是否能够如这位一般的几乎无往不利有无所不能呢;。
  因此,当他听到了对方在义军之中一路声名大震,自此成为了黄王也要为之倚重和借助的对象,乃至以养女下嫁的结果之后,心里也莫名变得轻松和释然了许多。
  隐隐藏在心底那种争胜较长的小心思,就更是彻底烟消云散了;兴许除了黄王之外,也只有这般的人物才能带领义军的大家伙,一路披荆斩棘的走到最后,见证世道重新变好的那一天了。
  “接下来我还要更多的劳烦柴兄弟了。”
  周淮安亦是心有腹案的继续道。
  “领军尽管吩咐……我这身都是些皮肉伤,大不碍事的。”
  柴平毫不犹豫的道。
  “如今荆湖的紧张局面稍解,下一步我打算从岭內抽调大批得力、可靠的人手为助力,对发生过变乱的沿途地方进行更加深入的清理。”
  周淮安组织下语言又道。
  “为此,专门成立一个总体协调和核准相应行事的临时机构——镇反会,还希望柴兄弟能将这个担子给兼着挑起来才是。”
  “故所愿尔。”
  柴平断然抱手领命到。
  而他这番表态也让周淮安颇为满意。虽然柴平作为打小就在义军中深受熏陶的缘故,多少带有粗暴直接的行事作风和受限与学识不足的问题,但是好歹是愿意进行学习和积极改变的。
  这一次的湖南到京难五路侵攻和变乱,固然是给地方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损失,但也把那些早年原本因为义军势大而选择蛰伏、潜藏下去的,官府、士绅、豪族的余孽和其他不安定因素,给从藏污纳垢的阴暗角落里给纷纷释放到明面上来了。
  所以,接下里荆州,乃至整个荆南、湖南境内,都需要来一场雷霆扫穴式的战后大清洗行动了。而出身怒风营少年义军而相对意志坚定、初衷不改的柴平,无疑就是眼下最好的人选了。
  作为随后进城所发生的插曲,则是一个小小的好消息。诗画双绝的奇僧贯休,已经在江陵城中的龙华寺中找到了;此外,其他几位的齐己、尚颜、顾栖蟾等在野的僧道儒士,也相继接受了太平军的征召,而正在赶赴前来的道路上呢。
  作为这位一代奇僧奉上的见面礼,则是一张他新近的作品《劝耕图》,虽然是传统的水墨风格,但却是相当接地气的现实主义写生之作。
  其中主要人物的鸡皮张发的扶犁老农、散发破裙的持箕农妇,还有光腚下地而满身泥泞,在困苦中却不是纯真的稚童;无不适刻画的入木三分,而又体现出来民生的艰难与时世的悲凉之气,几乎是溢余纸上又扑面而来。
  最起码作为太平军的宣传插画,这份对民生民情体察入微的功底,已然是足以打动周淮安了。随机他就下令将其刻制成插画专用的印刷雕版,先印他个几万份再说了。
  接下来,周淮安还想把杜甫的《三关吏》、李绅的《悯农》系列等那些脍炙人口,明显怜悯民生或是同情劳动人民的唐诗当中,所有的场景都通过他的画笔给重现出来,作为太平军宣传部门的素材来深入发掘和使用。
  只是到了夜里之后,周淮安未想到另一个的捷报会新到来的这么快。
  “水师王郎将急报,潜袭荆门江头寨得手,当地围城的官军已然就近投降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蹄迹未干人去近(中)
  按照俘虏中的大致说法,原本围困荆门城的官军至少还有万余人;周淮安还担心逃回去的刘巨容回合之后,会重整旗鼓变成太平军新的妨碍和阻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