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746

  少许出入往来的庄人虽然依旧消瘦,但是脸都不见饥苦和菜色;举手投足之间也是振奋而精神有加,手持的器具也几乎都是闪闪发光的铁制品。
  家家户户廊下、篱内都圈养着鸡鸭,农田间更是能看到不少大牲口活动的行迹,有些家里面还有山羊和猪仔;屋外挂着成串的风腊和熏鱼,下面是堆叠老高的草料和半埋地里酒酱、盐菜坛子;正巧是晚食时间到了,家家户户的烟囱中都升起了炊烟。真是一片安静又祥和的村庄景色。而他们这一行二十几人在验明身份之后,也被以引到了村子最大的一所建筑,依稀还带着原本田主宅院痕迹的公所和祠堂的院子内。
  在这里,随着敲板声聚集而来的乡人,已经在露天堆起来炉灶和锅具了,而将各家送来的米面食材给倾倒进逐渐烧开的汤水里去。
  “都给挑上最大的……莫舍不得了,要想想这些都是谁给的造化。”
  负责接待他们的瘸脚苍头老汉,亦是中气十足晃动着杖子中气十足,对着各家出来帮厨的妇人们叫喊道。
  “太多了,吃不下就浪费了……一切都有定额。”
  国字脸阔额宽眉的领队连忙推拒道。
  但是还是架不住这个明显热情有余的老汉,将指示着妇人们用各种家里取来的风腊鸡鱼,将公用炖煮的大锅蒸屉给塞得满满当当,又堆出边缘足足一个巴掌高。这才心满意足的盖上笼罩,一边拨弄着粗大柴片的灶火道:“那就给捎带上路去好了,你们下到远乡僻地里去的,保不准还饥一顿饱一顿的没个定数,听我的定然没错。”
  于是这一顿吃的杜荀鹤等人是嘴角流油,而摸着肚儿不停地打嗝道嗓子眼去;他只恨之前喝了过多解渴的汤水又偷偷吃了自带的干豆包;哪怕他再长安那么多年感觉也没有吃的这么饱过。
  尤其是锅中那炖烂的羹饭,又浇透了风腊蒸熟后滴落下来的浓油和肉汁,根本不用任何的佐味和配菜,简直就是人世间最为美味的饭食了,然而最后领队也没有想过多占庄子什么便宜,除了例行按照人头签押了招待条子外,还多给了几张可以再供销社里见票即领的布票作为贴水,登记在了公用簿帐上。
  然后,夜里他们又点起了自带来的便携灯烛,借助着祠庙里的桌案摆凯在院子中,开始给聚拢而来的庄户们宣读,携带而来文抄上的近况通报和新举措之类的宣传素材。当然了,这主要是杜荀鹤这识字最多的读书人的任务了。
  待到他们散去之后,领队又拿出太平军配发的小册来,在相互间轮流的进行宣讲和学习。直到第一声更响又唱了一遍《太平自新歌》之后,杜荀鹤才得以满腹心思的在黑暗中合眼入眠而去。
  第二日早晨,在上工的敲板声中惊醒起来之后,犹自有些迷糊的杜荀鹤也随着大伙,有些笨手笨脚的将所住宿公所和祠庙里,铺展开来的桌案和稻草垫子给收拾起来,再困扎好竖立在一边。顿时就弄得一身热汗琳琳的慢慢清醒过来。
  等到他挤在那些披着汗巾,拿着铁皮食盒舀水,再用手指蘸着茶梗渣子磋磨起牙齿来的人群中,完成了简单的额洗漱之后,外间的早食也早已经准备好了。
  虽然是简单的大锅杂米粥和就着炉下干贴的饼子,但是加了许多薯干和瓜条,还有昨晚剩下锅底菜的米粥,稠的足以黏住筷子;贴饼也是和盐菜碎末而烘烤的又咸又香。再卷上一把把冻的脆生生葱白,蘸酱吃还是相当的有滋有味。
  期间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庄人,根本不顾老迈而在公舍间洒扫和擦拭的,若是有人想上前帮忙或是代劳,就好像是受了侮辱和委屈一般的,当场大声絮絮叨叨的抱怨起来。
  “这边是大都督府所倡议的劳动光荣啊……不管老幼妇孺只要能够懂得起来,都要做活才有一份基本的口中之食。”
  长相敦厚的领队,这才对着有些不知所措的杜荀鹤宽慰道。
  “太平军这些年稍称宽裕,但是上头来的宣教先生也说的很明白;这大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可不是拿来养懒人,助长不劳而获风气的。”
  “自然了,多劳多得才是一切正理所在,若是庄里人家的产出能够超过当年的均准线,甚至还可以酌情减免纳粮的份额,而越发多产之家就越得减免的多呢。”
  待到早食过后例行的简单会操和再度唱过一遍《男儿自强歌》,他们都收拾停当而牵挽着牛车和其他驮畜走出院子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人赶在他们之前,聚集在了村口的大门外了。
  却是一些梳着总角或是发辫的孩童们,人人都披上一件素布的搭子(背心),上面还写着歪歪扭扭的字样,然后开始残差不齐的列队和点数,最后才在领头的小旗开道下鱼贯而出去。
  “这又是为何,”杜荀鹤顿然再度惊讶的问道。
  “这些小子是去左近中心庄上童子营里过活呢。只要做工半日,操习半日,就给管饭,晚间还学识字计数;五日才回来一遭……却是让咱们刚巧给碰上了。”
  队长再度给他耐心解释道。
  杜荀鹤这才注意到这所庄子里自从入住以来,并没有见到其他普通村落里,不分男女都光腚的孩童,混在那些瘦巴巴散养猪羊、鸡鸭之间,随着满地泥泞玩耍的情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一刻,他突然在心中冒出一句《管子·牧民》中的名言来。
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四)
  两天之后,杜荀鹤所在这只新编的工作队又来到了另一处新开辟未久的屯庄外,而一些在哨楼上闻讯的庄丁和巡护队成员,已经早早迎了出来。
  “他们这般又是什么情形。”
  杜荀鹤微微皱起眉头看着被绳子反束双手,而系上墙上的一些身影;边上还有拿着棍棒的半大小子,在横眉冷对的看守着。
  “这些啊,都是留待盘审的窃盗之徒,也就是临近村邑里过来偷粮种和工具的乡人……本该择日押往中心庄的营田所去;正好我们来了,就一并审问和发落处置了。”
  领队当即解释道。
  待到他们依例安置行装下来之后,却已经有人在庄外最大的空地兼做晒谷场上,摆开了陈旧的席子和案几等事物,甚至还有现成和水磨开的笔墨。那些被系在墙上衣衫褴褛或是蓬头垢面的身影,也被牵到了现场当中。
  “此辈为何要偷粮种,又该怎么发落呢……难不成工作队也有这种刑名上的权便么。”
  杜荀鹤微微有些疑惑起来。
  “因为无论是怎样的水土,又是何处的地界,凡我太平田亩之制下的田庄产出,总是要比左近乡里高上一筹。要说这湖南地方,别处一年一收,两年三获;可是大多数庄子里却能够一年两稻,还能套种一茬豆麦,可不羡慕死人了。”
  负责陪同他们巡护队头,当即接口道。
  “时人都言称,乃是大都督所颁下传扬的诸多不世良种缘故……所以总是不乏想要取巧的偷盗之辈。”
  领队亦是用一种颇为自豪的表情道。
  “却不知晓,堆肥育种、农时灌溉,都是一番相应的学问和章程,岂又是这些画虎照猫之辈,可以轻易窃仿得去的……反倒是不得其法惹出好些是非和灾厄来了。”
  “至于你说的刑名权便,其实也就是些简单明了的琐碎小事。我们总算是比庄子里那些,晓得更多章程和制度不是?……能够就地处置了,也就不用再费更多事情了。”
  领队再度笑了笑道。
  “当然了,我们也只是依照条例提出处置意见,若是庄子里觉得不合意的,还是可以拿着咱们的留置意见,上报营田所来裁断的。”
  听到这里,杜荀鹤虽然没有说话,却是不禁想起了古时两汉“三老五更”的乡官之制,也莫不过是如此吧。居然让人感觉到一些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味道。
  “其实太平军这些年治下的收成都不错,各处庄子里有所积余之下,对于那些那些道新收田地里来捡些散谷漏余的孤儿寡妇,也不会真的去管他。”
  当下一名队友接口道。
  “然而总有一些贪心不足之辈,想要的更多,乃至影响和破坏了后续生产的布置,那就是在无法可忍了。总要有所惩戒,才能确保一时好心不被他人滥用而累及自身啊。”
  接下来,抱着满肚子心思的杜荀鹤,就做为现场问讯和记录的文员,笔头如飞的一连写了十几份的断定文书,最后还换上竹毫笔隽抄了一张大字告贴。
  其中最为多见的处置结果,还是责罚在本庄就地监管下的长短劳役之期。而其中最轻不过是继续在墙下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而最严重的一例,乃是两人试图偷取庄子里的集体财产,一只正当壮年的犍牛;然后在被追逐逃跑过程中,一个摔死了,另一个见势不妙在牛屁股上捅了一刀,导致冲下山坡摔折了腿。
  所以当场没有直接裁断,而是决定押送到县上去另行处置。如果所料不错的话,等待他的会是去挖矿或是采石的命运了。然而杜荀鹤也注意到,在场的被讯问和裁断的对象亦是老实服帖的很,几乎没有怎么辩驳和争执。
  “难道这些乡人都是这般顺服么。”
  他不由稍加惊讶的私下问道“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邻近乡里还是会有人过来闹的……在宗长和田主的领头下,想要仗着人多势众把人讨回去,而后就被庄子聚集起来的人手打散了回去好几次。”
  领队却是郑重其事的解释道。
  “接着又开始在四野里生事捣乱,结果上报县上来了几支工作队入了村中,把背后煽动生事的宗长和田主都捉了去判罚劳役,再从中选出个相对老实可靠的作为领头和村正,于是都消停了。剩下的也就是些是在不开眼的小偷小摸了。”
  “其实这几年下来,每到初冬时节,左近乡里便就有些年轻妇人过来偷窃晾晒在外的物件,然后再刻意被人察觉和捉住。然后就被罚在庄子里干活偿还,一般等到开春才放回去了。”
  “这,这实在是。”
  杜荀鹤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杜兄弟是读书人出身,怕是觉得有些不知廉耻吧。”
  另一名肩膀很宽背后却有些微驼的队员接口到。
  “可是当人家过不下去,都要饿死之际,廉耻这东西又什么啥劳子用呢……俺老家那儿可是遍地都是吃土吧自个儿给撑死的人……可官府和乡里的老爷们,可是越发变本加厉的摧收来报效朝廷。”
  “交不上就要收牢带枷乃至天天拖出来打给人看。许多人家的顶梁柱都被捉去拷打,逼得老人吊死在家里,婆娘把儿女卖了来交付,结果男人放出来也已经折腾废了,躺下十天半个月的就再也起不来了”“现在他们靠得大都督治下,总算是日子渐渐好过起来了,好赖也可以周济一些别人,却也不能白瞎了一番与人为善的好意啊。”
  听到这里,杜荀鹤不由默然无语,这显然是他在富华迷人眼的长安城中,根本所难以见到的事物和天下纷乱背后如此真实的一面。
  在此之前他虽然见过那些倒毙在路上的饿殍,也发自同情和怜悯的转给他们做了讥讽时事的诗文,以求传扬开来而触动那些上位者的怜悯之心。
  现在看起来,自己当初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幼稚和天真,甚至还不如他在这里的短短时间内,能接触那些底层百姓,以为他们所力所能及做到的事情更多一些。
  ……
  江陵城内,随着天气持续转暖和元正日(正月初一)的临近,街头的各行人也伴着愈加丰览起来的店铺货架,而繁密交织在城中的各处街市当中。
  就连夜晚街头的更声,都变成了“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之类的讨喜话语。而各色形貌狰狞的傩面(具),和雕版着神荼、郁垒名讳的桃符,则是坊市间最为抢手的热销之物。
  而在前宰相兼荆南节度使王铎,所置办下来的园林别业——薇苑之中。周淮安也和自己后宅的几个女子聚在一起,一边逗弄着新旧两只追逐不止的宠物,一边攀谈着她们所各自负责事业中的各种事情和异闻。
  “这么说,你们都收到了相应祥瑞进奉的消息吗。”
  周淮安笑眯眯的道。
  “确有此事。还与我展示了一只大若盘盖的五色灵芝呢……不过我按郎君的说过的,放到水里不久就浸出色来了。”努力维持着端庄淑贤,但是稍显稚气的红药儿当先点头道。
  “诶,我也有,说是汉水里发现一头大白龟呢,据说壳上河图之文,乃是正应圣人出世之。”
  温婉娇俏而又眼神迷蒙的青萝,亦是有些弱弱的举手道。
  “我那儿有消息报称,时人所见了金虹落于山中,而现九窍奇石。”
  典雅沉静又风姿妩媚的窈娘接着开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