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746

  “留守说的是!”
  朱珍亦是应声道:然后,朱老三对着车内另一个角落里蹲伏待命的身影道:“当然了,这些人等短时之内还是要继续用下去的,所以先记下他们的名号来,就姑且不做追究了吧!”
  “诺!”
  黑暗中的声音回应道:而在洛阳城中的另一处。曾经因为屡试不第而滞留在长安有年的众多学子之一,出身闽地福州人士的谢瞳也在奋笔疾书着一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所见所闻的洛阳局面和相应的情况分析。
  当初是他在在长安沦陷之后的一批(贩卖)迁徙人口当中,被迫来到山南东道的太平军治下;结果迫于生计而又因缘际会被招募进了宣教部门当中,做了一名基层的文员,也就此见识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态人生。
  如今作为一名太平军的外联人员兼做社调部领津贴的秘线之一,随着这只输送商队来到了这座洛都城中,开始了一场全新的任务生涯;然而相比他在另一个时空上的际遇所在,这不算是某种冥冥之中的命运使然呢?。
  ……
  而在距离东都数百里外大野泽之畔的郓州城内。亲自巡看完大部分已经被各种麦豆、咸鱼、干脯和布帛填充起来的库房;天平军节度使留后曹翔,也再度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也意味着郓州乃至天平军军境内的大多数军民百姓,可以就此过上一个相对安生的冬日了。
  经过冗长的乱战纷纷之后,间歇以没有打战的短暂太平光景,是如此的令人安心和惬意了。因此,等到过了这个冬日,他就可以投入更多的人手和物力来,在天平军四州境内的大野泽和五丈河流域,进一步推广那些南方引种而来的大包谷和豆薯了。
  然而他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则是为了安定地方人心而迎娶上第三个小妾。对方乃是天平军治下巨野县的豪商家出身,而又挂名在同宗前郓州长史名下的养女。代表得是在经过他一番整顿和抑制之后,不得不对他有所妥协的本地乡土势力。
  毕竟,按照他在南边那段时光所学到的东西之一。想要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的推行某样新事物,光凭不顾一切的决心和意志还不够,也需要相应逐步推进的手段和软硬兼施的策略。
  因此,必然要有所取舍的付出相当程度的利益,来拉拢和团结一部分倾向自己的人等,再中立和孤立另一部分顺波逐流的墙头草,最后才能集中打击最为顽固和抵触激烈的小部分人等。
第八百四十四章
思子良臣诚可思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登高丘而望远》唐代:李白……
  而在河北的冀州城中,一身风尘仆仆的成德军都虞侯、易定防御使王镕;穿过一道道甲士和奴仆所值守的厅堂回廊,最终来到了后宅名为梅子园深处的沐风堂中;又穿过了重重的帷幕和避障,出现在了正在被一众手捧汤药、巾子、器物的姬妾,所环绕的常山王、检校太傅王景崇的面前,不避左右大马金刀的跪拜行礼道:“孩儿听闻父帅有恙就连忙赶回来了。”
  “你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呢?我不过是寻常的风症复发而已。”
  难掩病容的王景崇口中责怪着,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嗔怒之色。
  “我交代过了多少次了,眼下本军新得义武镇各州之后,一切都要求稳为上;如今你不在定州坐镇,岂不知又要生出多少反复来。”
  “孩儿还不是忧心父帅大人,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而只愿能够侍奉汤药痊愈当钱才好呢?”
  王镕却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拱手恭声道:“至于那些地方上的残余,就算反复了又能如何;之前数万大军不是都被收拾干净了?就算剩下一些苟存余孽。便就让我重新领兵平定好了,只消多杀一些冥顽不灵之辈自然就消停安生了!”
  “我儿便是有这般的不好,实在是杀性太重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王景崇却是摇头道:“却不知于我辈而言,杀戮只是一种解决眼前的权宜手段,至于更加长远的治理,还是须得佐以一些怀柔的功夫,才能实现恩威兼济的控制住长久局面不堕啊!”
  “须知晓,我王氏一门本出自塞外的渊源,却能够于成德镇传系三代,关键就在于把握中其中杀人和活人的尺度所在啊!”
  “大人教诲的是,孩儿省的了;这是孩儿自定州的西山王母祠所求的符宝,唯求大人早日康健以安内外人心才是。”
  王镕一边俯首帖耳的应声,一边让人取来一件事物双手奉上道:“倒叫我儿有心了。”
  在左右姬妾搀扶着喝过了汤药,而干黄脸色微微泛红起来的王景崇,亦是面容宽雯道:“对了,我已经从内库拨付绢五十万段,以为市易之资自河南购入大宗甲械兵仗铁器等物……我儿既然归来了,不妨稍加留心此事好了。”
  “父帅这是打算?”
  王镕不由讶然惊声道:“不错,我已经遣人寄名商旅与山南方面直接交通市易;这其中的十万段,便就是作为过境的劳费之资。余下的财帛则且算是个试手吧!”
  王景崇却是轻描淡写的道:“父帅,却是何至于如此呼?”
  王镕越发惊讶道:“不过是情势使然啊!”
  王景崇却是在回退了左右之后,才对他耐心解释道:“勿论如今的淮上三镇,或又是都畿那几家人马,还是河阳与天平所属,怕不是早已然与互通往来而输送不断了?本镇虽偏处河北又怎么轻易落于人后呢?长久的对峙和共存之道,关键还是在于一个均势上啊!”
  “更何况河东方面自从关内败阵之后,就屡屡有所异动,今日更是封锁井陉、军都诸道;因此对于昭义(泽潞)军的谋划,怕就在不远之期了;是以新得的易定各州是不能再轻易乱起来了,还须我儿好生坐镇和安抚才是。”
  “至于这些财帛散使出去的再多,只要既有其土又得斯民,终究还是能再生聚回来的;但是若是因此错过了这般进取河东的良机所在,那就算是本镇坐拥再多财帛也不足以弥合和补救了。”
  在顺势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之后,就算是刚喝了药的王景崇也难免露出困倦之色,让挥挥手让满肚子复杂心思和想法的王镕先行退下了。
  只是他也没有重新召唤那些姬妾进来侍奉,而是依靠在象牙席的软塌之上微不可见的叹了一口气。王景崇虽然群妾成群而有好几个儿女养在膝下,但是因为普遍生养的较晚,也就这个追随行伍的长子还算堪用了。
  只是现在看来,这个长子固然是聪敏有余也足够恭顺听话;但是失之于格局和城府不够成熟,过于执泥于眼前的得失和厉害;而自己这副身体状况之下,又有多少时间来坐镇维持住局面,而将这个位置安心传给他呢?
  是以,他需要不惜代价进行筹划和准备,好安排一个足够大的进取之功和业绩,来压制住成德镇中那些同样世代将门的暗中觊觎和试探之心;而不至于在新老交替之间处于相对弱势和不利的局面。
  故而根据他自父兄开始接掌成德军中事物的经验使然,库房里集聚那些财帛过多留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是很容易成为纷乱的根源和由头;还不若将其折变成更有用处的粮草甲械军资物用,才是立身的长久之理。
  然而满脸恭顺的王镕退出来之后,却没有径直前往自己的住处,而是折转过几处院落之后,来到了一处荒僻安静的偏院当中。早有等候之人迫不及待的迎上前来,却是与之暗通曲款的节衙判官周式。只见他恭恭敬敬行礼道:“见过储帅。”
  “勿用多礼,我就想问一句,父帅染病期间,可有召还其他人等前来觐见呼?”
  王镕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未见有人召还,反倒是从府衙内差遣了梁公儒、李宏规,前往魏博、平卢的交界处,以备万一呢。”
  周式低声应道王镕不由点点头,梁公儒、李宏规等人都是成德镇资深大将,他们的动静和趋向无疑也表明了节镇内的另一种趋势。然后他又额外交代到。
  “接下来,王上每日用药的方子,都照抄一份送到我处来便是。”
  待到回到住所之后,王镕又找来了麾下的追风都指挥使段亮,与剪寇都指挥使马珂两名心腹,各自面授机宜一番。随后又有属于平日素与之亲善,而引为未来的班底和暗中奥援的牙门将李弘规、行军司马李蔼等人,也相继前来拜见聆听指示。
  虽然他是早已经内定的唯一储帅之选,但是实在架不住自己在外时,在镇内积威多年的父帅有个万一,某些吃里扒外的侥幸投机之徒,要借机生事而玩出另立的把戏来。毕竟在历代以来的藩镇沿袭和更替当中,已经不乏其例的发生过好多次了。
  ……
  经过了冗长的晚唐藩镇割据与对抗之后,当唐末的各家藩镇/军阀、武人集团,在乱战侵攻当中各自将腐朽不堪的朝廷最后一点遗产,也给肆意挥霍殆尽;接下来就自然进入了各家势力相互比烂的垃圾时间了。
  而其中也只有懂得种田的势力,懂得保护民众兵令其休养生息的地方政权,才能从这一片污滥当中脱颖而出,奠定下五代十国之一的政权基础。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刚刚吞并和整合了都畿道内数股义军势力的朱老三,还有在天平军站稳脚跟的曹翔等人,都已经呈现出这么一番趋势了。
  再加上新进开始接触的淮上各家势力,太平军扩充后的产能居然再度迎来供不应求的订单如潮。因此,周淮安不知道自己应该觉得而有所欣慰,还是有所遗憾使然呢?
  在江陵城中通讯总站的剪彩落成仪式典礼上,周淮安一边如此做想着,一边象征性的亲手接收到了第一份来自广府的有线电传;并且与之前先行一步收到的飞鸽、快马、船运和壁板信号塔收到的简讯,于木榜上张贴在一起,以供在场的人群进行对照和探寻。
  其中专门训练过的飞鸽大抵在连州和潭州接力式的折转了两个批次,中途还遇上了难得的骤发暴雨天气,而导致便签的外包装上有所污损,最终用了一天多时间抵达江陵城外戍垒上的的收发站点;而快马则是由信使携带的密件包和压缩口粮,走得是如今拓宽后的越岭驰道上其间在中途各地巡所、戍垒和信号站内换了五次马,其中还险而又险的遇上了一次暴雨造成的泥石流。走了差不多两天半抵达江陵城外的哨站。
  然后,船运部分是一艘专门减重空载的车船,从广府境内小(珠)江支流的龙江口出发,沿着西江一路西向进入桂州境内的漓水,再通过当地漓水连接的灵渠进入湘江水系北上;最后越过与大(长)江交汇的洞庭湖直入汉水,总计用了三天时间毫无波澜的抵达江陵城南水门外的城下市。
  而通过壁板信号塔的传讯,则是前后经过了岭内十一处,跨岭的六处,岭外的七处信号塔中转之后,用了大概一个白天的时间,才在江陵城头上的总端高塔中,收到了加密后的传讯内容。
  看起来似乎是壁板信号塔的速度最快,但是这些年运用下来的局限性和瓶颈也逐渐体现出来了,就是除了一些特定代码所表示的突发状况和紧急军情之外,没法传递过于复杂一些的内容,或者说内容超过一定数量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式的重叠延迟效应。
  而这封来自广府的跨岭线路电传,根据收发的时间印证,从早上自广府发出之后到现在收讫,也就是过去了两个时辰多而已。朝起午至横跨千里的五岭崇山和诸多江河大川,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已然是宛如奇迹和神异一般的结果了。
  虽然目前采用的还是非常原始的陶缸电池和电阻比较高的铁丝线路然而这对于周淮安而言,这也意味着出了已经修通的越岭水陆通道外,对于大后方两岭地区进行遥控和维持基本统治的重要一环,就此在通讯手段上被弥合上了。接下来就是利用现成的道路和驿站体系,按部就班的铺开建设了。
第八百四十五章
思子良臣诚可思(中)
  完成了这么一番热闹纷繁的典礼之后,周淮安又在追加召开的现场碰头小会上,对着各有欣然或是得色,也心思澎湃依然的樊绰等人继续布置后续工作道:“目前一切人力物力,优先投入建造南北向的武关至襄阳线,与东西向沿江的江宁到江陵线,这两条主线通路上……以确保新老平定区域之间的衔接和融合。”
  “预计演算出来的工期,大约就在秋后的冬闲到春耕前四个月到半年之间。其中已经编列和投入五十五万缗的物料和基建所费;后续投入再视具体情况的演变而酌情追加。”
  “除了调拨当中的部分直属战斗工程团和建生军的工程大队之外,此外沿途地方州县也要按照比例提供相应的雇工劳役配额,协助多段并进的开工项目。”
  “然后下一阶段,以这些终端节点的通讯分站,再延伸出相应的支线和来……最终以将四道十路当中的精华地区,以及主要的望要大邑给贯穿、连通起来。”
  “而各地电讯站所需的场所和施设,完全可以和现有沿途的信号塔、驿站体系合并起来,继续同步使用和维持下去;只是相应的人员另做培训和编制而已。”
  “这样原本仓曹转运科下的(三级)寄递房,就此升格为直接向督府承发房负责的(二级)邮传科。但是十三曹主管都可以要求相应业务协从,同时接受军中虞候司的业务指导和稽核科的监察。”
  “至于主持通讯总站的正副候补人选,由三参代表并十三曹主管的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尽快拿出结果来报请核准,以便第一时间能够履职就任。至于主持线路基建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有稍后的军事例会讨论决定。”
  在奠定了初步的基调和方向之后,周淮安又归结到:“接下来你们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讨论一二,一切以多多与民修养生息和支持淮南的局部战事为前提和基础吧!”
  自从大都督府建立以来,各种部门和职能以及相应的人员编制,也随着形势的需要在不断的调整当中稳步增长起来,形成了如今三参十三曹四十七科/房,外加若干直属事务室和临时小组的格局。但是相对于基层执行人员多多益善、不敷所用的鼓励政策,周淮安在中上层部门编列的口子上,却是一直拿捏得比较紧。
  根据穿越者的先见之明和史上历代演变的经验教训,有些编制和职位在设立之后,往往因为相应利益群体成型时间日久,就没有那么容易取消或是改易掉了。这也就是后世那些诸如“三冗”“差遣泛滥”之类积弊,得以吃掉国家绝大部分财政收益,而需要不断加征重税和苛繁名目盘剥百姓的根源所在。
  因此除非是工业、商贸等等等设计超越时代性,新事物的专门管理或是发展布局需求,否则不会再现有框架内再编列更多的部门设置。毕竟,以眼下还是普遍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力现状;混杂半只脚踏入初步工业化的基础建设;所以对应以现今封建社会发展到极致的政权架构,已经足够满足目前阶段的大部分发展需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