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264

这样的想法多了,决心就能下定了,于是我一狠心说,“买!”
我通过支付宝转账给他两千元,他说会给我快递过来的,既然是熟人介绍的,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件事情,我跟姜西刚开始在一起那五年左右,家里的钱全都是在她卡上,我基本上是碰不到钱的,那真是用一分钱都得跟她要一分钱。
我每月发完工资,她就会拿着我的工资卡,特别勤奋的去银行,把钱转到她的卡里,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专门来骗我钱的,骗完就跑那种。
但是五年后,她对我信任了,也知道我不乱花钱了,她便也开始懒了。
我有时候拿了自己的工资卡用,用完之后想交给她的时候,她时常会说,“先放你那放着吧,我现在忙,有空再给我,你明天出去办事不还需要用吗?”
这样,我的工资卡,在我身上的时间就多了起来,但总的来说,我的工资卡默认是属于姜西的。
可有一次,我用完了工资卡,还给姜西,我当时跟她说了一声,便给她放到她的电脑桌上了,可谁想到,过了几天之后,她又来跟我要工资卡,我说给她了,她说没看到。
我们俩屋里各个角落、钱包、箱包都找了一遍,还真是没有了。
那个时候电子转账还没有普及,银行卡丢了要到银行挂失,然后需要好久才能把挂失的钱取出来,而那会儿正赶上晚上,银行下班了,客服电话挂失都不行,总之很麻烦,并且,这都好几天了,如果卡真的丢了,也会有丢钱的风险,那时也没有银行短信通知。
所以,我们俩都比较着急,我很生气地埋怨了她。
“你怎么回事?能不能有点责任心?工资卡都不好好收着了?你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是吧?”
姜西心里也着急,一听我说这话,她也急眼了,“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呢?你难道不是这个家里的人啊,工资卡没有你的责任啊?我一天到晚忙着家务,忙着做三顿饭,忙着弄孩子的事,忙着写,还要忙着管钱,家里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在想着,你只负责上个班,现在卡丢了你还好意思埋怨我啊,告诉你,以后你的工资卡你自己管着,我不管了,我太累了知道吗?”
我,“……”。
“行,以后工资卡我自己管着,今天也挂失不了,我们就再找找吧。”
大概是我态度好,所以她也就没有再发脾气,而是说,“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找了。”
我们俩又是一顿翻箱倒柜的找,结果找到半夜,那时候只有五岁的江东西睡得迷迷糊糊时起来上厕所,姜西怕她磕到了,便叫我去扶江东西,结果,我一扭头,无意间在江东西的被窝里看到了我的工资卡,正跟江东西的小鸭子、小兔子玩具在一起呢。
我笑着把卡交给姜西。
姜西也松了口气说,“找到就放心了,这回说好了,工资卡我不管了,你自己收着吧。”
“老婆,你还真要那么做啊?你现在放心我了吗?不怕我拿着钱出去乱搞?乱花?”
姜西看着我,一双眼睛闪着光亮地说,“我们在一起已经五年了,我对你都这么好了?你如果还出去乱来,那证明你是真傻啊,你要是那么傻的人,我还留恋你干什么?早点滚蛋我重新找个更年轻、帅气的。”
“别呀老婆!你调教我那么辛苦,再重新找一个,你又得花大把心血去调教,你已经不年轻了,还哪有那个心力,有时间不如好好写你的。”我一副为她着想的样子。
她眨了眨她的大眼睛,悻悻地说,“我也不想多费心力啊,那不得看你给不给我省心吗?”
“哎呀,放心吧老婆,我怎么可能不给你省心呢,你就开心、快乐,专心的写吧!”
她斜眼睨了我一下,笑了笑,继续忙她的去了。
我呢?有一种五年农奴把身翻的感觉,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工资卡啊,终于回到了我的手里了,我当时是着实开心了些日子,一方面就是觉得自己有钱了啊!再也不是兜比脸干净了,另一方面,我好像是经过五年的岁月,终于获得了姜西的信任,不容易啊!
然后,人啊,真的会因为习惯而不想改变,大概是长这么大也没装过很多钱,加上我一直知道自己心粗,所以,身上装着超过几万块钱的工资卡,我就经常有种心虚的感觉,老是想起以前中奖了羽绒被,被偷了手机的事。
有时候也会担心,如果有年轻小女孩主动往我身上贴的时候,我会不会一时忍不住犯点小错啥的?毕竟我现在可是有钱人了?
越想越害怕,我可绝对不能犯错啊,要是让姜西知道我犯了一丁点原则性错误,估计她的性格都得弄死我。
哎呀,为什么身上有钱了就好虚呢?真是太没出息了。
为了避免这种心虚,我一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就自己主动到银行把钱转到了姜西的卡上,咦?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我再也不心虚了,能够像以前一样坦然的生活了,既不担心小偷偷我的工资卡,也不担心有女孩子朝我贴了,因为我能请吃一碗面有限,这就自动屏蔽了很多苍蝇、蚊子、莺莺燕燕。
真好!果然还是没钱的生活适合我!
而姜西呢?对我的做法感觉到的那是一万点幸福啊,那时我才知道,她不是不想要我的钱,只是懒得往银行跑了。
后来有了支付宝,姜西在网上购物多了,支付宝上会绑定一万以内的银行卡,因为姜西说,万一某宝被黑了,或者被盗号了,我们的损失就不会很大,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她总是能把很多事想到前面去提前防备,这样,我既不用操心管钱的事,也可以花支付宝上的钱买东西。
所以今天,我就是用支付宝付的这两千块钱买发票的钱。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姜西眼圈红肿红肿的,而且还老是眼泪汪汪的,很明显是哭过了。
“老婆,你怎么了?哭得可怜兮兮的?我好像没惹你生气啊?”
姜西一边吃了口饭,一边摇了摇头,眼泪又情不自禁流了下来,“不关你的事!”
我更好奇了,“那是谁气到你了?”
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说,“谁也没气到我,没事,吃饭吧!”
就算她说这话时,声音还有点哽咽和委屈呢。
我更加不放心了,“你必须跟我说清楚啊,你哭得那么伤心,我得知道原因啊?”
这回姜西只是有点任性地摇头,不回答了,好像情绪还很难过似的。
我正疑惑难解呢,一旁吃饭的江东西说话了,“我知道妈妈为什么哭。”
我立刻扭头看向她,“你快说!”
江东西说,“她肯定是被自己写的感动地哭,以前你不在家的时候,我看到过好几次,有一次她一边打字,一边控制不住地痛哭,哭得浑身颤抖,都不能打字了,要等她哭完了,心情平复了才能再打字,可一打字,一写情节又哭了,然后又颤抖了,又去恢复情绪了,所以她写特别慢!”
“噗!”我真佩服我大闺女,竟然把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过程描述得这么清楚。
她是因为写哭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想来就觉得好笑,自己编个悲情故事把自己写得伤心欲绝,图什么啊?然后,只把自己感动了,读者看了没有任何感觉?不服真是不行啊!
“老婆,你不能这样太投入了,你这样伤肝伤肺的写,值得吗?”
姜西说,“怎么不值得了,至少我写出了我自己满意的一场戏,读者怎么样我没法控制,我先自己嗨了再说!”
我,“……”,所以,她哭得跟狗似的,其实是嗨了呀,难以理解,写书的人是不是都有小神经特质?
等她吃了一会儿饭,似乎是忘记了悲情的情节,便突然问我,“你今天说要跟我商量什么事啊?”
我眨了眨眼睛想,这事还要不要跟她说啊?发票我都已经买了,明天就能收到,然后明天晚上我就能上传报效了。
“嗯?什么事啊?”
坏了,我这一犹豫,我知道反而引起她的注意了,她流露出的那种敏锐的眼神让我明白,我不能撒谎,根本瞒不了她了。
“就是,我们不是怎么吃也没凑够两万块钱吗?我就去问了同事张扬,他跟我说,他们的发票都是买来的,两万块钱的发票,花两千元买的,所以……”。
“所以你也买了?”
我根本不用把话说完,姜西就已经猜到结果了。
我心里有一点虚,但还装得一脸坦然地说,“啊!那不买怎么着,大家都是这样干的啊!没啥事,那发票是真发票,应该是从酒店里整出来的,不会有问题。”
“真的不会有问题吗?”姜西一脸担忧地问。
“真的不会!”我笑着说,“他们都是这样搞的,可能一年都不止了,啥事都没有,因为是真发票,所以公司也察觉不出问题,财务也不可能挨个员工去查看是不是真的请客户吃饭了,再说财务哪会管那种闲事,只要发票没问题,他那里就会给过了。”
“是吗?那么容易吗?对了,买卖发票是不是违法的啊?”姜西突然有点神经兮兮地问。
我说,“买卖假发票是违法的,真发票应该不算违法,主要是真发票也没人知道有问题啊!”
“哦!”姜西眼珠转啊转,一直蹙眉思考了很久。
我劝她说,“老婆你真的不用太担心,人家都常年做这事,啥事都没有,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这都是小事,也都是小得如芝麻一样的那点钱,没人会在意的。”
“哦!”姜西犹犹豫豫地又哦了一声,脸上是意味深长地思考神情。
过了一会儿,她问,“你这个发票什么时候提交上去报销啊?”
“明天晚上前就是这个月的最后期限了。”我一边喝汤一边说。
“哦!”姜西又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说,“这件事,我觉得我需要好好想一想,你先别着急,提交之前你跟我打声招呼。”
我笑了,“老婆,不用搞得这么严重吧,这也不是大事,也没有损害谁的利益,公司根本不在乎这点儿。”
姜西一脸纠结地说,“你说得这些话啊,我听下来,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今天写写得有点累,脑子不太好使,所以,你先别着急做决定,容我想一晚上,明天再做决定。”
“哦!好吧!”
她都这样说了,我再跟她争辩也没什么意思了,但在我看来,这件事确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晚上把江东西安排睡下之后,我和姜西也睡了。
姜西说她今天写写的太亢奋了,又哭又笑,所以今天特别累,便早早睡下了。
那我工作一天也累了,便在她身边睡下了。
我跟姜西一起过了快十年了,以前年轻时肯定是搂在一起睡的,尽管有时候会腿酸、胳膊酸,但依然很幸福。
后来年纪大些了,便没有天天搂在一起睡了,偶尔会搂在一起,可只要不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手也一定是拉在一起的,有时候我的大掌握着她的小拳头,有时候我们五指相扣,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也是另一种平淡的幸福和美好。
这天我们就是手拉手睡的,睡到半夜的时候,我正跟周公约会呢,忽听耳边传开一声骇人的尖叫,“啊!啊!不要!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